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六十三章 江東

作者 ︰ 無心楓

第六十三章江東

論三國之明主,屈指算來,也就是曹操,劉備,和孫權,畢竟他們三個人卻都是魏蜀吳三國的建立者。當然比起曹操和劉備兩個人,孫權還有著比他們兩個人更年輕的優勢。

沒有了像歷史上的孫權一樣,有了赤壁之戰明傳天下,讓江東勢力大漲的機會,這個世界的孫權倒是繼續保持著他謙遜的作風,對于像張昭這樣的老臣子,依然很是敬重,在更多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孫權也總是在周瑜這樣的積極進取之人和張昭這樣的老成持重一派人中間維持著他們的和諧。

當然對于這樣的局面,孫權倒是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畢竟只有讓手下的能臣異士們不是萬眾一心,他這個只是承繼了父兄余烈,而本人雖然有能力,然而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來彰顯的這樣的二世祖,卻也好管帶的。

不過不管是周瑜還是張昭,他們兩個人再是位高權重,但是兩個人都不是那種梟臣之屬,對于孫權都很是尊重的。

畢竟將相和的事情,對于一個勢力,尤其是對于如今的江東,身處在當世的劉備和曹操兩大勢力之間,自是極為重要的。

當然劉備到荊州和孫權領江東的時候,卻是相差不大的,而今江東卻是沒有太多的發展,可是荊州的劉備不僅是將原先的劉表故地,全都掌握在手上,更是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將他的勢力擴展到了整個大漢西邊的地域上。

如此一來,早就在當初和魯肅相見之後,得到了江東大局觀最好的魯子敬給他謀劃的江東發展的宏圖偉業之後,這位年輕的諸侯卻也有了別樣的心思。故而見到了荊州方面的的發展,江東諸人,尤其是孫權卻也不會是無動于衷的。

為了抑制這位緊鄰的快速發展,其實自劉備到了荊州的第一天的時候,江東的孫氏便一直在騷擾著荊州。從最開始想要謀奪荊南四郡開始,再到後來和曹操聯合出兵,以及江東出兵交州的舉動,雖然每次都是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不過他們卻是一直都在努力中。

不過看著這些舉動都是屢屢失敗,然而對于江東的影響卻是沒有什麼的。

這卻是因為,江東自孫策奠基之後,這一方勢力所依托的軍勢卻多是出自于江東的這些個當地的世家大族之人,當時的孫策對于這樣的情勢自然是明白于心的,作為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英雄人物,孫策自然不會希望在自己的地盤上受制于這些人,為了能夠將江東的大權全都一統,使得江東上下都只能用一個聲音說話——當然這個聲音自然便是他孫策,孫策自是對于這些世家大族動了心思,不過很不幸的是,他的想法固然是對他們孫氏在江東的統治有利,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是沒有人會對于刀斧加身而無動于衷的,孫策剿滅了會稽太守許貢,還沒有來得及為這一次削藩之舉慶祝,便被許貢的門客死士給害了性命。這自然是小霸王的出師未捷。

在孫策之後的孫權,自然也是清楚江東的形勢,以及他大哥丟了性命的關鍵之所在。故而孫權自是吸取了孫策的經驗教訓,對于江東的世家大族的權勢,卻沒有形成與他們的對立,像江東的虞,魏,顧,朱,幾個大家族,他們不僅在江東佔據了不少的良田土地,而且在他們附屬的土地上依附于他們的農丁卻也是極多,當然原本陸遜所在的廬江陸氏卻也是江東的一大家族,不過這一世卻是讓鄧瀚將之早早的拉到了荊州,而且陸氏一門卻也在那個時候就遷到了江陵,為荊州的發展獻策獻力。

江東的這幾個大家族,自是代表了江東大大小小的諸多世家的利益,以他們為首統合起來的實力,卻是不下于孫氏在江東的威勢的。

故而對于這些人物,孫權自是將孫策原本的削藩主張,改弦更張,將單憑武力予以絞殺而化作了如今的懷柔拉攏,卻是要讓這些人和孫氏一同享有江東的治權。

當然為了這份權力,江東的這些個世家自然也是付出了他們族中的人才加入到了江東孫權的這個政權之中,像虞家便有虞翻,魏家便是魏騰,顧氏一門則有顧雍,朱然自然便是朱家在孫氏江東的代表了。

對于這些人物,孫權自然也是對他們量才而用,而且像每次出兵,對外征戰的時候,每有所或,孫權也是對于這些人,以及他們身後的世家大族,也是多有獎賞的,就像當年奇襲了淮南的戰事,所獲得的利益卻也讓這些世家大族們有了些癮頭。

