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錄 第一卷 大唐有女初長成 第二十章 謠言

作者 ︰ 嘉瀅

張瑩見這個一臉奴性又頤指氣使的年輕人的眼球凸出,看人時一雙瞳孔緊縮,她判斷出這個人的眼楮有問題,而且他的眼疾屬于高度近視那種類型。

伏安和伏準是同族,他和七拐八拐地能夠攀上親戚。他年幼時家境好的時候讀過書,而且寫文章,吟詩作對都不錯。後來他家道中落,再後來父母雙亡。

伏錦程為了顯示自己品格高尚把伏安接到他的家中。伏安無依無靠自然是百般討好伏家人。他經常寫一些溜須拍馬的詩詞歌賦給伏錦程歌功頌德。伏錦程很吃伏安這一套,也對他另眼相看。

這伏準不喜讀書,見伏安有幾分文采,經常讓伏安替他做文章,他遇到文會、筆會時也把伏安帶在身邊,撿一些簡單的題目讓伏安替他作詩,然後寫上他的名字,以便在同窗面前威風威風。這伏安倒也不負他的希望,每次都能讓他在文會、筆會中顯露一下才名。時間一長伏準離不開伏安這個助力,就把整天把他帶在身邊。

對于伏準來說,伏安唯一的毛病就是他眼神不是很好,可這點事也不是什麼問題,他伏家丫鬟小廝眾多,安排兩個人伺候伏安還是可以的。所以伏安處在伏家的地位是主不主、奴不奴。時間一長,他身上自然染上那種頤指氣使又奴顏媚骨的氣質。

書歸正傳,伏安雖然眼神不濟,可是倒能感覺到對面女孩子身上的隱隱散發出的威嚴氣勢,他心一慌,不由得怔了一下。可是,他隨即想起自己的族叔伏錦程是九卿之一的太府卿,在朝廷中地位非同一般,自己沒什麼可怕的。于是又擺出飛揚跋扈的神情說道︰「小姑娘,我是太府卿伏大人家的人,到你們這里是來尋人的。告訴我,你看沒看見過永佳郡主也就是一個美若天仙的、衣著華麗的年輕小姐帶著一群手下來過這里?」

「噢,原來這個眼神不濟的人是伏準的手下。我還以為伏準那個白痴知難而退離開杭州了呢。沒想到他還是賊心不死。」想到這,張瑩不由得怒火中燒。

伏安看不清張瑩臉上的表情,他自吹自擂地說道︰「告訴你,那個永佳郡主可是我家公子的紅顏知己,如果你知道她的行蹤就盡快告訴我。」

「她既是你家公子的朋友,為何你家公子不知道她的行蹤?還要你來打听?」

听到紅顏知己這四個字,張瑩心中怒火更勝。可是,理智告訴她,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她現在必須想一個辦法擺月兌伏準這幫紈褲子弟的糾纏。

這時,就听伏安說道︰「我家公子這些天遭到奸人的暗算正躺在床上休養,他當然不會知道永佳郡主去了哪里。」

「伏準和楚騫一伙人象是中了邪地大老遠跑的杭州來究竟是什麼原因?既然小飛還沒查出來,我不如問問伏準的奴才,或許能從他口中問出來。」想到這,張瑩努力壓下心頭怒氣,盡量使自己說話的口氣讓人听起來有事不關己的意味︰「我倒真的知道永佳郡主的行蹤,可是,人家是郡主,我一個民女怎好泄露她的行蹤?」

盛怒之下,張瑩編的這些假話還是有漏洞的。可是,伏安沒听出來。什麼主人就有什麼奴才,伏準為人輕浮,舉止輕佻,伏安整天與他呆在一起,自然沾染了幾分伏準的習氣。他雖然看不清對面女孩子的容貌,可是,听她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倒心中甚喜,恨不得多和她說幾句話才好。

