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五十九章 林花謝了春紅,公不枉思

作者 ︰ 無心楓

原本歷史上的建安十三年,卻是戰爭頻仍,而且也是在這一年基本上底定了三足鼎立的大勢。

這一年初始江東孫權卻是采納了降將甘寧的建議進軍江夏,而後便打敗了黃祖,並剿殺了他為父報了仇,而後卻是搶掠了數萬百姓而返。而後年中時分,曹操卻是自領大軍南下征伐荊州,致使劉表亡,劉琮降,劉備退,接著便發生了彪炳千古的赤壁之戰,一戰之後,曹操縱橫無敵的不敗武功被一個意氣風發,羽扇綸巾的周郎狠狠的踩在了腳下。這一戰之後,原本勢窮力竭的劉備卻是突然間像個氣球般,借了江陵,得了江南四郡,一時之間聲勢大振。而江東一方卻是敗曹仁,攻合肥,使得曹操也是舉止失措,只贏得倉皇南顧。

而現在有了鄧瀚參與的這個時代,江夏如今有了程普為江東把守,雖然和江東的地盤間的聯系還有山越是不是的間隔其間,可是江夏城卻是已經落在了孫權的手上。

劉備已經掩有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還佔有了交州,以及關羽屯兵把守的上庸之地,而且劉備此時已經擁兵不下二十萬,武備精良,軍士們也是訓練有素,同時兩州在手的劉備也是糧草足備,人才也較歷史上的充足。可以說,純以戰力論,此時的劉備已經冠絕大江以南了。

倒是曹操看上去有些憔悴,北伐打得烏桓一族不知所謂了,卻還是留下了袁氏後人一個讓人覺得不是很完美的小尾巴,正待養兵修正時,而這剛剛邁入了建安十三年卻又踫上了苦寒無糧鋌而走險的塞外強盜們,讓本來就很困難的國庫中又添新愁。

在鄧瀚看來,這般狀況下,曹操今年未必還有機會再如歷史上那般南下了,畢竟讓手下的兵士們餓著肚子打仗的事情,曹操還不應該能干的出來,何況要南下打得可是劉備,他一直想滅除,卻一直沒有得手的大敵。

大漢的北疆一時間又是戰雲密布,可是對于南方的百姓們來說,縱使那邊有戰事,和他們又有什麼關系呢,南方這般安定祥和的局面,在他們看來卻是莫大的幸福。

不過有人卻是見不得這種場面。即便是小打小鬧,張魯為了報的殺母之仇,滅家之恨,卻也是要和劉璋年年較量一番的。

張魯本來也是劉焉麾下之人,曾經干過劉焉的督義司馬,同別部司馬張修一起進攻漢中太守蘇固後,有襲殺了張修,進而招籠了張修的舊部,適而劉焉死,劉璋繼位,以張魯不對他恭順為由殺了張魯的母族,一氣之下的張魯憤而自立,據漢中結關以自守。同時張魯在漢中實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以其祖父張陵創立的五斗米教為基礎教化人民,因他與民為善,平等待人,「民夷便樂之」,倒讓不少巴夷外族也對他心悅誠服。

原本張魯見曹操官渡之戰後,又平定了北疆,聲威大震,武功赫赫,以他的推斷,接下來曹操的目標不是荊州就該是他的漢中了。張魯自是知道舉漢中之力實難擋得曹操的進兵,都有心待曹操揮軍來時便封閉官廩,降之則順,卻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曹操依然還顧不上他的漢中。

「大哥,曹操一時之間,還是來不了,你就別老想著投降,投降的,若是我們降了,那殺母之仇,滅家之恨如何消得啊!」這卻是張魯的弟弟張衛,于這漢中之地,卻也算的是一等一的武將。雖然他也知道此時天下英雄無數,卻也自覺以他的實力,卻也非同一般。

「我豈不知,不過我們年年與那劉璋耗戰,卻是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想報仇,憑我等之力實在為難啊!」張魯答道。

「嗨,大哥,你這麼說就是有些不對了!每年攻打葭萌關,可是那一次你不是讓我們要憐恤兵士,愛護教眾,稍微有些傷亡,你便要撤軍,說什麼,兵者不祥,殺生有傷天合,天道有常,終會讓善人有善報,惡人遭天譴!像你這樣的怎麼可能為母親報的了仇!」張衛卻是不停的埋怨著,「想當初,我看要不是那張修實在是逼迫過分,我想現在這漢中太守卻須不是你了!」

