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軍自關羽以下此時卻都是嚴陣以待曹軍的舉動。
看著遠處一台台陳列在曹軍陣前的投石車,雖然大軍之中所有的將士都是沒有多少懼色,可是臉上的凝重卻是顯現著他們此時的心情。
畢竟荊州軍自從劉備接手之後,卻是表現出了和以往劉表在世時,遠遠不同的戰斗力和勇氣,從和江東孫氏幾次的交手中,從面對著曹操那次頗有些狼狽的南征之舉中,從當年劉備領兵西進以助益州之時的表現,卻是能夠看出這些荊州軍在劉備當政之後,卻是不再是那些享受慣了平日里安定閑適生活的,躲在亂世中的特別的一塊平安地的文弱兵士。
不過借著荊州這幾年武備上的發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優勢,在以往的那些個戰事中,更多的還是交戰雙方在其他地方得到了更多的優勢之後,便確定了不小的勝勢,繼而這些平日里很是被將領們操練的辛苦的他們,卻是沒有真正的經過一場血與火的激戰。即便是這些將士們如今的心氣和行進隊列已經有了天下強軍的派頭,可是這樣的派頭卻還是沒有經歷過百煉成鋼的那種打熬。
如今,在這北原城下,在這雍州大地上,面對著他們的卻是在這個時代過去二十年間幾乎從來都是勝利者的曹操,面對著他們的卻是跟著這位當代說的上是最為強橫的軍隊。
荊州軍既然已經隨著劉備加入了這場天下爭霸的事情當中,除卻有了能夠震懾人心的軍勢之外,卻還要有這能夠配的上天下強軍的戰力。
一顆顆比磨盤還要大的石頭,伴隨著木頭之間摩擦發出的吱呀難忍的聲響被曹軍的投石車狠狠的拋起,然後跟著那巨石穿透空氣發出的呼呼聲,墜落到荊州軍所立的大寨之上,卻是咚咚作響之間,間插著人們死前的掙扎呼喊聲,以及破開了那先前也是被荊州軍辛苦扎牢的營盤柵欄。
此時卻是沒有人注意那些聲音,面對著這樣的巨石襲來,至少此時荊州的軍兵們卻還表現的很是鎮定,在沒有听到營中的鐘鼓或者將軍們的將令下達之前,這些人雖然也被他們此時見到那些巨石襲來所造成的威勢和傷害,而變了顏色,不過這些年來的訓練卻還是讓他們雙股戰戰間,站在了自己該在的地方。
對于曹軍投石機的進襲,關羽等人自是不會沒有準備,不過畢竟荊州軍原先就是要以防守為主,故而對于面對著以騎兵為主曹軍,他們所立的營寨自是要緊固一些,相對于大軍十幾萬人全都積聚在這北原城東門外的數里之間方圓的地方,這樣的營寨卻是緊固足夠了,不過在這個時候倒也顯得有些局促,故而在臨陣時,為了給大軍有了調換的空間,位列于前陣之中的將士們卻是不得不承受著曹軍投石車毫不留情的砸殺。
不過一忽見,面對著曹軍那一面的營寨柵欄卻是變作了七零八落,畢竟林木所屬的營牆,面對著這樣的土石之物的進攻,加上那越空而來的動力,卻是有些不堪一擊。
巨石如雨,伴隨著的聲響雖然不像雷聲轟隆,卻也給這戰場之中帶來了一陣陣的肅殺,每有巨石起,自是那木料之間的摩擦嘶啞,曹軍操作投石車的呼喝,空中巨石的飛騰,以及砸向目標之後的墜地聲,卻是在一直從北原城的東面蔓延到了北原城的南北城牆上。
看著城下大軍營中的一片狼藉,徐庶卻是沒有多少的感情流落,作為一個優秀的統帥以及軍勢謀臣,所謂慈不掌兵,才是他們成功的首要因素。
站在城牆上,徐庶自是能夠看到遠處的曹軍卻是已經開始了調動,大軍的營寨已然被破,接下來的事情卻不是那些投石車能夠一手料理了的,畢竟要想佔有對方的營地,終究還是要靠兵士們親自而為。
曹軍陣中的步卒于此時卻是已經漸漸的被陣列在大軍之前,而
他們的騎兵卻是翼護在這些步卒的兩側,從這些人頭上飛過的巨石依然在不停歇的向面前的荊州軍營投去,雖然那嘶啞的聲響就在身後,倒是沒有一個人會抬頭或者向後面張望,以防那些己方操作投石車的袍澤們一時失手,讓自己做了那些冤枉鬼。
之前兩軍試探之時,曹軍自是知道了荊州軍的大寨之外,卻是荊棘遍地,什麼陷馬坑,拒馬樁,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隱蔽的措置卻都是為了給曹軍的騎兵造成更大的傷害,而今荊州軍還要面對著頭上未曾停歇的投石車的危險,自然這個時候的曹軍卻是要先行將那些陷阱給去除掉,好給騎兵們開拓出能夠任意縱橫施展威力的道路出來。
隨著曹軍步卒的參戰,跟著他們前進的步伐,曹軍的投石車自然也在相應的推進著。
而荊州軍原本設立的鶴翼陣此時卻也慢慢的變化著,不過這樣的變化卻不是陣勢形狀的變化,而是在關羽于陣中和關平,周倉等人的協力調配之後,將原本齊聚在營中的不少步卒給緊急的從北原城的東門處調回到了城中,並分別按照他們的番號,或是城中待命,又或者是調往南北城牆上稍作防守之責。
留在城外的人,卻是趁著曹軍投石車向前推進,無法企及的時候,加緊調整著他們的陣型。
對面的曹軍似乎只能看到那投石車飛舞墜地給荊州營寨造成了大量的損害,而曹軍步卒們卻是在積極的奔跑著向面前的那些陷阱們施展手段。
投出的巨石一時間卻也多有阻礙曹軍進擊的通途,不過這些卻都在曹軍步卒們的努力中改變著。
然而,似乎沒有什麼人注意道了,在曹軍大部隊前進的過程中,他們對面的荊州軍卻是顯得太過平景了些。
不過這樣的情形倒是全在城牆之上的徐庶的眼中,或許這邊是居高臨下的優勢所在,登高望遠,誠如斯而。
「軍師,可以了吧!」一名裨將問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去吧!」徐庶笑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