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一百七十三章 真的,很茫然

作者 ︰ 無心楓

第一百七十三章真的,很茫然

和嚴顏,張任,還有黃權等人打了個招呼,帶著從長安那邊,由劉備同意後,發來的想讓張飛和鄧瀚兩個人一同北上的最新的指令,兩個人自然便是領著當初隨著他們一同南下的那千余的幽燕騎兵再次同行北上。

當然至于陳到等騎兵,卻是留在了豫章,盡管說此時的江東人已經有些手忙腳lu n,不過畢竟對于這些人,這些江東勢力,總歸是不能夠輕忽以待的,有陳到的騎兵在江東,始終都是一種威懾。

至于說此時跟著鄧瀚北上的人中,還有鄧艾這i 子,倒也不是說,江東這里的事情,不吸引鄧艾,不過對于雍州這將要發生的大戰,可是更為人注目。

鄧瀚還希望鄧艾能夠在這種場合得到更進一步的成長,不管怎麼說,對于鄧艾,這位歷史上三國中後期的絕代統帥,他也是不希望在自己的手上遏制了鄧艾的成長的。

從豫章郡到雍州,這之間的距離自然是數以千里計,當然這樣的距離,對于鄧瀚所騎乘的的盧,又或者是張飛的烏騅馬這樣的良驥來說,也算不得太遠的行程。

不過這一次的張飛倒是沒有像他們兩個南下的時候,那麼的急切,愣是將護衛他的幽燕騎兵給落在了後方,而只顧自己的痛快。

鄧瀚自是在看過了此一路上張飛的行s ,倒也大概能夠猜到他的心思。

雖說雍州的戰事已經開始了前段的摩擦,並行將進入兩方實質上的ji 手階段,不過張飛也是知道,這些進程卻是還沒有到關鍵之時。

他之所以如此按部就班的,施施然前行,並不是他不關心雍州的戰事,只是他知道,這場戰事雙方累計下來的規模和能量,卻是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結束的,要知道像當年的官渡之戰,可也是進行了不下于一年的功夫的,而今這發生在渭水兩岸的戰事,單就兵力而言,可是遠遠的超過了當年的官渡之戰,故而他為了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出現,並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力,也是要在這一路上漸漸的調整自己的心身狀態的。

「少爺,之前可是你像大王那邊請示的,讓我們一同北上的?」盡管此時的鄧艾也算是經歷了不少的場面,可是在這個時候得以能夠和鄧瀚,張飛兩個人一同北上雍州,去那邊參與和曹魏之間的大戰,還是讓這i 子,感到情緒極為j 昂的,單就這句話,在出豫章的那短短的一程中,可就問過了不下于十遍。

而今在和江夏城的文聘打過了招呼,從夏口一行人乘船北上直到樊城這之間的水路上,還是耐不住的鄧艾可又是來詢問了。

之前,在江東的戰事並不能夠像他們在衡陽城中預料的那樣順利的時候,鄧瀚倒也已經察覺到了張飛這廝對于江東局面的未能如願的失落,當然雖然這點失落也並沒有影響到軍中的士氣,不過鄧瀚倒也不想讓這麼個無敵的猛將,在這個時候只能靜看雍州方面的戰事頻發,而讓張飛坐等一旁。故而才有了劉備千里傳信,調他們一行北上的指令。

當然對于鄧瀚來說,他自是有著不得不北上的理由,畢竟以前他指令中司馬府所做的一些個動作,多少也該到了收網的時候了,作為中司馬府的當家人,看著自己一心布置的手段,都漸漸達到了他預想的那番效果,這種成就感,自然會讓鄧瀚也為之興奮的。

單就為了這一點,鄧瀚當然也會向劉備那邊建言一番,更何況他的請求,也並沒有耽誤了荊州在江東的推進,而且對于雍州的戰事,在劉備那里當然是希望手中能夠握有的底牌越多越好的。

一行人雖然在張飛有意調節自己狀態的情況下,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前進速度,不過再是如此,張飛這廝還是改不了 ng子中那份比較急躁的因素,故而他們相比較一般的進軍速度,還是要略微的快上那麼一點點的。

