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27 告狀?又來一個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話說證人兩個先時看熱鬧看得一時忘我,直到文箐指出他們是人證時,不免十分害怕惹是非上身,此時眼見二人鬧得更是僵了,便怕牽連進去,更是急著月兌身離開。

文箐卻沖他們親熱叫道︰「兩位叔叔,人道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若是二位不給我作個見證,任我這個外鄉人被人欺,這便等同于助紂為虐。今日是我倒霉,改日保不齊就是輪到另一個外鄉人身上。同是異鄉客,為何見死不救?」

那二人見她當著一屋子人說出這番話來,現下倒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其他店里客人反而勸他們,便是要告官,還是一同去吧,反正明日便坐船走了。二人中有一人惱道︰「不是你們去見官,自是說得輕松。我听說,這官司先是遞狀紙還要上公堂,怎能一日便說得清?保不齊耽誤個三五日,又如何是好?」

曾無賴見了,不免十分得意。見小童衣著不差,又不讓搜身,更是賭定他有錢在身。如今要是沒了證人,自己同衙門熟,又有自家兄弟在,眼下情形自是于自己十分有利。眉間不由有幾分喜色,連哄帶嚇地道︰「今日我遞狀紙,咱們一干人等都去牢里吃幾頓牢飯,且待老爺發布上堂之日,再同你們一一辯道。我就不信,我兄弟經常替人打官司的,這錢我拿不到手」

那二人听得遞了狀紙,便得一同陪著去吃牢飯,還不定幾日才能上公堂,此前從不曾與人打過官司,被曾無賴幾句嚇得,不辨真偽,緊張得很,自是不同意去作人證

文箐因為上次賴二之事上過公堂,見過狀紙,曉得如何寫,此時見情形,亦叫道︰「小二拿筆墨來,我這便寫狀紙他既是要打官司,我亦要告他誣我清白」

店小二猶疑不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掌櫃的皺著眉頭上來道︰「小哥,我早同你說了,這錢袋給他便是了。何苦要鬧著同他打官司?我都那般與你說了,好心好意你也不領情。那公堂又比不得這客棧,還有曾家大爺常常替人打些官司,到時上得公堂你這般小,便是狀紙又哪里會寫?切勿要動氣。听老漢我的,且把這錢袋于他便是了,管他幾多錢……」

文箐心想,如今已無法再好好說這些事,曾無賴顯然是訛上自己了,豈是自己想要說停便能停的?自己要示弱,只怕會訛得更多。便沖掌櫃的一昂頭,大聲道︰「狀紙又有何難?我這就寫出來莫要以為我年幼不懂事我也把話說在這里,便是上公堂,不要甚麼訟師,便是我自己也能說得一二你且拿紙筆來于我便是了,這個費用我與你加倍,同房錢一道算」

掌櫃的見小客官上了氣,說話又開始夸海口,自是不信。在文箐一再催促下,只得讓小二速去拿紙筆。

曾無賴沒想到這個小童居然大言不慚地說什麼自寫狀紙,不禁哈哈大笑道︰「當真是天下奇聞你曉得甚麼是狀紙?還道上公堂?只怕到時你沒到公堂,便嚇得尿了褲子我見你小,你只需把取出的錢同錢袋還于我便是了」說完,又盯了眼文箐入在桌上的錢袋,尋思著里面肯定有物事,也不知到底有多少。

旁邊被嚇住的二位見證人,此時只能唉聲嘆氣,二人一合計,想找個機會趁人不注意,好開溜。

文箐哼了一聲,也不搭理曾無賴,心想果然如自己所料,錢袋的錢他已是不滿足了,如今又打起自己身上的錢財主意了。接了小二遞過來的紙筆,自是研墨便要開寫。曾無賴這時卻搶先拿了去,文箐不想同他在這上面再爭執,便讓掌櫃的另取一套過來。

這一屋子熱鬧,誰也不曾注意門外動靜,店小二同掌櫃的總是縮在後頭,想著如何擇清,以免日後的麻煩。

有人好奇小小孩童能寫出什麼來?自是湊上前去看。且見他字寫得十分端整,不禁跟著後面念道︰「今有湖廣江……陵籍十齡童……陸……」

又有人在旁邊且看他寫的字,嘆道︰「這小童才十歲,這字寫得極是工整啊,比你我不差……」偷偷覷了眼曾無賴的字,雖有心想借此打擊一下,可又想想他那般難纏,萬一把是非惹到自己身上了,可就不好了,忙閉了嘴,不說下文。

那邊曾無賴不免心里有些發虛,狀紙自己是幫著兄弟抄過,如今寫來也沒甚麼難,只是對方一個十歲小童難不成真懂得?想想他初來乍到,便是會寫個狀紙,只怕也是語不成句,又哪里能同自己這個熟門熟路的相較?便輕哼了聲,奮筆急書起來。

