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傳 18.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作者 ︰

第18章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給孩子真誠母愛

從2001年開始,每到母親節這天,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中心校教師石秀惠,都會收到在外地的兒子和女兒的祝福︰「祝媽媽身體健康、節日愉快!」對于她來講,這個祝福是那麼地甜蜜與溫馨,因為祝福她的人,並非她的親生孩子,而是繼子、繼女。

1995年,離異後一直帶著6歲的女兒一起生活的石秀惠,經人介紹與元寶區劉豐認識。她第一次應劉豐邀請到他家,看了他的家讓她一陣心酸︰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呀?一間又黑又冷的小屋里,兩個孩子蜷縮在黑似鐵的被窩里寫作業,鍋里還有像漿糊一樣的剩面條……石秀惠當即,買來菜和肉為孩子熱熱乎乎地做了一頓飯,這是孩子們幾年沒吃過的好飯菜呀。石秀惠從追求愛情到對孩子的可憐,她動了惻隱之心,並下決心要給這兩個失去母親的孩子以母愛。

父親得知後,嚴肅地說︰「秀惠呀,你可得想好了,他兩個孩子,你一個孩子,以後的負擔可不輕呀?」你要三思而行,「都說二婚過不長,不信你看著,明年的今天也許是你們離婚的日子。」同事們善意勸石秀惠要慎重行事。可石秀惠卻執意把他們爺仨「娶」到了自己60多平方米的樓房里來,告別那黑暗的小屋。

婚禮很簡單,沒貼喜字,沒放鞭炮,只準備兩桌飯菜招待了雙方的親戚。晚上,送走了客人,安頓好三個孩子。突然,新婚之夜的丈夫趴在床上失聲痛哭起來,壓在心中多年的酸楚、委屈,都在這時發泄出來︰「秀惠,這麼多年我們爺仨盡遭了難了,我就怕這兩個孩子受委屈,你要是對孩子好,哪怕給你磕頭我都值呀?」

石秀惠堅定而又柔情地說︰「劉豐,咱倆都是苦命的人,我愛你,我接受你,我就能愛你的孩子,就能對你的孩子好。都說二婚沒有過長的,咱們就過出個樣給他們看看?」

丈夫的兒子劉鐵夫14歲,女兒劉玉瑋11歲,石秀惠的女兒石書一只有6歲。看著三個挨肩高的孩子,石秀惠只有一個念頭︰作為重組家庭三個孩子的母親,必須處理好繼母與繼子女的關系;必須處理好親生孩子與丈夫前妻孩子之間的關系;並以身作則,扎扎實實將子女教育成人。只有這樣,重組家庭才能穩定、幸福、和諧。這是石秀惠的長遠規劃和目標。

結婚時,單位給了她7天婚假,她沒有和丈夫出去游玩度假,而是拆洗了丈夫和倆孩子又黑又髒的被褥,洗干淨了他們所有的衣服。一周下來,由于過度勞累,她已多年未犯的膽囊炎也再次復發。

繼子女由又黑又小的小屋,搬進寬敞明亮的兩室一廳樓房;吃著可口的飯菜;加上有母親的問寒問暖,孩子們感到這是一種幸福,一種難得的幸福。

很快冬天就要到了,石秀惠白天學校里的工作忙,只好起早貪黑,趕忙給孩子們織毛衣。三個孩子每人一件厚的,一件薄的,6件毛衣織下來,她眼楮都熬紅了。但孩子們穿在身上,美觀整齊,心里熱乎乎。鄰居們議論︰「這兩個孩子有了母親,如同換了人間。」

丈夫看妻子眼熬紅,面目憔悴,他心疼了︰「秀惠,你這樣夜以繼日地為孩子織毛衣,把孩子的衣服弄得那麼齊整,你受累了,可你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實在難為你了。」

「劉豐,咱不和別人比吃穿,咱要和他們比誰的孩子有出息?再說,我們的日子,隨著子女成人,會好起來的。」

創造寬松成長環境

兩個破碎的家庭組成新家後,石秀惠的生活壓力驟然加大。家里收入只有她和丈夫兩個人的工資800多元,卻有五口人要吃飯、穿衣、還三個孩子上學。那時僅吃糧對于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盡管生活艱苦一些,但石秀惠總是盡可能給三個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天天洗尿布,曬床鋪,從不嫌棄。有一天,石秀惠收拾孩子房子,發現兩個大孩子都有尿床的毛病。兩個孩子為此也特別苦惱,石秀惠從未在尿床這件事兒上訓斥過孩子。因為她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如果訓斥就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不利于治病。作為教師的她同時考慮,如果不徹底治好倆孩子尿床的毛病,就會影響孩子學習,甚至影響到孩子們將來。她帶孩子們看病、針灸、吃中藥。她用自己的愛心與耐心,經過一年多堅持不懈地洗尿布、曬床鋪,吃藥打針,終于治好了孩子們尿床的毛病。

