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皺起眉頭,再派二十隊人你們也找不到,還不如回家等著,想到這里,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李青從後門進入孤兒院。
整個孤兒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有教室、辦公室、活動室以及餐廳,後院則是廚房、宿舍、洗刷間還有衛生間。
現在整個後院靜悄悄的,應該是都在餐廳用餐。李青輕手輕腳溜進自己的房間,又把被阿白咬傷的男子帶出空間,放在小床上,再從空間取出杯水喂他喝下,蓋上被子,便去了前院。
李青七歲的時候發現自己隨身攜帶了一個空間,從驚異到欣喜,從被動利用到主動開發,空間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山上李青就是把人移入空間了,不過,早知道會遇到那群人,她寧可背他回來,哎,要能早知道,也不用背了,扔在那里,再帶人過去「認領」就行了。那個打電話的男人,同樣長眉挺鼻薄唇,李青可以肯定,他和這家伙是一家人。
餐廳里一片喧騰,李青並沒有馬上進去,她靜靜站在院中一座滑梯旁,滑梯滑道光潔明亮,兩側的扶手卻留有殘漆,顯然孩子們在滑滑梯時並不喜歡使用它,李青伸出手指,一點點觸模那些漆痕,綠色的外漆,暗紅的底漆,它們已經在這里多久了,還會在這里多久,又能在這里多久?
有人出來,站在門口向這邊張望,李青看出是院長媽媽,有微黃的燈光從餐廳透出,在院長媽媽身後微微暈開,像小的時候一樣,每次她晚歸,院長媽媽便會靜靜地站在門口,有暖暖的感覺在李青心底升起,她三步並兩步走上前去。
吃了晚飯,李青囑咐好院長媽媽,又簡單收拾了東西,便驅車趕回市區,剛進小區接到院長媽媽的電話說那人的家人已將人接走,以她所言就說是院里的人在門口撿的。令她意外的是,人已經醒了,听院長媽媽的意思,雖沒有完全清醒,但確確實實已月兌離昏迷狀態。李青想起那人的體格,看來,除了空間水的作用外,他自己的恢復能力也很強呢。
回到家洗完澡,看看才八點來鐘,李青便進入空間。
空間內,李青站在竹樓前,忽然覺得很茫然,仿佛又回到兩歲剛進孤兒院那會,又恍惚間是七歲初初發現空間那會,人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意外,世事無常,世事無常,若有常、就算有常,又能怎樣?
空間很大,遠處有山,山下有田,田邊有泉,山、田、泉還有李青面前的竹樓,都是空間自帶的。一開始,山是空的,田是荒的,連泉也一副隨時要干的模樣。後來,李青移來各色果樹種在山上,把田地分塊種植不同的糧食和蔬菜,泉眼挖開引流成溪,並在不遠處挖了個池塘撒上魚蝦蟹苗,她還在山腳放了兩廂蜜蜂。
空間內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生長都比外界快速,果樹總是在不停開花結果,糧食產量高于外界,蔬菜更肥女敕,魚蝦更是鮮美,但也只是這樣了,這些產物並沒有洗精伐髓的作用,更不要提什麼使人月兌胎換骨了。如說空間內還有什麼值得一提,就是泉水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青發現剛從泉眼冒出的泉水有解毒的功效,而放得越久或是流得越遠的泉水解毒功能越差,她也試著用泉水澆灌作物,卻除了長得更快些別無它獲。
