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在身 正文 第十九章 巫符神

作者 ︰ 中秋女

巫蠱文化對于外地來的愛大山來說,似乎是一種信不信由你的獵奇故事,他抬著頭定定地看向聶小瓊,似乎還想听到一些更具體的東西。

「一個人至少應該有簡單的反射,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可雕畫上的這個人似乎連這些都沒有,更別說人類經過幾千年的文明和發展,早已具備了復雜反射,如︰望梅止渴、驚弓之鳥、談虎變色等,這些應該是人和一些動物都對于具體的信號刺激所產生的反射,是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而形成的,這畫面顯然有些不對勁,很可能是這村寨早古老的一種巫術!」聶小瓊說道。

愛大山嘴里喃喃地念道︰「巫術!」,此時一副神游天外的樣子,也不知道腦子里是不是正在想怪力亂神的感覺,有妖有怪的古代故事,還有古代彝族女子身著民族服飾小小的美和神秘的快感。

眾所周所,一個人的反射是由反射弧來完成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者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有規律的反應,聶小瓊心想一個巫師不想讓皮膚和上的神經感受器通過傳入神經傳入神經中樞,再由傳出神經傳入效應器,在這麼短的一段路上,巫師要做到讓反射弧傳不到大腦又或者麻痹大腦的神經,更甚都有可能使用的致幻藥品,從而產生幻術,讓疼痛減輕,不過,也不可能達到此畫面這婦女的祥和程度,讓聶小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當時彝族人在那個時代的醫療技術是根本不可能到達的。

而李時珍發明的麻醉散是在明代,聶小瓊心想即使推出中國最早的使用麻醉的三國時期的華佗,還是更早一些的扁鵲,可這些都在中原地區,這里不過是一個偏遠的少數民族邊陲,這畫面上的女巫就已經她掌握了最早最原始的巫術?。

想到這里,聶小瓊不由得再次抬頭看了看這塊坊,最上面的那塊石扁看些來都已經蒼老得要被石化了,表面的石質經過風吹雨打,一些已經有了一些象馬牙石的顆粒,下面的石腳部分倒是還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經過世人的手不停地觸模,眾人的體汗在上面,經過長時間的磨擦、演變,象是吸收的眾人的靈氣,讓其表面看起來光滑圓潤,象是躺在這里見證是無數蒼桑的歷史變化。

聶小瓊到過緬甸邊境上的專門賣樹化石、玉石等的那條街上,就親眼見過當地樹化石的打磨前的初樣,同這里坊最上面的表面的石料差不同,據當地人說,這種樹化石經過了萬年才可能形成這樣的。

照這石坊被石化的程度,聶小瓊不敢想它經過了萬年,但甚至少十分之一是有的,那就是元代,成杰思漢到過雲南,再說也不可能打到這深山老林里啦,為彝族人民立塊這石坊,似乎更是無稽之談,聶小瓊腦子里一陣陣地混亂和糾結,覺得扯遠了,此時思緒又被一個聲音打斷︰「你是說這彝族婦女會巫術?」愛大山說道。

聶小瓊被他問得有點疲了,胡亂地點了點頭。

「你說這彝族婦女會不會魔術?」愛大山說道,聶小瓊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是被愛大山這樣的思想給刺激得有些找不到方向了,覺得他的思路離這石坊似乎更遠了,更不靠譜,再說歷史上最早的魔術紀錄是在埃及,再傳到中原的。

愛大山看聶小瓊搖了搖頭,一點不相信他,急道︰「也許是這彝族婦女用極迅速敏捷的技巧特殊裝置把實在的動作和真相掩蓋起來呢?」。

愛大山的說法,讓聶小瓊一愣,她也看過一些中國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夸父逐日,至種瓜立即結果,爬樹可以登天,等等的,難道這些就是中國最早的魔術的雛型產生了?不過,這東西中國最早有沒有聶小瓊也拿不準,根本回答不了愛大山的問題,干脆直接把眼楮移到第三副雕刻。

最後一副雕刻的是許多人聚在一起,表情開心,象生長在自己熱愛的仙境般樂土上,彝族婦女的身後已經沒有了干涸的大地,樹木發出女敕芽,大地又恢復了生機,似乎一切都同這彝族婦女有關。

此時畫面上顯現出人與黑鳥和大自然永恆相依,似乎在暗示著在這個僻靜的村寨,黑鳥與人平靜和諧相處,真正融入的情景,這位彝族婦女的衣著顏色更深了,額頭也有了皺紋,手持法器,穿法衣,旁邊有一群穿著彝族服飾的人群,眼神專注地看著她,象是非常地尊崇,這位彝族婦女顯然是受到人們的尊敬,聶小瓊從她那深淺不一的皺紋里,似乎看到了更神秘的東西了。

