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高一籌 第270章 黑心皇帝

作者 ︰ 香椿芽

大年初一,雙喜臨門,盛錦妍高興,鞭炮沒了, 炮的技工沒有用說,聚齊了又 了一車炮。晚上又是宴席又是鞭炮震耳聾。

大家都自覺的離得阡陌的住處遠遠的。

穆眠讓大家省著放,怎麼也得放到初五。

喜慶的氣憤極其的濃烈。

轉眼就是初五,大家還是聚餐,捏破兒,初五就叫破五。

中午還是餃子,聚了上百口子的人,談論誰家的孩子多大,該談婚論嫁的年齡,大家倒盯上了綠雲,已經十六歲的綠雲,真的應該找婆家。

綠雲雖然跟了盛錦妍才幾年,卻是忠心耿耿,傾盡心力為她。

綠雲聰明美麗,是盛錦妍的得力助手。

綠雲是個招人喜的姑娘,在盛錦妍的身邊幾年,鍛煉得沉穩干練,溫文爾雅,舉止端莊,堪比大家閨秀。

幽蘭、幽香、阡陌都有了好歸宿,她們的婚姻處理的不錯,對象都是穆眠的師兄弟,武藝高超,也算兩情相悅。

綠雲的婚姻也要比她們的不能錯、

綠雲是盛錦妍的三姨陶三娘送給大陶氏的,大陶氏給了盛錦妍,盛錦妍看她機靈,很是喜歡,各處的消息都是她打探,非常的精明謹慎,是偵查情報的好手。

在宮~里也是第一精靈的,盛錦妍還真是舍不得她走遠了,陶三娘看向綠雲︰「綠雲再不議親,就會耽擱了婚姻,再大更嫁不出去!」陶三娘的話讓綠雲的眉頭微微蹙了一下兒,扯了一下兒嘴角兒,沒有出聲,陶三娘是綠雲的舊主,在童家呆了一年多,給了大陶氏的時候才十一歲,即老實又精靈。

陶三娘的兒子童興華,那時十四歲,比盛錦妍大了一歲。

陶三娘選兒媳,本是看中盛錦妍的,盛錦妍和穆謙退婚後就出走尋母尋兄,認識了穆眠,陶三娘本想盛錦妍為童興華的正妻,綠雲為妾,把綠雲給大陶氏,就是讓大陶氏給盛錦妍的,盛錦妍自然帶著綠雲嫁過去不是通房也是妾,如今盛錦妍嫁給了了穆眠。

童興華已經娶妻二年,到現在沒有開懷兒,宰相家奴七品官,綠雲的身份已經大變,給童興華做妾,恐怕盛錦妍不會同意,盛錦妍對幾個丫環的維護,陶三娘深知輕重。

陶三娘看盛錦妍抱了臻兒去寢室,,綠雲在幫忙收拾殘席,陶三娘跟緊盛錦妍,盛錦妍就感覺她有事。

進了房間,盛錦妍安頓下臻兒,幽蘭倒茶,擺在陶三娘近前︰「姨女乃女乃請。」陶三娘淡淡的一笑。

盛錦妍笑問︰「姨母有事兒?」

陶三娘也不背乎幽蘭,她說道︰「你興華表哥,很喜歡綠雲,我給她貴妾的位份,阿妍看如何?」

盛錦妍的面色有些僵,三姨竟然惦記綠雲?雖然綠雲是她買的,可是成了自己的人。

自己可不要自己身邊的人低人一頭,綠雲那樣出類的女孩子,給人做妾?笑話兒,就是綠雲樂意,自己也不會樂意。

貴妾,不也是妾嗎,加個貴字就貴了嗎?,讓綠雲去被人壓一頭,綠雲可是很善良的,會被人拆了骨頭,童興華的媳婦看似溫柔,看眼角眉梢也不是善茬,怎麼能讓綠雲那麼純真的姑娘去宅斗?

真是暴殄天物……

童興華也就是一般般,功名只是秀才,應該上進讀書,納的什麼妾?

「姨母……您是不是太心急了,表嫂才進門二年,表哥正在考功名,怎麼能納妾?這樣不好,會影響你們婆媳的感情,想納妾,可以要表嫂帶來的丫環,不會讓表嫂對您產生隔閡,姨母還是等幾年表嫂再沒有孩子再說吧,綠雲不合適表哥,綠雲不想嫁人,我也不能強按頭!」盛錦妍這算婉拒,也算真正的回絕,別讓陶三娘再惦記綠雲。

綠雲是小孩子心性,她現在拒絕嫁人,要是她想嫁,聖衍道人和一慈道長的徒弟都是出類拔萃的,隨便她挑。輪不到做妾的份兒。

給人去做妾,這不是糟踐綠雲嗎?

