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九十九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

作者 ︰ 無心楓

(自己感冒了,確實是沒辦法!)

以關羽的秉性,這種領著騎兵沖鋒的戰事,卻不是他所擅長的,畢竟以他的武藝而言,要做那種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事情,實在是輕易不過。不過而今兩軍交戰至此,種種情勢卻都在翻雲覆雨之間變化著,先前曹軍中以雍州鐵騎沖擊荊州軍的營寨,想這等重裝騎兵的沖鋒,最好的應對手段當然也是以騎兵相抗為是,不過荊州軍卻是讓曹軍在順風順水攻擊之際,被他們先前早就做好的一個埋伏給重重的坑了一把,近九萬的雍州鐵騎在猝不及防之下,竟然片刻之間便被坑殺了不下兩萬人。

大軍受損之後,曹操自是下令鳴金收兵,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卻又讓荊州軍中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新鮮將士們被追擊之功給弄成了這般模樣。

在北原城頭的徐庶,自是為那些荊州追兵的安危掛懷于心,雖說沒能撤過陷坑的荊州軍不過是先前鶴翼陣中居于兩翼前段的一部分人馬,而且在荊州軍先前為避免曹軍中投石車發威所造成的危害時,已經是將那兩部的弓弩手在後撤之後,讓一部分步卒趁機給李代了桃僵。

然而此時那些追兵被曹軍又給圍困了起來,關羽身為統帥卻也需要出兵相救那些兵士折返回城。

騎著赤兔馬,揮舞著青龍偃月刀,領著身後的周倉和關平,帶著五千荊州騎兵,這一行人卻是繞過陷坑。畢竟北原城還是座小城,即便是城牆都沒有三丈高,而荊州軍所設置的那陷坑卻是有十丈寬度,就是想快速在那陷坑上撲出一條到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見關羽出馬,從南北處的曹軍中自是有曹純和夏侯惇兩人各率了五千人馬相迎。畢竟曹軍中的諸將卻都是明白,當下的關羽並不是他們這些人單打獨斗可以勝得了的,即便是想要打平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此時的關羽,不說其武藝上的利害之處,單是他的坐騎和武器卻都是非凡俗可比,若是有人和他單獨對將,自是自討屈辱的希望更大。

雖然看到曹軍中有兩隊騎兵前來迎擊,對于曹軍給予自己的重視關羽卻是要敬謝不敏了,畢竟荊州軍此時的騎兵也就只有身邊相隨的這麼多,若是被眼前的曹軍給纏上了,即便能夠勝了,卻也不知道還能剩下幾個,更何況這些荊州騎兵卻不是白馬義從,勝得希望卻是不大,再加上他們的目的卻也不是如此,故而,關羽卻是領著他們卻是先迎著夏侯惇而去。

對于這位獨眼將軍,關羽在許都之中卻也多有交往,雖然如此,此時的他們卻要各為其主。

夏侯惇自是領兵從戰場的南面而來,不過面對著他的關羽卻是領著大軍更是瞄準著夏侯惇所部的南面而去,畢竟夏侯惇的左眼被傷,面對著從它左面來的攻勢自然會讓他有些難以全盤的掌控。騎兵沖鋒的速度,自是極快,更何況兩下里的人馬卻都在相面而動,不過轉瞬間,全都是高速前行的騎兵隊伍便接觸到了一起。

以關羽為首,關平和周倉兩人為輔,三人卻是猶如一把武器的尖端,將迎面而來的曹軍騎兵大隊徑直的向前廝殺著,以他們向南偏南的運動態勢,對于夏侯惇來說,卻是應對不及,畢竟左眼失明,對于關羽從左面而來的攻勢在辨明態勢的時候,便有片刻的遲滯,繼而再要指揮兵士們針鋒相對,在這樣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卻是片刻之間便有生死兩端之事。

以關羽的勇武,本就是這些在場的曹軍中無人可敵,以青龍刀的鋒銳,赤兔馬的威風,這幾方面一綜合起來,伴著他身邊的關平和周倉兩人為之護佑兩翼,以他們為首在曹軍中卻是有些銳不可當之意。

夏侯惇以五千人馬而擋格關羽的五千人馬,雖說曹軍騎兵在和荊州騎兵在個人單體戰力上相較而言,自是要有些優勢,不過作為統帥的關羽和夏侯惇卻是高下之間明白無疑,將為兵之膽,有關羽開路在前,荊州大軍卻是前進之勢犀利無比,加上關羽領著大軍前進的方向,卻又是挑選的夏侯惇本就略微有些窒礙的左邊,一時間,荊州軍過處,卻猶如刀入豆腐般將夏侯惇這邊的騎兵大隊給切開來,並且趕在曹純所領的虎豹騎大隊還沒有和夏侯惇所部結合起來之前,便越過曹軍這外圍的攔截,即將和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接陣。轉瞬之間穿透了夏侯惇的軍陣,自是讓那些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騎兵有些膽怯,畢竟領軍之人卻是他們此時戰場上最為害怕的關羽。