聶小瓊見過人們拜佛,似乎就是這般的虔誠,還看過一些關于彝族的巫術的資料,其活動絕大部分由畢摩主持,畢摩是彝族世襲的祭司和巫師,只限于男子擔任,他們掌握文化知識,精通彝文經典,熟知關于天文、歷法、譜讀、倫理、史詩、神話等傳統典籍,凡彝族生死、婚嫁、吉凶禍福、午節、鬼節等都少不了畢摩作法,畢摩是溝通人世與神靈世界的人,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享有很高的威望。

而這村寨口坊上的記載卻是一位女性,聶小瓊弄不明白這石坊里有些什麼樣的玄機,不過,聶小瓊從這彝族婦女服飾上的承變上,同樣看出了石坊上反映了另一面彝族巫文化的投射.如前所述,彝族婦女所戴的黑布雞冠帽,千百年來被承繼下來沒有改變,這是由于彝族認為其具有祖先護佑的作用,但是,一旦某種形制的服飾被認為有害,即毫不猶豫地進行革除,如雲南祿勸彝族中男子多穿黑色瓖邊短褂,原本是長袖衣,前後各有兩個衣袋,後來有個人過崖子時後邊兩個衣袋被樹支掛了下來,那人失足從崖子上跌落摔死了,巫師打卦,說後邊兩個衣袋有鬼,不能要了,于是兩個衣袋就被去掉了,這樣四個衣袋的長衫就變成了兩個衣袋的短褂了。

另外,聶小瓊從此彝族婦女的衣著上看出了滲有濃厚巫術及宗教觀念的巫符神圖,也是服飾圖案中廣泛采用的護身求吉的「靈物」,如字、十字、人字、壽字等,特別是在這彝族婦女的法衣上、還有手中操的法器等上,多繡八褂、祥符及避邪紋符,由于雙數為吉數,瓖飾銀泡、珠貝等必用雙數等等。

看完了這副雕刻,後面就到石匾的底部,正好也連著石頭的頂端,沒有了人物性、故事性的畫面雕刻,聶小瓊看見過貞節坊、秀坊、水井坊、---甚至于明清時烈女坊,卻沒有見這種石坊,這喂鳥的人又是誰呢?,聶小瓊一副沉思狀的時候,愛大山眼神有些迷惑地問道︰「這彝族婦女就是傳說的女巫嗎?。」。

「我不知道!」聶小瓊答道,不過,幸好兩人基本明白了這雕刻畫里的內容,心情都有些沉重,驢友們或多或少地都弄死過這些黑鳥,兩人看了看四周,愛大山覺得有些奇怪,這村寨口,一個人也沒有,鳥也沒有,除了一座橋,並且一眼就可以看到橋上什麼也沒有,可不明白為什麼都市天師他們幾個人在村寒前為什麼突然會遇到黑鳥呢?眼前除了這坊,再也沒有別的建築或者樹木可以隱藏這鳥了。

愛大山此時抬頭看了看近5米高的方形建築,最高的石頭上有一個小孔,從里面流出一些濃液,伸出手來抱了抱,似乎抱不穩,「我上去看看?」愛大山猶豫地說道,聶小瓊點了點頭,意識到石匾是從中間橫過來的,那麼石頭的頂部到底會是些什麼?愛大山看到聶小瓊點頭了,便不再猶豫,掏出先前斷掉的那根繩子來,在繩子的一端上打了一個結,結上又用一個勾子系住,當作重物體,做好這一切,愛大山在地上甩了甩試試,然後看準石坊的頂部,用力一甩,繩子頂部的勾子就緊緊地勾在石頭的頂部,勾子象勾在凹槽里,愛大山有些迷惑地看著聶小瓊道︰「難道是石頭的內部是空的?」,聶小瓊明白他的意思,只是石頭是空的,才能這麼緊緊恰在上面。

「你再往兩邊劃動一下,看是不是空的?」聶小瓊說道,愛大山沒有答話,雙手幅度很大的擺動了一下,果然劃到是頂部那塊石頭的一角恰死,一拉,繩子繃緊,動蕩不得,看起來固定得很結實,愛大山扯了扯繩子,確認兩邊都已經結實了,活動了一下手臂和全身。

愛大山向四周看了看,似乎想找一個武器在手要安心一些,看到地上有一塊很尖歷的石頭,隨手撿了起來,放在口袋中,然後把繩子的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部,提了一口氣,開始小心翼翼地沿著石坊柱邊往上爬。

聶小瓊有些緊張地看著愛大山的一舉一動,愛大山把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作為腳的著力點,動作干淨利落,象是經過了特殊的培訓,一分鐘還未到,就已經到了石頭的頂部。

剛到石頭的頂部,同愛大山頭部平衡的位置時,就听到愛大山「啦!」地驚呼了一聲,手中的繩子劃落,聶小瓊的眼前一黑,就看見一個物體從高處墜落下來,聶小瓊心里閃過一絲異樣,心念電轉之間,實在不敢想象愛大山從五米的石坊上砸下來會是個什麼樣子,站在了原地打了個哆嗦,一閉眼,心想,還未進村寨,難道愛大山在此就要歇菜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劫在身最新章節 | 劫在身全文閱讀 | 劫在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