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高一籌 第114章 進~宮

作者 ︰ 香椿芽

她的女兒受委屈的仇給大陶氏母女摞了有幾房高,仇深似海,恨比天高。小陶氏咒罵了三天,她的女兒總算離了祠堂。

大陶氏知道小陶氏這樣縱容女兒,也不去理會,她不是想讓誰活受罪,就是想扳一扳小陶氏母女的威風,她就是再排擺得高檔,進了祠堂也是心里憋屈。

教育不過來是坑她的女兒,與自己有什麼相干?將來她的兩個女兒只要遇到艱難,沒有了她的維護,一定是活不痛快的,就不信她能跟女兒一輩子,一輩子給她們撐腰!

有的是罪讓她們受的。

大陶氏還算知足,不管怎麼說也算讓兩個惡毒的丫頭住了祠堂,老太太沒有出頭阻攔,不知是給她面子還是認為兩個該受懲罰?

「妍兒,你說你小姨媽說的話是真是假,她是不是又惦記了別人,嫌穆謙沒有了王位?」大陶氏對小陶氏說+.++的話犯猜疑,說得古怪。

「那個人,滿肚子的彎彎繞,誰知她想的什麼?她那話的意思,以後還不知道是怎麼地,她想什麼總得有行為,她行動了,就能知道怎麼回事,我們不用想她的陰謀,母親只有不讓她坑,她才是最氣死的,把好侯府內宅,不讓她得逞,才是最重要的。」

大陶氏感慨,女兒說的對,出言就是重點,她退不退婚跟她們母子沒有關系,她想要誰,還得人家想要她。

大陶氏想明白了,就不糾結小陶氏說的話,一心打理曲陽侯府內宅。

林姨娘隨後就見老太太,她更要慫恿老太太奪盛錦妍手里的錢,老太太怎麼能不想要,可是她信兒子的話,如果她搶走盛錦妍的錢,聖衍道人可是個護徒的怪人,他要是一怒掐了她的藥,她離死也不遠了。

她雖然想扶植她喜歡的兒媳婦林姨娘的兒子奪了侯府嫡世子之位,可是盛瑤卿失蹤幾年還是安然回來,有聖衍道人做他的師傅,他的本事通天,就是高人下手也不容易害死。

他畢竟是自己的孫子,自己不能下手害他,自己的兒子要是老年喪子,自己也是不忍的。

可是大陶氏的兒子成了世子,自己還不甘心。

矛盾的心理讓她神思恍惚,越覺得自己活不長了,心里害怕,還得用盛錦妍為自己求藥,只有先忍了錢到不了自己手的憤怒,自己不敢憤怒,自己的毒就怕憤怒。

老太太手里的十萬兩就是不想往外掏,她就是臨死也得把這個錢給她最喜歡的孫子,林姨娘的兒子留下。

老太太利用小陶氏整治大陶氏,她並不是喜歡小陶氏,這叫以毒攻毒,小陶氏是她的棋子,不用自己出惡名,也不用自己出力。

林姨娘給小陶氏出謀劃策,老太太抬小陶氏為平妻,小陶氏為了保住自己平妻的位置,就得把大陶氏往死里整,林姨娘不出頭,在後邊等現成的。

只要小陶氏把大陶氏消滅,她會讓林姨娘取代小陶氏,因為陶貴人的後盾,老太太遲疑地沒有行動。

人家大陶氏回來了,小陶氏被兒子撤了平妻,成了侍妾。

這筆賬,宜妃沒法算,她對盛偉岸下手,就是對小陶氏下手,小陶氏還得依附盛偉岸生存,沒有了盛偉岸,小陶氏算什麼,宜妃借的是盛偉岸的力,能借小陶氏什麼?小陶氏只是一個橋梁,是宜妃想控制盛偉岸的橋梁。

大陶氏回來了,盛偉岸給她撐腰,自己怎麼能示弱,就抬林姨娘平妻,和大陶氏爭權,既然害不死大陶氏,就讓林姨娘去對付她,她可不是林姨娘的對手,小陶氏是螳螂,林姨娘才是黃雀。

宜妃被降了位份,她懷疑是失寵了,皇帝拋棄的女人,不如一個叫化子,就是階下囚。

林姨娘的女兒盛錦華又傍上了穆謙,老太太不是傻子,皇帝的兒子只要沒有謀反篡位,不會被打入死囚牢,哪一天皇帝高興就恢復了王爵,盛錦華只要嫁給穆謙,林姨娘的身份就抬高了,平妻是坐穩了,和大陶氏爭奪掌家權。

