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一百二十章 信

作者 ︰ 無心楓

佔認劉備豐政荊州!後,連番的戰事巳經表明了,劉備引是對荊州最好選擇。而經過了這一次次的戰事之後的荊州,不僅沒有被打的疲敞,卻是打得越發的強盛了些。

先是和江東的針鋒相對,雖然沒有經過戰陣,卻是兩方都動了大軍。奈何天意弄人,一場突發的瘟疫,免去了兩方的戰事,劉備卻也因此將原本在劉表在世時就和襄陽離心離德的江南四郡給納入了掌控之中。

接著便是由陸遜統兵與交州的戰事,再然後便是西入益州對劉璋的援助。兩次卻都是沒有耗費多少錢糧,倒給荊州將交州和漢中之地賺入了手中。想原來劉備在涿郡時,做些織席販履的小生意時,也僅夠糊口的,而今在得了荊州之後,幾番事情卻多是投資小見效大,卻也算的時來運轉了。

或許劉備得荊州,荊州選擇劉備才是最好的結果,兩相結合才是相得益彰。

當劉備趕到漢陽大寨時,卻是方才听到甘寧初與周瑜戰得利的事情。他自是高興,待安置了大軍,卻是吩咐擺宴相慶,而諸葛亮等人卻也是沒有阻攔,卻是因為江東水軍天下無敵的名聲,一直以來卻是壓在眾人的心頭,雖然他們都是不懼。可是而今畢竟是要在這漫漫大江上下和曹孫聯軍交鋒。甘寧雖然只是小勝卻是很能提升一下軍心士氣的事情。

再說一別荊州小半年,這許多的將領謀臣,劉備也是需要趁著這個宴會和大家好好的暢談一番的。

隨著劉備的而來的,自有徐庶,陳到,王越,王基,李康等人,以及跟著他入川的數萬大軍,而留給關羽的士兵卻多是從原先漢中軍中挑選後新建的漢中軍。

除了在襄陽的時候,劉備招呼了一下被俘虜的滿寵,以及拒絕了想要跟著前來漢陽的鄧瀚,劉備卻是近乎馬不停蹄的從漢中趕來的。

而初到漢陽便得了這麼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所以這一場晚宴卻是君臣盡歡。

不說張飛這個。猛漢,見到他狂放到有些發癲的熱情,當然這不是張三爺發酒瘋,以張飛的酒量,估計很少有人陪他喝酒,能夠喝到最後以致還能看到張飛發酒瘋的時候,即便是此時以及修煉了太極功有些成績。而且還當這個,時代的多數酒看做啤酒飲料的鄧瀚也不行。只因為他沒有張飛的肚量大。

而諸葛亮在見到劉備時,也是一惡很是激動的表情。想象諸葛亮雖然已經入幕劉備的手下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也已經表現的很不錯,沒有辜負了劉備對他的期望,可是以一個二十多歲的年紀,初來未久。還沒有在戰事上給人滿意表現的人,劉備居然敢將這一州的安危相托,卻是不得不讓人為之信服。

故而,平素總是儒雅的諸葛亮今天也借著酒意激動了。「主公,亮幸無辜負了主公的信任,荊州還在!」

「孔明辛苦了」。劉備自是溫言道,當在徐庶勸他要信任諸葛亮的時候,劉備雖是一副笑臉,可是內心處的抉擇卻也是很難下定,畢竟無荊州。劉備卻又耍從頭再來。而此時他卻是已近知天命之年了。打敗了徐晃,打跑了夏侯惇,而今再要面對曹孫兩家的時候,劉備卻是不想再在漢中或者後方待著了,不是劉備不信任這些人,而是待在後方靜等著戰事結果,尤其是這樣能夠決定他命運的戰事,那種命運不由自己掌控的感覺卻是不該他這樣一方之雄的人來體會。

他要感受到的應該是勝利,應該是一切掌控在手中的那種雄心,對于這樣的感受,他卻是以前沒有過。或許隔江相對的曹操早就有了,劉備心里這般想到。「不過。有了眼前的這一切,想來我也很快能夠有的」。

漢陽荊州大塞的變動,自是有人報知與之隔漢水的曹操,和與之隔大江的周瑜。而那夜晚時分火光之耀天的情景,也像是在通知著曹孫,兩方,劉備又有軍力來到了。

今日小敗于荊州水師,自是沒有讓周瑜感到有什麼可以沮喪的。這些年來,和荊州近距離的接觸。自是知道如今荊州兵的練是如何的嚴格,而他們的裝備以及船舶的發展有多大的進步今天也算是領教了一二。

憑風而立,周瑜卻是于江邊看著西北兩處的燈火,曹操且不去說他。荊州那一方卻也氣勢升騰,竟已近乎于曹營。

無由處,竟是心中一股不平之氣頓生,呼左右將自己的琴台擺來,便十指輕動,揮手撫之。琴聲自是連綿,像這眼前的大江之水流淌。然而周瑜的身後卻是被琴聲引來了一個人,自是魯肅。

