我餓故我在 劍胚 後記

作者 ︰ 支蒼志乃

熟識我的人大概看出來了,我是個喜歡寫點後記的人。大概是我天生話嘮,並且一直都是個極端主義的人吧。讀者不願意發表意見,我就喜歡大放厥詞。下面這些話剛寫完的時候覺得很爽,但是隔幾個小時後再想起來卻又覺得自己無比膚淺和自大,想著還是不要發出來為好。于是不由地開始不斷地反思自身,終于得到了一個半成品一樣的答案——我本人大概就是個膚淺而又自大的人。我的狂妄和愚昧早就在我的小說之中畢露無疑。明明已經展示了七十萬字的卑劣自我,卻不願意將自己的真實觀點發出來,反倒顯得更加矯情。

沉溺于低級趣味的我,那就盡情享受著低級趣味好了。

有人說,我寫的小說是對讀者的某種「篩選」。或者更加直白的說,我的小說是「愛看看不看滾」的態度,是和主流相違逆的,我是個小眾的作者。我覺得這真是太對—無—錯—小說了。準確來講,我看來不僅僅是我,任何人的小說都是這樣。小說只有一個,作者只有一個,讀者卻又千千萬萬,讀者的口味卻又萬萬千千。听取讀者的話也好,固執己見也有,最後寫出小說的還是作者本人,他也只能講自己覺得適合的內容放到作品之中。從這個角度來講,任何小說都是片面的。所以,任何小說也是具有篩選性的,不存在適合所有人的小說。

仔細想想,為什麼非要在小說和作者之中分處主流和非主流呢?排除商業性的區分,出版商和網文網站的定位,「作者」這個人群本身就是小眾的。若是將視線從作者群體移開,仔細看看使用中文的人群,小說作者所佔的比例或許不到百分之一。每個人都在說中國話,都在用他交流,聊QQ微信,發微博,水帖吧——但是用它進行藝術創作的卻屈指可數。文學形式還有詩歌,散文,戲劇,雜文,隨筆,日記等等。從中偶然或非偶然地選了小說的人已經是少數,堅持用它的人卻也更加珍貴。

懂中文的人,就可以讀小說。但是和龐大的讀者群體相比,小說作者一定是所謂的「小眾」群體吧。既然作者本身就已經是小眾了,再在這種小眾人群之中找出幾個標桿,拉出幾面氣質,說這是主流,其他是非主流——這件事情很有意思麼?所謂主流的網文,在我看來或許才是真的小眾。前幾年捧,後幾年黑,這幾年又擺出來說事的唐家三少大神——在不關注網文的人看來,或許是小眾到不行的人物吧。或許有些人听過《誅仙》的名字,但是他們一半會對蕭鼎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雖然都說武俠是中國特有的文學風格,但是真的把金庸,古龍有名的那幾本看完的人倒也不多。這個時代不再流行小說了,多媒體的,數字化的娛樂形式不斷沖擊著人們的大腦。電影,動畫,游戲,還有不斷成熟的VR技術——小說又是那根蔥?你看到某某某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或許會買一本收藏,但是真的會認真地了解這個作者,去品讀它的文字嗎?現代人生活那麼緊張,讀小說多累啊。

所以,在這一切信息傳遞的介質之中,小說是偏弱的。而小說之中的網文更是小眾的,而網文之中的二次元相關的,同人相關的部分,又是小眾之中的小眾。而這小眾之中的小眾取的出來的潮流,更是沒幾個月要變換一次。每一季有新番,自然有所謂的「霸權」,也自然有了同人的新題材。下一季度這些新題材又會很快過時,就像老話說「宅一年有四個老婆」一樣。幾年前變身文學都是描寫內心糾結沖突的,現在的變身文學?現在還有變身文學麼?原來不是嫁人就會被讀者質疑你寫變身的意義在哪,現在若不是變百就是不懂潮流。新的人不斷地進來,「高三狗」、「初中狗」、「大學狗」,頂著這些名號的人不斷投身「小說創造」這個泥潭。我是五六年前開始寫書的,我當時寫書時人們眼中的金色ID現在又剩下來幾個呢?幻劍書盟,晉江,縱橫,起點,創世,SF輕小說,不可能的世界,這些平台我也看過很多,也在其中一些平台流連過,當然還有現在很火的歡樂書客。對于持續寫作的我來說,只能感覺到滄海桑田。我或許不是寫得最好的人,但是我願意成為寫的最久的人。我願意讓寫作成為我的生活習慣,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對于以年為單位寫小說的我來說,跟上現在三個月一變的潮流實在是太困難了。

我還活在過去,我還覺得大劍的同人或許還有人看。我選擇大劍並僅僅是因為我喜歡它,更因為我覺得它適合寫同人,它給我的拘束不是那麼緊。這個標準是比價絕對的,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現在有些人理解的潮流,在我看來是奇怪的,是逆潮流的。現代的小說本身就是逆潮流的,為什麼要在逆潮流里找出一股逆潮流的典範呢?