盛錦妍的拒絕,讓陶三娘臉色紫脹,她對一個丫環就這樣上心?真是奇怪了,一個丫環陪嫁一萬,也沒有給表妹陪嫁一萬?

陶三娘的心里不順暢,可是她還是忍了,她本不同意穆眠退位,穆眠坐了三年皇帝,他的兒子還都沒有前程呢,自然是指望穆眠的提攜,唐元帝當政,穆眠只有隱藏深山,還不抵沒有登基前的希望啊。

陶三妹覺得穆眠是個蠢人,盛錦妍也不夠聰明,哪有帝位到手的,還讓出去?

沒辦法,童理召的大理寺卿都跟穆眠跑丟了,她能不懊惱嗎?

因為一個美女穆眠被唐元帝追繳,把那個女人給他就得了,一個二手貨,她們還當寶護著,穆眠護她會有目的,盛錦妍護她為的什麼?沒有道理啊。

陶三娘覺得理解不了,要是不得罪唐元帝,哪有被逼進山的事,這算什麼?兒女的婚姻都不好處理。

在山里孩子有什麼前途,成了鄉野村夫,連個功名都不能考,悲哀的命運!

盛錦妍看陶三娘的臉色變化,心里有些哀嘆,人到了落魄的時候,都是後悔啊,三姨的表情已經很顯然,後悔進了深山,盛錦妍也沒有辦法,人總是要有曲折的,誰會一輩子順風順水兒?

陶三娘默默無言,坐了一會兒就告辭。

幽蘭立即把陶三娘的意圖告訴了綠雲,綠雲淡淡一笑,她能說什麼?不用想娘娘也不會答應,綠雲一點兒都不擔心,瀟灑地該干什麼就干什麼。

陶三娘心里不順,找大陶氏說事,讓大陶氏勸勸盛錦妍,大陶氏回絕,妍兒辦事總有道理,自己怎麼會反對?

陶三娘不死心,又找魏氏嫂子盛錦妍的大舅母幫忙,魏氏覺得盛錦妍辦事有分寸,妹妹盼孫實在是性急,二十的兒子就想納妾,實在是沒有道理。

魏氏勸說了一頓︰「妹妹,你不知綠雲是妍兒的心月復,妍兒需要她,給你們去做妾,白瞎了一個人才,那也是糟踐綠雲,我都喜歡綠雲,還不舍得讓她做妾。」

「綠雲本來就是我們家的人。」陶三娘沒有能娶到盛錦妍,是一個遺憾,百搭了一個綠雲,也是讓她遺憾。

「送給人家了,還有後悔藥吃?你第起目的就不純。」魏氏刺她一句。

陶三娘不言語了,悶哼一聲。

陶三娘沒轍,此事就算作罷。

盛錦妍覺得心里不舒服,陶三娘當著綠雲說的那些話,盛錦妍是不樂意的,惦記人家還貶人家嫁不出去,真是讓盛錦妍不喜。

正月一晃就過去,阡陌也就出了月子,一個月有人精心照料,阡陌養的又白又胖,那個小小子也是胖乎乎的惹人愛,臻兒和晨兒總算沖進來了,一個月他們天天候著,就想和小弟弟一起玩鬧,有人守著進不來啊,兩人天天著急,總算達到了願望。

兩人全伸手,盛錦妍制止他們︰「許看不許模,那麼小是擱不住拽的,都給我老實點兒,不許亂動,等他長大會跟你們玩兒,現在不行,看看就退出去不要騷擾小弟弟睡覺!」盛錦妍把他們呵斥出去。

倆小子不依不舍的,臻兒一個勁兒的從綠雲的懷里想逃,綠雲說道︰「娘娘有藥針扎屁~股。」倆小子一下子就蔫了,臻兒不再掙扎,晨兒溜溜的走,到了門口還不舍的往回薩摩。

綠雲說道︰「快跑快跑,娘娘的藥針扎來了!」倆小家伙望見後邊沒人,明白被忽悠了,嘎嘎的笑起來。

晨兒說︰「姨姨嚇唬人!」臻兒不會說,也是嗷嗷地喊。

大家都被倆孩子逗笑,大陶氏笑道︰「臻兒不會說話,好像很明白。」

魏氏笑道︰「聰明不過帝王,這孩子就是帝王的料,差不了的。」

盛錦妍听了這樣的話,心里並不舒服,什麼帝王帝王的,她不喜歡那樣的生活,就是迫不得已而為,也是不喜歡。

自自在在的山村生活多好,人們為什麼都不喜歡,富貴榮華危險多大,要是穆眠跟皇帝沒有一絲的瓜葛才好。

怎麼,就遇到了一個反復無常的唐元帝,就是個卸磨殺驢的,臨近鬼門關的時候讓人給他支撐著江山,死不了了,就要趕盡殺絕!

