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能將目光放得長遠一點,就能很容易的現一個穩定的東南亞即便在行為上很,但是對我們的重要程度上卻過一個混亂的東南亞。為什麼呢?先看看我們在展中也就是國力上升階段最需要什麼,很顯然二十一世紀的人都能說出來這個答案——能源!為什麼美國在經歷了各種經濟危機經歷了各種決策失敗,在gdp的八成都被服務業支撐時,依舊能基本保證美元的堅挺呢?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美國人擁有最高的科學技術之外,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掌握著很大一部分能源的控制權。為了能源而動戰爭,這就冷戰後美軍的主要行動指標,同樣的因為具有高威懾力的軍事力量又確保了美國人的能源安全,並且掌握了很多盟友的經濟命脈,這樣一來也促成了它現在這種橫行天下的霸氣。而之所以說東南亞的穩定對我們很重要,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橫跨了我們最為重要的進出口通道——馬六甲!
翻開地圖就能看出來,如果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中任何一個國家因為經濟崩潰而出現政局動蕩,進而引全國性的騷亂,那麼對于我們的航運業將會造成無可估量的影響,誰能保證那些失去控制而且已經窮的紅了眼的東南亞土著們不會駕著小漁船去劫持來往的貨輪。別說是政局混亂,就是「太平」年景馬六甲海峽也是海盜出沒的高危地帶,只是由于這里的政治氣候復雜,而且不僅是中國關注這里,我們的鄰居日本、韓國也是高度依賴這條黃金水道,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周邊的國家也會偶爾賣力的打擊一下,所以一直以來這里的海盜沒能形成較大的氣候。但是如果他們的政府連6地上的事情都無法擺平,那麼誰有這個本事控制整個水域的航運安全?答案自然是美國。也就是說無論將這里交給海盜還是美國人,都沒有咱們的好結果。
現在我們知道了東南亞,尤其是馬六甲航線周邊國家對我們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對于中國來說這些國家在未來將會扮演的角色。先別管在二十世紀末那被歐美人鼓噪無數遍的「亞洲經濟崛起」究竟有多大的水分,咱們先看世紀末在金融危機爆前的亞洲整體經濟水平。先這里有一個且只有一個世界公認的達國家——日本。就是韓國那所謂的「達」身份也沒有獲得世界的一致承認。而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有四個,就是曾被國人津津樂道的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香港與新加坡。
先說韓國,這個被後來的國人念念不忘的國家有著太多的爭議,不管是哈韓的還是蔑稱其為「棒子」的,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那就是這個國家在政治與軍事上是徹頭徹尾的美國走狗。論經濟總量與科技水平又高不成低不就的游離于達國家的門檻邊緣,所以它對中國的政治與經濟意義一開始就和日本差不多,屬于那種可以做買賣卻有著重大分歧甚至是軍事對抗的角色。台灣就不用我多說了,有人曾認為中國要想突破美國設置的包圍圈,必先面對台灣方向。只有將這疥癬之疾徹底解決,才能讓我們抽出足夠的精力去重新奪取世界霸主的寶座。是否同意這個觀點並不重要,在我們看來,國家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方法一直都是多管齊下,既綁定對方經濟展、遏制膨脹、宣傳兩岸親情、分化政治勢力、孤立國際地位,最後也是最有效的便是宣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證祖國領土完整。所以說這里的意義早就是世人皆知,沒有太多的問題。
然後就是剛剛回歸的香港,這里我曾經說過,由于英國人的有意放縱加上中國人特有的地域之爭,一開始港人是不屑稱自己為中國人的。但是它港口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離不開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試想在中國全面開放的現在,我們可以在珠江口隨便畫一個經濟特區便能輕易地邊緣化香港的地位。事實上當年香港能展成現在的規模。除了有一個老牌的帝國扶植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當初混亂的中國大6需要一個離自己很近卻又在政治風暴之外的避風港,無論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黨,還是各種派別,無論是一心經商的愛國商人,還是國際投機分子,都曾利用過這里特殊的政治環境來庇護自己。也正是這些人的你來我往才奠定了香港繁榮的根基。想當初解放軍完全可以在趕跑蔣介石之後順手收回香港,當年的英國也沒有能力維護這個海外殖民地。但是老一輩的革命家們沒有這麼做,就是看中了這里是被迫封閉的新中國一個不可多得的對外橋頭堡,而當世界不再徹底孤立我們的時候,這里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恐怕也只有一些還回味在曾經的繁華下無法自拔的港人沒能看清現實。當然我們還是為回家的它找到了新的生存價值,不過這是後話。
