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高一籌 第265章 抗命

作者 ︰ 香椿芽

唐元帝的旨意下去。陶謙勛按兵不動,唐元帝得到了消息,差點兒氣死,他想著陶謙勛可能抗命是一回事,成了真的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打天下的勛臣都變了心,與他這個多年的皇帝離心離德,能不讓他憤怒已極嗎?

唐元帝現在的身體即年輕又精力無限,他的帝位還要萬萬年呢!怎能容臣子忤逆?

陶謙勛是穆眠的人,是真心向著穆眠,對抗他這個皇帝了。

唐元帝發出金牌,調陶謙勛回京,沒有得到女陶謙勛的回應,陶謙勛沒有那麼傻,回京?豈不是死路一條,他對唐元帝還沒有那麼精忠,大夏的江山也不是老皇帝一個人打下來的,只不過大家都是兄弟,保舉一個人當頭兒罷了,千古只出了一個岳鵬舉,猜不透皇帝的心,傻了吧唧的往死里鑽,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是不想迎回徽欽二帝,一個勁兒的往北打,既然抗了十一道金牌,為何不抗五十道?

等直搗黃龍,接回徽欽二帝,再回來送死,也算成就了自己的大志,就是死了也不冤枉了,送了死,還沒有完成大業,年輕輕的白白的死了。

既然敢抗命,就不要再听他的,回來扶持老皇帝,也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世界上沒有那麼不怕死的人,死的不值,陶謙勛是不贊成這樣的人。

他的家人雖然都安全了,自己也不去送死。

唐元帝連發五道金牌,陶謙勛根本就沒有理他。

唐元帝怒極,派下欽差替換陶謙勛的軍權,他知道陶謙勛肯定不听話,給了欽差二十枚飛炮,五萬大軍。

唐元帝動的全是心眼兒,派的欽差是要奪穆眠江山的虞呈瑞,虞呈瑞因為盛錦鳳的慫恿,就想做皇帝,被穆眠收拾了,放到外地,做了個有職無權的參謀官。

唐元帝不知虞呈瑞的內心,只知道虞呈瑞是穆眠降的官職,對穆眠不滿,對他一定忠心,虞呈瑞是自己的人,不知道虞呈瑞的狼子野心。

虞呈瑞恢復了原職,得意帶五萬大軍去捉拿陶謙勛,有二十枚飛炮壯膽兒,虞呈瑞意氣風發奔了西北寧夏。

寧夏前朝是一個小國,被大夏統一下來。

這里有很多異族人居住,北臨強金,西鄰拓跋領土,這是大夏的邊境,異族妄動,人心浮動,是很難統治地方。

大夏建立後,就是勇武的將軍駐守。

穆眠把陶謙勛派來這里,就是震懾異族的心,不讓他們野心膨脹。世界上的事很多都是震唬,來真的是很不易。

唐元帝想的差了勁兒,陶謙勛既然敢抗皇命,就不怕他發兵,虞呈瑞豈是一個久經戰場的陶謙勛的對手?

虞呈瑞雖然年齡和陶謙勛差不多,也是做過鎮守邊疆的的大將,可是他沒有上過沙場,只是借了虞呈祥的光,官升的快了一點兒。

真才實學差遠了。

穆眠感到唐元帝是在胡鬧,他也不怕幾個皇子聯合殺上來?

唐元帝可不是傻子,他快速的調兵固守京城,十萬大軍守住洛城,可謂水泄不通。

小陶氏得到了消息,震撼無比。

淑太妃听了唐元帝的話,她的三萬兵就指望不上了,她們只有十四萬。怎麼和唐元帝的十萬御林軍對抗,她的策略就想變了,帶領這些軍隊攻佔城池。

攻佔多少城池也捉不到唐元帝,要不到江山,兵將損失完,就是白費了心血。

小陶氏原想自己統領十六萬大軍殺進京城,奪了皇位給五皇子。

一開始的計劃是連南詔的穆謙在內的,可以湊二十萬大軍,她怕自己算計不過盛錦珠和穆謙,怕她們搶了五皇子的皇位,就想不理穆謙和盛錦珠了,自己帶十六萬大軍擒拿唐元帝了,其他的的皇子都沒有穆謙奸滑,都會被她算計進去,天下妥妥的是五皇子的。

淑太妃反骨,她少了三萬軍隊,現在只能湊足十三萬,唐元帝的御林軍太多了,十三萬不是他的對手,就想搶佔城池了,可是搶佔城池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哪個城池不得用生命換下來?

打到京城也得消耗進幾萬大軍,現招的隊伍能打勝仗嗎?

