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錄 第一卷 大唐有女初長成 第四十二章 想法

作者 ︰ 嘉瀅

張瑩從皇帝李治的行宮回到匯通制糖作坊已經是午後時分。

此時,作坊後門敞開著,作坊管事韋盛指揮著搬運工人從馬車上卸甘蔗。見到張瑩,他興高采烈地說道︰「郡主,這回我們的原料問題終于解決了」

听到韋盛的話,張瑩心想︰「現在的原料問題是解決了,可那只是一時的。如果沒有屬于作坊的原料基地,這原料供給總是會受制于人。」

這句話一出在張瑩腦海里後,她的大腦又接二連三地冒出一系列想法︰

她要在陽光充足、溫度、雨水適合的地方購置大量土地作為她的蔗糖原料基地。

她還要大規模培訓技術人員與維修工人和制糖工人,因為她要在大唐乃至海外開設匯通制糖的分號。

因為信息不靈通致使自己在剛剛過去的原料戰中處于被動地位,她現在決定要擴充自己的信息組織。她要專門培養一批人去搜集方方面面的信息。這樣自己才能處于不敗之地。

張瑩的腦子里盤算這些事情,她似乎對韋盛的話充耳不聞,對眼前的熱火朝天的搬運場面視而不見。

見小主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韋盛心想︰「永佳郡主本是心思機敏、機變百出之人,今天怎麼變得有些木訥?噢,明白了,一定是永佳郡主出面解決的原料問題。所以,她看見有人給作坊送原料才絲毫都不覺得驚奇。」

想到這,他看著張瑩的目光中多了幾分尊敬。

張瑩的頭腦里冷不防冒出這些該如何做好後續經營的想法後,她三兩步奔回自己平時辦理事務的房間里。她現在要仔細考慮一下,把這三件事情的每一個環節都詳細考慮清楚。

「娘好象在杭州府還有幾千畝土地,自從我們家搬到洛陽去以後,這些地似乎分成若干個田園交給她在這里的王氏族人管理,我明天親自去拜訪王氏族人並告訴他們從明年開始種植甘蔗。再向他們承諾,到時候我會以市價收購。這樣,他們即可從中獲利,我也有了蔗糖原料。」

想清楚這個問題後,張瑩的思緒又放到後面兩個想法上來。她要設立一個專門教授學員技術的書院。而培養、訓練一些情報搜集人員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兩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先解決哪一個,她在腦子里比較了一下,最後決定先行培訓技術人員。

此時,窗外暮靄沉沉。收工的鐘聲恰好在這個時候敲響。

張瑩急忙讓海棠去通知工人還有作坊的幾位負責人收工後到議事廳議事。

工人們收工後收拾停當就紛紛聚集到議事廳內。大家似乎形成了一個印象,那就是每次郡主召集大家議事,說的事情都關系到作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一旦討論的事情形成共識,大家就會受到很大益處。

所以,眾人只要是听到去議事廳議事的通知時,一個個都會變得喜形于色。

見工人和幾個管事還有唐青到齊後,張瑩把她要成立工匠書院的想法向眾人說了一遍。末了她說道,只要是匯通制糖作坊的子弟,她會考慮優先招收。而且作坊里幾個技術過硬又識字的工人還會被調到作坊給學生上課。

「郡主的這個提議好啊,我們這些做工匠的人也能進入專門的書院讀書。如此一來我們這些工匠的地位也會比從前提高。」一個負責機械修理的工人說道。

听了他的話,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幾句話過後,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讓他們的子弟到書院學習制糖術。

還有幾個年紀較輕的工人向張瑩詢問,如果他們也想多學些技能,郡主的書院收不收?

張瑩答應收下他們。這些人樂得合不攏嘴。

眾人情緒高漲,大家又給張瑩提了幾條好的建議。張瑩一一采納。這之後,眾人才散去。

等到會議結束時,張瑩發現她的師父也就是作坊的技術總管唐青坐在座位上。剛才議事時,他至始至終一句話都沒有說。

待眾人散去後,唐青沒離開。張瑩知道他這是有話想對自己說。

沒等唐青說話,張瑩搶先問道︰「師父,怎麼好像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

「丫頭,你成立這個工匠書院是不是還要我幫著帶徒弟?」唐青答非所問地說道。

「師父會是書院的院長,自然要負責給學生們上課了。」張瑩回答。

「丫頭,稱得起是我徒弟的人只有你一個。我收你為徒並非因為你是郡主,而是看你聰明過人。當看到你的軸承設計圖時,我就知道你在技能方面資質過人,很想收你為徒。所以,我當時找了一個理由讓你做午飯,只有通過看一個人做菜的刀工、火候還有味道才能判斷出這個人是否心靈手巧。當我看到你的做的菜肴刀工精美、火候適中,菜式精細,我知道你不止心靈手巧而且還有很大耐心。而這些正是做一個優秀工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頓了頓,唐青又說道︰「丫頭,具備你這樣質素的徒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收下你是我這輩子最明智的選擇。可是,現在你不能隨便收一個人就讓他當我的徒弟。你明白嗎?一般的庸才老夫是不會收的。」

