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 卷二, 引來金鳳凰 102、驚喜?堂前

作者 ︰ 5妹

不一會兒見面結束,又快到了午餐的時間。父親說要去準備飯菜,三弟很狗腿地說要去請姑父過來幫忙,卻被父親制止了。

「今天,是婆婆和三哥第一次前來,理應由我自己下廚……」

父親還沒有說完,三叔就笑著打斷了他的話。「妹夫,葉兒能請到他姑父幫忙,那就讓他請去唄正好,也把親家一家都請過來,我們從京城難得過來一趟,也認認親戚」

這邊三叔才說完,那過若瑩堂姐就接話了,「正是,我們這麼多人過來,哪能讓您一個人去做飯呢?小姨在天有靈,看到我們這麼多人等你一個人做飯給我們吃,還不得心疼死呀」

一時大家臉上都有了笑意。不過,這兩人發話活躍一下現場氣氛還可以,但誰還真敢只听他們的?現場還有一位老大,她老人家還沒發話呢

父親還要堅持,而且準備起身就往廚房里面走。老人家見狀,也只好出聲了。「雖然我也想嘗一嘗女兒這麼多年吃東西的味道,但是,你三哥說得對,我們從京城過來,路途遙遠,難得來一趟,且年關又近了,還必須趕回去。所以,在這里也不能久留。你就在這里陪陪我們吧我們娘兒倆也聊聊」

及至老人家發了話,父親才躬身應道,「是」。——各位親看見了吧,這就是古代著名的某種體制——「父父」、「子子」——的一個小小的細節性的體現。

及至他體味到老太君話里的另一層意思——還要返回京城——之後,他又意識到自己僅僅回答「是」還遠遠不夠,又急切地挽留諸位,「既然難得來一趟,那就到這里多住幾天或者過了年再回京城吧哦,不,」父親又意識到自己用了對待客人的口氣,「不是,那您老人家就在這里長住吧這兒也是您的家,也有您的孫女孫子不是?」

「我倒是想在這里住呢,倒是想伴著陳橋生活的地方再活幾年——不過,我們前一晚得到陳橋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地出發了。京城的家里,雖然有你大姐當家,但她也是公務繁忙,有很多瑣事也得交待和安排,因此,還只得先趕回去。」祖母對著父親,倒是態度非常的好,說話也和聲細氣,盡量說得讓父親好接受一些。「你看,這次我匆忙得,連幾個孫子孫女的見面禮都沒有準備,你們也別見怪,祖母雖然不太富裕,但這幾份禮,到時一準給你們補上」

父親又惶恐地起身答謝,「沒關系沒關系,這也是因為您出來尋找女兒心情急切難為您這時還記得,謝謝我代幾個孩子謝謝祖母了」父親的意識,到現在是真正地回來了,這時的回答應對,都可以稱得上是得體的了。

不多時葉兒的聲音傳來,他領著外婆家的人回來了。

虧得外婆家來客不多,只大姑和姑父兩人,其余外婆外公進城去了,表姐夫婦帶著孩子回了表姐夫娘家。

這兩人一來,又是一通熱鬧,待一一見過後,去廚房的去廚房,其余父親、大姑和我陪著幾位在堂屋敘話。

「小妹隱藏得,可真是深呢這次若不是得到司馬家大公子定親的消息,懷疑此事跟小妹有牽連,我們恐怕還不能這麼早尋來」三叔的話,進一步證明,司馬家和陳家以前就有婚約,我的這門親事,是母親早早就定下了的。

「之遙也是的,陳橋離你這麼近,你竟是一點訊息都沒有得到」祖母也笑著埋怨。

「唉喲喲我的伯娘師傅,我就知道要遭埋怨的你不是不知道,從小到大,陳橋妹妹想做什麼,別人還能阻止嗎?她若是不想讓我們找著她,我們誰有那個能耐找得到她呀這正說明一個問題——她在這兒的日子,可比在您的身邊舒服大伙說是吧?。」黃伯娘這是,直接地表揚父親為母親營造了舒服的生活環境,又間接地用撒嬌的語氣進一步化解祖母的哀傷。

這話,祖母還真愛听——她的潛意識里,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得到過幸福的生活吧

「其實娘子她……也想念你們的。她常常一個人發呆……可能就是在想念你們。」父親一說話,祖母又有悲傷的趨勢了。三叔見狀,趕緊轉移話題。

「青草呀,都說這秋糧是你指導莊民們種出來的,一路從縣城過來,看到很多人在搞什麼冬耕,修什麼水利,說,這也是你的主意,你祖母呀,對這個很感興趣呢有兩個工地還親自去瞧了來著你快跟我們說說唉呀你怎麼能想出這麼好的主意呢?」

別介呀我能不說嗎?要我回答,不是教唆我撒謊嗎?要不,我就說實話,說我穿越而來,這些水利、秋糧什麼的,在我的前世司空見慣?