讀到這里的讀者,大可不用看下面的東西。你們現在走,現在刪掉我這本書還來得及。另外下面含有劇透,未閱讀劍胚這部分的人需要謹慎。

于是「劍胚」這個部分也寫完了。這四十章的內容揭露了一些「短棍」部分的伏筆。並且引入了舊版大劍之中出現的「多麗絲」、「賈思林」等人物。似乎有一些沒有看過大劍原著的讀者啊,那麼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我還是說明一下。本書目前出現的原作人物只有魯魯和艾路米達(當然傳聞里有幾個原作的覺醒者)。所以本書其實和大劍原作關系不大,只是借用了一下世界觀。

「劍胚」部分的主題是「變化」。這里的變化包括人物自身的變化和人物關系的變化。硫娜自身融合不順利,並且隱隱有了第二人格產生的傾向。蒂法則選擇了離開大劍組織。蒂法和硫娜之間的友情也受到了一系列考驗,這一點主要是由于新加入的多麗絲作為引導產生的。不過讀者們似乎並不喜歡多麗絲這個角色。

同時,這里的變化也代表著變革。首先是蒂法認為大劍的制度有問題,所以決定推翻這個制度。同時,變革也發生在了鑄劍人這個群體之中。劍先生用技術的革新引發了制度的變革,這類似于一場小規模的工業革命。

這一部分的主線實際上是依照多麗絲身上的謎團展開的。蒂法和硫娜之間的矛盾首先造成了多麗絲加入的可能,于是在劍胚的第二章硫娜就遇到了多麗絲。之後兩個人關系逐漸變好——這一部分穿插了「綺麗」這個角色。「綺麗」也是舊版大劍之中的角色,我提前引出她來也是為了讓讀者更容易接受。在和多麗絲關系變好的同時,硫娜和蒂法的位置和相互認識也在發生改變。這兩者同步進行,並且多麗絲也稍微講了一些自己的過去作為伏筆(舍友的事情,父母的事情),直到賈思林的出現(劍胚六)破壞了這一切。

硫娜因為多麗絲和賈思林發生沖突,並且相約決斗。之後我差入了一些科普設定的情節(第八章)。深夜,蒂法給硫娜講了一下目前的國際形勢(兩個深淵,四個戰士大師),並且引出了維吉妮亞這個人(維吉妮亞的名字已經在短棍的尾聲之中提到過了,當然若是你們有心也能看出來No.3的戰士是誰)。這比較方便我後面的寫作。

之後就是融合。融合這件事情要發生在硫娜和賈思林約戰和赴約之間,如果不然硫娜不會輸。在融合這部分,我又插入了劍老人這個角色,並且展望了一下未來(變革的風暴)。然後硫娜清醒了,這時候我順便加入了設定「盲感」。盲感實際上可以感知妖力,這里算是一個伏筆。硫娜融合結束後決定和賈思林決斗(第十二章),在路上我穿插了多麗絲的過去(關于父母,紫色頭發)。

之後是硫娜輸給了賈思林,這里面我加入了綺麗監視這場決斗的描寫(第十三章)。這里運用了「敘述性詭計」。讀者需要在「綺麗監視硫娜」和「綺麗監視多麗絲」之間作出一個選擇。如果認為綺麗監視的是硫娜,那麼就會落入敘詭的全套之中。這個地方的揭露在三十四章的位置。決斗完了之後,就進入虐主劇情(從第十三章開始)。這一段是為了讓硫娜和武力和智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引起了硫娜和多麗絲關系的變化。高超基本在多麗絲做假證讓硫娜被關監獄那個地方(第十八章)。這一段我自己覺得或許寫的有些拖沓,應該再壓縮一下。不過人物情感變化劇烈,並且我需要在這里寫出多麗絲對自己的父母的態度(在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這一點是本卷的關鍵。我水平有限,所以只能多用些筆墨了。