讓大陶氏獨掌侯府,她是忍受不了的,一定讓大陶氏身敗名裂,掌家權都歸了林姨娘。

老太太正盤算著,小陶氏來了,哀哀切切地哭訴︰「母親,安樂王見異思遷,水性楊花,朝三暮四,侯府的兩個女兒他都惦記,現在還惦記上了妍兒,三個女兒都被她惦記了。

如果侯府嫁三個女兒給他,侯府的臉面何存,既然他惦記華兒和妍兒,就讓珠兒退出,她惦記上了她們,就是不喜歡珠兒了,我不想熱臉貼冷屁~股,就給珠兒退親吧,好讓安樂王稱心如意。」

這是忌妒了華兒,還是有什麼更讓她動心的了?她這是以安樂王的貪心當理由。

這個女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只怕誤了卿卿性命,退親?讓她如願嗎?老太太一思忖,就讓她如願吧,華兒是個聰明的,就滿足穆謙的奢望,讓盛錦妍也嫁進王府,等盛錦妍死了,就以她的死亡要挾安樂王扶華兒為正妃。

老太太知道了穆謙的意圖,心生一計,盛錦妍只有在她的掌控之中,穆謙是皇帝的兒子,皇帝抬舉盛錦妍,罰了穆謙就是因為穆謙和盛錦妍退婚,如果把盛錦妍嫁給穆謙,她帶多少嫁妝最後就都是華兒的。

老太太算好了賬,問小陶氏︰「珠兒願意退婚嗎?」。

「珠兒不想姐妹嫁一人,很尷尬。」小陶氏在編理由。

「要是想放棄,只有讓陶貴人出面跟皇上說,沒有皇上的允許怎麼退婚?珠兒求穆謙的時候,是陶貴人求的皇上,沒有皇上的許可穆謙也不能當家。」老太太把球踢給陶貴人。

小陶氏心里很怒︰死老太太善會算計人,以為她不明白老太太利用她算計大陶氏,隨後讓林姨娘當黃雀,可惜,她太精明過頭了,疏忽了候爺的心情,候爺還是最喜歡她的,林姨娘是老太太強迫候爺納的。

她以為把兒子攥得死死地,還不是照樣大陶氏掌了權,沒了大陶氏她豈能讓林姨娘霸著侯府?

候爺是個念舊情的,可惜的是大陶氏沒有死了。

小陶氏現在有些恨陶貴人,要不是陶貴人為了謀奪皇權,要挾盛偉岸和陶謙勛支持她的兒子,大陶氏也不會活下來,自己早就想讓她死,只是當不了陶貴人的家,自己也和劫持大陶氏的人見不到,不能行使殺人權。

致使自己被坑。留下大陶氏這個禍害,來禍害她們母女,一開始就不該讓陶貴人下手,要是自己找人下手,大陶氏的骨頭渣子都沒有了,小陶氏的腸子都悔青了!

「母親,陶貴人現在不好插手這件事,求親是她干的,退婚還是她,顯得反復無常,會惹聖怒的。」小陶氏不想讓陶貴人摻和了。萬一得罪皇帝,再往下貶她,就沒有翻身之地了。

陶貴人要是徹底失寵,這個眼皮子淺的老太太會對自己怎麼樣?可想而知,自己在侯府還有立足之地嗎?

自己現在是妾,老太太趁機把林姨娘抬上平妻,這就是再壓她,想把她置于死地。

「你就讓候爺跟皇上說,用盛錦妍換盛錦珠,穆謙一定樂意,這樣很簡單,不會惹聖怒,是高看盛錦妍,他也會樂意給穆謙的。」老太太笑著說道。

小陶氏在想老太太的用心,盛錦華嫁給穆謙,她為什麼偏要帶盛錦妍,難道讓盛錦華做正妃盛錦妍做側妃嗎?

小陶氏再聰明短時還沒有悟出來。

「還是母親上折子吧,跟皇帝陳情。」小陶氏還想算計使喚老太太,老太太笑著說要兒子出頭,盛錦妍只有听父親的,她和她這個祖母沒有感情,要是不听她的她也沒轍,皇上成了她的擋箭牌,他們父女感情深,她忍心不听嗎?只有盛偉岸上了折子,皇帝允了,盛錦妍不听也不行,皇帝急眼會賜婚的,更跑不了她!