于是,他說道︰「小姑娘,我家公子是未來的郡馬爺。你知道永佳郡主的行蹤就快些告訴我。」

「怎麼又出來個駿馬爺?」

「據太子東宮里的人傳出來的可靠消息說,永佳郡主此番來江南是要挑選她喜歡的青年才俊做郡馬。我家公子那樣的卓越不凡的人物自然是郡馬的不二人選。」

「太子東宮里的人?這件事情怎麼又扯到太子東宮里去?」听到伏安的話,張瑩不由得滿頭黑線。

這時,伏安對張瑩的話中存在的漏洞反映過來︰「不對呀,小姑娘,你一介民女遠遠望見郡主還有可能,怎麼會听到她和手下說什麼?」

「我的表姐是郡主的貼身侍女,我去找她玩的時候剛好無意中听到一些她們的談話。」

「那她們說了什麼?」

「永佳郡主只是來江南游歷根本不是找什麼郡馬。我還知道她這些天被人無端被人打擾心情很差,听她說,如果再有人來糾纏她,她就上書給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出面為她主持公道。」

「郡主把皇後娘娘抬出來給她撐腰?皇後娘娘是她的義母。這回問題嚴重了。不行,我回去得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家公子。」說完,伏安轉身向外跑去。因為跑得飛快,他被石頭扳了一跤,等候在外面的兩個跟班急忙跑過來扶起他,三個人上了一輛馬車後,很快在張瑩的視野中消失。

張瑩知道自己剛才說的話,伏家的奴才一定會一字不差地告訴伏準。伏準如果害怕就會離開。她還要想辦法把剛才的話傳給其他的紈褲子弟,這些糾纏她的人畏懼皇後娘娘的天威應該不會再有膽量來冒犯她。

「好了,這回麻煩可以解決了。」張瑩暗自松了口氣。

可是,輕松的心情剛一露頭,張瑩的腦子又開始旋轉起來。

「給我編造謠言的人真的出自東宮嗎?太子是想拉攏我和嘉兒,可是他沒必要指使手下做這樣的事情。那麼那個制造謠言的人是誰?他又為什麼如此害我?」所有這些謎題象雨後的藤蔓一樣瘋狂滋長在張瑩的大腦中。

這時,收工的鐘聲敲響,張瑩先收起自己的思緒,打起精神去查看工人們對風車配件的制作情況。

張瑩走了快一個月,裴耀對她很是牽腸掛肚,他給張瑩寫了很多信,可是,張瑩因為忙碌著制糖作坊的事情根本沒時間給他回信。沒有張瑩的消息,他變得坐立不安。性格外向的他一有什麼心事都會向父母或是好朋友訴說,可是,這次他沒有和任何人說起自己的心事,即使心中再坐立不安也盡量裝得若無其事。至于為什麼會這樣,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放學的時候,眼看張嘉就要到家了,裴耀終于忍不住問道︰「嘉兒,現在你姐姐應該早就到杭州了吧?。」

張嘉點頭說道︰「是呀。我姐姐現在已經到杭州了,她在信上還讓我替她問大家好。」

「你姐姐沒義氣,她就不知道給我們一人寫一封信報平安。」裴耀稜角分明的臉上露出幾分幽怨來。

見裴耀不高興,張嘉急忙說道︰「裴大哥,你別生氣,我今天回去就寫信告訴姐姐,讓她給我們每個人都寫一封平安信。」

張嘉不知道姐姐一個人在外面闖蕩時的苦惱與辛勞,他只覺得姐姐離開家這些天似乎真的冷落他和裴耀這些好朋友。不知不覺,他那雙烏黑明亮的大眼楮里露出歉意的目光。

「嘉兒,你別理裴耀。讓你姐姐給我們每個人寫一封平安信,她每天就不用做別的事情了。」見張嘉臉上有幾分囧態,陸瑾急忙打圓場。

然後他又對裴耀說道︰「她自己會武功,還有那麼多大內高手保護,她有什麼不平安的?」

「那她在江南有什麼看到什麼優美的景色、那里的風土人情什麼樣?她遇到什麼好玩兒的事情總該寫一些回來讓我們分享吧。」

「裴大哥,我姐姐也沒把她的見聞和我分享。或許,她遇到什麼煩心的事情了吧。她每次遇到什麼難題的時候都會是一副對人不理不睬的樣子。」說完這句話,張嘉粉女敕的臉蛋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因為他感覺到姐姐最近似乎真的遇到什麼難題。