下面是硫娜和多麗絲交戰的環節(第十九章),這里多麗絲也開出了自己的掛。兩個人交戰之後,維吉妮亞借機將多麗絲和硫娜一起收到了自己門下,這當然是維吉妮亞私心。這里也是一個伏筆(用是在三十三章,也是蒂法覺得疑惑的開始)。至于合理性解釋我在文中都有描述,因為略有牽強,所以所佔篇幅較多。期間插入了一個關于戰士定義的討論(第二十二章),這里主要是循序漸進地讓讀者了解蒂法決定革命的心路歷程,並且也點出了戰士的精神境界。戰士要有戰士的定義才能成為戰士,選擇修煉方向後(防御或進攻,這一點在第三十一章對于通靈的解釋)才能得到自己的技能。在第二十三章的時候點出了維吉妮亞有個妹妹這個事情,這當然也是關鍵伏筆。

緊接著,就是蒂法和硫娜在深夜交談(第二十四章)。蒂法實際上想要告訴硫娜關于她母親的事情,但是她又放棄了。這里我讓蒂法講述了一下她準備改革的想法,為之後她叛逃做鋪墊。然後還穿插了一些設定的科普(黑函,妖力同調)。下面就是維吉妮亞教授劍術的環節(第二十六章左右),這里穿插了綺麗干擾的環節。這是為了讓讀者有一個概念︰維吉妮亞在教徒弟時先要把綺麗支開,這是個伏筆(用是在第三十三章)。後面是對硫娜盲感的描述和維吉妮亞具體講述劍法的過程,這部分稍顯無聊,所以我也只花了不到一章的篇幅帶過(第二十八章)。

在第二十九章,硫娜遇到了劍先生。這個相遇過程穿插了一些硫娜被訓練生和多麗絲恥笑的環節。劍先生給硫娜說了一下自己的過去,這是對後面部分很有意義的鋪墊。劍先生還解釋了劍印的含義(第二十九章),這對後面的部分有用。同時還隱晦地提到了和蒂法的結識(第三十章)。這里還提到劍先生必須要鑄造很多劍胚,這是個伏筆(用是在尾聲部分)。

下面就是蒂法和維吉妮亞的交手(第三十一章)。這之前我稍微寫了一下蒂法的瘋狂之舉,為她叛逃做鋪墊(第三十章)。蒂法出手時我順便將蒂法的劍法和能力科普了一下(第三十一章)。這里兩人交戰,一人出招,對方說破這招式的弱點,算是武俠小說里常用的敘述手法。維吉妮亞贏了以後,還科普了一些設定(通靈)。

之後就是蒂法跳反,賈思林上前迎戰被蒂法一劍砍倒(第三十二章)。這里讓賈思林受傷一是為了逼迫最後硫娜和蒂法交手,而是為了賈思林和多麗絲的合體做一個鋪墊。與此同時,維吉妮亞扔出來的秘藥也至關重要(第三十二章)。只要維吉妮亞一吃秘藥,她紫色的頭發就會暴露身份。紫色頭發很少見,多麗絲小時候因為紫色的頭發被人欺負,這也是之間寫過的伏筆(大概在第十二章)。正是這個秘藥讓硫娜獲得了觀測妖力的能力,也導致了她第二人格的失控。我一直在糾結這個秘藥的來源。如果蒂法給出有些突兀也不太自然,所以我選擇讓維吉妮亞給出。

之後就是解開多麗絲身上謎題的時間。為了讓讀者不太無聊,我將其中一個疑點(關于綺麗監視目標的敘述性詭計)展開成一個故事,然後借蒂法的口說出來(第三十三章和第三十四章)。例如在《天空八部》之中,揭露喬峰身世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寫法,我就借來用用。同時我還順便刻畫了一下綺麗有些神經質的形象,賈思林和蒂法的性格。

揭露完多麗絲的身世,維吉妮亞不敢面對多麗絲,她更願意面對實力深不可測的深淵。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多麗絲和她之間幾句對話體現的(第三十五章)。對于維吉妮亞心態上的變化,我用維吉妮亞和蒂法演戲一樣的對話來反應。最後維吉妮亞離開,就是揭露硫娜過去的環節(第三十六章)。這里主要穿插了一下蒂法的觀點(人類比妖魔更壞)等等。

揭露完硫娜身世後,硫娜生出了一個黑暗的自我。這里主要穿插著「窺妖術」的伏筆,還有賈思林後來承認硫娜的伏筆。硫娜和蒂法開始交戰,這里硫娜兩個自我變得更加鮮明(第三十八章)。一個硫娜美麗,強大,但是暴虐。一個硫娜丑陋,弱小,但是溫柔向上。這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是一個寫作的手法。然後在使用劍印的伏筆,讓硫娜沒有繼續墮落下去。使用劍印的伏筆之後,還順便引出了劍先生在硫娜的大劍上做了手腳(第三十九章)。這方便後面的尾聲直接寫劍先生的故事。之後是賈思林承認了硫娜,並且告訴硫娜,真正的大劍應該學會克制住自己心中的妖魔。硫娜到了這里才領悟到什麼是大劍。

