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之相逢時雨 第95章 儒家的抉擇

作者 ︰ 小雨落落

入夢在山谷,醒來已在自己的床榻上,定是雨停了張良把我直接抱了回來。本來還擔心荀子的課會遲到,這次也算躲過一次打手心的懲罰。

今日上課,荀子已經開始講授《易經》,冷不丁就會拋出些古怪的難題給我。比如,為何太極圖圓的,而不是方的?為何易經是六十四卦而不是六十三卦或者八十四卦?禮讓為先,當仁不讓,這兩句話互相矛盾,那麼我們到底應該讓還是不讓?

荀子喜歡怪才,很厭煩听那些毫無見解固定思維的話,于是我只有絞盡腦汁盡量說些听起來很獨具個性的話來搪塞。就比如為何太極圖是圓的,我說因為圓的東西容易變動,就像車的輪子,都是圓的,如果你非要特別些,要方的,肯定開不動。又比如禮讓為先,當仁不讓,到底該讓還是不讓?我說這個……只能自己看著辦了……《中庸》有雲︰過猶不及。

&lt我以為荀子會責罵我,結果他只是淡淡一笑。真是個讓人捉模不透的老人家,我猜想雖然我說出的想法有些雷人,但是听起來是很不錯的無厘頭笑話,陪他打發隱居的日子也算有趣。于是乎,我並沒有受罰,安然無恙走出了半竹園。

自己終于對荀子的心思有了些許把握,心情不錯,走過射箭場,見少羽在射箭,便也上前試幾手。

少羽很在狀態,每發都正中紅心。看來他已經恢復斗志,接受統帥龍且的部隊︰騰龍軍團。

「子羽,你相信楚南公的話嗎?」。我問。

「三師娘,你呢?」

「對于未來的預言,只有朝這個目標努力了試過了才知道真假,如果不去試一下固步自封,就算是真的預言也會變成假的。」

少羽嘴角一勾,英姿颯颯一笑︰「三師娘說的甚是。」又抬手一箭,正中紅心。

此時突然听到身後傳來儒家弟子匆忙的聲音︰「三師公,您總算回來了,大家一直在找您。」

我轉頭望去,見張良站在不遠處,似乎一直在旁看我們射箭。

他問弟子︰「什麼事?」

「掌門師尊讓您過去見他。」

張良見弟子著急的樣子,臉色微微一凝︰「怎麼了?」

「師尊他……他好像很生氣,二師公也被叫去了。」

他輕嘆,應道︰「走吧。」

我與少羽對視一眼︰「子羽,我去看看。」

少羽笑笑點了點頭︰「我先帶子明出去躲躲這場可能來臨的狂風暴雨。」

****

我尾隨他們至前廳。剛站定就听砰地一聲,往里面望去,伏念面容冷峻拳頭抵在桌案上︰「有什麼理由,你倒是說啊!」

「師兄……」張良想解釋,話語卻被伏念厲聲打斷。

「我沒有問你,還輪不到你說話!」伏念橫眉肅容,威嚴盡顯

「師兄,都是我的決定,你要責怪的話,就罰我吧。」顏路垂眼說地不疾不徐。

听到顏路把錯都攬到自己身上,張良側頭望了一眼顏路,終究還是沒有插話。或許他們之間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顏路對張良向來縱容寵溺,可以想象每次張良犯錯被問責顏路一定都是如此,主動站出來頂罰。

伏念接著咄咄逼人道︰「你的決定?將小聖賢莊上下的安危置于爐火之上,將整個儒家與帝國的叛逆混為一談,這就是你的決定?!」雖然是在斥責顏路,但伏念的目光卻犀利地掃過張良。

