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看看老子是哪個!
在小西天假變如來佛的黃眉童兒,不僅手段超強,而且膽大包天,他敢變成如來佛,說明在他的心目中,既有崇拜如來的一面,又有不把如來放在眼里的一面,這個家伙肯定是把自己當成第三代佛派的領導人啦!
黃眉童兒對孫悟空說︰知你有些手段,要和你打個賭賽,若斗得過我,就放你們西去,斗不過我,就把你們都打死。
這是黃眉童兒嘴里說出來的表面意思。而真相卻是恰恰相反的!
真相就是︰如果孫悟空確實斗不過他,他才會放行!如果孫悟空的本事比他大,那可就麻煩了!要知道,那個彌勒佛其實就躲在旁邊看著呢!
黃眉童兒的手段究竟怎樣呢?我們來看︰1)孫悟空+二十八宿+五方揭諦,一起上去群毆,被黃眉童兒一次性全部捕獲,捆綁了,擲于地上。然後,當著他們的面擺了一桌酒席,從早上吃到天黑才散席睡覺。(這家伙特愛擺譜。)
2)悟空設法逃月兌後,黃眉童兒追來,再次群毆,這次還加上了豬八戒、沙僧兩個幫手,八戒問他行李呢?悟空道︰「老孫的性命幾乎難免,還說什麼行李!」當黃眉童兒取出寶貝時,行者喊聲︰「不好了!走啊!」他就顧不得眾等,一路筋斗,跳上九霄空里。看樣子是被打怕了,成了驚弓之鳥,一有動靜,就跑那麼遠!先躲到九樓再看。
3)悟空又先後請了兩批降魔捉怪的能手,也都被黃眉童兒捉去了。
可見,孫悟空和黃眉童子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最後,孫悟空實在是沒辦法了,只好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哭了一場。
這個時候,彌勒佛來了,注意︰彌勒佛是不請自來的,這個行為在整個西游記中都是比較罕見的。他現在出場,是已經確認了孫悟空不是黃眉童兒的對手!
那麼,小西天的人為什麼在看到孫悟空並不是很厲害時,才放他們走呢?這其實反映了佛派西方極樂世界的內部斗爭。
彌勒佛是東來佛祖,即「副佛祖」,因為他又被稱為「未來佛」,所以,這也就成了公開的秘密了,彌勒佛是佛派內定好了的下一任佛祖,他是這個領導班子將來的接班人。
這位矮矮胖胖滿面笑容的副佛祖,法力肯定也是無邊的,應該不會比如來差到哪兒去,但他畢竟不是如來的嫡系部隊,而且勢力範圍也小。現在,如來給了取經團隊兩個成佛的指標,彌勒佛會不會有意見?觀音、唐僧、孫悟空已經形成了如來身邊的一股新生的強勁勢力,唐僧又是如來的嫡傳******,這會不會對他這個接班人構成威脅?
所以,彌勒佛安排他的童子和孫悟空見個高低,一比較,並不構成威脅,所以才放他們過去。
黃眉童子是早就得了正果的,但他的果位究竟是佛位?還是菩薩位?還是羅漢位呢?他自稱是黃眉老佛,這可能有虛高的成分,彌勒說他只是一個童兒,可能有虛低的成分,從職能上看,彌勒佛的這個童兒,應該相當于如來佛手下的菩薩,所以,黃眉童子應該是個菩薩,或是享受佛級待遇的菩薩。
黃眉童子大概是在想,你一個孫悟空有什麼手段,居然混到老子前面去了!所以想打孫悟空出氣。
彌勒與唐僧的矛盾,黃眉童子與孫悟空的矛盾,從本質上講,是職務權利地位之爭。這種內部矛盾,是不能以「平等」來解決的,如果雙方勢均力敵,那麼,矛盾永遠不會緩解,只有在一方徹底壓倒另一方的時候,矛盾才會變相的消除。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因為這個佛組織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暴力機構。
西游記中的彌勒佛,盡管他的戲很少,盡管他總是笑嘻嘻,我們還是可以領略到這位二把手副佛祖的狠氣,那是超級的強大!只幾句簡單的言語,那個味兒、派頭,真叫足啊!請看︰1)孫悟空斗不過黃眉童子,哭的時候,彌勒佛來了︰「悟空,認得我麼?」行者見了,連忙下拜道︰「東來佛祖那里去?******失回避了,萬罪,萬罪!」
孫悟空親口說過,我為人做好漢,只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即使見了玉皇大帝也只打個招呼,唱個諾。現在,他拜了彌勒佛,而且還是連忙下拜的。
曾拜九尾狐,那是假變小妖不得已,不算九尾狐狠,拜觀音唐僧,那是有解月兌之恩,也不算狠,拜如來,是因為如來狠!拜彌勒呢?彌勒是一個和他沒有任何關系的人,卻要連忙下拜!這只能說明彌勒和如來一樣的狠!