待一曲奏畢二算是道。」公橫的憂慮,卻是巳隨琴聲這去。到嘴了」。

「我自知,這滿營之中。最能知我者,便是你魯子敬!雖無心攪擾,不過既然依然來了,便讓我們趁著這江風,在這江邊小酌卻也頗有些意趣!」

「呵呵,人家那邊是得勝歡宴,而我們的大都督無奈。卻是只能和我這個酸腐人舉杯對飲,莫不遺憾?」

「子敬忠厚人,也來開起玩笑來了,看來我這番琴聲卻是漏了太多的行跡了」。周瑜灑然道。

「忠厚人也是人。為何便開不得玩笑,就像公謹卻是有雅量,為何還會在琴聲中排遣心緒,曹承相說他,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公謹卻是比之要優雅。」

「總是瞞不過你,吾之心憂自不是為了日間之事,不過是方才看到那兩處燈火盈天,卻是一時之感罷了」。

「日間戰事不利,禾必不是原因之一。我江東水師這數年來,都是你在悉心教之,于這擅長之道,被人搶上一攻,論是誰來,都不會無動于衷的!那甘寧卻是勇力,膽識都為一時之選,而我江東諸將論及勇力上或許寨中諸人,都是稍遜一籌

周瑜自是對魯肅的言語傾心入耳,「將為兵之膽啊」。

「是啊,而今你卻是這整個江東水師之膽啊!」魯肅也反言道。說完他自是知道周瑜能夠明白他的意思。

「大江之水,雖是九曲蜿蜒,卻是一路向東,不改其志,終匯的天下水路。奔流到海不復回!似乎好久沒有听得公謹彈奏你那長河吟了,今夜夜色不錯,又有江風入寨,三軍燈火交匯,不知天下間,幾時才湊得這一副好局,不知可有幸,在這千古難逢之時,听得公謹來奏上一曲」。

「呵呵,子敬客氣了,听得你這般話,卻是叫人好不心潮澎湃。一曲怎夠。還請子敬賞臉,且安坐」。

只見此時周瑜的臉上卻是蕩漾著由心的笑容,輕撫琴弦,在這風吹江水,輕打兩岸的濤聲中,漸漸有一陣輕揚的琴聲彌漫。

仔細听那琴聲,卻是讓人恍如看到了巍峨而立的青蔥峻嶺,在那讓。林之間。自有流水綜淡而過,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流水卻是通行山勢之間,曲延婉轉,順勢而下,漸漸的水勢由涂綜變得洶洶,繼之以雄偉壯闊,波濤偉岸,無以阻擋。

此時的魯肅卻是已經陶醉在這和大江已經同為一體的琴聲之中。江水起。自有琴聲揚,江水落,卻是琴聲低沉,展眼看望遠處,卻是西北兩方的燈火也已漸漸的變得虛無縹緲,隨著江面上升起的淡淡霧色給隱去了。一時間江面上只剩下和著江風波聲的周公謹的琴聲濤濤。

翌日,魯肅卻是得聞,周瑜向孫權請令。調在江南的太史慈來夏口軍用。魯肅自是心安,畢竟此刻這天下的大事都集中在這江水之間若是不能集中江東一方本來就不比荊州和曹操兩方實力,在這三方博弈中如何能夠得利呢!

而此刻的江北曹操的大營中。昨日一戰的風波卻還沒有完全的消散。曹操的中軍大帳中,此刻卻是正有蔡瑁在給曹操請示。

于昨日的一戰,曹操等自也是在這江面的開闊之地能夠瞧得見的,而蔡瑁同為水軍之將,自也對眼下荊州水師的戰力多有關注,畢竟盡管如今他不是荊州水師的人了,卻還是荊州人。

看著在別人統領下的荊州兵能夠將周瑜的江東水軍給打敗了蔡瑁的心理卻也有幾分莫名的感慨,甚至他還想著若是當初他能投降給劉備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局面。雖然他知道當初投降的張允已經像垃圾一樣被諸葛亮在襄陽給清除了,那卻是因為張負;的三心二意,和劉備以及諸葛亮的關系卻是不是很大。

若是那樣的話,或許他也在那些慶功的人群中吧。不過而今他卻是在曹操這一方。雖然被曹操委以水軍都督之職,可是他卻也能感到。就像是他那如今不招人待見的外甥一般,卻是始終不能步入許都城中的高層。若不是他還多少有些用處的話,他的境遇又該是何等的模樣呢!

「現在既然已經是回不了頭了。而這次曹操南來卻是還耍多多的仰仗水師之力,如此那便努力的表現一下吧!」蔡瑁想著。

「承相,昨日荊州和江東的水師一戰,令在下獲益良多,而我軍的水師。雖然尚未大成,若是承相有令,在下也當為承相拼死一戰!」蔡瑁請命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