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在身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古字石書

作者 ︰ 中秋女

聶小瓊暗想這壇子里的酒會不會是雞爪,或者是鴨爪之類的一些東西?,再說,是個人也裝不進這麼小的壇子里,聶小瓊縮回手以後,猶豫著是否還要再繼續探究,轉念一想,覺得眼前的東西如果不把它看清了,時時在腦子里殘留著,那才是恐懼的根源,也是不明智的,此時雖然害怕,但旁邊還有二傻,總比此時停手,還時不時地卻會腦子里盤繞著這是鬼東西要強得多,再者說了,酒里的即使藏著一個怪鬼-----,那經過那麼長時間,也早就化了。

再說神婆在自己的地宮里,也不會傻到放些什麼危險的東西,又不是在她的墓室里,而且她在玄關里已經設計機關了,還讓二傻躲藏是棺材里不時跑出來嚇人,自己一路走來,遇鬼火,滅陰火,再看到鬼怪一般的二傻,到神婆的地宮,----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也有了一些悟性,許多的事情並不象別人嘴中傳說的那樣,想到這里,聶小瓊不再猶豫,伸手進去又攪了一攪,雖然也是攪到了硬物一類的東西,但聶小瓊為了給自己壯膽,心里卻默默再念古代王充在論衡中的句子︰「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呼?,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念了一遍之後,聶小瓊覺得自己心定了許多,膽氣也大了許多,眉間的暗色消失,心里似乎穩了許多,定了定了心神,用手電往里一照,臉色頓時變得蒼白,胃里一陣陣地翻江倒海,十分惡心和難受,忍不住咳嗽起來,嘴里急促地念道︰「天啦!原來神婆把鳥------」。

半響,聶小瓊感覺壓抑得說不出話來,直想喘粗氣,「你----不,它不---咬人的!」二傻急促地說道,更是語無倫次,似猛然之間明白了聶小瓊此時的害怕這東西,心道,這二傻此時總算說了一句正常人的話了,听了二傻的話,讓聶小瓊臉色緩了許多,也明白它是不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可不知道這神婆為什麼把他們這村寨里稱為神鳥的東西放進里面呢?這神婆不也犯了-----,剛才懲罰驢友們的時候,可是一點也不心慈手軟。

轉念一想,神婆要把黑鳥放進去,也是很困難的,自已剛才把手伸進去的時候,壇口就已經很緊了,會不會不是鳥?,想到這里,聶小瓊壓住了惡心與驚駭,想再仔細看個清楚了,也許到時候,好替驢友們說話,聶小瓊用長把勺把那麼骨頭再次舀了起來,干脆拿起一些骨頭仔細觀察,發現這些骨頭的中間灌滿了水,暗想只有這些骨頭本生是空的,才可能中間有水,聶小瓊想起吃魚的時候,經過煮了以後的骨頭都是實心的,同樣體積的骨頭,當然骨頭也會輕一些,只有鳥骨的中間部分是空的,鳥類的骨頭之所以是空的,是因為鳥骨為了減少體重,便于飛行。

聶小瓊經過分析和判斷,覺得十有八穩是證實這壇子里的骨頭確實是鳥類動物,看清後,心里放下了許多,暗想神婆泡這種他們自己崇拜的黑鳥做什麼?聶小瓊清楚地記得中午的時候,都市天師把這種黑鳥叫鳩,雖然聶小瓊現在還弄不清楚這種鳥具體靠吃什麼生存,不過,從都市天師的嘴里听起來感覺就不是太好。

轉念一想,即然這里的彝族人把它稱為神鳥,是吉祥的化身,又被神婆偷偷的用來泡酒,暗想這東西就不可能有毒,而且奇香,不禁用一個指頭粘了一點湊到鼻子上聞了聞,感覺除了濃稠以外就是香,看起來還很滑潤,終于腦子里突然忍不住想償一償到底什麼味?,本能地伸出舌頭舌忝了一下,香得浸入心肺,如醉如痴。

聶小瓊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先前還惡心得要命,現在卻舒服之極,看到眼前的二傻愣頭愣腦地看著這一切,便開口問道︰「二傻,你以前偷吃過這東西沒有?」。二傻搖了搖頭,答道︰「不-----沒!」聶小瓊暗想二傻再偷東西吃的時候,就讓他偷這個東西吃,總比偷罌粟子要強得多,再說,萬一偷到了蘿陀羅花子,那還不得毒死,便說道︰「你以後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吃這個!」。

