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且說文箐聞言,身上打了個寒顫,連剛才發問的力氣也沒有了。

這時阿惠出去了一下,回來便對沈吳氏道,小少爺醒了,又哭上了,鈴鐺兒哄不過來。

沈吳氏听得,自是放心不下,讓楊婆子且幫著給自家外孫女好好瞧瞧腳,定要纏好了才是。又見文簡立在一旁,順帶把他拉回自己屋里去。

沈吳氏出門時,听到沈老太太說得一句︰「媳婦兒,且準備診費,厚賞」腳步一窒,回轉身道了聲︰「是媳婦這便去準備。」

楊婆子听得這句,極是高興,越發想表現好。

文箐見沈吳氏走了,可沈老太太仍在此坐守,心想今天是走不月兌了。又擔心受罪,這要擰斷骨頭,那便是足有百天不能動晃了。事關身體發膚,擔心地問道︰「那依婆婆看,我這腳如今比表姐的大多了,雖說是纏緊了,現在不擰折了骨頭,那是不是到時穿得鞋來,腳上一受力,便會自行斷骨了?」

老太太閉著眼默默誦經,阿惠挨了訓此時只作充耳不聞,華嫣見得表妹看向自己,不敢迎視,低頭,瞧著自己的腳,不吭聲。

如此,文箐心里有數。

這,意味著真要纏了,腳骨將盡斷。

何其一個慘字?便是殘廢一個了。

也許,表姐那腳打小纏的,好看只是外表,內里痛著又能向誰說?

楊婆子見這位表小姐臉色發白,眼淚都流將出來了,這般小小年紀,便將楚楚動人、淒婉哀絕狀表露得一覽無遺,我見猶憐啦。

她試著賣弄嘴皮子,哄道︰「表小姐,可別落淚啊。這也是喜事一件,來日終將成人適婚,到時自是得了夫婿喜好,恩愛相加……」

沈老太太听得說掉淚了,才睜開眼,緩緩吐口氣,道︰「箐兒,莫要使性子。外祖母這也是為你好。」又對楊婆子道︰「我這外甥女本是個極乖的,看來今日是真怕痛了。你且幫我勸勸,這足兒還是纏的好。」

楊婆子點頭哈腰道︰「表小姐,這纏足古來便有的,女人都得過這關的。你且听我說得一句詩來,這前人都有道︰‘翩翩白練半舒卷,筍籜初抽弓樣軟。’男人嘛,都是喜歡這個的,這纏好了,走起路來都步步生蓮,好看得緊……」

「婆婆,你這是干這一行便吆喝這一行,誰個說是所有男人都喜這個。也不是所有女人都要纏的。」

楊婆子嘴角抽搐,道︰「表小姐千金之軀,怎能同那下等人家相比?」

「我說的也不是尋常人家,便是那北地富家千金,纏足的可是少之又少。」文箐不敢直接對老太太說其他話,只好在楊婆子身上說事,抬起淚臉道。

華嫣才听到這樣的事,覺得新鮮,訝道︰「表妹,北地的女子真不纏足兒?」

沈老太太眉頭緊皺,此時睜眼盯了孫女一下。華嫣便再不敢多話。

楊婆子訕訕地笑,道︰「表小姐,這不是在杭州嗎?總得要入鄉隨俗才是。」

文箐看著沈老太太無動無衷,心里越發覺得悲哀淒涼,一字一頓地道︰「既是南方重此習俗……罷了,京城還有房子,大不了,我來日便搬去京城,一了百了……」

沈老太太聞言,似乎多年前的一幕又再現。手上滾著的佛珠便「刺啦」一聲,掉在地上,睜開眼,深吸一口氣,頗為慈愛的語氣說道︰「箐兒,莫要任性。外祖母同舅姆也是為你好。你適才這番話,叫外祖母何以自處?難不成我們家虧待你了?」

