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氣派的四合院不是李大叔家的祖屋,應該說是李大叔東家的祖屋。李大叔的東家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李元曾。
說起李元曾的發家史那還得從他的太爺爺李存善開始。這李存善本是個落第的秀才,那時候大清也算是處于乾隆爺的後期。雖然還是在盛世但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已經顯現。李存善落第回到鄉里,開了個小小的私塾教本村的孩子讀書。那時候能讀得起書的本也沒幾個,只是這李存善家有十幾畝地雖然不富裕但也不缺那幾個小錢。所以他的學生能拿得起學費的就收幾個,拿不起的就讓家長在農忙時去地里幫忙。而且這李存善還有個奇特之處,別家的私塾不收女學生,而他沒有這些禁忌只要你讀書他就好好的教,到了年底還會給學業好的孩子發點糧食布帛。這樣一來全村的孩子也都有幸認得幾個字,村民都叫他「李大善人」。
一天近晚,李大善人坐在自家房外喝茶。從村東頭來了個騎毛驢的老漢,這老漢白須白發騎一頭黑不溜湫的小毛驢,小毛驢的身上馱著三個大布袋。走到李大善人跟前的時候老漢從驢上下來,對李大善人說︰「老弟,舍杯水喝吧。」李大善人趕緊讓人搬來一把椅子,重泡了一壺茶讓老人喝。正喝著他听到老人肚子咕咕做響。他不動聲色的讓家人給老人做了幾個菜餅,等老人吃飽喝足了他又把剩下的菜餅給老人包上讓老人在路上吃。老人說︰「我著急起路,這幾個口袋就麻煩老弟先給存放一下。」「這••••••」「沒事,我是個販麻的。裝的就是些麻繩,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我就會回來取的。只要不淋了雨就行。」老大善人提了一把輕飄飄的倒也沒什麼,就讓人把三只口袋放到廂房的邊上。
一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轉眼兩年過去了,老漢一直沒有出現。開始李大善人還總是念叨可後來想,三口袋麻繩也值不了多少錢,也許是老漢忘了呢。那個時候的人比現在的人講誠信多了,李大善人讓人把口袋放在牆角等什麼時候老漢想起來了,就什麼時候給人家。
可到了第三年,遇上了天災。上半年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下半年又鬧起了蝗災。滿處一片荒涼,官府雖然放了幾次糧無耐糧少人多還是不停的有人餓死。這李大善人雖然小積蓄可他不是那種為富不仁之人,看到村民不停的餓死,不但把家里的糧食拿出來舍了粥,而且把所有值錢的東西托人賣了買成糧食。這樣一來十里八鄉的村民就聚到了這里,買來的那點糧食用不了三五天就用完了。李大善人對妻子說:"我家四世單傳,到了我年過半百身下無子。你我相敬如賓,現在家中已無食物咱倆不如共赴黃泉,也算得上是神仙眷侶。」李夫人說︰「官人對我情深意重,我隨官人而去死而無憾。只是官人,咱家不是還有當年那老漢存放的麻繩,如果人家找來可該如何是好。不如妾身先行一步等官人。」李大善人知道這是妻子不忍自己死而找的借口,心中無限感嘆。「那等我寫封信放在口袋中,就是他人找來也無防。」
提筆寫了一封信,拉著妻子的手來到廂房,等打開口袋倆人都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