加上此時處于包圍之中的荊州士卒本就是一直在不斷地抵抗著他們的進攻,雖然他們已經將荊州軍所組成的防御陣勢多次擊潰,然而這些荊州兵卻總會在轉眼之間,和附近的袍澤們再次結陣相對,即便是他們腳下的步伐已經因為沾染了太多的血水而變得濕滑,即便是他們身上太多的傷痕正在流著血,使他們身上的力氣減弱,然而那些還能站著的荊州兵們,卻都沒有放棄他們求生的渴望,雖然呼喊的廝殺聲,或許是因為多時的奮戰變得有些嘶啞低沉,然而那其中的力量卻是沒有多少的損失。

「兒郎們,隨我破陣殺敵!和我們的弟兄一起奮戰到底!」關羽卻是透過那重重地包圍圈听到了位于內部的荊州軍的廝殺聲,一聲呼喝,卻也是聲震四野!

身後飄揚的關字大旗,卻是讓位于包圍圈中的荊州士卒們得以看見,同時關羽的那一聲大喝卻也像是雷聲震震,激得戰場上的荊州軍將士們更添了戰斗的勇氣。

兵貴神速,更何況此時的荊州軍卻還是處在包圍圈之中,身後的夏侯惇在和曹純合兵一處之後,卻是已經重整了被關羽一個猛沖給沖散了曹軍騎兵,而那些原本都在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卻也開始在曹操中軍帳的指揮之下轉換了包圍的目標,畢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而對于此時在戰場上的情況來說,即便是殺傷再多的荊州兵士,遠不如將關羽給留下來更為重要。

關羽所領的騎兵在他的一聲大喝之後,卻是不曾絲毫減弱自己的馬速,而位于包圍圈中的荊州士卒在得知了竟然是關羽親自領兵來相救他們這些普通的兵士,自是無不感到激動萬分。

和著之前那一股死不放棄的渴望,迎著關羽大軍所在258144165270的方向,這些經歷了許久的廝殺依然活下來的荊州將士,卻是緩緩的移動著他們的腳步,里外夾攻之下,位于他們之間的曹軍卻是不得不讓開了。

盡管此時那些經歷了苦戰之後的荊州士卒,許多人都是傷痕累累,不過在看到關羽為首的荊州騎兵出現的時候,卻也沒有因為高興而喪失了警惕,畢竟周圍的曹軍依然在包圍著他們。

看著這些僅僅只是片刻的高興之後,便按照以往的苦練而結陣的這些士卒,關羽卻是心中一陣欣慰,畢竟這些百戰之後的兵士卻是荊州的財富,這些兵士才是今後能夠征戰的真正的戰力所在。

荊州步卒卻是在關平和周倉的指揮下,很快的重整了旗鼓,而此時的周倉卻是暫代了這些步卒的統領,畢竟相對于騎戰,這位關西大漢卻是更喜歡步戰。

關羽卻是打量著周遭的情況,此時不僅僅是先前交錯而過的夏侯惇和曹純已經回過頭來,將他們回歸的道路截斷,而曹軍方向卻也是旌旗招展,一面面將旗卻是隨著一隊隊的騎兵紛紛而來。

此時的關羽卻是不能再像初次接陣那天一般單人獨騎而大展威風,畢竟跟著他來的五千騎兵,以及這存貨下來的一萬多的荊州步卒,便是將他的步履牽絆之所在,即便是他能仗著赤兔馬,可以輕易地離開這樣的包圍圈,可是以關羽的秉性卻不是那般自私之人。

站立于北原城頭上的徐庶,此時自是能夠看到戰場上的情況,不過此時他所能做的卻是不多,畢竟荊州兵以步兵為重,這個時候再派些步卒上去,最大的可能便是揚湯止沸,于事無補。想此時關羽他們的所在和北原城下卻是有近五里的距離。當然這樣的距離對于騎兵來說,不過片刻即到,可是此時何關羽他們一起的還有不下于萬人的荊州步卒,這才是關鍵所在。

五里之遙,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近,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不顧這些步卒而去,一是先前的廝殺卻是全然無功,二是那士氣軍心上的打擊實在不可低估。

當然即便不能做什麼,徐庶卻也不能安然在此旁觀,卻是吩咐荊州的弓弩兵沿著那陷坑的邊緣處,列陣而出,只能希望關羽能夠將大軍安然領回。當然對于這一點,徐庶卻是很有些信心,而且他卻也知道此時位于包圍之中的關羽對于周遭的那些曹軍仍是怡然不懼的,只要遠遠地看到此時那高高舉起的青龍刀上依舊泛著森然的寒光,便讓徐庶感到了關羽的那份自信。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有最新章節更新及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