所謂劍胚是鑄劍之中對應的一個環節。鑄成劍胚對應著預備戰士明白戰士的含義這個階段。所以寫到了這里,劍胚部分就可以圓滿結束了。下一卷將會是長劍,寫的硫娜找到自己的道路(對應著通靈的階段)。不過對于硫娜,這一部分結束了,但是還有很多未能寫完的瑣碎信息,我將它聚合在了尾聲,寫成了劍先生的故事。劍先生的革命和蒂法準備要實施的革命兩面一體,這也是寫作的一個手法。

以上是我這一卷的寫作思路。當然其中有很多沒提到的,所以作為劇情概括大概不太合格。作者本人將自己的小說的結構和手法都一一列舉是很無聊的,我之所以這麼做,是要表明我從未故意拖沓劇情。我寫的每一個段落都有它的用意,它都需要為我這一部分要寫的主題服務。所有和主題無關的部分,我不會去寫。的確有些地方看起來進展緩慢,但是我又害怕加快速度讀者會忽視我鋪設的一些伏筆。如何讓讀者正確理解我的意思,一直是我所最關心的問題。

我喜歡寫類似于推理小說的東西,我也喜歡穿插的寫作手法。很多東西需要過二十章,三十章才會被重新提到。這會導致讀者或許會覺得前面很無聊……但是相信我,在後面我會將你們所覺得無聊的東西都一一「重新定義」。對我來說,寫作是一個邏輯性的工作。我會把握幾條主線和一些關鍵性的要點,並且思考如何組織它們。我小說中所寫的觀點,並不代表我的想法,那只是為了後面的劇情需要。一切都是為了編制出最後一個完整的故事。我不會因為喜歡某個角色,或者是喜歡某種橋段就刪減某些戲份。那有悖于我的美學。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回應一些書友對我提出的意見。網文的爽點也好,前面無聊也好,這些事情我也知道。但是我這會在我訂好的原則之中做調整。我討厭將奇怪的噱頭加入我的小說(例如寫著寫著突然要打萬智牌,例如寫著寫著突然就出現了可愛的男孩子,例如寫著寫著突然就要開掛殺人,寫著寫著突然就要裝逼),因為我覺得那會影響我的小說的結構。什麼是有趣,什麼是好玩,不同人有著不同的定義。對我來說,這種充滿邏輯感的信息元素的組合讓我沉迷。其他的梗當然也好玩,但是若是破壞了小說的結構,我覺得就得不償失。看到了像是貼吧劇透貼一樣邏輯混亂帶點吐槽的文字,我很難將其當做是小說,不管它的吐槽有多,有趣。

下一卷是長劍,講的是硫娜成為正式戰士之後的故事。這一卷之中,會有舊版大劍聖城之中的一些劇情,也有向原著大劍克蕾雅迪妮莎相遇致敬的情節。並且會和做過鋪墊的No.2——斬妖劍相遇。

所以這一部分會寫多少章呢?

以下是本人個人觀點,歡迎來噴我︰

我覺得很多人將一些不需要在小說之中追求的東西強加在小說上。小說不需要深刻的思想,小說不需要有「代入感」(這個詞的定義異常模糊,而且似乎更像是個商業化很強的概念),小說不需要有網絡流行的梗。這些東西有當然很好,沒有也未嘗不可。但是過分強調這些會導致一些更加基礎的東西被忽略。例如這個小說到底要講什麼樣的故事?這個人物需要有怎樣的性格?我看到了太多故事隨便講,主角性格隨便變的小說了。若是問起來,大概都會回答有趣。為什麼寫小說?為了有趣。這小說是什麼故事?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怎樣的?讀者覺得有趣就好。為什麼要加入這種情節?讀者看著會覺得有趣。

有趣的確有趣,但是根本的東西是繞不開的。不管你是網文也好,宅文也好,同人也好,二次元也好,歸根到底都是文學,都是小說。基本的問題永遠存在。若是不明確「這個小說講了什麼故事」,作者總會覺得迷茫。或許會是在十萬字的時候,或許是在二十萬字的時候,或許是在五十萬字的時候。總而言之,就是突然不懂自己在干什麼了了,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了。怎麼辦?只好重新開坑,只好推倒從來,只好太監。

我平時寫小說,但是我也是和你們一樣的讀者。我在選擇我喜歡看的小說的時候,總之會看看這個作者有沒有對自己的故事有個明確的定位。

讀者的心情我也大抵上理解,平時上學搬磚工作已經那麼疲憊了,為什麼不看些輕松有趣的東西呢?幾個美少女帶點百合色彩的日常啊,可愛的男孩子啊,奇妙的性轉啊,變成反派暴打主角啊,美麗神秘而又有些嚇人的病嬌啊,這些都是流行的噱頭,看起來當然也很新奇。更不要說傳統的瑪麗蘇龍傲天,它的毒性經久不衰——農奴翻身把歌唱也不正是龍傲天的一個範例麼?再舉一些有點過時的例子——言情小說或者是一部分韓劇之中男女主角難以傳達的戀情,陰差陽錯的誤會,遇到的重重阻隔不也是吸引人慣用的噱頭麼?