小陶氏就想簡便易捷的方法拿到皇權,怎麼算也不容易得到皇位。

她想到了穆眠和盛錦妍,打梁國的時候盛錦妍給唐元帝弄到了飛炮,唐元帝一年就大捷而還,如果讓盛錦妍把飛炮給她們一萬枚,拿下皇城不是問題。

她跟盛錦玉一說,盛錦妍就撇嘴了︰「娘親,您是變傻了?還是腦子灌水了?盛錦妍能給你弄飛炮?笑話,天方夜譚!

她跟你是多大的仇恨?能助你一臂之力?你做夢吧!」

小陶氏听了冷冷笑︰「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唐元帝想殺他們,我們去打唐元帝,她不助我們助誰?」

「盛錦妍那個財迷鬼,怎麼會白給你飛炮?唐元帝是買的呢,你不掏錢想白要,她更不會給你。」小陶氏一听盛錦玉說的還是明白話,唐元帝花錢買,自己是不想花錢的。

她想到了了好幾條計策,跟穆眠聯合,估計穆眠不會不干。

穆眠是沒有拿帝位當好的,輕易就讓給了唐元帝,可是玉璽一到手,唐元帝就下令殺穆眠,穆眠能不恨他嗎?能不想報仇嗎?

現在穆眠沒有能力報仇了,只有隱居山林,如果和他聯合,他一定會答應,他不戀江山,可是他戀錢,答應他奪得了天下,大夏的國庫隨他拿!

他還有不上鉤兒的嗎?

只有他上了鉤兒,以後怎麼處置他都行,正好是把他引出山,殺之方便!小陶氏打好了主意,趕緊的派人去白雲山聯系穆眠。

小陶氏的人只用了五天就聯系到穆眠散在陣外的探報,探報把小陶氏的信送給穆眠。

穆眠覺得好笑,小陶氏盯上他了。

這些個過程都在穆眠的預料當中。

穆眠把信給盛錦妍看了,盛錦妍就笑了起來︰「我們要發財了吧?」

「你說小陶氏能有錢嗎?」。穆眠很有興致的問道。

「那麼大的一個東海,還沒有幾百萬兩銀子?」盛錦妍說的雲淡風輕,小陶氏養了六萬兵,她的銀子很缺,到處搜刮。

穆眠和盛錦妍商量一下兒,最後決定賣給小陶氏一千枚飛炮,一千兩銀子一枚,一百萬兩銀子,不買拉倒,至于合作,沒門兒。

穆眠的密探給了小陶氏的人準信兒。

那人就走了,給了小陶氏回話兒,小陶氏氣得干瞪眼,盛錦妍這個賤~人比穆眠還奸,就是不上鉤兒。

給她們一百萬?自己得有多冤!錢她是不難籌到,東海多大的地方,一百萬就是抓把沙子,可是他們不出兵,干要錢,讓她心里恨得要死,她想借機把穆眠引出山,算計死他。

這樣一來,不是被他算計死了嗎?

她怎麼甘心給她們一百萬,讓她們過富裕安樂的生活,把穆眠整死,盛錦妍母女好對付!

小陶氏氣得發瘋,這個錢她不想花!

要是有一千飛炮。五皇子的六萬兵就可以消滅唐元帝的十萬御林軍,五皇子可以獨佔京城,奪了帝位,就不用和那幾個聯手。

小陶氏想飛炮想得眼紅頭暈,用飛炮攻打京城是最好的計劃,五皇子可以獨得天下,不用再和別人爭了。

小陶氏壓下了憤怒,狠狠地抑制自己的情緒。

她務必不能亂了方寸,也是自己想得好,和穆眠合作?是那麼容易的嗎?長久的仇恨一時怎麼能化解得了?

她不合作就買他的飛炮,等得了江山再把穆眠玩于股掌間,對她們裝和善,騙得她們下山,騙到她們的飛炮制造技術,有盛偉岸夾在其間,也有促進和解的效用,只要把盛偉岸忽悠助,大陶氏是听盛偉岸的,不怕盛偉岸不听自己的,花出多少錢,她們得百倍的還回來!

