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鄒太傅還想為孫女爭取個世子平妻之位,孰料沈澤會腦子抽風,放著安安穩穩的世子不做,自請掛帥前往邊疆。別看沈家現在風頭無兩,有崔家先例在前,人老成精的鄒太傅豈會只看眼前風光。沈澤雖然收復了州,但鎮裕關還在敵國手中,一日不收回來,這場戰爭就一日不能結束。這種前途未卜的孫女婿,鄒太傅當然不想要,因此他多番告誡,千叮萬囑交代兒媳管好孫女,務必打消她那種不符合家族利益的小心思。
然而,不管鄒茗清有沒有听爺爺的話改正錯誤,她的名聲已經敗壞了,上門提親的全都是些歪瓜裂棗。家世好又是嫡出的,不是續弦就是名聲比她還爛,高不成低不就的紈褲子弟;家世好人又算過得去的吧,又是庶子;一表人才而又嫡出的,不用說,家道中落。憑鄒茗清才女的心氣,這些人她哪能看得上?挑挑揀揀直到現在,親事還沒定下來,過完年她就十七了,眼看就要耽擱成老姑娘,一家人都急了。
近日,鄒太傅終于拍板定下了結親人選,從之前提過親的人中取家世最好的幾位,限令她在其中選出一名下嫁。
他劃出來的人選共有三名,一個是早被大夫斷定活不過弱冠之年的病秧子,一個是常年縱情于風月之所的風流紈褲,另一個身體好又潔身自好的,卻因幼時出天花落了一臉大麻子。
鄒茗清誰都不想嫁,但這次鄒太傅的態度異常堅決。離爺爺定下的期限越來越近,在家待得心煩意亂的她恰巧听聞大覺寺桃林花開的消息,這便迫不及待地跑出來透透氣。
沈浩一听是她就沒了興趣,倒不是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而是清楚她愛慕嫡兄的往事。沈沛和他早已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之前小費氏一心想要除去沈澤,不願給他定個得力岳家而找借口遲遲不給他定親,自然也就無法避免地耽誤了兩個庶子。兄弟倆心眼也多,在雙親離家前往雲州治病那年,自己悄悄把京中適齡婚配的女子情況都打听了個遍,早在心中列出了最適合自己的人選,就等著母親歸來為他們上門提親。然世事難料,小費氏離奇的死亡打亂了他們計劃,原本相中的姑娘不可能為了他們兩個庶子白等三年,哥倆嘴上不好說,暗地里心照不宣地清空了心中未婚妻名單,只等三年後再作打算。
沈浩不願要心中裝著沈澤的女子,沈沛卻另有打算。以沈鑌對他們的態度,用腳趾頭也能想到今後給他們定的親事肯定不會有多好,就算沈鑌同樣不喜歡長嫂,也不能容忍他們兄弟得到岳家幫助,有資格與沈澤一爭長短。
鄒茗清的出現像是一絲曙光,讓心中充滿了不甘的沈沛看到了希望。作為一個男人,弟弟無法接受的那點,他也同樣耿耿于懷。但他更清醒地知道,要不是鄒家小姐有這種缺陷,自己對她再感興趣也只能是妄想,除非他能越過沈澤承襲父親的爵位,否則鄒茗清這種頂級勛貴之家的嫡出小姐,怎麼輪也輪不到他頭上。
「二哥,你不會被美色沖昏了頭,想撿大哥看不上的破鞋吧?」上完香出來,沈浩神神秘秘地把他拉到一旁,朝寺廟後山方向鄙夷地撇撇嘴,所指何人,一目了然。
知兄莫如弟,沈沛那種動了心思的眼神隱藏得再深,沈浩也能一眼看穿。
沈沛也沒打算瞞著弟弟,他皺起眉頭不滿地呵斥道︰「什麼破鞋!人家金嬌玉貴的千金小姐,你別把話說得那麼難听,小心傳出去憑白得罪人!」
他沒有親口承認,但這種維護已經宣告了自己態度。沈浩不敢置信地睜大雙眼︰「哥,你是不是被什麼不干淨的東西沖撞了!怎麼就這麼糊涂看上這種女人了!」
「胡說八道!這里是寺廟,哪有什麼不干淨的東西。」沈沛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靠過去附在他耳邊壓低了聲音︰「我們不是說好了要為母親報仇嗎?你想想看,按照現在的情況,我們想扳倒那個女人談何容易?這鄒家小姐,家世比她高了百倍,又和她有過節,娶回來不用我出面鼓動,她自然會想辦法對付那個女人。就沖這點,我覺得她就適合做我妻子。」
沈浩不信他做出這麼大犧牲只為了報仇,將信將疑地睨了他一眼︰「二哥,你想娶她是為了借助鄒太傅的勢力襲爵吧?」
被弟弟一語道破真正目的,沈沛有些不自然地干咳了兩聲。想到這是自己的同胞親弟弟,以後與沈澤斗少不了他的幫助,沈沛也不再遮遮掩掩,光棍地點頭承認了。「是又怎麼樣?不襲爵,那個女人將來就會以國公夫人的身份壓制我們一輩子,不等我們找到機會報仇,就先被她掃出家門了。」
沈浩知道他說得有道理,感情上仍有些難以接受,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男子漢大丈夫,就算要爭也該靠自己,靠女人算什麼本事。」
「行,你能耐!有本事你去爭啊,只要你能勝過沈澤,哥哥二話不說全心全力支持你!」沈沛氣結,扔下一句話拂袖而去。
沈浩連忙快步趕上,陪著笑臉道歉「哥,我說錯了還不行嗎?你想做就去做吧,弟弟願為你效犬馬之勞賠罪。」
這話成功留住了沈沛腳步,他停下來轉身面對弟弟,「這可是你說的?」
沈浩如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當然,絕不反悔!」
「那好,你附耳過來……」
沈浩靠著弟弟耳邊剛把話說到一半,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打斷了他的私語。
「阿彌陀佛,貴客駕到,老衲有失遠迎,怠慢之處還請施主恕罪。」
兄弟倆循聲望去,只見身披袈裟的方丈就在不遠處朝他們緩緩走來。二人雙手合十,禮貌地回了一禮,沈沛出聲答道︰「是我們沒有事先通知貴寺就冒昧前來,方丈不見怪就好。」
寒暄過後,主持口唱佛號,說起正事︰「听說二位今日想給令堂做七,老衲已經安排了百僧在大殿中誦經做法,二位請隨我來。」
靖安風俗,替亡故親人點長明燈時,必須要有百位僧人齊誦佛經。這是他們今日來的初衷,兄弟倆不敢耽擱,暫時按下心中盤算,跟著方丈前往寺中正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