對于張飛的這種心情,鄧瀚自然也可以理解,比較而言,鄧瀚也是不希望錯過這場關乎天下間局勢走向的戰事的每一分進程的。

雖然說此一戰之後,不能夠就說天下無戰事,可是再想有這麼大規模的一戰的可能 ng卻是根本不可能有了,至少在鄧瀚這一世中是不可能有了。

故而能夠參與其中,卻也是這些風雲人物的一種當仁不讓的渴慕的。

當然在這個時候,卻也不是所有的參與其中的人會覺得這一場戰事是一種榮耀的。

就像此時在長安城的一座府邸中。

一個身形消瘦,臉s 雖然有些蒼白,不過看上去仍然不失其文士風流之意的人物,卻是獨坐園中涼亭,坐看亭下池塘中的游魚,發呆。

當然這個人物能在長安城中擁有自己的一座官樣府邸,自然是在這里h n的相當不錯的,而且看著這座府邸的格局,可以斷定長安城中能夠有他這樣地位的人物自是不多的。

不過這樣的人物,本該在這個時候,曹魏和荊州兩相爭斗的時候,或者忙碌,或者籌謀的時候,不想他卻是有些頹唐。

府中的下人們,近來自然也是察覺到自家大人似乎心中多有犯難之事,尤其是在那日一位中司馬府在雍州的官員拜訪過之後,卻是神情多有痴呆之時,雖然這些天中,也沒有听說過他們的大人有什麼公務上的錯失,不過見到他這樣的狀況,難得漢寧王也沒有煩勞于他,倒是讓他先行休養幾天,盡管此時這些下人們也是知道,以他們家大人充任的雍州主事的官位,在這個時候,正應該需要在大戰期間為國效力的時候,也好在這一場戰事中好生表現一番,也能夠在漢寧王架前爭些臉面,更為人矚目才是正理,不過他們的大人卻在這關鍵時候有些神思不屬。這樣的表現,卻是讓幾年來一直在服sh 在這府里的一些下人們有些不解。畢竟他們知道他們的大人,可是甚有才華,並且已然在雍州上下深孚眾望的一個人物,難道到了如今這個時候了,他們家的大人還念著當年和曹魏那邊的故舊之情,可是要知道當年的曹 可是已然要將其斬殺于軍前的,如此這般了,難道他們家的大人還是執 于舊情麼?

一些下人當然是不明白,此時這位雍州主事,曾經的丞相府主簿大人,楊修,楊德祖的心情了。

自從投入到荊州這一方勢力中,卻也已經有五六年的時光了,這些年中,荊州方面對于他自然也算是仁至義盡,信任有加,不僅通過種種的手段,將他的老父親楊彪楊大人從曹魏那邊給迎到了雍州,讓他們父子團聚,也讓九死余生的楊修在雍州這里任意的揮灑著他的才華,如今雍州這里從當年曹 撤軍之後所遺留下的一片白地,荒蕪之所,變成了如今欣欣向榮,逐漸開始恢復巍巍大漢故有雄風的古都風貌,也是有他的功勞在其中的。

看著這樣一片城池,在自己的揮灑之下漸漸的成型,有了如今的這樣的局面,卻是讓楊修多少次的沉 于其中,而對于那些往事,或者當初他能夠到了劉備麾下的同時所奉有的密令,他倒是希望那一切都是一場夢。

可惜,這樣的事情終究是事實,是存在的,並沒有因為楊修的罔顧而從此就消失無影蹤。

如今在曹魏和荊州兩方爭雄的關鍵時刻,那一層已經讓楊修放置于心底的事情,卻又給翻了出來,卻是讓他在近來的政務中的表現很是有些心不在焉。

當然此時已經到了長安城中的劉備,卻也沒有想到太多,對于這位大漢四世三公子弟的表現,漢寧王卻是以為楊修乃是因為近來太過 勞了,才讓他先行休養,畢竟在劉備的心中,雖然此時的戰事有些緊張,不過還不到那種容不得屬下休息的時候。再有面對著曹 ,如今的劉備卻也不是沒有什麼底氣的,畢竟自從劉備到了荊州之後,卻像是潛龍在淵,終于有了一塊立足之地,讓他能夠在短短的時間里,就遨游其間,並且聲威顯赫,為一時之選。

故而此時的劉備自是信心十足,對于手下人卻也是可以從容不迫的調動其間,當然沒有當初在徐州之時面對著曹 那種武將如雲,謀臣如雨,而自己身邊單有兄弟三人,很是孤單的舊貌了。

劉備自是表現的很是仁義,不過他越是這樣的表現,卻是讓楊修卻是在這其中多有難以言表的感覺。

算是在曹 和劉備兩個當下最為英雄的明主身邊都有過接觸,故而楊修卻也能夠在心中對于兩個人比較客觀的做一番比較。

不管怎麼說,相比較曹 的智比天高,謀比海深,劉備這里倒也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對人以誠,別管劉備這份誠意其中是偽作也罷,是真心也成,不過在劉備這里,倒是讓楊修能夠感受到過的更加舒心一點。

卻也不是在曹 這位嬉笑怒罵從不多加掩飾時候,楊修不曾感受過那種暢快,可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緒之中,曹 對于旁人來說,還是相當的有壓力的。

在曹魏的許都,楊修自是能夠感受到當時那種彼此的提防和機心,而今在這里,倒是讓楊修卻是不需要去時刻猜估身邊人的意思。

這些年中的舒心,自然是讓楊修很是選擇 ng的忘記了一些東西,可是在如今這個時候,劉備和曹 兩下里就要決戰于渭水之濱的時候,透過一些人,從那邊傳來了對于他的要求。

面對著這樣的要求,楊修似乎這才想起來了,他本身在這里應該做的事情,卻也想起來當初在雍涼大戰之時,那個清瘦怪吝的老狐狸,向他說的一些話。

「楊主簿,以如今我方和荊州勢力的敵對,自然兩下里也就不能夠始終並存于天下的,不過這些年的情況,你我卻也不需多說,畢竟荊州劉備不愧為主公曾經推許過的,能夠和主公並稱于天下的英雄人物,居然從當年一個落魄之極的流賊,變成了如今輕松間就獨掌了荊州,ji 州,也連帶著涼州和益州,這大漢少半天下的一方人物了!」

