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太監台上了小案以及筆墨紙硯,一場宴會所有人都無心于吃食,紛紛把目光投向殿前的兩人。
這個時代的詩詞本容寧也曾草草翻過,貌似詞的水平仍然停留在辭藻華麗,詞風軟媚的階段,放眼望去都是些寫女子閨愁的,所以她這以「離別」一題應該甚是好寫的,但她爭的,即是那個「先」字而非「好」。
在英宗宣布開始之後,容寧當即提起筆刷刷開始寫,她這番行雲流水的動作讓大部分人的眼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不少人伸著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君桓息才開始動筆,容寧有些得意的瞧了他一眼,道︰「好了。」
君桓息手微微一頓,後徹底放下筆,負手而立。
全場嘩然,這麼短的時間內不知能寫出怎樣的詞來,除非她便是提前想好了。
英宗今兒的心情已不能用絕佳來形容,狠狠打了名滿天下的君太子一巴掌這是何等的不易,即便她那文章寫的狗屁不如,那也算是贏了。
這麼多年來,大良始終沒能出一個與之比肩的才子,才導致文壇有些低迷狀態,如今能在賦詞上贏了君桓息,即便贏的不光彩,那也足夠讓大良揚威了。
英宗撫須一笑,「快呈上來。」
詞本很快傳到了御前太監手里,他小心的接過詞,先是上下掃了幾遍,手微微一抖,眼楮瞪成銅鈴狀。
英宗沉聲︰「怎麼了?」
一向依附于淑妃的溫妃掩唇輕笑︰「該不會是這詞寫的不堪入目吧?」看到英宗傳來的那不滿的一眼,她忙改口︰「也是,我們郡主怎會那種不入流的東西……」
不知她是有意還是無意,但「不入流」這三個字還是讓英宗狠狠皺起了眉頭。殿下的許多人人眼神對視之間都在等著笑話看,唯有容寧不為所動,臉上還是掛著志在必得的笑容。
御前太監衛欠陪著笑臉,「皇上恕罪,是老奴太激動了。」他入宮幾十載,很少有失態的時候,只是他雖然是個太監,卻生性好詩詞,自己也深有涉獵,如今開眼見到這般好的詞不免驚喜。
他清了清嗓子,念道︰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太監的聲音本來就偏陰柔,何況還是一個對詩詞極有研究的太監。衛欠極富有感情的念完這首詞,殿下一片寂靜,仿佛大家都不相信這麼好的詞會是那個「草根出身」,只依附于臨王世子的清陽郡主所作。
「好!」君桓息最先出聲,他看向這個這個屢屢出頭的清陽郡主,沒有忽略她眼中一閃而逝的狡黠。這詞究竟是誰作的他不關心,他關心的只是這個女子能從他手中得到彩頭,很好,很好。
在君桓息之後,大家才反應過來,一個勁的夸這詞之好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英宗的笑聲響徹在整個章和宮內。
「清陽,朕看這鳳凰玉面玲瓏釵頭你是當之無愧,這樣,朕也出一份,賞清陽郡主黃金百兩,少居先生字帖一本,陳年的筆墨紙硯一份……」
容寧跪下謝恩,心里卻嘩啦啦流著兩行清淚,少居先生是千年前的書法大家,和她熟知的王羲之無異,他的字帖流傳于世不過寥寥幾本,可謂千金難求,皇上只賞黃金千兩也比那沒什麼用的字帖要好……
容寧今晚出的「風光」算是無人能敵了,其他太子公主們通通成了陪襯,張琰琰抿唇,指甲深深嵌入肉中。
一份份賞賜下來,言如琳再也按捺不住,不顧身邊人的拉扯,高聲道︰「陛下,這有失公允!」
大家循著聲源望去,發現這不怕死的丫頭又出來蹦了。
言遇慶立時起身,肅聲道︰「琳兒,這等場合哪容你放肆!」
言如琳被訓的有些委屈,撅撅嘴,但還是堅持︰「阿爹,就是不公平!」
英宗眼神一厲,擅長察眼觀色的淑妃想要開口,卻被英宗一手阻攔,「說吧,朕要听听朕有何處不公允的。」
言如琳被他的眼神嚇的直不起頭來,但只要一想到能夠摧毀容寧一身的榮耀,她像打了雞血般,指著容寧,梗著脖子道︰「她明明事先想好了,卻還要跟君太子比試,不是小人之心又是什麼?!」
#論女配屢次作死是何故#
#媽呀,這女配智商捉急#
容寧簡直要被自己筆下的小公舉不屈不饒的小強精神所折服,她自認自己文筆欠缺,把女配寫的這般無能,可也沒到這境地吧……
言如琳見無人出聲辯駁,以為自己的觀點無可反駁(你想岔了→_→),愈發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談起來︰「清陽郡主肯定在先前便找好了人幫自己寫詞,準備在宴席上一鳴驚人。哪料他居然想以君太子為墊腳石,踏上一舉成名天下知之路,誰人不知君太子的才名啊……」
英宗的臉色越來越黑,言如琳以為他正是對容寧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之時,听他沉著臉看向容寧︰「清陽,她所說是否屬實?」
容寧面上無奈,「自然不是事實。」這腦洞還真大。
眾人心照不宣的對望了眼。
「那鄰邦太子覺得呢?」
君桓息︰「本殿也覺得這絕非事實。」
英宗一拍龍椅,將眾人嚇了一跳︰「既然不是事實,那清陽你就拿出真本事讓大家瞧瞧吧!」
容寧︰「……」別以為我沒看到你眼里赤•luo•luo的炫耀!
雖是這麼想著,她收好心中的無奈之意,道︰「容寧,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