不幸的事,這件事還引起了在場很多人包括老太君的同感。「就是這幾個法子,都是造福百姓的好法子你快跟我們說說,到底是怎樣做的呢?」

「听說,你還能讓良田一年二熟青草,你想明白了沒有?有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還是祖母和俺親呀前面一些的問題,我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呢祖母的這個問題我還是可以說一說的

「回祖母,」我干脆起身到屋中間回話,「這件事情,我也跟附近的幾個田莊莊主研討過,覺得可以一試。我們是這麼想的︰

往年,莊民們不是清明前後才把稻種直接播到秧田里嗎?明年,我們在立春後,待氣溫稍高時,就在家里先浸種,使精選的稻種在家里發芽;把秧田呢,整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方便用稻草搭成棚子在晚上或是出現倒春寒的時候用來保溫,以確保秧苗的生長;在清明前後,原本要播種,氣溫也較高的時候,秧苗估計就可以移插到田里去了。這樣,可以使插秧時間提前大約一個月。

按稻谷的生長時間,到夏至後,這一季估計就成熟了。但我們不是等這一季的稻子收上來後再播種,而是提前,大約在立夏的時候,再次浸種,育秧;待這一季一收割完畢,立刻又耕田,在立秋前把秧插下去。我們估計,也只需比現在的收割季節遲一個多月,那時氣溫還有蠻高,第二季又可以收割了。」

幾位都听得很認真。一听到這里,堂姐夫倒是比別人先听明白我所說的。

「我知道了,這個一年兩熟的訣竅就在于育秧第一季育秧的時候,由于氣溫低,就先在家里讓稻種發芽——這個倒是容易,把谷子浸濕,放在廚房或者是溫度高的地方就行了;但是發芽後的稻種要順利長成秧苗,那就要靠你所說的稻草棚子——其實我覺得要是天氣暖和的話,也可以不用。這一季由于氣溫低,所以秧苗長得慢,要留較長的時間;第二季的時候,是第一季的稻谷在成熟、但還沒成熟的時候就育秧,這時氣溫高,只要較短的時間秧苗就長成了。所以,你的這個法子其實說穿了也很容易,關鍵是育秧」

「更關鍵的是,怎麼這幾百年幾千年,就沒有人把它給想出來呢所以呀,還是咱青草厲害」堂姐一看堂姐夫好像也降低這個法子的價值,趕緊補救。

「你一竅不通,別打岔」祖母阻止若瑩堂姐,她又給我介紹,「你姐夫管著家里的田莊,也算得上是個田莊主,對這些個種田的事,也是半個行家呢」又對著堂姐夫,問他,「你也別這一季那一季的,只說一說,青草的這個法子,倒底行不行呀?」

「我看至少在金芷縣這個地方是可行的京城也應該問題不大,我明年也想嘗試一下再到京城以北,可能第一季的育秧就得再想法子。」果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堂姐夫看上去文人一個,竟然還考慮到了地域的氣溫差別

「就算只是京城以南,那田地的面積也是可觀的若真是這些地方的良田能夠一年兩熟,那也是大大的造福于民呀」即便是一年兩熟的地域打了折扣,祖母還是很高興的樣子。她又對著黃伯娘說,「你趕緊地擬一個折子,將青草所講的法子上報朝庭,讓朝庭來推廣——這個推廣也是要時間的,要是再遲,可能很多百姓明年第一季的育秧就遲啦」祖母見風就是雨,像是個性急的人。

「別急,祖母。我覺得,現在,我們都還是處于猜想階段,這一切都還只是想象中的事——是不是今年我們暫時不上報,先試驗一年,明年,一系列的做法都成形了,再上報朝庭?或者,就報告朝庭,我們在搞這個試驗,也不至于說我們知情不報。」

這個方案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但是後來,我卻很後悔,因為,第二年的氣候,又如同今年一樣,種兩季的,倒是都在適當的時候趕上了雨季,但是,反而是種一季的,卻在需要雨水的時候,遇上了干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山里人家最新章節 | 山里人家全文閱讀 | 山里人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