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見過這麼多錢,只是李瑤今日賺得錢再按照以後的前景算,確實是挺讓人高興的。她將這種喜悅和她的小男友分享,憧憬著以後。
季墨軒先時對她抱怨,如今再看她也辛苦不容易,他自己眼里雖然沒將這些錢放在眼里,可既然李瑤高興,他便也跟著高興。
公羊被藥死還有後頭鬧出的毒豆芽事件,讓李瑤賺了錢也盡量保持著低調。她還是很享受悶聲發財的感腳的。可她再低調,只要她開一門買賣,就不免要鬧出些動靜,也不免會讓人注意。
到了家里,提了油燈去豆芽房看了看,李瑤這才覺得放了心。她和韓氏不在,豆芽交給了李老太太照看。交給其他人她還不放心。
這發豆芽的技巧其實也不難。老太太雖有些極品,但是對于家里的生計還是很上心的,和她講明白,她就不會傻傻地將怎麼發豆芽的事情傳出去。
她不僅自己不傳出去,而且也會警告家里人不要出去亂招搖。她道︰「銀子不是大風刮來的,家里有銀子都恨不得藏著,財不露白才會不出事,你們將嘴巴給我閉緊了!」
豆芽天涼後都擠放在韓氏夫婦屋里,蓋了房才移出來。
這豆芽房是蓋的土房子,同飯鋪子一起蓋的,用了麥茬稈活泥,帶上它旁邊那約四平米的廚房,花了不到二兩銀。主要是買麥茬稈要錢。這里冬日太冷,封閉廚房便不得不蓋起來。
剛到這處種的菜因為氣溫太低,後頭李濟民閑著時給編了草氈子覆蓋了。茄子這類菜的收成必然會受很大影響的。
看李瑤這些人忙活到這麼晚才回來,李濟民關心得問了兩句飯鋪子的事情,便沒有將今日家里來了些人,想要求著他給份工的話告訴孫女和韓氏。
不過對于掙得銀子的事情,他听了也是高興的。當然他從孫女嘴里听來的盈利自此以後都是減半的。
李瑤要將盈利三成給表哥韓進,這些她沒給李濟民說,也沒解釋。這事情李濟民不會攔她,其他人就不好說了。
今日有人來家找工的事情,李老太太本欲要說,但是看到自家老頭子不說,她便也忍得住。反正早晚那些找工的人會找去韓氏或者這李瑤頭上,她不急!
陳姨娘那日便出的就是這麼個主意——先斬後湊嘛!
不管李瑤答應不答應,她們先暗地往外頭散消息,就說家里想要找短工,從那些家里窮得人家里先找。
人為了吃飯活著,尤其是沒個營生,窮得吃不起飯的人家,有太多的無奈心酸,也會舍得下臉面求活計。故而這話傳出去,作用還是有很大的。
陳姨娘早盤算好了,這話傳出去對李家名聲好,她和女兒這處也能得了實惠。並且因為是救濟窮人家,李瑤也不好往外推辭的。
如此,她和女兒再也不必每日里收拾家務,喂牲口洗涮了。若是能多招兩個短工,打柴摟草搬抬等的活計家里人都不用做了。多舒心!
女兒飯鋪子賺錢,李鳴清也是心里高興的。若是女兒多賺了銀子,他這每月二兩的月銀或許以後便可以不交給家里了。他一直想著這樣的好事呢。
因為女兒回家晚了,看著很是疲憊,他便也沒提及將王氏母女雇來做短工的話。有些事情就得緩緩圖之。這話他要在女兒高興的時候提。這對母女今日傍晚將他攔在了路上,提了一些女子在此地無人依靠,生活不易的可憐話,他倒是覺得若是女兒有余力,能接濟這母女二人也是無妨的……
自那日夜里和弟弟說了些知心話後,早日求娶李瑗進門,傅景珩心里便將之上了心。只是家里私塾還未蓋成,手里事情還未理順,所以他想早日求娶的話,他便一直沒和他那父親說。
縣城里縣太爺那里遲遲未見李鳴和家里找上門,他便有些著急。師爺便說讓縣太爺不要著急,還找了人對李鳴和家里打探了一番。
知道柳狗兒一家如今是李鳴和家里的下人,他還對縣太爺奸笑道︰「嘿嘿,為了那柳大,早晚他們也得尋上門來。老爺你可別急……」
傅大老爺父子蓋了私塾後,屯子里听到消息的人便也聞風而至。冬日里孩子除了貓冬也沒有什麼事情,朝廷也允許軍戶子女考功名,故而慕名來私塾的人便也不少。
就這樣,傅老大爺斷斷續續地招了二十個學生,將那私塾擠了滿滿當當,每月家里的口糧有了保證。就此,傅家大房安頓了下來。
只是冬日里傅景琛總是咳嗽要喝藥,而大顧氏的病也要錢醫治。這些問題依然縈繞在傅家大房心頭。
消息滯後的傅老太太還未給二房顧氏提及自己看上李瑤,想要為孫兒傅景瑞求娶,卻知道了季家已經下了手。為此,老太太心里是遺憾的。不過若是求娶李瑤,以傅景瑞對李瑤的觀感,估計她也不那麼容易成事就是了。
畢竟這個時候不是臨近科舉的時候,賣時文到底沒有如先時那般好賣。傅景珩便常常去袁大夫家里拜訪,學些炮制藥材的本事,每日里不辭辛勞地往山上去采藥。
傅大老爺父子這麼一折騰私塾,他那兩個兄弟家里又對他有了埋怨。他們道,傅大老爺這是早就打算好了,想要甩下他們單干!他們可是每家都欠著四十兩的債務的,傅大老爺卻也沒想著給他們找些營生!
不管兩個兄弟怎麼想,挑了一日天氣晴好,傅大老爺帶著大兒子去了李鳴和家里求親。
自家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李鳴和夫婦兩個如何甘心將她這麼早嫁去旁人家吃苦?這更何況李瑗今年才十三,還未長成,成親的話,年紀還是太小了。
即便傅大老爺保證過兩年再讓兩個孩子圓房,李鳴和夫婦卻也不願意這麼早嫁女兒的。
李鳴和夫婦不願早嫁女兒,李瑗自己了?
想想這一路上過得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想想初到本地時那半個銅錢大的蚊子的圍攻,想想吃不起飯沒有下人使喚的窘迫,沒吃過的苦的李瑗心里對這樣的生活還是怕的。洗手做羹湯,為了夫家家里操持,她覺得自己不該過這樣的日子。
可是她是讀女四書,女戒長大的女子,她也知道她這個心思是要不得的。因此此時她心里也是煎熬的。
這些煎熬甚至讓她很少再去關注那個對她「使壞」的堂妹了。她對嫁傅景珩有猶豫,或許她和傅景珩之間有了誤會,她還是該感謝堂妹李瑤的。
不管她怎麼想,好在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話在這前頭擋著。所以她糾結如何,她那父母都不會詢問她的意思,而是將她牢牢擋在了身後。不得不說,在父母緣這一方面,她是幸運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