這還是父親,沒有一點兒血脈親情。

這就是為君之道嗎?

這就是天理人倫嗎?人家一個受盡傷害的小姑娘,他還想往人家的傷口狠勁的撒鹽,這人實在是良心大大的壞了!

要是有可能,他但願兒子做一個俠客,也不做帝王,帝王的心都用權利燻陶黑了。

但願自己的兒子心不黑,能做一個正道的君王,是盛錦妍的希望,只怕形勢比人強,沒有他的自主不讓他有機會選擇!

佞臣得遇上昏君,忠臣得遇到明主,缺了條件,就不會形成什麼忠臣,或者明君。

皇帝被逼無奈,也會成為昏君。

忠臣得遇明君,明君得遇賢臣,都得有機會。

環境造就人的行為。行為造成結局。

良性的循環,才是正道,惡意的胡為就是滅亡。

像魏氏、陶三娘這樣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的世家女子,自然是沉湎榮華富貴,像大陶氏體會到世家內宅的齷齪,歷盡險惡的過來人,自然厭惡大家生活。

自己這樣死于世家皇族齷齪的前世的記憶,怎麼會喜歡世家大族的生活?

人的思維隨著環境而變。

人的意志也是環境形成的。

人的想法兒也會變,什麼事物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

她們喜歡榮華富貴是人之常情,她們留戀以往的生活是她們的思想意識固定在了那個範圍,接受不了艱難困苦。

盛錦妍很快想通,陶三娘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想給兒子納妾,這就是習慣,是祖輩人留下的習慣!

盛錦妍很快就不在意了。

二月二,龍抬頭,山里火熱的干勁兒,舒暢的心情的人們,開始忙起了開荒種田。

山谷里有大片的一馬平川,侍衛軍,佔據了大片的山谷,馬拉犁,翻地,蹚子平地。

大片的草地變良田。

山民也不願回家去,擔心種了莊稼被來圍剿的官兵收走,還得來回跑,山里有的是地,種子牛羊都帶了來。

他們也用牛拉套,犁地開荒。

侍衛軍開了幾個山谷,足有幾萬畝,穆眠就不讓開了,太多了沒用。

也不是在山里常駐,早晚是要打回去的,,夠這些人嚼用就行,剩下太多了還得舍不得扔。

二月末就撒了種子,高粱谷子和大豆,還有旱粳子,山上栽了很多土豆。

山上的叢林的空隙,種植很多倭瓜,架瓜,黃瓜,山藥等等,小片的地開荒種蔬菜,茄子、豆角、葫蘆瓠子,種的真夠齊全。

山民家的種子樣兒很多,山有種不完的土地,爬蔓的蔬菜沒有架架,讓它隨便的爬,長多少算多少,到處囝,可以隨便吃。

盛錦妍喜歡山里,風景美,什麼都能種,要是種上棉花,就是豐衣足食的生活了。

每日里管管菜地,喂喂雞鴨,紡線織布,生活得無拘無束,真是她羨慕的。

可是她有這個命嗎?如果唐元帝不失敗,他會再來搗亂了嗎?

盛錦妍感覺他就不會放過嚴姑娘,他說過殺他們,就不會扭轉心意了吧?沒有給他嚴姑娘,穆眠讓他恨上了,說出了殺字,就是沒有父子之情了。

他把穆眠當了敵手,殺字即出,他也知道穆眠和他斷了父子之情,他必置穆眠于死地。

如果唐元帝被小陶氏那些人滅掉,小陶氏豈會放過他們?

就這個形勢她也沒有在山里生活的願望可以實現了。

時間催促了滿山的清脆,大片的山谷蔥綠盎然,盛錦妍動員了親屬的婦女和自己那些研究所的姑娘們,幫著侍衛軍薅苗。

男人對薅苗的活計不擅長。

大陶氏吃了那麼大的苦,在她看來薅苗不是什麼苦差,諸葛千英,諸葛夫人大陶氏盛錦妍一大幫人下地薅苗。

沒有說動魏氏和陶三娘,她們只打發了丫環婆子去幫忙。

盛錦妍也不在乎,她們沒有怨聲載道就不錯了,陶家人是世家大腕兒,魏氏的娘家也不弱,一輩子都養尊處優,怎麼會干下人都不干的活兒,那不就成了莊子上的農婦了嗎?(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高一籌最新章節 | 嫡高一籌全文閱讀 | 嫡高一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