待這些世家們有了對外的癮頭之後,自然他們是希望能夠有著更多的利益,總是沒有人會嫌棄錢多的。

不過可惜的是隨後的屢次征戰,總是江東不勝為多,這樣的戰事中,消耗的孫權的直屬的那些實力,卻是沒有太多,就像當年的長江之上的水戰,以及在交州的戰事,孫權卻是通過這種看上去不勝的戰事,漸漸的加強了他孫權在江東的威信,畢竟沒有戰勝荊州獲得戰後的升息,倒是因為屢屢的投入而減少了這些世家的實力,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孫權卻是通過讓魯肅在東海邊上曬鹽斂財,將江東領地之內的那些山越人消滅之後,卻是讓周瑜在這些地盤上另置州郡,借以開發,還有淮南和夷州兩塊地盤的並入,這些可都是掌握在如魯肅,周瑜,程普,徐盛,這些並不是出身江東的那些世家大族人的手上的。

當然對于這些世家大族,孫權卻也不是一味的打壓與削弱,卻也通過恩遇籠絡之,就像當年從交州無奈的撤兵,明面上的原因自是因為荊州方面將遠赴漢中執行任務的周泰和朱然給逮捕了緣故。

不管是通過何種手段,如今的江東,那些原本還能夠和孫氏的江東政權偶有爭鋒的本地的世家大族,卻是漸漸的對于孫權的威勢難以抗衡。現在的江東將領方面,當然還是以周瑜為先,文臣方面自然還是張昭,但是這兩個人都是對于孫權忠心耿耿之人,不再有那些江東氏族本地保守實力的掣肘,孫權自是能夠更加自如的游走在如今的曹操和荊州兩大勢力之間。

當然更多的時候,荊州劉備卻是勢大難敵,孫權也只能像曹操方面示好,不過即便如此,孫權卻也不會對于荊州方面就做出一副冤仇難消的姿態,若非如此,在鄧瀚和史阿劍道對決的時候,孫權卻也不會派出步騭為首的使團,盡管這件事情中有著吳國太的因果,不過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他的行事中包含的目的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的。

況且如今的江東雖然總是挑戰荊州的顏面,當然到眼下,似乎也只是在交州那里獲得了南海一郡為立足之點,還將當年謀得的江夏之地,也被荊州的劉備給拿了回去,不過在每次停戰之後,江東方面卻都能很快的和荊州達成一種和平。

與孫權而言,不管是遠交近攻,還是遠攻近交,都不是對于江東最好的謀略,對于江東最好的策略,當然還是要以實際能夠得到的利益為準的。

至于江夏一郡,原本就是荊州之地,更是當年荊州最為繁華,人口稠密的兩郡之一,當然另一郡自然便是江陵,不過在江東佔有了江夏之後,卻是將江夏的人口戶數,盡可能的都給遷到了江東月復地,而使得原本的江夏僅僅擔負了一個江東對于荊州的橋頭堡一樣的職責。而今讓荊州方面奪回去了,除了地盤上有了些損失,可是在人口上,江東還是佔了實利。

再說南海一郡,攻略交州自然是讓江東的孫氏和其他世家之間的力量對比更加有利于孫氏,雖然僅僅得到了南海一郡,可是通過這里,江東卻是能夠和荊州的交州一樣,以此為據點,更為廣闊的探究南海向南那些地方的情形。

凡此種種,卻是使得江東盡管這幾年中看著像是對外總是處于一種弱勢,並且在世人的眼中,看江東孫權這位繼承了孫策,當年小霸王位置的人物,卻是沒有什麼威名的,不過在江東的內部,卻是再也沒有人會對孫氏中人小覷,尤其是對于這位正當年的吳侯孫權。

不聲不響間,江東勢力內部卻是被孫權整飭的很是順暢,沒有什麼彼此利益的對立體的出現。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江東再遭遇到如歷史上曹操那封與吳侯會獵于江夏的文書,或許不會有人紛紛起言,或投降,或對決,他們只會看著孫權的意思而行的。

當然看著主公的意思而行,並不是做一群唯唯諾諾的應聲蟲,他們卻是會更加的以主公的意志來行事,如此而已。

就像此時,吳侯孫權,自是坐在建鄴城中的吳侯府內,查看著從江北方面發來的有關許都城中的消息,而他的身邊卻是靜坐著魯肅和張昭兩人。

如今的天下間,江東方面派往其他方向的探子中自是以許都和襄陽為多,向著許都方面的,這些探子中,江東人自是以使者這樣的比較光明正大的身份為重,至于襄陽方面因為荊州方面重商,故而江東方面也是通過商路上的勾連來打通和荊州的情報往來。

通過這些年的接觸,不管是曹操方面還是江東,兩家都已經知道了此時天下間,若論情報傳遞的速度最快的莫過于荊州,至于其中的秘密,他們這兩家卻也多少能夠猜估到,不過荊州方面選擇了什麼飛禽,卻又是如何把握的,畢竟他們都沒有什麼穿越之人的投靠,也沒有當年作為主角的鄧瀚的那般運氣,自然也就沒有一下子把握其中的關鍵。

