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257 柳暗花明2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文箐在沈家是客,怎會好意思真在此求學。再說,她也只是在杭州略一停留,不幾天就要歸家了,是以對這個讀書的事不過是敷衍一下罷了。

商太樸,或者現在該叫他商輅了,他卻誤以為真。以為從此便是能見著這個讓自己連連稱奇的周家小姐。不料,周家小姐來與他賠過不是,打過招呼後,便再沒出現。

這也不能完全怪文箐,實是她有事忙乎。另外,沈老太太听得動靜,暗中訓沈吳氏︰「你莫非又忘了男女大防之事?請來這麼一年輕先生,家中全是女眷,你怎生還留他在家居住?這些我也不多說你,只現下你卻讓文箐與他常相往來,這不是添事嗎?。」

沈吳氏連連應喏。沈老太太又訓道,先時阿惠在,她本就日夜提防阿惠有甚麼心思,後來又怕趙氏行為不端與人壞了名聲……

諸如此種種,無一不說及。說得沈吳氏面紅耳赤。

沈吳氏背後卻是十分感慨地道︰「患難時,才見人心。」

商輅本是來杭州求學,以應考,又生活計,這才開始教學生。文箐听得明白,這商輅就象是前世的勤工儉學。可是沈家現在這麼一個拮據的狀況,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錢來,最後也只負責飯食起居。

話里話外,沈吳氏對于這個少年書生十分好感。在沈老太太面前她自是不敢多說這些,可是對于文箐是到商先生,便也情不自禁說了許多好話。

人與人的緣份實是說不得,而投緣一事,也時講不清。

比如文簡,不太喜沈顓,可偏偏對逃難過程中遇到的人卻是念念不忘。對于商輅,文簡先是還有些抵觸,認為當日在茶樓他與惡人一道,便也是惡人。只後來在旅舍,文箐給他解釋了一番,道幸虧是他幫忙,否則惡人便纏住自己不放了。待到了船上,再遇商輅,文簡先還有些拘謹,不過同商輅聊了些,便又放下心防。

此時,文簡在沈家再遇商輅,也只是三兩天的功夫,便已經將商輅日日說在嘴上,好生佩服。

文箐笑話他︰「你可真是喜新厭舊。難道他比大哥還好?」

文簡臉紅,急急地辯解道︰「大哥是大哥,商先生是商先生。」商輅識得他後,讓他在課後莫叫先生,只管依以前便叫商大哥,可是文簡現下已經略懂禮儀,倒也不會太放肆。

可正因為這樣,他認為商先生遠比家中的先生同自己聊得來,雖然每日上學時間很短,卻無意中正合文簡的意,他年紀小小,哪里適合成日呆在課堂之上的?家中先先一上課,便是一天的管教,那讓文簡十分不自在,沒個小活動時間,雖然也喜讀書,但熱情就不如在沈家高了。

文箐也明白這個道理,畢竟商輅不是文簡的正式先生,是半師半友之間的相處方式。若她是文簡,她也樂意選商輅。

雖然商輅出現在杭州,讓文箐有些突然,對于一代名人,雖好奇,有心結交。可是她也沒功夫再琢磨旁的,現下還是以還債為先。這便要開始琢磨這錢財到底如何才能賺來。

她是穿越者,潛意識里,她所做所為所思所慮,其實皆藏有一份自命不凡、高古人半等的感覺。只是她自己不知,而外人只當她確實非凡,也不曾去細想。她平日處事時的某種強勢,沈吳氏卻以此為外甥女是受周夫人濡染,先時還有幾分在意,現下文箐的出現,卻是連續給她做了好幾件事,至少在當時,文箐是來幫她解決問題的,她喜歡還來不及,又怎生會反感?

說到賣藥膏方子一事,楊婆子卻是下午勿勿趕來,滿臉喜色道︰「女乃女乃,小姐,大喜事啊。」

只瞧她這表情,就知曉文箐的提議得了吳員外的同意。但到底是多少錢呢?華嫣性子平素雖沉穩,現下也有些急切地看向楊婆子。

楊婆子從鈴鐺手里接過了糖茶,咂巴了下嘴,呵呵地笑道︰「那沈員外也是個精明人,婆子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是說動了他。也算是不負女乃女乃與小姐們所托。」