「你如何看啊,子茂(閻圃字,自為之)?」張魯能有今日這般成就,卻是多拜于他的這位軍師閻圃所成。在漢中,張魯對于閻圃的話卻是言听計從,君臣相得卻是還要勝過歷史上的劉備和諸葛亮。

「且要看主公究竟意欲何為?家仇要報乎,國事欲有所為乎?」閻圃說道,「要是主公想報家仇,此時卻是天賜良機。如今曹操被北疆之事所羈縻,恐無暇顧及我等,若是曹操有所舉動,卻是只要我們遣偏師緊守要道,關閉隘口自然無事,這諸般事物卻是可以交由楊任將軍為之。主公治理漢中多年,漢中百姓對主公之敬愛卻是猶如濤濤江水蘊藏于心,往日進南下進兵益州,主公多是仁者愛人過矣,而漢中軍士均願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若是再次南下,主公不再猶疑,當可給劉璋意外的結果,另外往日那般戰國,卻也事實上麻痹的益州兵,一旦南下,主公拋卻那份婦人之仁,當可一戰而進益州,報的家仇!」

張衛听了閻圃的這番話,卻是有些興高采烈,「沒想到,經軍師這麼一說,我們漢中居然有這麼大的優勢,原來大哥的那些個優柔寡斷退縮之舉,還能有這般效果在啊!」

一旁的閻圃見張魯不發一語,卻是不說話了。

「大哥,為人子,且不能忘了生養之恩啊!」

「子茂,那為國者,如何講?」張魯低聲問道。

听的張魯這般說,閻圃卻是知道張魯的心內已經有些意動了,雖然這些年來,張魯並沒有什麼擴張的野心,不過隨著時日的增長,對于漢中這塊他心血傾注了的教化之地,任是誰人也不會輕言棄之,盡管張魯有宋襄之狀,可是不為名位,但為父子相傳的那教義得能傳化四方,他也有些心動了。熟知張魯的閻圃卻又為張魯開解了一番,「主公以五斗米師君教化漢中百姓,師君仁愛百姓,而百姓深受君恩,自然也有心報效師君,人人都知道師君與益州有仇,然師君卻不願報之,民間百姓自有人不願師君受辱,若是有居心叵測之人勾連這志願之士,圖謀不軌,豈非陷師君主公于不義之地,有鑒于此,莫若還是師君自己有組織的有計劃的來統領百姓的好!」

「嗯,子茂之言,我卻是知道了,你們且先下去吧,容我思之!」張魯卻是揮手讓兩個人退下。

「軍師,我大哥,這是怎麼了?」離了張魯的府邸,張衛卻是忍不住問閻圃道,「這事究竟是成了還是不成?」

「張將軍,還是回去等主公的命令吧!」閻圃卻也沒有直接告訴張衛,盡管他已經猜到了張魯的心思,打發了張衛,閻圃卻是回頭看了看張魯的府邸,低嘆道,「雖然我這麼做有些不忠,可是卻也不會害你,做漢室的忠臣,終究要比攀附王莽的名聲好听的多啊,主公!」

回到了府上,閻圃還沒有入得廳堂,卻見屋內跑出來一個嬌女敕可愛的小孩,呼喊著「父親回來了,父親回來了!」徑直撲向了他的懷里。

「閻大人,令公子的怪癥卻是已經完全好了,今後只要多多注意便好了!」那小孩的身後卻還跟著走出來一個背著藥囊的醫師。

「多謝醫師,我璞兒這怪癥用遍了教中符水都不見效,還多虧了華醫師啊!」

「那里那里,我只不過是依照師父寄來信中的指點行事,幸得施行中並沒有有所差錯,要不然豈不有損我那些師父的名聲了,呵呵!」

「到也是,在下卻是不僅要謝謝華大夫,還要謝謝兩位神醫的遙指了!」看了看懷中嬌兒的笑模樣,閻圃卻是長出了一口氣,低聲道,「師君會動的!」

那醫師聞言聞言後先是一滯,然後不漏聲色的向著閻圃恭敬的施禮道別。不久後,幾只白色的鳥兒飛離了漢中,其前行處卻是東南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