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第三百八十二章布局工業規劃(三)

作者 ︰ 深藍2000

第三百八十二章布局工業規劃(三)

競拍的當天,作為競拍場地的山西大學禮堂內,被參與競拍的商人們擠得滿滿的,椅子不夠,許多人干脆就站著。神態各異的商人們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盡快的拍到自己心儀的工廠。

有許多商人,因為知道自己實力不夠,要想在競拍中勝出有困難,這些商人們就和自己當地的商家朋友,以及平素商業往來密切的商業伙伴們結合起來,聯合參與競拍,其中最大的一伙聯合競拍的,是以徐一清為首的五台雁北地區的商人。

競拍開始後,禮堂里面立刻就變得十分熱烈,甚至也可以說是激烈。許多實業的最後得主都是經過十幾輪舉牌後,才如願以償的。而每一個工廠的成功拍出,都會引來一片興奮的贊嘆、祝賀聲和遺憾、羨慕的唏噓聲。

最後的競拍結果也十分令人滿意,晉裕汾酒有限公司、山西火柴廠、山西面粉廠、山西紡織廠、山西毛織廠、山西礦務局所屬的煤礦,以及平定、襄垣、長治、晉城、平陽、運城、新絳、靈石、鄉寧、汾陽、岢嵐、朔縣、崞縣、大同的發電廠等幾十個企業,以及普晉銀礦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裕晉煤礦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同寶煤礦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山西平民工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都順利賣出,共得款3200多萬。

其中,晉裕汾酒有限公司,是汾酒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後,被閻錫山指使其副官,先以強行入股的方式,把汾陽杏花村的幾十家酒廠合並成一個公司,然後,慢慢地把其余股東逐漸擠走,現在完全由督軍府把持獲利。

汾酒之所以好,不僅是釀造工藝上獨特,還因為後世已經經過科學檢測證明,構成汾酒獨特風格的關鍵所在,在于杏花村地區的綠色釀酒生態,它的空氣和土壤中含有多種極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長的物質,經過一千多年的選擇、淘汰、優化、繁衍,上百種微生物在這里「安家落戶」,形成了一個偷不走、搬不掉的,唯一適合汾酒生產中含微生物生長的獨特的「汾酒微生物體系」,這個體系世代相傳,這是杏花村汾酒的奧妙關鍵之所在,也是山西汾陽杏花村最大的資源財富。

對于這樣不可復制的企業,宋哲武覺得還是把它歸于民營更好些,可以讓汾酒更好的回歸本真。當然,他也會為汾酒的光大發展做出積極努力的。因此,宋哲武這次不顧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中一些人的反對,堅持把它拿出來競拍出售。

只不過,因為汾酒這種不可復制性,它的起拍價也是極高的,開價600萬。這個起拍價宋哲武還是根據現在的實際狀況和商人們的實力來定的,如果是在後世,就是六個億,也會擠破頭的。可是讓宋哲武大跌眼鏡的是,因為起拍價過高,晉裕汾酒有限公司竟然沒有拍出去

在拍賣的這些企業中,其中要數在大同的普晉銀礦公司和山西礦務局所屬的十幾個大小煤礦,以及裕晉煤礦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的競拍最為激烈。

這個時候的人們對于礦藏十分偏好,在他們看來,投資煤礦,投資少、見效快、獲利豐厚,是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買賣。只要擁有了礦產,哪怕它還埋在地下,自己的財產也會有充足的保障,不會出現破產的危險。

因此,山西礦務局十幾個大小煤礦很快被實力雄厚的,以汾陽資本家劉公衡、馮慶甫、劉照文、史北蘭等人合資開辦的汾陽煤炭公司,資本家韓文仁、晉祠柳子溝地主賈緒人、被人稱為山西「四大財主」之一的北路大地主康家、大資本家張子章這些財大氣粗的人搶購一空。

因為徐一清已經辭去了山西省銀行經理的職務,現在又回去安心做他的實業,有這樣的好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他是普晉銀礦公司的大股東,賈繼英在這之前,以要安心經營北方投資發展銀行為由,已經把他在晉裕煤礦公司的股份賣給了徐一清,徐一清現在已經是晉裕煤礦公司最大的股東,這次徐一清為了保險,又聯絡了十幾個大小商家,拼死把普晉銀礦公司、裕晉煤礦公司的股份買了回去,他對這兩個企業還是很有信心的。

籌集到的3200多萬雖然不多,和晉鈔的全部準備金一億五千萬相比,還有很大的缺口,不過,這也基本達到了宋哲武的目的。要想保證晉鈔正常流通需要,有全部流通晉鈔的三成大洋做準備金,應付兌換就足夠了,剩下的大洋他可以慢慢地攢足。