「媽,我們的病好了。」兩個孩子欣喜地撲到了媽媽的懷里,石秀惠心里一顫,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叫我媽呀!娘仨喜極而泣。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習慣。石秀惠發現兩個大孩子起床後不疊被子,把自己住的房間搞得一團糟,這對孩子成長不利。一個雙休日,她首先把孩子們叫到房里,讓他們參觀一下自已的房間後,去看一會兒電視。接著她將房間收拾整理,又將孩子們叫到房里,讓孩子們前後對比一下。然後,和顏悅色地和孩子商量︰「你們倆應該學著疊被子,整理自已的房間,並保持房間的衛生。你們覺得媽媽這個要求過分不?如果過分,咱們再商量,如果不過分,你們試著去做,媽媽相信你們!」

兩個大孩子表示,今後照媽媽標準收拾房間。由此,漸漸地兩個大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哥哥姐姐的影響下,小女兒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她還教孩子學會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等。在學習中三個孩子爭先恐後,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為上大學住校打下了基礎。

培養孩子從小孝敬父母長輩。石秀惠在孝敬雙方的父母上,又給孩子們做出了樣子。她非常尊敬、孝順父母和公婆。每逢年節,每逢過生日,她總要從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點錢,給父母和公婆買點東西,問寒問暖。孩子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瓜子嗑成仁送給掉牙的爺爺,包點餃子送給行動不便的姥姥等。

親疏孩子一視同仁,稍微偏袒繼子些。三個孩子之間也會有矛盾發生,但石秀惠經常「和稀泥」有意無意地偏袒兩個大孩子。因為她覺得,雖然兩個孩子年齡大一些,但他們更需要母親的關懷。在做新衣服時,寧可不給小女兒做,也一定要給兩個大孩子做。但她在教育兩個大孩子時也並非無原則地一味遷就。

由于經濟條件不夠好,石秀惠要計劃著省吃儉用。買菜挑賤的,買肉挑肥的,凍得月兌了幫的白菜腌在缸里,一吃就是一冬天。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總是粗糧細做,換著樣兒地給孩子調理伙食。飯桌上小女兒總是抱怨︰「媽媽,你為啥光給哥哥、姐姐夾肉,不給我夾呀?」「沒有肉了,吃點菜吧?吃蔬菜是增加維生素的?」石秀惠就這樣回答自己的親生女兒。三個孩子和諧相處,健康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十年抓學習毫不放松

石秀惠不僅在生活中照顧三個孩子,還重點在學業上輔導和鼓勵三個孩子。用她的話說,就是「夸孩子」。大女兒上高三時,有一天郁悶不樂,躺在沙發上直掉眼淚,媽媽反復追問才知道實情︰原來這兩天考了幾回試成績都上不去,孩子著急了。「玉瑋別著急,考不上大學咱再找別的門路,其實,我覺得你就是考試沒發揮好,頭兩天你的老師還跟我說,你很有學習的潛力呢?」這麼一說,女兒的壓力小了,學習成績很快就上去了。

「夸孩子」,也是她最終把三個兒女都送進大學校門的一個教子秘方。

十幾年節衣縮食供孩子們讀書,嘔心瀝血培養孩子,終于讓石秀惠盼到了希望。2000年,石秀惠的大兒子(繼子)劉鐵夫以622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2004年又被清華大學保送為本校的研究生。大女兒劉玉瑋2003年也順利考入了四川師範大學,正在讀高一的小女兒石書一,則連續幾年被評為校級、區級、市級「三好學生。」看到三個孩子個個有出息,辛勞了十多年的石秀惠滿心喜悅與安慰。

母愛給孩子自信,教子有方讓孩子成才。而石秀惠收獲的則是再婚家庭難得的親情。2001年她因急性闌尾炎住進了醫院,玉瑋做好飯菜一天三次送到媽媽床前,給媽媽梳頭,扶媽媽上廁所,照顧得無微不至。遠在北京的兒子也發來短信︰媽媽好好養病,過年我就回家看您。玉瑋放寒假,給媽媽帶回了一條圍巾,給姥姥帶回了一盒茶葉;不能回家的鐵夫則給媽媽郵回了一大包家庭教育系列叢書和京劇光盤。兒子在給爸爸的信中寫到︰我離家在外,對媽媽的思念一天比一天強烈。爸你要好好對待媽媽,那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媽媽。

同時,石秀惠在工作中表現積極,任勞任怨,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多次受到上級表獎。

2004年5月9日,被赤峰市婦聯、紅山晚報、校園周刊評為「好媽媽」;2005年5月31日,被全國婦聯等多家單位評為「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長」;2006年7月26日,在首屆內蒙古草原母親節中被評為「感動草原——十杰母親」;2006年12月27日,被評為2006年度「感動赤峰人物」;2007年被評為十杰母親。

石秀惠在榮譽面前沒有滿足。現在,她要把自己的教子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孩子成才,讓更多的家庭得到幸福

摘自︰2007-1-5菅雪燕︰愛在草原十杰母親︰《為孩子鋪就人生坦途》、徐永生︰《繼母石秀惠》等文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繼母傳最新章節 | 繼母傳全文閱讀 | 繼母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