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幸福小兩口 正文 070.汗!咱是半文盲

作者 ︰ 寧怡

張家的書房,整潔而優雅。

李畫敏坐在書桌後,面對擺放在眼前的一疊子帳單,愁眉苦臉的。看到帳單子上半多的字不認識,李畫敏才意識到南宋的字跟二十一世紀的字有很大的差別。

汗咱成了半文盲了。從一年級念到大一,李畫敏的成績一向優秀,沒有料到穿越到南宋,居然有許多字不認識。

李畫敏手舉毛筆,遲遲沒有下一步行動。毛筆字難不倒李畫敏,酷愛書法的母親,從初中就開始逼李畫敏練習書法,將這種強加于人的行動美其名曰︰修心養性想起母親那些不近人情的行為,李畫敏現在是感激涕零,真懷疑母親有先見之明,知道自己要穿越。

唉,要算賬,卻看不出帳單子上寫的是什麼。不能坐以待斃得想辦法月兌身

在旁邊等候的張依蘭,見到李畫敏愁眉不展,關切地問︰「敏敏,你是否身體不舒服?」

李畫敏未來得及回答,坤伯母拿個大算盤放在李畫敏跟前,笑眯眯地︰「敏敏,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都是羅家那些蠢人弄的。不值得跟他們計較。敏敏,你既然來到我家,好歹幫坤伯母個忙,阿宇說你算數最拿手的。」

無意間掃見自己衣袖間露出的通紅,那是剛才坤伯抓李畫敏時留下的,這位武林高手抓過的地方,隱隱有些疼痛感。李畫敏有了主意,皺眉說︰「坤伯母,我這手腕疼痛,不能握筆。要不這樣,你來寫,我來算。」

「哎喲,敏敏你手腕上紅紅的。」張依蘭往李畫敏的手腕望去,驚叫起來。

得知這通紅是因為剛才坤伯的抓握引起的,坤伯母、張依蘭都深表歉意,一再代表坤伯向李畫敏道歉。李畫敏很大度地表示不介意,只是現在不能寫字而已。

于是,李畫敏叫坤伯母拿來一張大宣紙,用大木尺子造成表冊樣,列出「物品名稱」、「需要數量」、「已有數量」、「增添數量」、「價格」等,以及「小計」、「合計」項目。接下來,張依蘭念出帳單子上的物品、數量,李畫敏指導坤伯母填寫到表格中去,順便算出購買物品的數量、需要銀兩,叫坤伯母填寫上去。

「敏敏,不用算盤計算麼?」坤伯母和張依蘭都擔心算錯了。

「不用,我算數一向不用算盤的,只用心算就行。」對于算數,李畫敏很有自信心,自小就看爺爺、女乃女乃賣藥,又常跟父親去收購藥材,只要不是太復雜的數目,她往往一看就知道結果了。

坤伯母不太放心,找借口算了幾樣物品,跟李畫敏隨口說出的分毫不差,佩服地說︰「敏敏,你算數真在行。找你來幫忙,真是找對了。」

表格填寫好,掛到牆壁上。李畫敏教坤伯母看表格,慶賀大壽所需要的物品、銀子是一目了然。張依蘭用佩服的眼神看李畫敏,坤伯母對李畫敏是夸了又夸。

順利完成任務,李畫敏心情舒暢。這次是僥幸過關了,李畫敏決心惡補認字,要在南宋混得風生水起,不認字是不行的。李畫敏打量書架上那為數不多的書本,向坤伯母提出借書看。獲得坤伯母首肯,李畫敏挑來撿去,拿了兩本最熟悉的《論語》和《前人詩詞》。