小陶氏主意已定,派人下去籌錢,她也知道收買人心的,不能在東海一個勁兒的搜刮,她這次就是下定了決心跟那幾個皇子騙錢。

陶貴人和岳陽王接到了小陶氏的消息,說唐元帝有飛炮,守城的兵將加到了十萬,沒有飛炮她們對付不了唐元帝的兵。買穆眠一千枚飛炮需要一百萬兩銀子,可以保證拿下京城,不要損失多少兵將。

盛錦珠接到了小陶氏的信兒,心里也是顧慮重重,小陶氏一個勁兒的保五皇子,讓盛錦珠心里不悅,她是要穆謙奪得天下,再殺死穆謙扶保自己的兒子登基,她就是幕後皇帝,跟女皇沒有什麼區別。

娘親狠保五皇子,莫非看他是個傻子,也想做幕後皇帝?

她還是認為小陶氏沒有她的心眼多,小陶氏辦事急功近利,謀略卻是欠了一籌。

盛錦珠自以為堪能掌控天下,錢是南詔的,沒了還可以要。

派人給小陶氏五十萬,小陶氏的心大定。

岳陽王一听唐元帝的十萬侍衛守京城,他嚇得不敢跟著干了,他就只有兩萬人,勝了唐元帝,他覺得自己也是得不到皇位,他也不給錢,也不吱聲了,蔫眯了起來。

小陶氏沒有得到岳陽王的銀錢,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岳陽王嚇蔫了。

「沒有用的東西!」小陶氏狠叱一聲,她就看不起賢太妃,養了個兒子也是個廢物!,不知道爭,不知道斗!就知道裝好人!

得了天下先滅了這個偷奸取巧的東西,想等吃白食,誰會給他吃,有那個富裕的封地還要給自己的兒子享受。

唐元帝偏心二皇子,就得偏偏的先滅他!

小陶氏得不到岳陽王的銀錢,自然是恨他入骨。

大罵一陣,也是沒有轍,陶貴人的心自是氣得抖,罵了岳陽王前後八萬輩子的祖宗。

陶貴人的三萬軍隊,化整為零潛到了東海,盛錦珠劃拉了五萬軍隊從南詔登海,坐船一帆風順的到東海和小陶氏的軍隊會齊。

盛錦珠還一路招兵,湊到不了七萬,陶貴人的錢還沒有到小陶氏的手,陶貴人對小陶氏沒有盛錦珠那樣放心。

盛錦珠和小陶氏終究是母女,姐妹就遠了一等。

盛錦珠的軍隊和五皇子的一般多人,盛錦珠就怕小陶氏堅持誰的人多,就是誰的皇帝,穆謙更是動這個心眼子,陶貴人的軍隊從旱路就慢了幾天,陶貴人就是不提錢的事。

這三波人都是想自己奪皇位,可是還得聯合,小陶氏是想把錢騙到手,買來飛炮,自己單獨對唐元帝,搶得唐元帝的江山。

盛錦珠是不放心錢,緊跟著就從水路發兵,大夏沒有水軍,南詔的水軍卻是很厲害的。所以盛錦珠行程無阻。

三家商量買飛炮的事,陶貴人遲遲的不掏錢,三家商量奪了江山由哪個皇子繼位?當然三家要爭,盛錦珠說︰「三皇子是長兄,皇位應該他繼承。」

盛錦玉說︰「五皇子是太妃的兒子,他的身份最高,應該五皇子接位!」

小陶氏說︰「七皇子是天命所歸,聰慧異常,有福氣有智慧,最應該繼承皇位,讓唐元帝把皇位讓給他才對!」幾波人爭執的面紅耳赤,就是決定不下來,皇位只有一個,三個人不能一起坐。

三個人的年齡差不多大,也不能一個老了下一個接班。

盛錦珠提議一個人坐十年,三十年後從最後一個的子嗣輪回來,穆謙的歲數最大,從穆謙開始輪起,第二五皇子,最後是七皇子。

七皇子坐十年後,也是他的兒子先輪了,沒有兒子的就算取消了資格,按著規矩有兒子的繼續輪。

盛錦珠出的銀子最多,人馬最多。還是爭得贏了從穆謙開始輪起。

就就這樣商定了取得了皇位,穆謙第一個坐。

最後連契約都寫好了,盛錦珠拿八十萬,小陶氏拿三十萬,陶貴人拿二十萬,盛錦珠多出了錢,穆謙必須先登基,穆謙也是歲數最大的,不這樣他們聯合不了,沒有飛炮他們不敢跟唐元帝較量。

他們沒有了退路,抗了唐元帝的旨意,會被唐元帝殺頭的,不反不行,不反就得等死,唐元帝讓他們去打穆眠,他們更不敢,前面有穆眠,後面有唐元帝,兩面夾擊,他們是沒活路走了,先解決了唐元帝,再慢慢地對付穆眠!(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高一籌最新章節 | 嫡高一籌全文閱讀 | 嫡高一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