听到張嘉的話,陸瑜忽然象是想起了什麼。他對張嘉說道︰「嘉兒,你姐姐去江南只是為了游歷嗎?她就沒想做些其他什麼事情?」

「我姐姐只是說過,她此次去江南要把爹送給她那杭州府匯通制糖作坊打理好。其它的就沒了。」

「可是,我怎麼听說你姐姐去江南是為了……」

陸瑜的話沒說完,就听陸瑾說道︰「哥,你別和嘉兒說那些無謂的謠言。」

「有人說我姐姐的謠言?陸大哥,是什麼謠言?」听到這句話之後張嘉的眉毛擰到一起。

「沒有,那些沒影的事情你就不要听了。」陸瑜急忙說道。

「不對,看你的樣子,一定是听到什麼中傷我姐姐的話。陸大哥你告訴我,我要找那些人算賬去。我是男子漢,要保護姐姐,不能讓人平白無故污蔑她。」張嘉雖然年紀小,可是他察言觀色的本事卻不差,見陸瑾吞吞吐吐的樣子,他已經猜到八九分,焦急、憤怒的神情在他那張粉女敕的臉蛋上交織著。

「真的有人說張瑩的壞話?你小子,有什麼話快說,別等我收拾你。」裴耀沉著臉說道。听出陸瑾話里的弦外之音,他心中比張嘉還著急。

「我也是才听到的。有人說張瑩去江南是為了擇郡馬。我還听說很多朝中大臣家的公子象是伏準、楚騫還有沈嵐他們都追著張瑩去了杭州府去。」

「什麼?你听到這樣的事情怎麼不早和我說?」裴耀差點從馬背上跳起來。

「老大,我也是才听到這樣的傳聞。我這些天光顧著學孔老師那套文源劍法都快累斷氣了,那有精力去听別人的八卦之詞?」陸瑜苦著臉說道。

陸瑾分析道︰「這些天沒听到有人傳伏準和楚騫還有沈嵐他們幾個人的緋聞。我還有些奇怪。按理講他們不可能如此沉寂的。這些人一天之內不制造出兩件風流韻事除非遭天譴死了,或者是他們現在根本不在洛陽城。他們能夠如此沉寂這些天,這實屬不正常。伏準他們一群人沒準真的去杭州府了。」

「我和姐姐有心靈感應的。難怪我總能感覺到姐姐很不開心。是不是那些人真的去找姐姐了?」張嘉擔憂地說道。

陸瑜安慰張嘉道︰「嘉兒,沒那麼嚴重,你姐姐是多聰明的人,還有一幫大內高手保護她,那些人對她來說根本不足為患。」

「什麼不足為患?你沒有被人糾纏過,不會懂得那種滋味多難受。張瑩那個人從小到大都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她一個女孩子孤身在外,現在不知道要多煩呢。」說著說著裴耀兩道劍眉氣得倒豎起來。

「我明天就請假去杭州看姐姐,如果那些人真的去纏著她,我就把他們打扁了。」張嘉粉女敕的臉蛋漲得通紅,一雙烏黑碩大的眼眸閃著憤怒的光,這一刻,他好像忽然長大了。

「嘉兒,有裴大哥在,還輪不到你一個小孩子出頭。」裴耀的語氣忽然變得很平靜。

「嗯,老大這是要干什麼?」陸瑜和陸瑾兄弟倆面面相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錄最新章節 | 繁華錄全文閱讀 | 繁華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