而且,如果他主持下的晉鈔信譽良好,需要的準備金甚至會更少。

還有一條,那就是宋哲武知道,因為34年美國通過白銀法案後,世界白銀價格巨漲,導致中國出現白銀外流,流通貨幣銳減,中國的銀本位制貨幣體系發生動搖,國民政府在和美國談判不成的情況下,不得已開始發行法幣,規定法幣和英鎊美元掛鉤,成為無保證無兌換貨幣。那時,他的晉鈔也一樣不需要有準備金了。

而那樣,這些大洋又可以受他的支配。因此,宋哲武這次整理晉鈔,可謂是名利雙收,他那是賺大發了。

不過,山西第一煉鋼廠、晉恆紙廠、太原骨粉廠、太原化肥廠、蠶業工廠,以及幾個料器廠和三個陶瓷廠,還有晉盛銀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則是無人問津。

這是因為,這些企業,要麼是投資較大,盈利不多,屬于費力不討好的。

這以山西第一煉鋼廠最為典型,而且這些大商人們都是精明異常的人,要想搞好煉鋼廠,沒有懂行的人來管理經營那是絕對不行的,涉及到高深的技術問題,他們都盡可能的敬而遠之。

要麼就是這些企業雖然盈利還可以,可是規模較小,要想賺錢非得擴大規模不行。幾個料器廠和陶瓷廠、蠶業工廠就是如此。

這次來參與競拍的,都是財力雄厚的大商人,特別是外省來的商人們更是如此,小一些的盈利他們根本看不上眼。而這次晉鈔貶值,損失最大的就是山西本地的中小商人,這些人雖然很想拿下一些小廠,可是又苦于資金不足。因為最近時局動蕩,想要貸款又不敢。

還有一些企業,在前來競拍的商人眼中簡直就是雞肋,他們根本連想都沒想買這樣的企業和股份。

比如晉恆紙廠、太原骨粉廠、太原化肥廠,還有晉盛銀行的百分之六十三的股份就是如此。

晉盛銀行的股份就不要說了,現在眾人都能看得很清楚,因為有實力強勁的北方投資發展銀行,在晉鈔貶值期間的表現極好,信譽卓著,現在商人百姓們存款,基本上都要到北方投資發展銀行來存,太原的其它銀行銀號好多都很久沒有接到款子了。沒見徐一清這個晉盛銀行的大股東之一的人,今天都沒有回購他自己銀行的股份嗎?那說明他自己都已經對晉盛銀行沒有信心了。

至于晉恆紙廠、太原骨粉廠、太原化肥廠沒有人購買,宋哲武認為,那是這些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它們的價值。

宋哲武看過這幾個廠子的資產和經營情況的資料,應該都很不錯。

晉恆紙廠只是規模比較小,產能較小,每天只有400公斤。而且,工藝技術也不過關,同外阜紙張在質量上有差距。不過,宋哲武相信,這樣的問題很好解決。

至于太原骨粉廠和太原化肥廠沒人購買,開始時多少有些讓宋哲武吃驚,可是經過馮銳和趙承夏一解釋,也就明白了。

這個時候,農民種田絕大多數都是自己漚農家肥,沒有幾個人會奢侈到花錢買肥料。

閻錫山之所以建作為肥料使用的骨粉廠和化肥廠,那是因為閻錫山推行他的「六政三事」中,農業計劃案的需要。

閻錫山認為︰「晉民向多務農,農業所佔財產,殆有山西富力全額三分之二」。晉省「耕地原屬佳良,只以多年肥料瘠薄,未足補償地方,遂致土質漸壞,生產漸少,每畝之收獲額,尚不及東西各國三分之一。

本計劃案欲以科學方法,使土質變肥,產品增加,地利盡而財用富也」。「講求灌溉,農業之發展系焉,故先之以水利計劃,除病蟲害,改良土壤,收量之增加系焉,故繼之以農藥肥料之計劃,選擇種子,禾苗之發育系焉,故又繼之農事試驗之計劃」。

閻錫山的想法和願望是好的,可是他卻忽略了山西農民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承受能力,閻錫山又不能像半強制性種植棉花和植樹一樣,強迫農民買它的股份和化肥,除非他給農民買化肥的錢。

因此骨粉廠和化肥廠現在經營慘淡,只是這是推行「六政三事」的配套企業,沒有人敢建議停產,閻錫山本人則堅持開辦,他期望日久民眾就會接受。

深藍重申,本書中山西的一切都是根據真實史料展開的,甚至廠名、產量、人員的學歷等,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實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名,深藍實在是查不到了。深藍力求讓豬腳回到真實可靠的30年代,通過整合當時的人力、自然資源,實現豬腳心中的理想,而不是純粹的虛幻主觀臆造。

再次感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26之崛起最新章節 | 1926之崛起全文閱讀 | 1926之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