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單身打工供繼子上大學
感人事件︰自古雲︰「繼母的拳頭,雲里的日頭。」然而,在資溪縣有一位平凡的女性,視繼子為親生兒子,在丈夫去逝後,毅然挑起家庭重擔,含辛茹苦撫養一雙兒女,並艱辛打工七年供繼子上大學。她就是在當地被人譽為「親親後媽」的萬小英,她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偉大母親」的光榮贊歌。
今年47歲的萬小英是資溪縣原造紙廠下崗工人。1990年,未婚的萬小英經人介紹,與高阜中學老師劉初文相識並相愛。此時的劉初文因前妻病逝,獨自一人帶著一個6歲的兒子劉承。盡管親人們竭力反對︰劉初文上有老,下有小,一個黃花閏女怎能找這樣的人?然而,這年4月,萬小英還是和劉初文結了婚。
結婚當天,萬小英有些忐忑︰那孩子都6歲了,能接受我這個後媽?可還沒到家門,就听到一聲甜甜的「媽媽」,只見劉承正站在門口迎接她呢!望著孩子乖巧的模樣,萬小英心底告訴自己︰今後,他就是自己的親兒子!結婚後,一家三口和睦相處。第二年,萬小英生下了女兒劉取。盡管有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但萬小英卻絲毫沒有偏袒之心,含辛茹苦撫養劉承視若己出,平時最好的東西總是劉承先吃,最好的衣服總是劉承先穿,使小劉承又重新獲得了母愛。1996年,萬小英所在的造紙廠,因污染原因被迫關閉停產,萬小英也因此下了崗。下崗後萬小英沒有「坐享其福」。為了生計,她開始賣菜、販冬筍、幫人打工……她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自己苦點累點沒關系,不能讓兩個孩子受委屈。就這樣,一家四口平平安安地進入了新千禧年。
就在一家人過著平淡而溫馨的日子時,災難毫無征兆地降臨了。
2001年正月,丈夫劉初文因意外不幸去世。丈夫的死令萬小英萬念俱灰,她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三天兩夜水米未進。失去了丈夫的家,就如同塌了頂梁柱,16歲的兒子劉承牽著10歲妹妹劉取的手,雙雙跪在了母親面前︰「媽媽,求求您別這樣折磨自己了,您還有我們啊。」孩子們的話猶如強心劑,一針刺醒了奄奄一息的萬小英。她想︰是啊,我還有一雙兒女,他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我不能死!她擦干了淚水,將一雙兒女緊緊摟在懷中,親親他們的額頭,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堅強起來。她強忍著悲痛,妥善地安排了丈夫的後事。
但是一個下崗女工,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日子怎樣過?朋友們都好心的勸萬小英︰你今年還只是41歲,還很年輕。不要再把劉承這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孩子帶在身邊了,送回到他的老家去吧!雖然劉承家里還有著爺爺女乃女乃和幾個叔伯,他們可能會接受這個失去父親的孩子。但萬小英卻始終狠不下心。她謝絕了朋友的好意︰既然自己和丈夫結了婚,既然劉承叫了自己一聲媽,自己就得擔起這份做妻子、做母親的責任。
自此,這個堅強的女人帶著16歲的兒子劉承和10歲的女兒劉取,在困苦中掙扎著︰為了支撐起這個家,萬小英把兩個孩子托付給縣城的親戚,自己只身到外面幫人做面包。每月300元的工資,她分文不動,全部寄回家。劉承上高中,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萬小英把結婚時的金項鏈賣了,把家中值錢的東西都當了……自丈夫去逝後,她省吃儉用,7年里沒買過一件新衣服,換過一雙新鞋子,身上的換洗衣服都是親戚朋友送的。
2003年上半年,劉承高考。為了讓兒子勝利通過高考,萬小英回到了資溪,一邊打工,一邊帶孩子讀書。她住在妹妹家中的一間小房子里,每天安排好孩子們的飲食起居後,就到附近的餐館里幫人洗菜、洗碗、端菜,晚上陪孩子做作業至深夜。命運似乎總喜歡捉弄萬小英一家,臨近高考的前1個月,劉承不知啥原因發起燒來。萬小英慌了,帶著劉承到附近的小診所看病。在那「恐非」時期,小診所怕是「非典」不敢看,讓她帶著孩子上大醫院。萬小英不相信,孩子天天在學校上課,自己又沒有親戚從外面回家,怎麼可能呢?急忙又帶著劉承來到人民醫院檢查,原來只是中暑。在萬小英的悉心照顧下,劉承很快康復回到了學校,並順利通過了高考,拿到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入學通知書。
「讀大學,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呀。」有好心人勸她,「你這幾年為了孩子讀書,已經勒緊褲帶過日子,四處舉債。這一年8000多元的學雜費,你怎樣去籌集?何況這個學校又不是重點名牌?」但萬小英自己有自己觀點,她說孩子多讀點書,找工作就多一份希望;何況兒子考取了大學,自己砸鍋賣鐵也不能讓兒子留下終生的遺憾!這一年,她把丈夫生前留下的、自己從未敢動的10000元錢取出來,送劉承進了大學校門。
這10000元只能解決眼前的一時之急,劉承大學4年的生活費和學雜費如泰山般壓在萬小英的心頭。為了多掙一份錢,她白天在餐館做事,晚上又在歌廳打掃衛生直至深夜,每天雙手都泡在水中,一天只能休息6、7個小時。寒來暑往,她身體日漸羸弱,雙手時時腫痛……
為給母親分憂,懂事的女兒劉取初中畢業後,就停學外出幫人打工,把每月賺的800元全部交給母親,支持哥哥的求學之路。
「沒有母親萬小英,就沒有我劉承今天的一切!」在這份濃濃的愛面前,沒有血緣的隔閡都會融化︰在外求學的劉承,總是以母親為榮,在認真讀書的同時做家教、幫水店送水、為公司拉客戶,邊讀書邊打工,盡量少向母親伸手要錢;每逢時節,總忘不了給母親打個電話,說聲祝福;每次寫信,總是要母親愛惜身體,少做份事,更不要擔心他……今年母親節那天,劉承特意打來電話祝母親節日快樂,劉取則讓郵政送來了鮮花。
今年7月,劉承大學畢業並在深圳找了一份工作。雖然感到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萬小英還是覺得應該讓女兒劉取多讀點書。下半年,她就把女兒送進省內一所衛校讀書,這樣,16歲的劉取結束打工生活重返校園。為了女兒的學費,萬小英已于前不久去了贛州,在妹妹開的面包房打工……
來源︰2010-04-10第三屆「百名優秀母親」事跡講述——萬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