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節酒宴當真是奢靡,彼時一眾舞姬歌姬皆已獻技,末了退出殿外,司馬曜這便同眾臣飲酒言歡。
司馬曜飲下一杯酒,放下了酒盅,望見左列頂前頭那席位空著,忽的輕嘆一聲,感慨道︰「這般大好日子,老七若在,必定會同朕一醉方休!」
李太後始終偏愛少子司馬道子,那日听聞司馬曜將司馬道子派去了淝水,心里頭便頗為不快,加之今日萬壽節,他仍未歸,她更是冷著臉。
因司馬道子不在,是以王敏慧連同司馬元顯也未來此,不過王敏慧堂兄王國寶居于廟堂,身為人臣,今日自也來此。
王國寶一向依附司馬道子,而今司馬道子被派去了淝水,他這心里頭也不爽快。謝安自知司馬曜所指是他諫言將司馬道子派去淝水,叫他受了李太後的冷落。
他知司馬曜怪罪自己,自然得回話,可他*卻故意避談司馬道子,只言︰「陛下,苻堅作亂,淝水之戰必不可免。」
言外之意,司馬道子身為人臣,此去淝水探查軍情乃是理所應當。
司馬曜自是听出來了,他略顯不悅,道︰「今日是朕的萬壽節,丞相大可飲酒作樂,朝中的事,不必牽掛。」
謝安從容一笑而過,並不回話,王國寶見司馬曜心中似乎有氣,便借勢說道︰「謝丞相真是功高蓋主啊!」
話音方落,殿中一片寂然,眾人皆不敢言,謝安亦是怔忡,功高蓋主這話豈可亂說,何況又是當著司馬曜的面,這王國寶分明是想將他置于險境!
如此氣氛僵持良久,終听聞司馬曜朗聲大笑,同王國寶說道︰「丞相憂國憂民,勞苦功高,自然受百姓擁戴!」
桓伊听聞司馬曜言「擁戴」而非「愛戴」,不難看出,他對謝安,也略有猜忌。
眾臣附和著笑兩聲,皆道︰「陛下聖明!」
話音落下,司馬曜繼而道︰「至于功高蓋主,那是遲早的事。」
功高蓋主又如何,這天下始終是司馬家的天下,永遠也不會是謝家的!
眾臣又不敢言,謝安忙起身,走至大殿著正中央,跪地磕頭道︰「老臣惶恐,昔者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老臣所做,皆是身為人臣應當做的,何來勞苦,何來功高。」
司馬曜見他這般,淡淡笑了笑,哼哼,算你識相!
「丞相這是何故,」司馬曜作勢,急忙走下來將謝安扶起,笑道︰「朕不過同你說笑,你怎的還當真了,快些回席坐下。」
此事看似告終,司馬曜坐回席上,望著桓伊道︰「听聞子野善笛,今日不妨吹奏一曲,助助酒興。」
桓伊淡淡一笑,這便站起身,沖司馬曜微微躬身,而後轉身接過阿寶手里的柯亭笛,這便走至大殿正中央,道︰「微臣受命,獻丑了。」
說罷,便舉起柯亭笛吹奏一曲《玉妃引》,樂曲抑揚頓挫,令人心醉,真可謂「妙音發玉指,龍音響鳳凰」,一曲奏罷,滿座翕然贊不絕口,連司馬曜也拍手叫好。
桓伊這時卻道︰「陛下,微臣彈箏雖不及吹笛之技,然亦足以歆合歌管,望陛下準許微臣拂箏吟歌,自彈自唱一曲,也盼有一人能為微臣吹笛伴奏。」
想他桓伊雖生性溫潤,卻也桀驁,他精通音律,為世間罕有,這世上真正有福听過他吹笛撫箏的,並無幾人。
曾有不少人以千金買桓伊一曲,卻也是敗興而歸,就是當初謝安宴請他奏曲,也未能如願,這便是桓伊桀驁之處。
今日桓伊有此言,眾臣皆欣然,司馬曜自也準許,侍衛搬來古箏及凳子,桓伊入座,看向王獻之,王獻之這便走來,接過那柯亭笛,為桓伊伴奏。
桓伊鳴弦歌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事有見遺患。周王輔文武,金縢功不利,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他唱的,正是陳思王曹植的《怨歌行》,曹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乃是銷魂絕代公子,卻被胞兄魏文帝曹丕猜疑迫害,最終了卻殘生。
桓伊唱此曲,分明有意,所謂「周公懼流言」,加之方才謝安之事,眾臣皆已看出,他唱此曲,是為謝安辯解,更是以古人之事勸諫司馬曜,莫信小人之言,猜忌忠良之臣。
當是時,桓伊拂箏而歌,聲節慷慨,俯仰可觀,箏聲清揚,歌聲宛轉,司馬曜也為之動容,面色略顯羞愧。
今日听桓伊一曲,方知往日之過,他的確不該懷疑謝安,想這謝安年輕時縱情歌酒,高臥東山堅不出仕,又豈會有心帝位!
一曲盡,謝安滿懷感激而不言,司馬曜面露愧色亦不言,桓伊見司馬曜這般,暗想此事已成,這便站起身,又朝他微微躬身,而後便回至席上坐下。
司馬曜座椅後有一面屏風,彼時屏風後站著一身著殷紅色曳地長裙的美貌婦人,那婦人生得粉妝玉琢,也如出水芙蓉,一雙美眸略帶愁雲,更是楚楚動人,她站在屏風後探出頭來,目光自始至終皆在桓伊身上。
這婦人身後的宮婢低聲問道︰「修容,咱們不過去麼?」
宮婢喚她修容,想必這便是近來異常得寵的顧修容,顧嬰。
顧嬰收回目光,也斂去愁怨,轉身淡淡道︰「不去,」說罷便徑直離開。
宴席過後,桓伊便走了,出了正殿急急忙忙的趕去東暖閣,見那支玉笄還在,自然暗悻,暗悻的是這麼長時間,都無人發現桃戈。
他收回玉笄,插在頭上,這便推門進了東暖閣,誰想卻不見桃戈的蹤影,他心里一慌,門並未開,窗子也鎖著,桃戈不應該不在這里!
慌張之余,忽見床榻邊的夾縫里有一塊碎布,看這料子應當是桃戈的,可這碎布又怎會夾在這里,難道床下有機關,他伸手敲了敲床板,下面果然是空的!
彼時桃戈已走過這極長的秘道,至秘道盡頭,牆角放著一把梯子,她爬上梯子,推開頭頂的木板,到了上面一看,這依舊是一張床,只是這並不是方才那間屋子。
她下榻將這屋子仔細打量了一番,這屋中擺設極簡,彌漫著一股香火味,該不是什麼佛堂吧……
忽听聞一陣歌聲,是一女子所唱,歌喉婉轉極是好听,所唱乃是《漢宮秋月》,歌聲哀怨,加之唱此曲,看來怨念極深。
桃戈循著歌聲走至正殿,只見一婦人背對她坐在席子上,懷抱著琵琶。
她停步,歌聲也停了,那婦人未回首,極冷淡的說道︰「今日萬壽節,你怎會來瞧我這冷宮婦人。」
桃戈不解,未出聲,婦人放下琵琶,站起身來,又回過身,看向桃戈,這一瞬二人同是怔住。
一模一樣的臉,只是一個稚女敕無暇,一個略顯滄桑,一個眼角帶著生氣,一個眉梢帶著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