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三十六年,信陽王郡主死于北疆,皇上追封為公主入皇家皇陵,居于眾位公主之上,信陽王以哀兵之姿反擊而勝,文熙三十七年,信陽王太妃安國夫人木氏請上方寶劍,斬殺軍需官,另外處死一百余名奸商污吏,誅殺全家告慰北疆戰死的英靈,文熙四十二年,蟄伏五年的安國夫人(木太妃)再起殺心,將朝中次輔,戶部尚書,右督御史,檢察院統領等一百余人的叛國受賄罪證上繳文熙帝文熙帝震怒傳旨以叛國罪論處殺無赦誅殺之人入奸臣名冊,共後人唾棄」
丁柔在書房找到了奸臣策,目光停留在這一段上。感謝太祖皇帝,是他開創了奸臣策,據說每位做官的人人手一冊,而且奸臣策不斷的完善中。
一百多人都叛國了?丁柔不相信,木太妃是找借口殺人為女報仇吧,當時因北疆的糧草不足,棉衣里都是黑心棉花不足以抵抗嚴寒,武器砍人都是卷刃的,如此在北疆鎮守的將士如何不對大秦寒心?貪官勾結奸商,為的不就是銀子銅錢。
據記在那一年木太妃很忙,忙著協調均需糧餉,忙著安撫低迷的士氣,忙著讓北疆將士們相信大秦皇帝所以疏忽了郡主,致使她走失或者被人擄走,死于北疆城頭。
丁柔嘆了口氣,目光在奸臣策上快速閱覽者姓名,尹承善不會無的放矢,白氏也許就是上面之人的女兒,只是她不會用原先的本名吧。
書架背後傳來交談聲,「都察院的御史彈劾安國夫人(木太妃)為女報仇草菅人命,祖父,當初一百多名官吏加上其家眷不下千人,難道說有人是含冤的?信陽王太妃的心腸著實「
「也許有冤枉的,但不意味著他不該死。」丁老太爺話語頓了頓,對面前的丁蕭道︰「你不了解安國夫人,當初隱王之亂沒少死人,其中同樣有無辜的人,雖說當初太祖皇帝偏疼隱王,朝野上下兩家王府收買了很多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隱王,在太祖皇帝的壓力下,有許多人是陽奉陰違,當時信陽王王妃率兵平叛,血滿京城有冤枉的,卻給皇上留下了最為穩固的江山,重新選拔官吏,徹底清楚掉開國功勛對朝政的影響,他們死得不冤。」
「祖父的意思是安國夫人並不是草菅人命?」
丁蕭嘴唇抿成一道線,丁柔從書架的空隙處望去,他後背挺直,仿佛泰山壓頂也壓不不垮脊梁,放下奸臣策,丁柔現在對外面的事兒更為有興趣,彈劾木太妃絕不是小蝦米,背後必然是哪位皇子在布局支持,丁棟說李大人重新找主子,沒有比有希望奪嫡的皇子更好的主子了,既然繞不開信陽王府,就先搬倒木太妃,冤枉不冤枉的,最終下決定是皇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