最後就是東南亞唯一一個政治穩定、社會富足,看上去和達國家無異的東南亞國家。這個華人佔大多數卻沒有多少海外華僑向心力的國家,我們實在不能苛求太多,畢竟人家現在是獨立的國家,不是咱們的海外飛地,當初人家建國時咱們也沒有提供多達的幫助,指望他們會有多少「懷念祖國的情懷」這的確不現實。而且國人在面對海外華人的時候似乎已經習慣了他們關愛祖國的形象,忘記了對于新加坡人來說,自己的血統中有沒有中國成分其實並不重要,人家當然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最優先的考慮。而且這個國家自然環境惡劣,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地理位置又極其重要,屬于兵家必爭之地。稍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國家要想保證自己的獨立自主與健康展,在沒有能力保持足以自保的力量時只能是依附于當時最為強大的一方,已達到制衡周邊鄰國的目的。于是我們看到新加坡成為了美國的朋友。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說明,在東亞以及東南亞地區,只有這麼幾個實力稍微上得了台面的地方,也是少數在某一方面能制衡過中國的地區。而對于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角們來說,他們一直以來都生活在看似很美的謊言之中,無論任何指標都不能和中國大6相提並論,也許有人想列舉政治的好處,那我請抱有這樣看法的人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國家的政治現狀,你能很清楚的看出這所謂的政治在這些國家手中究竟變成了什麼德行。就是比較富裕的日本、韓國、台灣甚至是新加坡。他們不是將民選搞成了世襲,就是玩起了果的政治武斗。韓國甚至在選舉時還出現了看風水、算命等東亞特有的景象。至于其他國家政府除了名義上頂著個之外,恐怕比還要。這就決定了那些並不達的東南亞國家不能在這次的危機中學到應有的教訓,因為執政者並不想改變身為特權階級的現狀,那麼也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現有的經濟結構。況且當地糟糕的教育與社會治安導致世界知名的大型企業不會將主要生產基地放在這些看似很廉價的地方,而中國就是因為有著他們不能比擬的優勢才在世紀末成為了世界工廠,並最終造就了中國經濟奇跡。
當我們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在思考著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究竟要走向何方。如果只是維持這種低級加工業的現狀,自然不能滿足中國今後增長的實際需要,還會讓本就突出的社會矛盾在增長乏力之後越激化,如果中國不能向著更高層次的目標邁進,那麼所謂的奇跡將永遠成為日本式的悲哀。看看我們的鄰居,至少人家是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才停滯的。我們就算達到了他們的經濟總量,但是除以十幾億的國民數量之後,恐怕還是徹頭徹尾的不達國家。所以中國的產業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升級改造運動。歷史證明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升級都必將會伴隨著短期的社會矛盾加劇,如何讓這種進步變得平緩而無害是政府要頭痛的問題,而如何轉移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產業,讓那些已經投入血本卻又不能在國內經營的企業家們轉移風險,安排大量剩余勞動力,就會成為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縱觀歷史,我們會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任何一個國家在這種變革中,必將那些本國開始淘汰的產業轉移到弱于自己的國家之中,當年美國、日本、歐洲都是將自己的低端工廠開設在了中國,而中國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會選擇哪里呢?答案很明顯,那就是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相對較差的東南亞國家!
所以結論就是,無論我們和這些國家的關系究竟怎樣,在我們還不能將美國人逐出這個勢力範圍之外的時候,這些國家對我們重要性並不只有維護海上通道這麼簡單,所以變相的保證他們穩定,也是我們要努力做到的國家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