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的事兒,你我少參和,你推月兌不掉,就交給我來辦。」何珩囑咐月華。
「嗯,還好寧都尉暫時去了西北!」月華跟丁夫人交手過幾次,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丁夫人在她這里討不到什麼便宜,她主要是擔心寧成嗣,這個人太狡猾。
何珩跟月華對望了一眼,夫妻之間的默契,他也擔心的是寧成嗣!
何珩早就派人去打听過海州寧家和秦家。
寧家在海州的名聲可不怎麼樣!
寧家的寧老太爺寧三窮得吃不起飯了做了個小兵,連媳婦都娶不上,後來因為在戰場上立功,在邊防做個小官兒。
做了個小官兒,以他現在的小官兒身份完全可以去一個頭婚的良家女子,不過這位寧老太爺是懂得盤算的人。
小官兒身份很低,也不過是比普通的當兵的強那麼一點兒,所以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取了個老地主的寡婦女兒。
寡婦帶了一筆銀子和田產過來,寧老太爺這才發跡起來,雖說小官兒不受人尊敬,不過魏國官家免除賦稅,鄉里鄉親為了尋求庇佑把田產記在寧家的名下,靠這個又發了一筆,成了當地的土財主。
寧老太爺會謀算,寧太爺繼承了他爹的官兒,給他取了當地有名的豪紳楊家的女兒也就是寧老夫人做夫人。
楊家雖然不做官兒,但是楊家的錢財可比寧家多了好幾倍,楊老太爺又只有寧老夫人這麼一個獨女。
楊老太爺雖說過繼了個佷子繼承了楊家的產業,寧老夫人嫁過去的時候也是‘十里紅妝’,光抬嫁妝的轎夫就有二十幾個,從頭上戴的到馬桶都一應俱全,據說馬桶蓋上還鍍了一層金(典型的土豪彰顯富貴)。
寧家靠著兩代經營漸漸在海州站穩了腳跟,寧太爺也是個有成算的,老早就攀上了當地的丁家,丁家雖說只是個小官兒,不過丁家人丁興旺,家大業大,與當地許多有名望的人家都有姻親關系,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望。
本來丁家是看不上寧家的,因為寧家有個庶出的女兒嫁給丁家的嫡子做了填房夫人,丁夫人和寧成嗣算得上是表親,丁家又瞧上了寧成嗣年紀輕輕有些出息才做得這門親。
而寧碧雲給了當地的秦家,寧太爺給兒子和女兒各攀了一門好親事。
不過因為寧成嗣偷偷娶了寧夫人盧氏,丁家嫁了女兒吃了虧,兩家就丁夫人的事兒吵起來了,寧老夫人想著反正丁夫人已經嫁過來了,有恃無恐,不僅不去給丁老夫人賠不是,丁老夫人找上門來的時候態度十分強硬,丁老夫人氣得不行。
偏生丁夫人這個做了人家的媳婦的女兒為了在寧家站穩腳跟,不僅不幫著丁老夫人反而向著婆婆,丁夫人氣回了家。
兩家別看是親家,幾乎不來往,寧老夫人跟丁老夫人兩親家更是結仇了。
這也是為什麼丁夫人作為長媳不在老家伺候公婆,反而跑到邊關來,寧老夫人因為這事兒在老家名聲不好,在海州被人指指點點,寧老太爺還在她卻帶著長熄跑到邊關來跟著老大過日子。
如今,寧太爺在海邊兒關防做個小官兒,順道兒做點海上的生意。
魏國跟海外通商只開放了沿海幾個關隘的幾個集市,就拿海州而言,海州只有番街這一條街才準許外國商人進入,番街很小,而且商鋪都把在當地的官紳手中,外國商人大部分只在海邊碼頭收些貨物,然而寧太爺正好是守碼頭的,寧太爺可以直接把貨物弄到碼頭上出月兌出去。
何珩覺得這位寧太爺是個人物,他從碼頭把客商攔截下來,損害了人家官紳的利益,一般情況下勢必會引起番街上的官紳的不滿,這位老太爺這樣做不僅沒有引起不滿,反而跟當地官紳的關系處得不錯,這就需要幾分魄力和本事了,還需要去平衡許多利益關系。
原來這位寧太爺確實很有頭腦,他知道大部分的外國客商都進不去番街,便從魏國的客商那里低價的收購外國客商求而不得的絲綢、瓷器和茶葉,起先確實引起了官紳們的警覺。
他第一步就是暗中聯合部分番街的官紳,一起聯手在碼頭出銷貨物,部分官紳自然暗中幫助他。
第二步,他是怎麼做的呢!如果客商需要十斤茶葉,他這里只出三斤,剩下的客商仍舊的想辦法去番街買!
他連同上級也就是東南海防的都尉,不過這位都尉大人不怎麼管這方面的事務,海上賺錢的事兒都是寧太爺全權管理。
他們一起卡著碼頭的貨物和外國客商的進出,官紳雖然比他有權有勢,奈何貨物和客商都得從碼頭上進出,他有上級保著,還有一些官紳暗中相幫,寧太爺也聰明,他和他的長官這里這里最多只出三成,並不打算把整個海邊兒的貿易吞下去,官紳也對他毫無辦法只能任由他分一杯羹。
寧太爺還懂得做人,自己得了便宜懂得低調行事,在海州沒鬧出什麼事兒來,人人都說寧太爺有低調謙遜有儒雅之風,他懂得跟海州豪紳和官家搞好關系,時不時的送送禮,聯絡感情,寧太爺平日里‘樂善好施’寧家門口常年設粥棚接濟窮苦人。
寧太爺別看官不大,在海州還是有些勢力的。
這種表面的好人明眼人自然能看出來!比如說世家子出身,祖父和父親、伯父都在朝中做官,他自己也歷練了幾年,眼光甚毒,派去的人稍微一打听,就能看出來。
寧太爺這樣‘生意’也便宜了寧家的親戚們,不少親戚靠著寧家也發了一筆財,不過這幾年寧太爺年紀大了,身子大不如前,寧家的海邊上的生意都是給寧家的庶子寧成文在打理,
寧成文到底是庶子出身,目光短淺許多,只顧眼前利益,子好不容易翻身,飄了起來,人浮躁驕橫,有他在,漸漸地開始打破這種利益平衡。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也帶得跟著寧家一起做生意的寧家親戚也越發貪心起來,這一二年間寧家的風評查了很多。
何珩覺得這其實是一個隱患。
相比于寧家,秦家的背景就簡單許多,秦家是書香世家,祖祖輩輩在海州經營上百年,出了三個海州縣令,雖說不是什麼豪門世家,也是有一定名望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