要麼得罪沈老太,要麼順了她適應沈家便自廢雙足。

前者是一時的「穿小鞋」,後者則是一輩子的「痛腳」,行不得路。

孰優孰劣,一眼分明。

文箐此時萬分不樂意,心想,你不過是我母親的繼母罷了,我哄著你高興,投靠到沈家來,也是因了姨娘之言,難不成我不會去京城麼?反正手里有錢了。

不過,也只是賭氣,想想罷了,面上卻是發作不得。

沈老太太咳了一下,又似語重心長地道︰「今**三舅姆好意安排,若是不纏了,日後你一雙天足進了沈家門,那邊長房要是知曉今日之事,我家要以何面目相對?你三舅姆如此疼愛你,並不遜于嫣兒,難道你要以此報答?」

華嫣十分緊張地看著祖母,此時囁囁地道︰「祖母,表妹她……」被祖母眼光一掃,「莫非您也想違逆我?」听得差點兒打一哆嗦,那是大不孝。再不敢將求情的話全部說出來,于是擔憂地看向表妹,面有愧疚。

沈老太太訓得孫女一句,不待文箐回答,只吩咐楊婆子道︰「這熱水泡了這長時間了,該泡軟了。再涼了,難道再泡一回?纏吧。」

末了,冷冷地對文箐道︰「外祖母托大,就此做個決定,你也莫要一再拒了。」且接了阿惠拾起來的佛珠,示意她扶了到里屋去方便。

阿惠臨行前看了一眼眉頭緊鎖,眼眶發紅的文箐,本來想袖手旁觀的,可是見得老太太這般堅決,又突然想到了自己,一時不忍起來。

且說沈老太太進到里屋,嘆口氣,對著阿惠道︰「我這是造的什麼孽?先時是她母親的事,如今她又不纏足,這不是讓族里日後再次指著我說三道四?我瞧她先時說起故事來,懂事得很,哪里想來竟是這般執拗,半點兒不替他人著想的?」

阿惠替她撫撫背,將佛珠放在床幾上,扶了她到便桶邊,卻發現小姐屋里這角落處居然沒點香,這自是不合老太太習慣。便又搬了一把椅子過來讓老太太坐下。「表小姐不過是怕痛,不敢纏罷了。畢竟是年幼不懂人情世故。太太勿要傷心,平日里且在她來給你請安時,多指點她便是了。」

老太太有些急著要釋放,皺眉道︰「你瞧嫣兒,越發沒了小姐樣,盡學她娘,小家子氣……竟把個香也收起來,這急著呢,倒是找不著了。難怪這屋里味兒呢」

阿惠在梳妝台旁邊找到香爐,忙點燃了,再次扶著老太太,又替她挽了棉袍,解了子,小心翼翼地,微轉開頭。

「想前日,我還替她思謀,費盡心思,哪里想到……她若如此不替我家著想,只任性而為,膽大包天,我倒是極怕華嫣同她相處時日長了,便也……唉……」沈老太太坐在便桶上,覺得憋得久了,反而一時居然釋放不出來,難受得很,有些惱火。

「既是庭少爺去知會周家,那周家必來接她,太太也勿要擔心了。」阿惠瞧著旁邊點燃的香,緩緩道。

「想當年,嫣兒她爹都不曾敢違逆于我如今她……竟然還是當著一個外人……我若是今日讓她如願,一旦開了先例,那日後說起話來誰還听?她成日與華嫣華庭呆一起,保不齊他們有樣學樣,還不就此……不成,今日纏足的事兒必不能松口。不為長房,也得為我們家那幾個著想……阿惠,你說是與不是?」沈老太太越想越不安。

一家之主權威受到挑戰與置疑,這一輩子未嘗有過的事,豈能讓她如願?