說完,唐青象一個固執的小孩子一樣瞪大一雙眼,撅起嘴巴,他的胡子也一翹一翹的。

看到唐青的樣子,張瑩覺得很好笑,她強忍著不使自己笑出來,一本正經地說道︰「師父,我創辦這個工匠書院的真正用意是為將來建立匯通制糖的分號打基礎。我只想讓你把制糖設備的制作還有維修技術傳給那些人。至于其他本事,你想傳給他們就傳給他們,如果你不想,誰也不會勉強你。別生氣了好嗎?。」

听張瑩說完話,唐青忽然笑了,他說道︰「這麼說還差不多。丫頭,師父的那些厲害本事都留著傳授給你。做大唐郡主沒什麼稀奇,做一個懂得工匠技術的大唐郡主才了不起。」

「我這個師父還是是與眾不同,生氣快,消氣也快。」看著充滿孩子氣的唐青,張瑩不由得笑了起來。

第二天她又親手寫了招生告示,派人出去四處張貼。然後,她又派專門的人負責招收學生。

忙完這些事情之後,張瑩騎著馬親自去拜訪王婷的族人。她把王氏族人聚集在一起後先向眾人派發了禮物,然後向他們提出明年種植甘蔗的要求,並且告訴眾人,她會每天補償給每戶五十文錢,這筆錢她會在年末發放。每家的甘蔗她會以市價收取。

種甘蔗有錢拿,另外再把甘蔗以市價換錢。這等于每家有了兩筆收入。這讓王氏族人開心不已。

開心一會後,眾人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一個個又變得憂心忡忡。

一個年紀在五旬上下的老者說道︰「郡主,前些天甘蔗大幅漲價,一些人連甘蔗種子都開始囤積,種子的價格被炒得很高,而且市面上現在很難買到。如果你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難題,我們非常願意種植甘蔗。」

「老伯伯放心,種子的問題包在我身上。」張瑩回答。

接下來,她詢問眾人如果種植甘蔗,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

一個人又說道︰「郡主,我剛剛在地里種了冬小麥,如果現在除掉小麥會給我造成很大的虧空,能不能等收獲小麥後,我再種植甘蔗?」

「毀壞農田里的秧苗是觸犯大唐律,要判處刑罰的,再說,他只要答應種植甘蔗即可。」想到這,張瑩急忙說道︰「可以。等你收獲小麥之後,你再種植甘蔗不遲。」

然後,她又對眾人說道︰「誰的地里還種有其他秧苗的,想收獲後再種植甘蔗的也一並與我說清楚,我專門記下來。如果沒有,大家就同我簽訂一份種植契約。」

王氏族人見種甘蔗有利可圖,紛紛與張瑩簽訂契約。

原料基地的問題解決了,張瑩心中一陣高興。

她回到匯通制糖作坊時,卻見招生處門可羅雀。

原料除了作坊工人的子弟想入新型的工匠書院外,沒有人願意把孩子送到這里。

這個張瑩能夠理解,因為「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深入人心。誰都想讓孩子讀書考取功名,沒有人喜歡子弟讀書後不做官倒去做工的。

「現在沒人來沒關系,等到有人看到我的工匠書院里出來的工匠賺到巨額收入的時候,就會有一些人的思想發生改變。」

此時,張瑩遇到事情的時候都變得非常沉穩。她把張家在杭州府的另一處房產月華居暫時作為工匠書院的授課地點。

好在作坊工人的子弟和作坊內的年輕工人踴躍參加。這新型的書院一時到不至于冷場。

匯通制糖作坊每天都收到大筆購貨款。又要管理經營,又要找時間給書院的工匠們上課,張瑩變得比從前還要忙碌。

就在她忙碌不堪的時候,有一個人比她還要忙碌。這個人就是葉無雙。

葉無雙自從給張瑩制造謠言,然後又在太子怪罪下來時,她很成功地把自己的過錯說成是為太子籠絡人心而出的策略。這讓太子李弘對她刮目相看。

她在感受到人生變幻,時運難測的同時,又開始讓手下人對張瑩的作坊進行監視。

張瑩在原料戰時變得分外謹慎,讓作坊乃至身旁的可疑人物全都離去,這些人里面就有葉無雙的手下。因此,葉無雙能探听到的關于張瑩的信息倒也格外有限。

盡管如此,她還是知道張瑩最近賺取了大筆收入,而且她過得也相當開心。這讓她非常惱火。一個邪惡的計劃,在她腦子里面形成。

「永佳,過了這麼久,我才又準備一份大禮送給你,真是對不起。等著,當你發現這份禮物之時,就是你魂歸離恨天之日。」

想到這,葉無雙的臉上又露出得意與殘忍交織在一起的笑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錄最新章節 | 繁華錄全文閱讀 | 繁華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