沈吳氏夸她道︰「員外再精明,只是婆婆更是能干。」

文箐也是夸贊道︰「婆婆一動嘴,任是天上的鷹,水里的魚兒,莫不動心的。那員外自是不消說。」

楊婆子還作老羞狀,帕子沾了沾嘴角,拭掉水跡,道︰「小姐就是會說話,婆子哪有那個能耐。這不是通神了嗎?。」

文箐拍她馬屁道︰「這可不是說笑,婆婆這能耐,你等想學都還不來呢。」見楊婆子老臉笑得開花,又道,「婆婆,我是個性急的,不知這好事,究竟最終好得如何?」

楊婆子仍嫌沒賣盡了關子,道︰「小姐不若猜一猜?」

華嫣與文箐有心配合地各說了兩個數字,楊婆子直搖頭,沈吳氏笑道︰「婆婆,你莫逗她們了。再逗,急得要去掰你的嘴了。」

楊婆子這才志得意滿地道︰「婆子這點子能耐,也只有女乃女乃與小姐們看中。婆子這次便是使足了嘴皮子,終讓員外同意以十八萬貫鈔得那方子。」

文箐沒想到,楊婆子竟是將方子賣得這個價錢,也確實是有幾分能耐,不得不再次感嘆︰一行有一行的門道,眼前這個婆子,也實是了得

華嫣卻訝道︰「婆婆,他怎生同意的?」

楊婆子沾沾自喜道︰「這得多虧表小姐事前給婆子提了個醒。我先時只與那員外說及在北京賣,只談到出價十二萬。後來我才松口,按表小姐說的,黃河以北地帶,全由他家來賣,要二十三萬。他也是個精的,討價到最後,終說得十八萬。我見完成了表小姐的吩咐,便故意發愁地道︰‘且待我同沈家說說。這個價錢,便是沈家現下這境況,只怕也不是輕易允可的。’」

這個確實有幾分鬼,文箐心想。「那可曾與他定下契來?」口說無憑,沒個字據,這事等于空歡喜。

楊婆子點了個頭道︰「我此來,一則是想告知女乃女乃與小姐們這個好消息,畢竟這價錢上的事還得你們定奪。二則我只是中人,這立契一事,還得女乃女乃這邊來。」

沈吳氏一听,發愁地道︰「這個……可我一家皆是女眷,如何能……」

華嫣去瞧向文箐,小聲道︰「表妹,這可怎麼辦?」

文箐道︰「表哥不成麼?」

沈吳氏眼前一亮,道︰「好是好,可是他畢竟上小,哪里懂得這些。到時人家再一說話,他都不知如何回應。」

文箐道︰「舅姆,您忘了,周大管家在啊。由他陪著去,表哥旁的不用管便是了。」

當下,周德全即刻帶了華庭,由楊婆子陪著去外頭,與吳員外立下契,帶了十萬貫歸家。剩余的道是三日後文箐這邊給方子,對方再付清。

沈吳氏高興是高興,可是仍有顧慮道︰「這個,他若是在杭州賣,那不是讓楊氏不高興了?」

她是怕對方失信,文箐卻道︰「婆婆能與他談妥這筆買賣,定然有幾分把握,咱們倒是無需多擔心。」

賣出去的物事,便不由己了。人家要是隨處去賣,也沒個奈何。

這筆買賣,終歸全是楊婆子的功勞,按照一般經紀來說,每一筆買賣不過是百十來文錢收入,只是楊婆子例來是按抽成,只是此次這麼一大筆,如何抽成?

華嫣問表妹可有主意。

文箐道︰「這本來便是意外之財。若沒有她,自是咱們都無法。便是給她五千貫倒也無妨。」

結果大出文箐意料,楊婆子卻拒不要錢。「女乃女乃家如今這景況,婆子心知肚明。先時賣藥膏,得小姐大方許諾,已得不少好處。來日,女乃女乃家再有好事,只需記得我。」其實,她在沈員外處已得了一筆好處,只是沒說將出來,不過是想讓沈家欠她個人情。

沈吳氏倒是有些過意不去,十分感動︰這落難時,卻得一個婆子關照。

華嫣先時還為自己要不顧小姐面子,去拍一個溜街走巷的婆子的馬屁,心中有些疙瘩,此時亦是動容道︰「她是個好人。」

文箐卻愁鋪子關著,沒個營生,這一家就是坐吃山空。哪里能成。可是她也不能凡事都替沈家操心,若是日後有了麻煩,只怕親情之下會有暗結。

她有些猶豫,同陳媽道︰「劉進取是作不得掌櫃的,可周管家亦不可能在此給做掌櫃,先前的掌櫃自家與人合伙開了雜貨鋪請不回來。現下,杭州咱們根本不熟,要尋一個要知根知底的人來做掌櫃,難。」

