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倚天去了華南的第三天,就有消息傳回京都,知府賀勛被湘原王關進了地牢。
京城一片歡呼,湘原王果然不負眾望。
有人進宮給皇上匯報了情況,也有侍衛到了王府。
蘇應桐急急的從後院出了外院。
侍衛給王妃行了禮,就說起華南的情況︰「……起初知府是不服王爺架空了他的職權,多番阻撓趙大人行事,也有好些衙差不听調配,王爺直接帶了侍衛將那些衙差治罪入獄,從華南駐守官兵里挑了資質好的讓都頭訓練過頂上,就沒有人敢再鬧事,可是知府卻一直不和趙大人好好交接工作,趙大人官職不及知府高,自然也不敢硬來……王爺帶了人去知府的府邸拿人,說知府妨礙司法知法犯法,根據西靈律例也要下獄,知府居然還敢反抗,家丁和侍衛在沖突時侍衛無意中……呃,其實王爺已經模清了賀府的密室+.++,侍衛觸踫了開關,密室的金銀珠寶就出現在眾人面前,知府是嚇了一大跳,直言他自己也不知道府里何時多了這麼多財物,王爺又怎會听他的說辭,馬上從順天監調了人過來搜府,搜過確實沒有別的不合常理的財物,但是卻搜出幾件繡著青樓名妓閨名的貼身衣物……「侍衛說到這里也是不好再說下去。
蘇應桐一邊听一邊在腦中思索,宮鏡域在動手前應該早就模清了賀勛的府邸,或許是沒找到重要的東西,才要鬧出這樣的場面順理成章的讓順天監的人搜府……那密室中的財物應該是他讓人運進去的吧,她可是見識過他手下影衛的本事。
「然後呢,怎麼樣?」
那侍衛才接著道︰「知府夫人才從娘家回來不久,見到這樣的場面就罵知府原來暗中藏了這些財物養著名妓,還把名妓帶回府上,這是至她于何地,她一直跟著知府吃糠咽菜才有了今天……兩個人差點沒打起來,知府夫人就說了一句,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把東西藏在湖底……知府一下就把夫人給打暈了,可是王爺早已派了人去後院的湖里找東西,知府又怎能阻攔……雖然一直撬不開知府的嘴巴,可是幾十人在湖里仔細撈了半天還是從湖底翻出被羊皮袋包得好好的賬本……知府才知道要求饒。「
想不到知府還知道要將賬本藏在水下,這確實是安全又隱秘的地方。
如果不是他夫人在那樣的情況下說漏了一句話,即便是宮鏡域也想不到要從湖里找吧。
所以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現代不知有多少被情婦揭發落馬的貪官,這知府也是貪戀青樓名妓的溫柔鄉嫌棄了發妻,才有了夫妻背離的這天……這點還真是沒有古今之分。
「賬本上寫了什麼屬下就不清楚了,王爺看了賬本就正式開堂審了知府,知府一一認罪了,承認收受了哪位大人送的禮,又給了怎樣的好處,特別是大壩修建一事上,朝廷撥下的銀兩有二百七十萬兩,可是實際用到河堤上的不過四十萬兩左右……至于是有哪些人怎樣分攤了多少好處,知府供出了幾位大人,二品大員牽涉了工部尚書,其他四品以下也有好幾個,還有地方上的縣令和當地商賈……實在是太多,華南人人自危,就怕被王爺血洗了當地。「
居然連工部尚書也有份,蘇應桐在心里感嘆,一世為官到了晚年居然也不能榮休,確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劉家和宋家呢,怎麼樣?」
「宋老爺被查出在港口建了船隊販賣私鹽,這足以是死刑,宋家又牽涉出幾位諫官,均是收了宋家的好處,這個要如何發落還是得看聖意,劉家倒是沒听說有多大的錯,只是在繳稅上逃了稅,最多是讓朝廷罰了銀錢而已。」
劉家竟能撇得這樣干淨,不知道宮鏡域有沒有手下留情了?
如今宋家不保,那以後華南就是劉家的天下了。
只能等聖旨。這兩天宮易臨該是會出了聖旨,朝廷將會是大換血了。
宮易臨登基的這幾年里,現在才算是坐正了這個皇位!
以後朝廷里還哪里有敢反對他的聲音。
這次的事情完美落幕,看似是宮鏡域立了功順利完成了差事,可是實際上卻未必。
當一切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他們又拿什麼去跟皇權抗衡。
這時蘇應桐腦子靈光一閃,莫非,這就是宮鏡域的用意。
放了劉家一條生路,宮易臨就需要有能對付劉家的人……只要朝廷一日需要湘原王,宮易臨也難以下手。
她終于懂了宮鏡域的意思。
看來只要還有劉家和明劍山莊,只要不是湘原王府一家獨大,那他們就是安全的。
蘇應桐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她又問了侍衛幾句,知道侍衛沒有帶回書信還是失落了一下,又想到宮鏡域快能回來,也就不拘泥于這些,「我都知道了,你下去吧。」
第二天就听到滿城百姓的歡呼,其中又夾雜著幾聲哭喊。
沒等蘇應桐出去打听林總管就進來給她匯報了︰「……皇上已經下旨,涉嫌貪污的官員不論官職統統午時斬首示眾,嚴重的還連誅九族……外面是亂得很,很多府邸都被抄了家,該流放的該連坐的都在這兩天就要處罰了上報皇上……今年的科舉增加了錄用人數和職位,很多寒門子弟都將有機會入朝為官,百姓都在歡呼皇恩浩蕩……「
這該是多極端的兩個畫面。
那些以為可以風光一輩子的官員,怎麼也想不到不過一夜之間曾經跟隨的君王翻臉就是大開殺戒,這些人終究是死在屠刀下。
蘇應桐打听了一下,當初還在朝堂上大言不慚彈劾湘原王「無法無天」的諫官,今天竟一個不漏在了抄家的名單上,幸好這些人她平時都少了來往,這些官夫人上府來拜見她她也不是什麼人都見……
因為這次朝廷的大清洗,自然也有人因禍得福升了官,常府的常大人就從國子監祭酒升到了光祿寺卿,這點蘇應桐也替謝氏高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