「雖然我等自然也是在不斷的尋找著荊州的破綻之處,好將之盡早的消滅,不過眼下看來這件事情可不是能夠在旦夕之間能夠解決到得,若非如此,之前我們和江東那種尷尬的聯手之下,也就應該讓劉備束手了,可是如今居然成了這個局面,想來,你和老夫同樣都是不希望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你之才華,自然不需要他人來言表,而在丞相的心中,對你楊修,楊德祖,卻也是相當的看重的,若非如此,以你的年紀而言,如何能夠以如此之身,還得以為丞相府主簿之位!」

「故而,在這個時候,雖然說我們並不想承認,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雍州這里,我軍的前途也就像你所預判的那樣,形如j 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過眼下雖然如此,未必將來也會這樣,故而,老夫這里卻是有一事想要托付于你!」

「如今荊州的發展自是正正如上,而且荊州對于我們的防範,卻也是相當的嚴密,非是老夫無能,不過在面對荊州之時,也是有些尷尬無奈之情的。不過不入虎 e,焉得虎子,我們總歸不能夠對于荊州無所知曉,故而卻是希望德祖你能夠以身犯險!」

「不知道,為何文和先生會選擇了我?」這是當時楊修問出的唯一的一句話。

「呵呵,這個問題,還需要回答麼!」當時的賈詡卻還是問了這麼一句,「卻是因為你足夠聰明,卻是不夠j ng明!」

「你的聰明,可以看得出,你能夠猜到很多人的心思,這當然是你的優點,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你卻是不會有什麼好的前程,畢竟有時候,真正聰明的人,會選擇大智若愚,像荀公達,像程仲德,可是你不是這樣的。而說你不夠j ng明,卻也在此,畢竟上面的人,並不需要一個能夠隨時知道他想什麼的人的存在的!j ng明的人,自然也是會表現的該知道,他當然知道,可是不該知道的,即便知道,他也是不知道的,難得糊涂啊!」

「當然,說了這麼多,想來不用老夫再去言語什麼了,如今j 肋一出,以德祖的智慧,也應該想到接下來,可能會有什麼結局,若是你答應了老夫之前所說的,或許還會有些轉機,當然即便是事成,老夫卻也不會輕易的動用你的,卻是不管足夠關鍵的時候,也不能夠顯出你來,或許到了那個時候,也就是你真正的功成名就之時,也就不需要太過的委屈自己,裝個糊涂人了吧!」

此時楊修腦海中卻是不斷回想起當時的情形,不可否認,當時的情況,于他而言,也就是在生死之間,或許以賈詡當時的能力,也已經從獲得的那些個情報中,掌握了火候,不會讓他輕易的送死,也或許是真的就那麼巧合,就讓關羽的大軍于當時破了曹軍的大營,不過,不管如何,在那一次的j 肋之中,楊修並沒有因此而喪了 ng命,還真的就在那位戴陵的扶持之下,到了荊州,也由此逐步的走到了今天。

對于劉備能夠輕易的相信與他,楊修倒也多少能夠猜到定是當日曹軍中發生的那些個情況,有荊州的情報人員已經報知了劉備知曉,卻也還有些原因,便是楊修畢竟是楊彪,這位大漢四世三公之後,而曹 對于這些當年的漢室勛舊之臣以及他們的後人,卻多是大肆的以異己之心相待,故而有了這其間的種種因果,才讓楊修為荊州所善意相待。

而且還讓他在雍州,和徐庶,楊阜這樣的人物並駕齊驅,一同為雍州的恢復出謀劃策,一同為雍州的發展奉獻力量。

可是事到如今,時至今日,有些事情,卻是到了該了解的時候了,不過這個時候的楊修,卻是覺得他的眼前是一片的 茫,前方的道路,在他的感覺中本來還是一條通天的大道,可以讓他一直前行下去,一直走到路的盡頭,看看他為之奉獻了才華和揮灑了青h n之後,最終打造而成的長安古都,雍州大地能夠成就一個什麼樣的局面,以及通過他的努力而漸漸養成的絲綢古道能夠給這里的百姓們帶來些什麼稀奇好玩的玩意,又是能夠從遠方的西域給這里的古樸帶來些什麼樣的變化,可是在那個戴陵再一次的出現在他的眼前的時候,這一切似乎都開始園區了,而這個時候的楊修自是頃刻間變得 茫了,他的眼前的一切似乎變得恍惚了,而他卻是該如何的選擇呢

向左走,向右走!

,最新最快的小說文字更新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