事實上,因為劉進取一事,已讓沈吳氏對人心生防備,在掌櫃一事上,又拿不定主意。她看向文箐,這意思很明白。「李誠可行?」

文箐听了,略皺了一下眉,道︰「李誠?他做掌櫃的完全沒經驗,再說,他根本不會記帳,只管些事還成。」想前年在歸州,他也做了些收貨的事,那也是在陳忠的指導下,有時還算帳錯,周夫人也沒多說而已,不過是將就著用。

沈吳氏抹淚,道︰「現在,信得過的人,也只有他了。」

文箐生怕她難過,忙道︰「舅姆,你既說讓他來做,我便讓他來。只是,他是個嘴笨的,並不是個能言善道的,做掌櫃實有些有難為他。」

沈吳氏只道這事她自個兒無甚主張。華嫣對表妹道︰「姆**意思是表妹你會經營,不如你來幫著選個掌櫃?」

責任重大,文箐思來想去,同陳媽合計來合計去,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再說與沈吳氏听。

沈吳氏听了,卻道︰「我怎麼沒想如此?」立時找來楊婆子,問道,「婆婆,你可知有何妥當人選?」

楊婆子猶猶疑疑,文箐狠了一下心,道︰「沈員外這事,你辦得不比尋常掌櫃的差,你對杭州各有錢人家又熟,你若是做得這個掌櫃,那咱們鋪子所售布匹是不是比往年只多不少?」

楊婆子對于突然到來的差使真個是驚了,然後是喜,這可是體面活,竟落在自己身上了?立時曲身道︰「女乃女乃,小姐們這般看重婆子,婆子莫說三生有幸,便是十輩子也甘願作牛作馬……」

可是她仍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掌櫃,說那作帳一事,自己在家也不過是尋常拿些和事記一下,識字也不多,所幸是能算得些數。其實,她剛才有所遲疑,未說出口來,實際上是想說她的準女婿。

沈氏听她說出來,忙向她道賀,接著又言歸正題。可是終究是嫌這個貨郎做不得掌櫃,再說也沒有親得沈氏信任,不放心。

文箐卻道︰「婆婆,這事我還得與你細說。這鋪子中,進貨則我家小管事李誠來負責,婆婆你在鋪子里只需招待貴客,杭州各大戶,婆婆只管去走動。這一年里,咱們自按分紅。」

又同她說到先做半年,若是這下半年做得好,來年便定一個銷售額,過了這個銷售額,除了分紅,又再有獎勵。

楊婆子听了是一愣又一愣的,這不是表小姐特意往自個這里送錢嗎?

她以為表小姐是聰敏過了頭,卻不想文箐這是後世營銷手段之一。因楊婆子身份所限,又是初次做這個差使,故而定的分紅本就比一般掌櫃的低。文箐怕她做得時候長了,心生不滿,于是又拋出這麼一份誘惑來,自是讓楊婆子十分動心。

沈吳氏開始也是如楊氏所想,可待听得文箐說得細節,卻只會說一句︰「箐兒,你哪處來的這個法子?」華嫣與華庭是無比佩服表妹。

文箐卻再三交待道︰「咱們名義上是她作掌櫃,可這帳目她自是要每日報于舅姆這處。咱們自行記帳。」

如此一來,李誠相當于「采購」,楊婆子是駐店管理,又兼營銷售一職。暗中,又讓吳涉家的大小子在鋪子里管著存貨,每日清點。分工甚是明顯,如此,再不怕有人從中營私了。

最後提及原來的鋪名,需得改改。古代鋪子的名不過是那幾十個字配合一起,文箐只讓華庭去想。既然他是沈家日後當家人,總得出點力,現下受些歷練才是。這點子小事,就讓他忙乎罷。自己不可能全部替沈家做了。

這般妥妥當當地安排,令周德全與陳媽跟在周夫人面前打理過一切的,也無不稱贊。陳媽暗中合什道︰「夫人您放心,小姐如今真正是獨擋一面了。」

這件事一忙完,在杭州能想的主意,自己能盡的力全都盡了,文箐便合計著該返蘇州了。周騰那邊沒音訊,周瓏不知如何,她心里免不得掛念周家的事,想家了。

可是在臨行前,卻又一件事耽擱了下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