可是听著旁邊的人念著對方寫的狀紙,語句通順得很,比自己並不差。不免很是意外,自己太走眼了不過又尋思著,自己有大哥那個專門打官司的,這小童便是懂得寫,又哪里懂得如何辯?自是無礙。他一邊心有所想,一邊寫著狀紙,唯恐反罪狀寫輕了,只一個勁兒添油加醋地讓罪責更得一些。

文箐那邊寫著寫著便一頁寫滿了,只好另換一張來,順手推了一下旁邊杯盞,便不小心將錢袋踫到桌下去了。適才本來要打開錢袋,所以繩子解了開來,袋口亦未曾收緊,這下子便「叮」地滾出兩枚銅錢來。一時將所有屋內人的目光吸引住。

文箐彎腰拾起來,將兩枚銅錢亦往桌上一放,道︰「他既說是十來文,不如我們且就當人打開來看,到底是多少文。免得到了公堂上,說不明白,屆時還說我又取了多少?」一邊說,一邊提起錢袋就往外倒。

店里眾人見一個小孩同一個漢子這般鬧上,此時亦帶了十分興致,听得幾樣物事掉落桌面的叮咚響聲,便都伸長了脖子瞧過去。

桌上有一張紙折著的,下面則是一只銀釵子,釵子有些變形了,略彎曲,細瞧花色,是枝重瓣菊,做工倒是好,顯然值得些錢,就是那不太懂行情的,也暗自估價,想來至少兩百貫鈔以上。此外還有五枚銅錢散落開來。

文箐再抖抖袋子,又把袋口反翻了過來道︰「這里面再無其他物事了。」然後便把錢袋往桌上一扔,朝曾無賴譏笑道︰「左右數來,也不過五枚銅錢,哦,這里一枚是以一當二的,也就是合計起來是六文錢。想來,你所丟錢袋只怕還得另尋拾金者了。」

店里其他人都哄笑開來。本來事情明眼人一瞧就曉得這是個無賴訛上了小童罷了,如今錢袋物事打開來,沒一樣與曾無賴所述一致,自然他是個冒領的了。可笑就笑在小童不這般直接說,反而讓他再去找別人,真正是既風趣又是大大的諷刺了無賴一頓。但凡還有點良心的看客,看曾無賴吃癟,都覺得很是爽快

掌櫃的既不想上公堂,亦不想多賠錢,此時亦上前笑道︰「曾爺,看來今天丟錢袋的不止曾爺一位了。這袋子如今也只好由小客官把收,以期失主了。」

曾無賴自打那根銀釵出現,已經看直了眼,心想這要典當變賣了,便是大半月花銷都有著落了。既有如此貴重之物,又哪里肯就此收手?听著眾人笑聲,又羞又惱︰「果然這袋里如今只這幾枚錢了,想來便是被這賊偷取了。這回,大家可是信我所言了吧。看著是個老實小童,哪里會想到他是個奸滑的偷兒」

文箐亦諷刺道︰「你何必遮掩。這袋里不足十文,明顯便不是你的。你打一開始,可是一直只說得十來文銅錢,何曾說過句這錢袋里有銀釵或其他?便是三歲小兒,亦曉得這銀釵是貴重之物,當先說這個才是。若是這錢袋真是你的,難不成我笨得取了袋內的幾文銅錢,卻又將一根貴上百倍的銀釵放進去?還巴巴地四處找失主?」

曾無賴蠻橫道︰「我早先便說那是我娘子的錢袋,有支婦人用的銀釵又何足為奇?這更是證實了這錢袋是我家之物只怕是你一早偷取了錢的時候,便發現這銀釵,才想著不歸還于我,想賴了這釵子吧?你個無知貪婪小兒,我也不同你一般見識。爺寫好狀紙,這便同你一道上衙門去」

文箐從這無賴開始攪纏,一直在等關裘訟師盡快返回來,眼見大半個時辰過去了,他還是沒回來。越氏是個病,還不如自己有主意,要是讓她曉得自己在這里遇上是非,不僅是幫不上忙,只怕在一旁憂慮,反而讓自己擔心。

現下心里頗有些著急該來的人還不來,只是也不能月兌身去房里。既得罪不得這個店家,又不能對這個無賴屈服,看來真的只能上公堂了。先時定狀紙也不過是想露一手,好嚇退無賴,沒想到他是有所依仗。于是她一跺腳,憤怒地道︰「去便去誰怕誰你寫了狀紙,我亦寫了」

這時,便听著門外亦傳來洪亮的一聲道︰「寫狀紙的,也替我寫一份要打官司的,算我一個」

後面會更精彩。要是大家看著還湊合,一文錢厚著臉皮討個掌聲。多謝大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