七年前,李青空間的山上發現一塊一畝大小的土地,不同于山腳下的黃土地,這塊土地的土壤是黑色的,肥沃的黑土地泛著誘人的光澤,當時她以為這塊土地會更高產,產物會更美味。事實遠非如此,這一畝黑土地既不產糧食,也不長蔬菜,數次試驗失敗,李青無限失落、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天和同學聊天,忽然听到大學一個來自東北的同學講,她家鄉的深山里土地黝黑肥沃,最適宜山參生長。听到這句話,她只覺得眼前一亮,是呀,不能種糧食和蔬菜,可以試著種些人參呀。
買了人參種子播下去,果然很快發了芽,在黑土和泉水的雙重作用下迅速生長。
繼種植人參成功之後,李青又先後種了靈芝、天麻、金線蓮、何首烏等名貴草藥。
三年前李青大學畢業回到梧市,就是用賣掉空間里一株人參得來的錢,買了她現在居住的房子。
李青在空間內巡視一圈,給黑土地上的藥材澆一遍水,其實她不需要真正動手做這些的,這個空間里的東西,收割糧食、采摘水果、澆灌藥材、撲捉魚蝦,她完全可以用意念來完成,需要做什麼,只要動動腦子,念頭一轉就可完成。偶爾,她也會用意念來完成這些事情,特別是每個周末,她都會給孤兒院送去大量食物,將這些東西裝袋裝框,她都是用意念來完成的,畢竟人力完成這些工作也是頗費吃力的事情。而平常澆澆水、為自己采摘水果、蔬菜這樣的小事,她都是親自動手完成的。
摘了幾個隻果,又剪下幾串葡萄清洗干淨後,李青閃身出了空間。
客廳里手機一直在響,李青放下水果,擦干手接起電話︰「哪位?」
「青青」電話那頭傳來的男聲帶點笑意,帶點久違的親昵,「我回來了。」
李青呆了呆,接著便是喜悅︰「葉華?」她露出笑容「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剛下飛機。你看我對你好多好,這是第一個電話哦!高興不高興?」電話那頭,伴隨著葉華的聲音一起傳來的,還有一些細細碎碎的聲音,想是其它旅客發出的。
李青大笑,她真心喜歡和葉華這樣講話︰「是,我無比榮幸,作為報答,明天晚上你有空的話,我請你吃飯好麼?」
「沒問題,你下班我去接你,地點你挑。」葉華的尾音輕揚,聲音、語氣無不顯示出他的好心情。
「好。」李青想起另一件事,「我公司在」
「我知道地址,我還知道你五點二十下班,你只需要等著就是了。」葉華打斷她,飛快地說道「接我的人到了,就這樣吧,我們明天見!」
「明天見。」李青听著手機里傳來的「嘟、嘟」聲,無奈的搖搖頭,這個葉華還是和以前一樣性急。
葉華和李青是在孤兒院認識的,他的外婆華金枝和院長媽媽從少女時代就是好友。
十二年前,十二歲的葉華在外婆家過暑假,跟著探望好友的華金枝來到孤兒院。葉家在梧市雖談不上數一數二,但也並非一般的富商可比,葉華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像孤兒院這樣的地方他是沒有機會見到的,更毋論是在這里生活。初來乍到,他對孤兒院里里外外充滿了新奇,亦步亦趨的跟在院長媽媽身邊問這問那,不可避免的被兩位老人嫌棄了,于是,李青被委任為向導兼答疑專員。
暑假過後,從五年級跳級升入初一的李青發現,本應在市一中的葉華出現在鎮中學,他沒說原因,她更不會問,後來更離譜,葉華竟然住進孤兒院,平常白天上課,晚上做完功課,也會和他們這群孤兒院的孩子一樣幫院長做些手工藝品,到周五下午下課坐進葉家的車回市區,周一早晨再被送回學校。
就這樣過了兩年,李青再跳一級,進入市一中高中部讀高一,葉華亦然。高中三年兩人同班,友情加深,考試時李青給葉華傳過答案,擺地攤躲城管時葉華給李青推過三輪,在李青租的小房子里一起做飯,對著夾生的米飯、炒黑的青菜一起路出苦笑,葉華嘲笑她在孤兒院長大不會做飯,她一邊想著兩者有什麼關系,一邊說彼此彼此
後來,她考上大學,葉華被家中長輩送出國。
掛掉電話,李青又沖了個澡,換上睡衣,又把屋里的燈都關上,僅僅留下床頭一盞台燈後,便窩在床上看起書來,直到兩眼酸澀,才把台燈轉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