坤伯母端來水果和點心,請李畫敏吃。李畫敏便拿起一塊糕,慢慢地吃,雖然沒有縣城茶樓那些糕點美味,也是很可口的。

張依蘭擔憂地問︰「敏敏,阿宇哥的腳行動不方便,他受傷了?」

李畫敏就如實告訴說︰「阿宇前天耕田時,一不小心踩到荊棘,硬刺扎到腳底,是有些痛的。」

「哎喲,敷藥了麼?阿宇哥為人最粗心,往往不把這些小傷當一回事的。要是讓傷口惡化,就不好了。」張依蘭顯得很焦急。

「這個麼,家里沒有現成的藥,我曾叫他去看郎中的,他不听,我也沒辦法。我叫他歇一歇養傷,他都不听的。」李畫敏表示,自己曾關心的,是憨哥不肯接受。

「我家有治創傷的藥末,醫治外傷極有效,我拿些來,你拿回去給阿宇哥。」

坤伯母使眼色,要阻止張依蘭拿藥,心急的張依蘭沒有看到母親的暗示,走出書房去了。坤伯母無奈,沖李畫敏苦笑︰「我家依蘭,自小跟阿宇一塊兒長大,听到阿宇受傷,就心急了。敏敏你別見笑。」

李畫敏就想起曾經听到趙世宇、張依蘭在廳堂的對話,也不點破,笑盈盈地說︰「這有什麼,近鄰間互相親近互相關照才好,要是都互不來往,或互相憎惡,才不好。」

坤伯母觀察李畫敏臉色,勉強笑了笑︰「這個是自然,我們兩家是極要好的。在眾多的徒弟中,你坤伯最看重阿宇了,說阿宇練習武藝有天賦,又肯吃苦,將來必定有出息的。」

李畫敏和坤伯母說沒有幾句,張依蘭就拿來個紙包來,交給李畫敏,說里面是治創傷的藥粉,叮囑拿回家後趁早叫趙世宇敷上。李畫敏謝過張依蘭,收了藥包。

一個老太太進來。坤伯母、張依蘭都恭敬地站起,請老太太坐下。听張依蘭叫老太太為女乃女乃,李畫敏就知道這老人家是坤伯的母親三太婆。三太婆頭發花白,腿腳卻靈便,笑呵呵地坐了,叫其他人都坐下。

三太婆看了看李畫敏,笑呵呵地說︰「敏敏,看你長得水靈靈的,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的女子。家中原來是干什麼的?」

李畫敏想了想,說︰「是開藥鋪的。」

「在縣城開藥鋪的?」坤伯母插話問。

「嗯,是的。」這好像沒必要隱瞞。

「前段時間,在桃源鎮附近,在縣城開藥鋪的李大夫李老爺,不幸翻船,全家人都掉入水中。敏敏,你認識這李老爺嗎?」。坤伯母的問話,像是蓄謀已久一樣。

李畫敏不太清楚,坤伯母是否將自己的底細查個一清二楚,思忖半晌,才說︰「那是家父。」

三太婆、坤伯母和張依蘭似是很吃驚,都安慰了李畫敏一番,勸李畫敏節哀順變。李畫敏對這李老爺翻船的事,本沒有什麼感受,此時少不得假意傷感一番——免得被人識破是冒牌的李小姐。

三太婆將李畫敏重新打量,不解地問︰「敏敏,你父母親同時過世,你怎麼不守孝?穿這紅紅的鮮艷衣服。」李畫敏此時穿的,是套碎花紅衣服。

回想過去爺爺、女乃女乃過世的情景,李畫敏支吾著︰「我是想為父母守孝的。這衣服麼?我只有三套衣服,兩套還是依蘭妹妹給的,家中還沒有做出適合守孝的衣服來。另外,也沒有人告訴我,為父母守孝,是怎樣做的?還請三太婆、坤伯母告訴。」

三太婆、坤伯母都很體諒李畫敏的苦處,便將女子為父母守孝的注意事項告訴了。李畫敏認真地听著,其中之一讓李畫敏听得歡喜,原來子女為父母守孝的時候,是忌成親的,即使在熱孝中成親了,也得等孝期滿後方可圓房。至于這守孝的期限,長的三年,短的三個月,得看情況而定。

從張家離開時,李畫敏口袋中揣有一包藥粉,手中捧著兩本書、一疊宣紙、半瓶墨水和一支毛筆,她喜孜孜地返回趙家,心想︰「這身子原主是同時喪失雙親的,守孝三年不為過。三年,足夠我開拓自己的小天地了。恐怕孝期未滿,本小姐已經卷包袱走人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南宋幸福小兩口最新章節 | 南宋幸福小兩口全文閱讀 | 南宋幸福小兩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