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年多時間,皇太孫才忍辱負重登基。而當日總兵府被圍,李瑗都有些莫名其妙,其後知道事情真相後,她倒慶幸簡逸辰的猶豫,未曾將她納為妾室。
「你有本事瞞著我做下這天大的事情,哪里還需要我的錢呢!」等京里安穩了,康王爺、傅大老爺以及李濟民不日就要奉召入京這是一定的,他們這些家人可能還需等些時日。對傅景珩瞞著她的事情,李瑤有些生氣。傅景珩和她說用了她的錢後,她便沒好氣地說了這話。
「阿瑤,我知道你不是那不懂事的,只是那些事情事關重大,我是真不好和你說的。」
「哼——」李瑤轉了方向,不再理會傅景珩。先時傅景珩變相將那日松兒子拘禁在家,她才知道這些人密謀了什麼事情。雇佣江湖人士刺殺簡侯爺和柳監軍,通過福裕和尚派人往北良興風作浪,暗地里與京中秘傳消息,勾搭梁副總兵,這些事情這些人倒是做得不聲不響,還將自家表哥也攪合了進來。
盡管在生氣,傅景珩還是覺得自家妻子孩子氣,他背身笑了聲,然後彎腰湊近側坐在榻上的妻子溫聲道︰「這都五六日了,你難道打算就這麼一直和我生氣下去?」
其實也沒怎麼好生氣的,這些事情若是告知她,她總要胡思亂想,再說密謀之事總不好告訴太多人以防事泄。可因此讓她得罪了那日松,她真是不知該說什麼好。還有福裕和尚為何要幫他們?
李瑤不知不覺間就將疑問問了出來,傅景珩面上也帶了不解道︰「福裕和尚來歷很是蹊蹺,問他卻也問不出什麼。我和阿軒當時也沒和他細說我等布置,只是讓他帶了人去北良,其後就不用管了,所以你這疑問問我,我卻也不知。當時還怕他泄露什麼不該泄露的,每次他帶人去北良後,還會留下一個監視他的。」
只是兩年多時間,感覺就像過了好久,這幾日幾家人都因為不日就要回京很是心情愉悅,故而對福裕和尚的疑問,李瑤倒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了。
她想著那福裕和尚要有壞心,必然早就有了,何苦還幫他們,既然問不出,那就只能等福裕和尚自己告訴了,這麼想著間,李瑤便沒將之放在心上了。最後她想了想後,鼓著臉頰不依道︰「你一會還是不要再瞞著我許多事情了,搞得我總是掛心不已。」
「依你就是了。只是那些花出去的錢,你也不要心疼,想來過後新帝也會補給我們的。」
「那我是知道的,只我們若是回京,這里的買賣和事情可怎麼辦?」
「你可願意留在這里,暫不回京?」對李瑤的問題,傅景珩想了想問道。新帝登基有恩試,可他要守孝三年,恩試必然不能參加,還需再等。再有這些時日他一直在研究那木耳養殖,如今有了些眉目,雖說到京城也能繼續研究,可到底他卻也暫時不願離開本地。再還有,妻子賣得那些地,種得土豆,說是要搞什麼養殖,都是利國利民之事,所以想來想去,他還是傾向于暫不回京的。
以後必然他們不會是那種軍戶流犯的憋屈身份了,換了身份,在此地呆上一兩年,那也不是不能的事情,反正據傅景珩告訴她的消息,北良朝廷如今還正亂著,暫時是不會攻擊大泰的,那她基本上也什麼可怕的了。
「我願意是願意留在此地。不過那日松那里我還是帶著重禮給其賠情道歉的。只是就不知人家會不會介意了。」李瑤有些為難。那時候那種情形,若是不挾持那日松兒子做人質,要是那日松和北良人有聯絡,玉岩此處又亂著,那日松帶著部落部眾和北良人里應外合,那他們就是怎麼死的也不知。
她能和那日松交心,可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到了這里,戰爭的殘酷她也沒有真正接觸過,可畢竟兩國人因為戰爭還是立場不同的。再有大泰先時那種情況,若是不挑嗦的北良人內斗,邊境總是不能保全。如此,她心里再是和平主義者,也抵不住現實情勢逼迫的重要。
李瑤也鬧了小脾氣,傅景珩也耐心哄了她並賠情道歉了,她就沒再生氣了。她是發現,如今可能是傅景珩什麼都願意依她,也處處照顧她,倒是讓她越來越孩子氣起來。
這兩年多吳氏也不知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如今總算熬過來了卻物是人非。她那女兒好在只是在邊關做了傻事,出了倒霉事,京都又離得遠,她想著總不至于將事情傳到京都去的。
如此,到時候回京她那女兒必然還能再找到好姻緣的。只是這里的事情她且要往幾家里去求上一求,讓這幾家可不要將女兒的事情說出去。
吳氏這麼想著間,就收拾了一番,帶著兒子李安先去了叔父家拜訪。她想著叔父家對她家兒子很是看重,她帶著兒子去,想來不管是李老太太還是韓氏,看在她兒子面子上都是願意答應她的。
新帝登基後,康王妃先時萎靡的狀態不幾日間就換了模樣,她如今只盼著快點回京,去見她那大兒子。和她有一樣想法的自然還有傅景琦母子兩個。
想了想,李瑤也不知帶些什麼去拜訪那日松,就自己做了三樣點心,又拿了傅景珩特意給她寫的藥膳方子去拜訪那日松。
李濟民幾家來到此地後,對他們本地牧民所做的一些事情,那日松也是看在眼里的。就是看在這幾家做的事情上,那日松也該松口原諒李瑤的。可終究他心里還是有些介意兒子被變相綁架的事情,暫時不想見李瑤,就讓她放下禮離開了,並沒有見她。
沒有見到那日松雖有些失望,可李瑤也能理解那日松的感受,畢竟那日松就那麼一個兒子。
听說李瑤離開時面上有些失望,那日松從靠背椅子上伸展了雙腿,嘆了口氣。他本人不是一個多有野心的人,只想著他們這些部落牧民在北良不要再受歧視,能得到該有的尊重,也保留有自己部落的傳統就行。至于其他,他且沒有想過。
再有就是如格魯這樣有志的牧民青年,他也希望其能考取進士,如大泰大多讀書人那般在大泰做官,只是不知他這想法可能被新帝允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