二傻有些弄不懂了看了看聶小瓊,不過,聶小瓊也懶得再跟他講,再說以他見識,即使跟他解釋了,他也听不懂,只讓他照著做就行了,暗想這麼香的東西,拿一些回去,還不把父母把他們給香昏了,也好少怨自己一些,想到這里,又從背包里拿出一個喝剩下的礦泉水空瓶子,聶小瓊看了一眼空瓶子,暗嘆了一聲︰「幸好沒有扔!」,便讓二傻用長把勺舀了一些到空瓶子里面。

二傻好奇地接過長把勺看了看,想看西洋鏡似的,然後才一勺地舀,待二傻幾乎把它裝滿的時候,又親自把瓶子的蓋子旋緊了,然後小心地把酒放進背包里,接著,再讓他打開了一個櫃子,發現跟剛才的那個差不多,也就不想再看了,直接讓二傻再打開幾個櫃子,發現跟前面幾個壇子差不多,此時聶小瓊有些急,暗想要這麼一個一個看,恐怕是神婆回來了,也看不完,只是挑一些重要的看一看就行了,再說那群驢友還捆在樹上呢,只有錢琳琳一個人獲救,自己在這地宮里也要想點辦法,多少出點力才行,最好是掌握了些神婆的不為人知秘密或者讓顧忌的東西,也好讓她住手,腦子里有了這個想法,又覺得把這神婆殺鳥的事情押在這酒上面有點懸,畢竟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而且也不好判定這鳥就是她殺的,她還可以推給二傻等等一些人,不定她還會做一些意不到的事情-----,等等。

雖然自己有十足地把握可以確定這黑鳥最長不超過20-30年的時間,說明這黑鳥在神婆年輕的時候就泡進去了,難道神婆青年的時候想成為神,或者想擁有神一般的能力,所以把彝人稱為神鳥的東西用來泡酒喝?------等。聶小瓊猜不到神婆泡這鳥酒的真正意圖是什麼?不過,卻清楚現在最主要的是在這彝族村寨里,人們把她看成神一般地看待,沒有人會相信聶小瓊一個陌生人說的話,弄不好反而------。

想到這里,聶小瓊說道︰「二傻,都是一樣的,就別打開了,浪費時間!」。二傻象是听懂了聶小瓊的話,帶著聶小瓊帶來一個櫃子面前,打開後,是幾塊薄而長的石碑,幾乎要頂到石櫃的頂端,用手模了模石碑,上面有些坑坑凹凹,象是有一些字,用手電一照,果然是石碑上有字,難道是石頭書?。

讀過歷史的人,有可能記得書上說過,最早的石頭書起源于東漢,而最大的石頭書出于唐朝,是唐文宗為了避免人們在學習經書時傳氣抄錯誤,便下令將《詩經》、《論語》等十二部儒家經書,刻成石經,立于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學內,供學員們抄錄和誦讀,當時一共雕刻114塊石板,計650252個字,至今字跡還清晰完好,清朝康熙年間,有人又用九塊古板補刻了《孟子》一書,同開成石經放在一起,所以又稱十三經刻石,當然聶小瓊覺得眼前這櫃子里的石頭肯定不是那223塊中的一塊。

只是想到在這神婆的地宮里還能看到石頭書,倒是實在想不到的,還有就是石書里到底寫的些什麼,聶小瓊此時十分想知道,只是在石櫃子里實在是不好看,便讓二傻把它最上面的那塊石碑抱了出來,放在地上,聶小瓊迫不及待把眼楮移到最上面上一看,是一古字,第一個字就古得讓聶小瓊看不懂,不過,這個字好象見過,又好象沒有見過,象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道符,又象是一個藝術珍品。

這個古字雕刻得十分精細,聶小瓊不由得用手電細細照,仔細觀看起來,粗眼一看,這個字凹刻下去的,可細看又是凸出來的,聶小瓊揉了揉眼楮,難道是自己的視感發生了錯覺?,再仔細會發現這古字在手電是照射下,明暗變幻著,聶小瓊不明白是否是光的作用,讓實際的陰刻凹字錯認為是陽刻凸字,還是這字本生就是一個道符字,有其特別的深意?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聶小瓊拿不準這古字到底是個什麼字,又不敢認死理,也不敢多做深思,在這神婆的地宮驚奇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雖然這個字對于這塊石頭書很重要,開篇就是這個字,但想要馬上弄清楚到底是個什麼字,可能會為這個字耗去太多的時間,想到這里,本能地轉過頭看了人面竹椅對面的鏡子一眼,聶小瓊心里有些著慌,便不敢再浪費時間,神婆隨時都會有回來的可能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劫在身最新章節 | 劫在身全文閱讀 | 劫在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