2)悟空道︰「東來佛祖那里去?******失回避了,萬罪,萬罪!」
為什麼不說失敬,而要說「失回避」?失回避是萬罪。可見,在佛組織里面的規矩是︰見到大領導,首先是「回避」,不回避,就是萬罪,在回避不及的情況下,才是下拜。
真是牛啊!這個佛組織從制度上保證了下屬對領導的個人崇拜!
因為彌勒佛的戲很少,所以這一段要特別認真的去讀,按原文,就只能作出這樣的理解!
3)彌勒設計讓悟空鑽到黃眉童子肚子里,黃眉童子疼得打滾,眼淚汪汪,只叫︰「誰人救我一救!」彌勒現了本象,嘻嘻笑叫道︰「孽畜!認得我麼?」
認得我麼?這句話,彌勒佛說了兩次。
見到悟空的第一句話︰認得我麼?見到黃眉的第一句話,也是︰認得我麼?
這兩個人是百分之百的認識彌勒佛的,干嗎還問?對認識自己的人說認得我麼,這就有問題!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是在講狠!講狠的時候才說︰認得老子麼?叫你認得老子!
孫悟空和黃眉童子是西游記里最狂妄的兩個人,孫悟空還不敢變佛祖,黃眉童子的手段高些,敢變佛祖,簡直狂到家了!彌勒佛也許只是要黃眉童子和孫悟空比試一下,黃眉童子卻乘機玩了一次佛祖的味,過癮啊!
這兩個最狂妄的人,同時被彌勒佛修理了一頓,先叫黃眉童子把孫悟空整哭,然後問孫悟空︰你認得我麼?再反過來叫孫悟空把黃眉童子整哭,然後又問黃眉童子︰你認得我麼?
你這兩個狂人,瞎起眼楮,也不看看老子是哪個!
黃眉童子被彌勒佛帶走後,孫悟空越想越不是味兒,你的本事大,是不是?打不贏你,是不是?打不贏,我就沒辦法了?也不看看老子是哪個!原著上這樣寫道︰師徒們卻寬住了半日,喂飽了白馬,收拾行囊,至次早登程。臨行時,放上一把火,將那些珍樓、寶座、高閣、講堂,俱盡燒為灰燼!
《西游記》中的彌勒佛,盡管戲很少,但譜很大,味很足。悟空,認得我麼?言外之意就是曉得我的狠氣了麼?或認得我怎麼還站著不動?
悟空連忙下拜道︰******失回避了,萬罪!
可是,人家一走,孫悟空居然一把火將彌勒佛的小雷音寺燒了個精光!可見,他其實是不怕彌勒佛的,何以如此膽大?因為他曾經有個相當厲害的師父,恰恰可以克住彌勒佛!這位神秘的師父究竟是誰,我們今天就來考證一下。
一、訪仙的過程《第一回》,孫悟空訪神仙至西牛賀洲,一個砍柴的樵夫告訴他︰「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
孫悟空從樵夫嘴里得知了如下信息︰1.這兒就有一位神仙。不僅是神仙,而且還是神仙的老爹爹!他是一位祖師級別的神仙,既然是稱「祖」的,就說明他上面再沒有師父了。或者他的師父不在地球上、不在西牛賀洲,至少在這一方,他是祖,是最高端。並且徒弟不計其數。
2.祖師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座山叫靈台方寸山。既然砍柴的樵夫知道,應該還有其他的人也知道,樵夫在山上砍柴挑到山下集市上去賣,說明這里並不是什麼秘密的見不得人的地方。
二、初見的印象到了之後,見立有一石碑,約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十個大字「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少頃,走出一個仙童,猴王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仙童道︰你是個訪道的麼?師父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1.這塊招牌是西游記里最大的一塊!一丈為3.33米,三丈余,足有三層樓高,說明祖師極重派頭,唯怕人不知他的存在,因此他決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隱者!若是隱者,何必弄那麼大塊招牌?!
