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觀音選定取經人始末
《西游記》第八回,觀音菩薩領如來佛金旨往大唐尋取經人,為了把如來佛認為別人都做不成的事做成,觀音菩薩在長安做了三件事︰1.狀元陳光蕊赴任逢災,留下一子,2.皇帝唐太宗死而復生,要辦水陸法會,3.和尚陳玄奘當選法會主持,菩薩當眾顯象點化。
這三件事都與取經有著最直接的關系,任缺一件,則取經不能成立!
這三件事都是觀音菩薩做的,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一)關鍵人物魏征
1.陳光蕊事件中︰狀元陳光蕊結婚的第二天凌晨五更三點,魏征丞相奏太宗︰「臣查所屬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職。」太宗就命光蕊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誤限期。
這麼大清早!還沒到上班的時間呢,魏征一句話,就把陳光蕊推上了死路!時間,路線都是設計好了的。
2.唐太宗事件中︰龍王求太宗看住魏征不要斬它,魏征偏要斬,使老龍冤魂來尋仇索命,把太宗*到陰間地府。
魏征還自以為是的充當好人,寫個信給崔判官,壞就壞在這個信上,不寫這個信,還不知道魏征和他們是一伙的,寫了這個信,才知道原來是他們安置在唐太宗身邊的一個間諜!其實他那封信根本就沒起到半點作用!他的信還沒有亮出來,崔判官早已跪在地上迎接來了,人家是接到上級的命令來的!不是這封信!
3.陳玄奘事件中︰水陸法會選主持,最後選出陳玄奘,是由魏征與蕭星、張道源這三個人來評選的,魏征的官最大,是丞相,皇帝的紅人,蕭星是副宰相,負責宗教的,張道源是太僕,說話不算數的。
干脆直接說,就是魏征選出的玄奘!
這個魏征真是可疑,處處有他!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在人間擔任的是丞相之職,在仙界擔任的是執屠刀行刑的一名劊子手之職,魏征自幼得授仙術,可在仙界之職實在是太低,所以想跳槽到佛界,正好被菩薩利用了,讓他當個間諜。
(二)錯亂時間的喻意這三件事,從邏輯上講,應該是先後關系,先有事件1,再有事件2,後有事件3,事件1必然在事件3的至少前18年。
但是作者不惜犯如此明顯嚴重的邏輯錯誤,一律改用「貞觀十三年,歲在己巳」這同一個時間,好像是同時發生的,作者喻意直指觀音*縱了這一切,可惜無人能參透其中玄機,都當做是作者寫錯了。
第八回《觀音奉旨上長安》講了西天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西方稱第一,無相法王門。這里寒暑無侵不記年。大千之處沒春秋。佛祖曰︰「我處不知年月。」
看到沒有?在西天極樂世界,不存在時間觀念!不受任何拘束,無相法,沒春秋,簡單點說,就四個字︰無法無天!
所以,作者不惜連用三次「貞觀十三年,歲在己巳」,以暗示這三件事都是菩薩做的!
(三)觀音親自出馬水陸法會上,玄奘法師正在講經,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
唐太宗道︰你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月兌苦,壽身無壞。」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太宗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台開講。」
菩薩便飛上高台,遂踏祥雲,直至九霄,現出原身本像,托了淨瓶楊柳。喜的個唐王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
真身都現出來,唐太宗能不相信嗎?!
喜得太宗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此局構思精妙,非常人所能及也!觀音菩薩果真是如來佛所說︰有法力,神通廣大,別個是也去不得。只有她去辦得成。
她終于辦成了。
觀音菩薩選定取經人,是為了配合如來佛祖的傳經東進擴張計劃,(當然,也有她的個人目的,這個以後會講到,還是那句老話,人無利,不早起),如來佛祖為什麼要傳經東進擴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