「你回去想明白了是誰上折子有利。」擺手讓小陶氏退下。

小陶氏精神萎靡地走了。

盛錦妍幫母親把小陶氏拋過來的亂賬清理得有了頭緒,囑咐沉魚落雁幫母親把賬管好,不要讓人鑽了空子,被人坑。

綠雲太聰明機靈,盛錦妍就把她還給母親,本來是姨母送給母親的丫環,母親給了自己,自己進宮不能多帶人。

綠雲有大用,監視這些妾侍的活動,就得要這樣一個小人兒,侯府每天的動向,綠雲掌握得機警,誰跟誰說了什麼話她都能探听來,還不顯山不露水,是個極妙的偵查員!

對母親有極大的幫助。

盛錦妍只帶了幽蘭幽香倆進宮。

這倆也是特機靈的,眼色極好。

盛錦妍進宮的事讓小陶氏母女和林姨娘母女既忌妒又羨慕又欣慰。

這個被她們踩在腳下的賤丫頭恐怕要成為了鳳凰了,離得皇帝那樣近,一旦得帝寵,就會一躍沖天,把她們壓得死死的。

林姨娘想到女兒就是成了安樂王的人,也沒有皇帝的人得地,王妃也管不著皇帝的妃子。

小陶氏想到陶貴人,如果盛錦妍得了帝寵,陶貴人就會徹底失寵!

想的她神魂不守,意亂心麻,頭昏腦脹,算來算去。穆謙退婚,污她的名節,都是給她做了嫁衣,名節被污,反讓人賠償,那麼多錢,去一次北梁賞了再賞。

皇帝要不是看上了她,怎麼會這樣偏向她?說出來大天十六點,也不會讓她相信皇帝沒有看上她。

皇帝還不到四十,要是再活二十年,豈不是要了她們的命。

一個破解之法,就是奪得大皇子,讓他做皇帝,她就會沒有善終。

讓她們痛快的是,盛錦妍一走,大陶氏好對付,盡在她們的鼓掌之間,大陶氏沒有盛錦妍的心眼兒多,又好唬又好騙。

小陶氏還是很聰明的,算計得很精,這種安排當然是稱心如意,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小陶氏心慌,還是進宮見陶貴人,和陶貴人分析了情勢,都認為是那麼回事,陶貴人也麻爪了,就開始活動。

想聯合幾個妃嬪陷害盛錦妍,讓她滾出皇宮,最好是被殺頭!

皇帝的妃子很多,最主要的是賢、德、淑、貞四貴妃。

賢妃是定國公虞呈祥的妹妹虞呈鳳。

德妃是漠北侯諸葛瞻的妹妹諸葛雲。

淑妃是鎮國公杜鄖程的妹妹杜湘薈。

貞妃是輔國公程琿淵的妹妹程美華。

四妃就是四貴妃,居于皇後之下,本朝有皇後有四貴妃,四貴妃以下的妃嬪還有十六位,根據皇上的喜好賜封號,宜妃就是四貴妃以下的第七妃。

四貴妃和皇後,不怎麼受皇帝寵,可是也不會被打入冷宮。

墨眠的生母,就是蜀中大儒墨景淵的親妹妹,也是太皇太後的娘家孫女,太皇太後就是出于墨家,真正的書香門第,墨眠的母親溫柔多姿,和現任皇帝穆琰是青梅竹馬,她們是從小定親,江山未定之前,她們就已經成親,生了墨眠,皇帝打江山四處征戰,墨眠和母親就住在外祖家,太皇太後也是寄居墨家,為了不暴露墨眠祖孫的身份,在墨家隱姓埋名,墨眠降生就姓了墨,一晃就是八年,墨眠的母親憂思成疾很早就去世了,四歲的墨眠被華雲山的一慈道長收走為徒,去年才下山,就遇到盛錦妍。

現任皇後是楚國公魏集帆之女魏琰蓉,生有三女無子。

賢妃虞呈鳳有一子二女,二皇子穆炫,兩女,一為華陽公主,一為正陽公主。

德妃諸葛雲生三女二男,四皇子穆睿,五皇子穆璘,三女為咸陽公主、林陽公主。邵陽公主。

淑妃杜湘薈只生一子一女,六皇子穆璨,女瀏陽公主。

貞妃程美華生二子一女,八皇子穆瑗,九皇子穆瑍。

三皇子穆謙的生母是榮妃。

陶貴人的兒子是七皇子穆輝,一個女兒城陽公主。

墨眠的生母是先皇後墨錦玉,是現皇帝穆琰登基後追封的先皇後,太皇太後才七十多歲。是先皇後的姑女乃女乃,現任太後也是蜀中墨家女,和太皇太後是親姑姪。(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高一籌最新章節 | 嫡高一籌全文閱讀 | 嫡高一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