2.祖師的徒弟不計其數。悟空拜在他的門下很容易,他還派專人來接新生。那個樵夫不能來學習,他還免費傳了幾句口訣。因此,這些都足以說明祖師並不是一個保守的人,他特別喜歡帶徒弟,已經桃李滿天下了,還在廣收門徒!
三、學習的內容從祖師授課的內容來看,說一會道,講一會禪,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應該是道佛一體的,悟空學到的是道派與佛派的共通精華。
前七年,勤工儉學,邊打基礎邊做雜役,然後通過「走後門」的方式得到祖師的秘傳。祖師那是相當的厲害,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什麼妙法,猴王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一日,祖師又授他筋斗雲,也是只傳個口訣,這一夜,悟空即會了筋斗雲。
祖師傳授的法術既簡單又神奇,都是口訣,密碼聲控的,只要一輸入密碼,馬上就啟動了,變這變那,一飛十萬八千里。
孫悟空先呆了七年,而真正學到本事,其實只用了兩個晚上!可見祖師的法力該有多大!後來的三年,基本上是在和師兄們玩。
四、離開靈台山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那麼,孫悟空回去後會惹禍,祖師是知道的,為什麼?神話故事中師傅帶徒弟的慣例有三︰1.怎樣做人。2.傳授本領。3.臨行送兵器法寶。
祖師沒有教他如何為人,也沒送兵器法寶,只教了他惹禍的本領與逃命的本領,其目的就是要他去惹禍的!他沒武器,必然要搶,他一搶,人家必然要告,事兒不就鬧出來了麼!
祖師允許他惹禍行凶,並且憑你怎麼惹禍行凶都是可以的,只是一條︰絕對不能說出是我的徒弟!
五、如來佛出場悟空果然惹了大禍,最後的結果,就是引出了如來佛在安天大會上揚名立萬!
《第七回》,悟空欲與如來斗法,大聖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可見,孫悟空並不認識如來佛,看上去,他是一個善士。
如來對孫悟空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恐遭毒手,是指別人要對他下毒手了,若是自己,就不會這樣說,甚至根本不說,直接下手。「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說明如來是認識他的,是知道他的「本來面目」的。
這就奇怪了,如來是怎麼知道他的「本來面目」的呢?
如來和他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筋斗雲是孫悟空的強項,如來為什麼不和他賭別的?偏偏就賭這個?
這也很奇怪,大概如來太了解孫悟空的筋斗雲了吧。
六、綜合對比分析通觀西游記全書,傳授孫悟空本領的祖師,有頭無尾,無緣無故的就這麼消失了!而出面收拾孫悟空的如來佛則是有尾無頭,甚為蹊蹺!那麼,這兩個人有沒有什麼必然聯系呢?或是否就是同一個人呢?我們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猜測。
如來佛喜歡講經說法,這祖師也喜歡講經說法,如來佛不喜******不听他講,這祖師也不喜******不听他講,如來佛門徒眾多,這祖師也門徒眾多,如來佛的法力深不可測,這祖師的法力也深不可測,仔細一比較,這菩提與如來的相似度還真高!
西游記中可以稱得上「祖」的人,也就那麼幾個,老君是太上道祖,鎮元乃地仙之祖,如來是佛祖,可這菩提究竟是哪一門哪一派之祖?不知道!只知道他是道佛參半,貫通一體。菩提祖師顯然不是什麼隱士,他門徒眾多,勢力龐大,和如來佛祖在同一個地盤上混,如來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又怎麼如來一出場,菩提就消失了呢?
那只有一種可能︰菩提祖師就是如來佛祖!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第一回》中形容菩提祖師的一首詩︰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師。
大覺金仙︰這本身就是一種概念不清,定義不明,含糊其詞的說法,他的意思多指釋迦牟尼如來佛,但是,這僅僅只是一種暗示,若當作證據,恐怕不足。
真如︰佛教術語,指不變的最高真理或本體。西游記第九十八回,功成行滿見真如,既指見到如來本人,也指修為到了,所以,真如也是含糊的,只是暗示為如來佛,卻不能當證據使用。
因此,這首詩,我們就權且當作是作者在有意提醒、暗示我們吧。
至此,我們有理由懷疑、猜定︰孫悟空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其實就是如來佛本人。這個結論是肯定的,只是證據還嫌不足,下一回中,我們來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