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錄 第一卷 大唐有女初長成 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戰

作者 ︰ 嘉瀅

話分兩頭,就在張瑩為女童課本繪制插圖的時候,她的父親張稹已在登州開始訓練新招募海軍。

張瑩在父親啟程赴任的時候又送給父親一套關于海軍訓練、行軍布陣等一系列的書籍,此次,張稹從這套書籍中借鑒了不少優良的經驗。

新招募的海軍在他的訓練下一天強似一天。半年過後,第一批接受訓練的海軍已被送到遼東,他們將在那里參加大唐對百濟的戰爭。

日月如梭,一轉眼已經是大唐龍朔三年的秋天。此時,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湛藍色的天空顯得空曠而高遠。微涼的空氣里浸透著成熟作物的氣息。

此時,一場史上著名的海戰,白江口海戰正在轟轟烈烈地上演著。

提到白江口海戰,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百濟王扶余豐。在他被迎回百濟後,百濟內部接二連三地出現內訌。

引起這些內訌的直接因素就是權力。扶余福信不滿道琛分了他的兵權,于是他就殺死了道琛,然後他收攏了道琛的部下。從此,他一個人獨攬了百濟軍權。手握兵權的他,自然不會把百濟王扶余豐放到眼里。

扶余豐兵權旁落,他成了個沒用的擺設。

對于扶余福信的專權,扶余豐自然是對他恨之入骨。扶余福信也視扶余豐為「眼中釘」。

于是,百濟內部上演了第二輪搶班奪權的鬧劇。

為了拔掉扶余豐這個「眼中釘」,扶余福信想出一條計策。他佯裝自己得了重病,臥床不起。想等到扶余豐來探望他時,伺機殺掉扶余豐。

誰知百密難得一疏,他想殺掉扶余豐的消息走露了。

扶余豐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帶著他的親信殺死扶余福信。他成了百濟軍隊的統帥。

扶余豐妄圖與大唐對抗到底,他派人向倭國和高麗求援。

高麗人憾于大唐的國威,沒敢派兵增援,而倭人認為這是一個插手朝鮮半島的好機會,于是向百濟派出援兵。

當劉仁願、劉仁軌攻佔真峴城以後,唐高宗命令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衛將軍孫仁師領兵渡海援助他們。

這時,扶余豐招來倭國人以抗拒唐兵。孫仁師率領的軍隊的和劉仁軌、劉仁願的軍隊會和在一起,唐軍聲威大震。

幾位將領認為加林城是水陸交通要沖,先要攻下它。

而劉仁軌卻說,加林城乃水陸要沖,地形險要,若急攻會傷亡大量士兵,慢攻亦會曠日持久。而周留城乃蠻虜巢穴,群凶聚集之地,若攻破周留城,余城不戰自破。

于是眾人听從了劉仁軌的建議。

孫仁師、劉仁願與新羅王金法敏率領陸軍前進,劉仁軌與別將杜爽、扶余隆率領水軍和糧船從熊津入白江,和陸軍會合,一起向周留城推進。

旭日當空,百七十艘巨大的戰艦在碧藍色的海面上快速行駛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唐水師在陽光的照耀下越發顯得盔明甲亮,當唐軍的戰艦駛向白江口時,戰艦上的士兵,遠遠看見上千艘倭船停靠在白江口岸邊,百濟的騎兵在岸上守衛著倭軍的船只。

水兵們交頭接耳地說道︰「想不到倭人衣著破爛、身材矮小,他們造出來的船只和他們的人一樣,也是又小又破。我們大唐的一只船比他們十只船還要大。」

「倭人真是不知羞恥!這麼破爛的船只也好開出來現眼?」

「百濟蠻夷也真下賤,找到這麼不濟的倭人援手。」

負責瞭望的哨兵急忙把他們的發現的向主帥劉仁軌報告。

一個穿著盔甲披著大紅斗篷的老者從船艙里走了出來。這個老者精神矍鑠,瘦削的臉上長著一雙精光四射的眼楮,海風吹來他斑白的續發隨風舞動,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的大唐名將劉仁軌。

