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局總體設計院,坐落在上海西郊,航天科技產業園內,園區內道路寬闊,綠樹環繞著一座座外觀簡潔的藍色建築。如果不是偶爾看到三三兩兩身穿白大褂的人走在園區里,你一定以為這是一處制造工廠。
總體設計院曾經承擔了神舟飛船和中國空間站的動力系統、對接機構等重要系統的設計制造工作,是中國航天工業的一個重要生產基地。
在總體設計院召開的設備驗收會議,是空間站制造工廠設備出廠前的一個重要節點會議,來自全國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和高校的近百名專家出席了會議,楊天劍工程師作為項目中太空建設任務的負責人之一,也受邀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會議。
空間站制造工廠的重要作用是,將來在太空進行各種衛星和太空艙主體結構的生產,這些主體結構佔了飛行器總質量的80%以上,因而可以減少地面大型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降低航天發射成本和環境污染,建立以空間站為平台的航天生產發射基地。
空間站制造工廠的關鍵設備是,激光燒結快速制造機器人(LPR),LPR結合了先進的激光燒結技術和仿生制造技術,具有模塊化、自主式、即插即用的特點,是國際上遙遙領先的太空制造機器人。
簡單地說,LPR技術是模仿了蜜蜂建造蜂巢、海洋軟體動物生成螺殼的原理,采用激光燒結材料成型的工藝,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程序,將金屬、陶瓷、塑料等粉末,一點一點燒結累積疊加,就像植物生長一樣,一次性整體成型,最後生產出任意形狀的零部件,甚至整個飛船殼體。
由于太空中沒有空氣,以及太空失重的獨特環境,LPR制造出來的零件,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最漂亮的鸚鵡螺殼,曲線完美,沒有任何縫隙或接頭,非常堅固而且質量很輕,LPR技術是人類制造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總體研究院巨大的技術廠房里,空中拉著幾條長長的紅色慶祝橫幅,專家們圍繞著工作台上擺放的LPR生產線,欣喜的目光就像看著自己剛出生的嬰孩,專家們興高采烈地走來走去,就象一群來到動物園里的小朋友。
LPR生產線的總設計師,一位來自華中科大的花甲老人,拉著楊天劍的手,左叮囑右囑咐地要求楊天劍他們航天員,嚴格按照設計程序,在空間站安裝調試LPR生產線,力爭一次加電通過,早日生產出中國第一顆太空制造的衛星。
按計劃,LPR生產線將于下個月,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運送到350公里高軌道上的空間站,在空間站外,由航天員完成最後的組裝工作。
楊天劍第二天因為要繼續參加驗收會,所以沒有時間去虹橋機場接林秀月。林秀月也知道他的日程安排,好在是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她到哪兒都會得到非常照顧的。
兩天的驗收會議圓滿結束了,LPR設備也全部封存裝箱,等待運往海南航天發射場。
在離開總體設計院的路上,楊天劍給林秀月打了個電話,在電話中,林秀月告訴他已經順利抵達上海,現住在論壇組委會安排的酒店,兩人約好明天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