「顏路甘願承受儒家家法。」顏路說地心甘情願,仿佛一切由他背負理所應當。

「置聖賢先祖遺訓而不顧,按照家法,該如何處置?」

顏路頓了頓,不帶一絲猶豫,一字一句道︰「逐出師門。」

「不!」張良月兌口而出,完全不同于往日的淡定從容,竟然有幾分焦灼和急切。

伏念對張良的略顯激動的反應視而不見,繼續斥責顏路道︰「你修煉坐忘心法,居然修煉得數典忘祖。」

「聖賢祖師說,當仁不讓,見義勇為。這樣做,怎麼是數典忘祖?!」張良終于還是忍不住幫顏路辯解︰

「子房,不必多言。」顏路帶著些許命令的口吻說道,顯然他不想張良與伏念有正面的沖突。

而伏念已經被激怒,雙目瞪得渾圓反問道︰「協助帝國叛逆,擾亂天下,當什麼仁?又見什麼義?」

「仁者,愛人,義者,利他。有人在危難之中,我們儒家是應該挺身而出,還是為了自身的安危和利益,袖手旁觀?」

張良說的發自肺腑,而伏念也是字字鏗鏘有力︰「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如民眾不知謙恭,為官者不知清廉,臣下不知忠誠。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都在想著謀害君王,以下犯上,這個國家豈不是陷入動蕩?百姓豈不陷入危難?」

張良不屈不饒道︰「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難道就天下太平,民眾就安居樂業了?《孟子•公孫丑下》之篇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盡心下》中還教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眾的生機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這樣才有國家社稷,才有君王。」

伏念猛地起身︰「你斷章取義,難道你忘了《孟子•離婁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如果沒有了倫理綱常,沒有了社會秩序,又談什麼社稷國家?沒有了社稷國家,民眾的利益又如何保障?沒有了保障,又怎麼談得上民為貴?」

听到這樣的開頭,就知道是場沒有輸贏的爭論,站在誰的一邊都有自己的立場,歷史的進程又有多少人能夠猜到呢?沒有一個洞察一切的神,大家都見仁見智,對于現實和未來,除了一廂情願的固執之外,恐怕一切還是要到更久之後才能看到現在如何。就算是來自未來的我,也很難評判歷史的孰是孰非,也不敢擅自決斷什麼。蝴蝶效應,絕不是危言聳听的概念,一個微小的變化都能引起驚濤駭浪,不是「簡單的修補就好」的,可能反而會有更大的危險。

當然對于我來說,張良的決定必然更接近歷史的進程。我突然想到現在或許可以去請荀子,他是唯一能說服伏念的人。

我轉身欲去半竹園,頓時一驚,荀子已經站于我身後。我剛想出聲行禮,荀子手一抬示意我安靜,不要驚動。

「治國之本,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如果一個君王不能愛惜自己的百姓,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為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國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張良的慷慨陳詞,听起來他與伏念之間似乎對峙越來越激烈。

我回過頭看去,伏念已經臉色鐵青,怒喝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後面還有兩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廟、家族就會遭受滅亡;百姓如果不仁,就會失去生命。」

張良字字振振有聲︰「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

顏路也震驚︰「子房!」

伏念猛地拍案而起,大喝︰「夠了!你剛才才說什麼?!你要舍生取義?」

張良語氣稍緩,但仍舊斬釘截鐵一字一頓道︰「我是說如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話。」

「你就要不惜生命的代價?你不惜的是你自己的生命,還是整個小聖賢莊的生命?天地君親師,是儒家不可顛滅的倫理綱常,君臣有別、長幼有序,而你現在要做的,是要舉兵造反,為整個儒家帶來滅頂之災!」伏念厲聲質問,字字誅心。