阿惠傾身側著臉,耳邊除了老太太的說話聲,便是「唏漉漉」的響聲,且屏住了呼吸,慶幸同時燃了好幾支。在沈老太太看不到的視角處,撇撇嘴,道︰「太太,終究還是這房尊長,自是說甚便是甚。」

她們主僕二人這廂密談,文箐那邊因得罪了沈老太太,心里七上八下。

華嫣一待祖母離開,惴惴不安地小聲道︰「箐妹,對不住,我……」

文箐也曉得她難為,不說自己同她是新相識,而且她們祖孫倆,是一家,以後還要日日同一屋檐相處好些年,不同自己,鬧崩了可以抽身而退,大不了得罪這門親戚,傳個壞話。

反正名聲對于自己來說,同毀腳自殘相比,那自然是前者輕。

故而,安慰她道︰「無事,姐姐適才想幫我,我曉得。」

華嫣面有愧色,見表妹仍是一臉愁容,眼見得楊婆子開始給表妹擦腳了,只恨自己幫不上忙,心有不忍,便勸道︰「表妹,你且忍著點,日後我幫你多做幾雙適腳的鞋來……」

在華嫣看來,纏足是理所當然的,不纏足才是違反世俗的。

文箐理解她,並且感激她這番心意,點頭。見得楊婆子開始給自己滾熱的腳上抹礬水,著急得不成。

文箐非常後悔,一直以為不過是用布纏纏而已,哪里會想到這般?在沒有充分了解到纏足的情況下,當時為著客氣,竟然一時同意了沈吳氏的提議,早知道,定然是反對到底了。又恨自己去年在岳州時只曉得逃避阿靜的建議,怎麼就沒有趁機好好打听清楚這些細節呢?否則哪里有如今被人用刀架脖子上的感覺

思及到此,心念電轉︰等等自己理解的纏腳法與古人實際操作的不同,那麼……

一時便有了想法,控制心頭喜意,便軟語低聲道︰「婆婆,我年齡大了,這一纏只怕受的罪大。我不圖別的,只想纏了後還能行得穩路,也能多行得幾步,才找您這位行家呢。您既是杭州出名的,我這腳,自然交托于你。你再幫我琢磨琢磨,可有法子,便是纏了足日後也可以不斷骨的?你只需說得與我听,賞錢自不會少了你的……」

楊婆子一听賞錢多,臉上笑的褶子跟那花蕊似的︰「表小姐這般說,我自是傾力而為。不止是要讓表小姐好生過這個好年,日後每日都能走好。」

「我信得過婆婆這雙手,你這名聲既響,信譽想來也是毀不得的。你且幫我纏好了,少受些痛,走得穩路,也能讓人見得不太嫌棄便是了。」文箐再次強調,引著楊婆子往某個方向走。

楊婆子听得這般要求,再次端詳起來,道︰「表小姐,這倒也是有難度的。只是,您這出門都有丫環跟著的,又哪里需得走遠路?且叫了轎子便是了。」

「婆婆,您瞧,你做這行,自是掙得舒服錢,自己掙來自己花,也無需看兒女眼色。我麼,就算叫了轎子,還有好些里弄也是過不去的,且得我自己走才是。轎夫靠不得,終還是得靠自個兒才是。您說,是這個道理不是?」文箐試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將心比心,打動對方。

見楊婆子手上動作放慢,便小聲問道︰「表姐,你這里可有錢?且先借我點。我的錢在隔壁,眼下又回不了房。」

華嫣有些訝異地道︰「你拿來作甚?便是打賞,到時自有姆媽來。」

文箐見得楊婆子每听自己提一回錢,便手上動作輕一分,已有主張,低聲道︰「表姐,莫要聲張。你且說身邊有多少?」

華嫣從床頭拿出錢袋來,數了數,道︰「我袋里只有三十五文,別的在屋里。」可是接著令她吃驚地事發生了——

表妹對楊婆子「賄賂」

文箐低聲同楊婆子說得一句話,楊婆子眼神一亮,直點頭,亦說出一番話來。

華嫣此時在一旁听得,大驚失色︰「表妹你……」又看一眼里屋的門,一手緊捂了自己的嘴,一手撫著胸口,一臉張惶。

到底她們二人說什麼了?華嫣為何如此受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