當劉仁軌看見千艘窄小不堪的倭國船只浮在海面時,他心里說道︰「螢燭之光也敢與日月爭輝。」電光火石間,一整套嚴密的消滅倭國軍隊的戰略已他的大腦里形成。

他下令道︰「布陣。」但見令旗飄飄,一百七十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整齊劃一的戰斗陣形。

此刻,倭船上的倭軍也看見大唐戰艦停在前方不遠的地方。在離海岸最近的倭船上面站著一個身材奇矮、相貌極端猥瑣的倭人。這個倭人就是倭國的指揮樸市田來津。

「我前有千余只倭船應戰,後有百濟騎兵守衛,我想打贏這場仗是很容易的事情。」想到這他的臉是不禁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情。于是他命令最前面的船隊上前和唐軍交戰。

戰鼓聲聲,看見倭船沖過來,大唐艦隊的陣型又隨之變幻,一百七十艘高大堅固,制作精良的戰艦在海面上掀起的水浪把沖到近前的倭軍小艇沖得七扭八歪。

倭船剛與大唐艦隊接觸,立刻陷于劣勢。倭軍指揮樸市田來津急忙把他們的船只撤回。他開始和手下商議對策。

樸市田來津本是一個鼠目寸光、狂妄自大的倭人。雖然剛一交戰,倭軍就處于劣勢,可是,他卻絲毫不以為意。

「將智兵勇。唐軍的戰船不足二百艘。如果剛剛讓更多的船只都沖上去和唐軍作戰,一定會嚇退唐軍的。」想到這,樸市田來津對手下說道︰「我等爭先,彼當後退。」

說完這句話,樸市田來津和他的手下各領一隊倭船,毫無次序地沖向唐軍早就列好的戰陣。

劉仁軌看見倭船蜂擁而至,船上的倭軍軍容不整,他心想︰「此處宜用夾擊戰。」

他指揮艦隊再次變換陣型。

水面上的一百七十艘戰艦瞬間變換成左右兩隊,把前來進攻的倭船圍困在陣中。

倭船圍在陣中沒有回旋余地,他們互相踫撞在一起,船上的倭兵登時亂作一團。

見倭船被困住,海風又是朝倭軍方向吹,劉仁軌心想︰「此時,宜用火攻記。」于是,他下命令道︰「準備火攻。」

令旗再次隨風飛舞起來。軍艦上的弓箭手將捆綁在箭頭上油脂、松香、硫磺之類的易燃物質點燃,然後用弓射向倭船,運輸艦上的數十部大型拋石車此時也派上了用場,拋石並把涂滿油脂的球體點燃,用拋石車拋向倭船。

風借火勢、火趁風威,倭船起火,船上的倭兵被燒得被倭軍被燒得焦頭爛額,抱頭鼠竄,一時之間烈焰沖天,四周的海水被戰火映得通紅。倭兵哪里還有作戰的底氣,紛紛棄船逃命,嗆死、燒死、淹死者的不計其數。

不過片刻之間倭軍潰不成軍。唐軍軍威大壯,喊殺聲震耳欲聾。大唐水師個個奮勇當先,弓箭手個個箭無虛發,弓弦響過,倭軍應聲倒下。還有些大唐士兵手持鋼刀躍上敵船,揮刀砍殺倭軍。

見倭軍輸得一敗涂地,樸市田來津眼中露出凶狠、貪婪之色,他妄想自己可以敗中取勝,不停地指揮身邊的倭兵向前沖。只是,他能指使的倭兵越來越少。

不多時,大唐士兵躍到他的指揮船上,他揮舞手中的武器,和大唐兵將撕殺起來,沒過幾個回合,他就被一個大唐士兵刺中,他哼也沒哼一聲,就倒了下去。

停靠在岸邊的倭船上的倭軍看見他們負隅頑抗的指揮被大唐兵將剿殺,哪里還敢戀戰,駕船落荒而逃。

至此,大唐水師在白江口海戰中大獲全勝。獲勝的大唐士兵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錄最新章節 | 繁華錄全文閱讀 | 繁華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