此時的張良似乎語氣中也帶上了一絲遲疑,但仍舊未絲毫妥協︰「我沒有。」

「來人,把這兩個……」就在這一刻,伏念的話硬生生停在了半空中,因為伏念最為敬畏的荀子已邁步走于門前。

「听你們吵來吵去,又是家法又是國法,好像就是為了兩個小孩兒。」

荀子說的輕而淡,卻帶著一絲威嚴,仿若不怒而威的王者輕描淡寫的斥責。

伏念恭敬道︰「他們……都是叛逆之後,帝國通緝的重犯。目前整個桑海都處在帝國的嚴密監控之下,最近這些天,更是大量的軍隊進駐,從上次相國大人來到小聖賢莊之後……」

「李斯?你打算把兩個孩子交給這個人?」

「這是為了儒家上下的……」

「李斯為了帝國上下,為了輔佐他的主子,為了他的官運,可以殺害自己的同門師弟韓非。而你,為了儒家上下的安危,要動用家法對付自己的兩位師弟子路和子房。」

伏念眉頭緊緊擰起︰「師叔……」

荀子又道︰「你還記得當年小聖賢莊藏書樓的那場大火嗎?」。

眾人臉色一變,看來他們已經都已心知肚明,李斯早年就心術不正。就是藏書樓大火那年,李斯正好被逐出師門。而上次李斯在我們回莊路上半路截道,邀張良一見,詢問張良的就是蒼龍七宿和韓非的有關線索。李斯、藏書樓、《蒼龍》、韓非……都和蒼龍七宿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荀子加重了語氣正色道︰「他走過的路途滿是鮮血與枯骨,而你打算把兩個孩子交給這樣一個人?」

「師叔,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保護小聖賢莊的安危,延續先師聖祖的傳世儒學。這也是我身為儒家掌門人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份責任只有我來承當,我不敢偷懶,也不能讓任何人來替我分擔。即便是我非常尊重的師叔,您老人家。」

「你是儒家掌門,這一點我很清楚,只是在你做決定之前,我還有幾句話。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殺一無罪非仁也。如果你把這兩個少年交給李斯,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想必你也清楚。」

伏念沉默,荀子頓了頓,毫無預兆地突然把話頭轉向我,「子雨,你站在外面偷听那麼久,不妨也說下你的立場。」

我一時愣住,荀子居然會讓我一個女子在這麼一個關鍵的場合參與一場關心儒家上下安危的爭論,「師叔,這個場合恐怕我一個女子……」

「你不僅是法家申不害的後裔,又是韓非托付子房照顧之人,但說無妨。」

韓非與我的這一層關聯,我只听張良對流沙組織的人說過,原來荀子也已經知道。而荀子此時突然強調此事,難道是想提醒伏念李斯的真正目的?李斯他所關注的目標從來都不只是這兩個孩子,還有那個蒼龍七宿的大秘密。所以,指望將兩個孩子交出去就能息事寧人、保住小聖賢莊,恐怕不大可能。如果伏念今日交出子羽子明,他日也會被迫交出與韓非與蒼龍七宿有牽連的所有人,甚至整個小聖賢莊。

雖然我心中有所了然,但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才合適,迅速在腦海組織了下適合表述的線索,道︰「妾身鄙見,李斯妒才迫害韓非,也不會允許諸子百家威脅他法家的絕對權威,定會極力排斥,或許會……不擇手段。妾身很贊同這樣一句話︰當一件事變成天下大事之時,凡天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不管他是否願意。」

自己無意間竟然引用起了張良的話語,還好沒冒出什麼子房曰之類的,否則還不把伏念氣死,我看了眼伏念又道︰「仁義為儒家思想的要義,只要仁義存在于天下人的心中,儒學博大精深,自然會流傳百世,不泯不滅。」

言畢,一陣寂靜。這是一場最艱難的抉擇,有一種沉沉的分量,直沉到人的心底。

良久,荀子又緩緩道︰「無論如何,最後做決定的,還是你。掌門人的決定,就是小聖賢莊的決定。」

荀子轉身離開,伏念愣愣站在那里緊閉雙唇,說不出話來,緊握的拳頭微微顫抖。他的臉上慢慢浮起一絲悲壯神色,他似乎也在拷問自己,儒家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他緩緩坐下來,沉語道︰「你們下去吧。」

====

童鞋們新春快樂哦~!後文會慢慢揭開女主身份之謎,蒼龍七宿之謎,而女主與張良、扶蘇之間也會面臨種種抉擇,為了保證質量保證邏輯盡量慎密,更新慢的地方,請多體諒~!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時明月之相逢時雨最新章節 | 秦時明月之相逢時雨全文閱讀 | 秦時明月之相逢時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