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飛成親了,日子過得甜蜜而美好,連帶著魚婆婆的氣色也好上不少。
每一次魚婆婆來黎家閑聊,都會合不攏嘴的說到︰「哎喲喲,可算是去了我一塊心病了。我現在就等著抱重孫子啦。」
黎小暖觀其顏色,便可感受到魚婆婆的心情在飛揚。
就好似絕望的人生迎來了曙光,復又充滿了希望跟生機一般。
婚後的周柳飛非常的勤奮,不僅將自家的地,和魚婆婆家的地都收拾的妥妥帖帖的,還趁空進山打獵。
當然,作為大舅子的楚二公子,自然是要跟隨其左右,學習這些農夫的本領的。
再有就是,楚燻兒也放下了身段,穿上了粗布衣裳,也跟著魚婆婆進進出出。
她要麼去地里給周柳飛和楚二公子送飯菜,或是在地里幫著點種。
總之,春播就這麼熱熱鬧鬧的過去了。
期間,楚燻兒跟黎小暖踫上過兩次面。但楚燻兒每一次都是淡淡的,只是客氣的打了招呼就走。
但黎小暖能從楚燻兒那藏不住事兒的面上看出,楚燻兒是真的淡然,不是出于別的原因。
大概是身份的轉變,讓她成長了吧、
如今,黎小暖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人。所以楚燻兒就想通了,也沒做出巴結糾纏的舉動來。
看來,這一場變故,變的可不止是朝局,還有人心。
想當初,楚燻兒是怎樣一個嬌蠻霸道的主,如今居然甘願當個辛苦勞作的農婦來了。
春播結束了,但周村的建設仍在繼續。
黎小暖心想,有人喜歡听那雨打芭蕉的聲音,他們自然也要在村里種植一些芭蕉樹的。
當然,香蕉也是要種的。香蕉的植株比較矮小,可以種在房檐屋舍邊上。
但芭蕉樹則不同。芭蕉高壯了許多,所以要種得離屋子遠一些。免得哪天刮大風,把樹吹倒了壓房子。
由于芭蕉樹高直,葉大而蒼翠。村里的人一致決定,在村口到官道上的那一段路上,兩邊都種上一排芭蕉樹。
至于芭蕉樹下,就可以插種別的花草。
朱槿花是本地最常見的花兒。因此,村里的人便在芭蕉樹下插上了朱槿花。朱槿花之間,他們零星的種上了木棉樹。
黎小暖最是喜歡木棉的。特別是每年春天木棉開花的時候。那火紅的木棉花,總是難得的一景。
村口到村里各戶之間的夾到,村里的人也都種上了桃李梨橘柚等水果。
其中,最讓黎小暖喜歡的,便是菠蘿蜜這種樹了。
黎小暖喜歡菠蘿蜜,最愛吃菠蘿蜜的果實。菠蘿蜜的果實煮熟後,那種粉甜,不輸給板栗。
至于村中的那口大水湖周圍,則是被插上了垂柳以及蒲桃樹。
蒲桃是一種花果都非常好吃的果樹品種。每年春天,蒲桃書上會開出一朵朵絲絨般的花兒。孩子們會上樹,將花朵采下,然後一口把那帶著花粉跟蜜汁的花朵一口吃了。
蒲桃花香香甜甜,還脆爽,是孩子們喜歡的口味。
當然,蒲桃成熟的時候,孩子們也是不會錯過的。
只不過,蒲桃愛生蟲,吃之前最好先掰開,查看果實里面有沒有長蟲。
除了蒲桃跟垂柳,湖岸邊還種了其他的果樹。
龍眼、荔枝、石榴和芒果樹等,就種滿了湖岸邊的空地。
至于舊周村那邊的河神廟、土地廟跟山神廟附近,黎小暖則是讓人種上了白果樹。
白果樹是俗稱,它還有一個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銀杏樹。
由于三個廟是成品字形分布在舊周村邊上的,因此,那些銀杏樹就將整個舊周村包圍了起來。
之後,就是村子的周邊了。那些田地與山林交接的地方。黎小暖的提議是,全都種上果樹。
只要是適合長在這一代的果樹,都種上一些。
當然,能分開品種,一片一片的種最好了。
至于那些荒坡小丘,由于土地貧瘠,種不出糧食,也長不了樹的,村里的人便給種上了生命力極強的野花草。
當然,一時間是找不出這樣多的樹種上的。所以,周村的建設,仍舊只是個雛形。
但是,村民的建設熱情還是很高張的。
因為,黎小暖的策劃書里,還有一項利民的工程。
那就是,在各個景區鋪設枕道。可以用木頭鋪設,也可以用石頭鋪設。
這一項工程,既可以讓那些游客能在不泥濘的道路上行走,也能讓村里的人在雨天的時候,不用再踩著泥水出門了。
所以,春播過後,村里的人種完了那些收集得來的少量果樹後,便開始修橋鋪路了。
至于修橋,是黎小暖沒有想到的。畢竟,村里到邕河的溪流並不寬展,水也不深,平時村里的人都喜歡直接淌水過河。
大家伙齊心協力,忙活了兩個多月,才算是把村中道路的雛形打造了出來。
很快,日子就要進入五月了。黎家園子里的那兩株廣玉蘭已經陸陸續續開了花。
黎小暖每天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站在玉蘭樹前賞花。
當然,賞花是別人說的。也只有黎小暖自己知道,她是在賞人。
黎小暖最終還是得知,這兩棵樹,是衛昱借了靖王的名頭送來的。
從去年十月至今,衛昱已經去西北近半年了。但是,這期間,他一點消息也沒給她傳來。
三月份的時候,黎小暖還是忍不住給清寧郡主去信,打听衛昱的消息。
只是,清寧郡主的回信里,講的也是不大清楚。
大體上就是,衛昱在邊關都還好,只是被絆住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至于之前老道所說的,衛昱有大劫的事情,黎小暖去信問了三五次,小郡主也是半字沒透露的。
原本,黎小暖以為自己喪心若死,斷不會對任何男子心有念想的。
只是,隨著衛昱這一次久久沒有派人給她消息,黎小暖倒是左右牽掛了起來。
特別是前幾日,有那西北走商來到城里,勸說城里百姓早做準備轉移什麼的,黎小暖就更擔心了。
先不說那個走商是不是危言聳听,單就是最近朝廷調兵遣將如此的頻繁,加上各地征收的稅務又添了不少的新項,便可知那邊的戰況不容樂觀。
特別是,如今的府城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從西北逃禍過來的人。
黎小暖曾親自去問了一位大爺,才得知他們村是被祁宋的軍隊帶累,讓敵兵連夜燒毀了。他們不得已才逃過這邊來的。
「姑娘,我們逃過來那當會兒,敵兵已經拿下不少州縣了。我听說,有一個當官的,被敵軍給重傷了,現在還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呢。」
當時,那位老人家感懷黎小暖不嫌棄他髒污,還給他吃的,便跟她說了這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