但是,這些都是一部小說吸引人的部分,而不是一部小說構成的基本元素。前者可以讓讀者看得高興,後者可以讓作者寫的下去。對著電腦幾個小時卻一個字也打不下去的痛苦,若是不親自經歷怕是很難體會。若是把現在流行的噱頭拼湊起來就可以組成小說,那麼為什麼不直接讓機器批量生產小說呢?(事實上機器人寫的小說前段時間入圍了日本星新一文學獎,而且拼湊噱頭的方式寫個一兩萬字是毫無問題的)。讀小說的人有自己的快樂,那麼寫小說的人也大抵上應該有快樂的,我是這麼相信著的。

所以作為一個經常對著電腦發呆的人,我總是想要說說我理解的「故事」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反逆的魯路修之中的魯路修是個妹子,那不是很好麼?我要寫這樣的故事,因為我覺得妹控傲嬌的姐姐很有愛」。

的確,這是個不錯的噱頭。但是我不認為這個對故事的定位。如果按照這個想法寫下去,我覺得根本寫不長遠。作者說不定就會因為一個新的噱頭而興奮,放棄這本小說。所謂故事的定位,不應該是那麼有趣的東西。我覺得更加無趣的,邏輯性的東西作者才不會「見異思遷」。所以我給別人推薦小說的時候,總是先問問自己,這個小說大概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什麼「主角是神奇寶貝和人類的混血,可以使用神奇寶貝的技能」——這種東西想想覺得有趣就好了,沒必要成為小說的主體,介紹給別人的時候我也不會將這個設定當做重點說出來。

「我要寫一個斬赤紅之瞳版本的農民起義,大概是洪秀全那種感覺,開始順利,死後革命就失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以當做口號。」

這就是個不錯的故事定位。首先農民起義在歷史上有跡可循,算是歷史和斬赤紅之瞳的混合同人。這樣展開方便,寫作思路也會通順。但是這里還需要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寫這本小說。農民起義的小說,各種風格的都已經有了很多了。斬赤紅之瞳本身就是一部作品,為什麼要寫同人呢?

因為有趣。

似乎又回到了開始,問什麼都回答有趣。這是對作品的愛啊,我喜歡這個角色啊,設定超贊啊——這些的確是很強的動機,宅的熱情我也不質疑。但是最基本的東西還是繞不開,寫作需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寫。如若不然,作者會寫的很痛苦,會覺得自己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你寫的農民起義就和史書不一樣呢?為什麼斬赤紅之瞳的農民起義就有趣呢?如果是細問,就會有新的苦惱。

藝術需要首創性,為什麼已經有了原著,還需要看你的同人呢?這個問題不解決,對于同人作者來說基本上是致命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如果是我,我會回答我的同人和原著不一樣。還是舉斬赤紅之瞳的農民起義為例子。這里的時間觀和農民起義這件事情會發生奇妙的反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和「帝具」這種特權階級的局限化產物有著最本質的沖突。所以我描寫的不是斬赤紅之瞳的劇情,也不是農民起義——而是他們結合的哪個部分,所爆發出來跨越次元的矛盾。這種跨越次元的矛盾和「穿越」這個行為,和同人的作品是緊密相連的,我想這就是同人的魅力。

這個矛盾,就是一個寫作的基本動機。

如果按照這個基本動機,對于故事的定位又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我想寫一個斬赤紅之瞳版本的農民起義。其中特權的代表是帝具,而民眾的力量也可以聚合起來和帝具對抗(新設定)。通篇都是人民的力量和帝具使用者的抗爭,這樣的故事。」

如此一來,不僅故事的定位解決了,連故事的原創設定也自然而然地想了出來。我覺得小說就是一個不斷地自我批評的過程,不斷思考自己的邏輯,自己小說之中的邏輯有哪些是不自洽的,然後一一補正。

以上是我對小說的理解。又寫了些無聊的東西,感謝您看到這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我餓故我在最新章節 | 我餓故我在全文閱讀 | 我餓故我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