即便如此,從襄陽到建鄴這一路上卻是順水而下,故而從襄陽方面來的消息自然也是很快的。

不過這個時候的孫權重點查看的情報卻是從許都而來的。

「子布先生,還有子敬,你們如何看待此次曹操的舉動?」孫權自是問道。

「稟主公,雖然這些年來曹操跋扈,一直都是對于天子的詔旨,隨意的篡改,或者便是他身邊之人草詔,然而這次居然就這麼不動分毫的原書發回,還是首次得見啊」雖然被孫權稱為先生,當年孫策在位的時候,也是張昭時時的教導孫權的功課,可是如今孫權為主,張昭為臣下,這位行事穩重的老先生,總是受禮如一,時時刻刻為江東諸臣工的表率。

「以老夫所見,定然是許都宮中有變了,要知道,天子早些時候那個要大封天下諸侯的傳言可是風傳很廣的」

「子布大人之言甚是,以在下之意,許都宮中不僅有變,而且還是大變,主公且想,之前曹操不在許都,許都城中卻是接連有異常事情發生,不僅僅是流言蜚語廣布,居然還惹得在遼西鎮守的曹彰領著大軍疾馳而返,雖然並沒有兵戎相見之事,可是隨後的許都大火,以及近來在許都東門外被曹操斬殺的五百多人,總不是事出無因的」卻是魯肅說道。

對于事情的分析,不管是什麼人都是需要大膽假設,小心分析的,有些人分析的好,見機的秒,自然他們的分析也就無限的接近于現實,而魯肅自然便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

「那五百多被斬之人中卻有一個祖弼,這人平日里可是天子的近臣,更是承寶之人,此人平日里也不參與國事,唯一有過外出的事情,還是當年到荊州宣召鄧子浩入許都見駕,此外便是一個閉口之人。如今居然被曹操所殺,其間的原因定然與天子或者傳國玉璽有關」

「難道是傳國玉璽有什麼變故麼?」孫權卻是發話問道。對于傳國玉璽,于江東的意味卻是有些不尋常的,要知道當初江東猛虎的孫堅,卻是從洛陽城南甄宮的井中打撈而得傳國玉璽,並將之帶回江東,然而孫堅之死卻也與之有著不小的關聯,再說江東如今基業之來源,卻也是起于當時孫策將玉璽抵押給袁術,從而換的了袁術幾千兵馬的支援而來的。

而今孫權也正因為魯肅的到來,給了他指點了一條帝王之路,對于這塊象征著皇位傳承之物,在這個時候听到魯肅言談起,卻是勾起了孫權的遐思。

「這個在下卻是不敢輕言,不過也應該如此」魯肅卻是說道。

「難道是玉璽有失,使得曹操再能矯詔,卻不能落璽為印麼?」孫權再次問起,不過瞬間自是搖頭,之前的魯肅已經給了他很多的分析,沒有進一步的情報,自然也是到了極限了。

「主公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過如今荊州劉備有意稱王,遼東的袁尚也是耐耐不住欲要尊公,當然他們都是見曹操進位魏王之故,主公如今也是江東吳侯之尊,卻也不需要在這個時候去湊熱鬧啊」張昭自是對于孫權勸道。

「先生之言極是,孤自然不會在此時給曹操添亂的,畢竟我們已經從許都承惠良多,總是要給人家一些好印象,我江東才好意思借助曹操之力啊」孫權卻是戲言道。

此處孫權說道的承惠之事,卻是因為,以往的江東兵馬雖然戰力不弱,然而江東地面上卻是沒有好鐵的出產,像曹操一方自是佔據了宛城一帶,這自從先秦戰國之時就以良鐵聞名的地方,而荊州這些年中卻也在不知何處煉的好鐵,加強了他們的兵備甲具,倒是江東才是在這兩年中在淮南一帶,發現了鐵塊的產源之地,給了江東將兵士們戰力提升的機會。

「主公所言甚是,這兩年間,從淮南已經陸續往江東月復地傳送了不下于十萬斤的好鐵,足以裝備我江東銳士萬人余」張昭稟道。

「子布大人所言甚是,這些從山越人中挑選出的對我江東有著好感的兵士,卻是戰力極強,若是再裝備上這些優良的裝備,自是能夠大大的提高我江東的戰力」魯肅也是說道。

「即便如此,我們江東還是需要多多的努力,當然還要靠諸位為江東更加的獻計獻策啊」孫權卻是說道。

畢竟這些從山越中挑選出來的人,本身的身體素質,自是極好,另外這些人的出身與那些江東的世家大族也沒有什麼關聯,當然他們在這幾年中經過周瑜的好好教,卻也是對于江東很是忠誠,自然有了這些條件,對于孫權這一孫氏的實力自是大大的充實。

「報,主公,最新江北來的消息」

「哦,拿來」孫權接手,卻是打開一開,神色大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