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第四十四章 脫變

作者 ︰ 午後方晴

第四十四章月兌變

听從讀者的意見,對章節名做修改,不引用古詞做章節名。是過渡,與上半部一樣,開頭是一個醞釀的過程,高ch o在後面,請各位忍耐一下。

=====================

史官對滎陽西上,在史書中記載為破冰之履。

但是李威卻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商議了很久,既然出嫁,畢竟是鄭家的嫡系nv子,不是金縷y 衣的太原王家,鄭家說要高調出嫁,其實雖答應下來,心中還想爭一個名份的。若是低調地往東宮一塞,那真的任憑皇帝處理了。再說,鄭家的nv子,不能稀里糊涂往東宮一塞了事,因此希望朝廷在禮制上做一些小小的變通。

條件不算過份。

但東宮幾職皆滿,不可能讓鄭家nv到東宮做一個良媛,于是李威到了上陽宮,解釋了一下。

李唐自立國以來,多與關隴權貴聯親,要麼就是太原王家、蘭陵蕭家或者河東裴家,這些望m n遠不是滎陽鄭家的級別。李治听了後十分慎重,修養了一段時間,武則天與李威代處了所有國事,身體漸漸好了起來,腦袋瓜子也變得清楚起來。

朝堂上的局勢,沒有讓他太失望,兒子與妻子的分割,使自己依然保持著話語權,于是開始嘗試著再次批閱奏折。

听兒子將事情講完後,李治立即下詔,讓裴雨荷為新皇後。才能在東宮中略低,然而低調安靜,至少對李治妨礙極少。韋月為德妃、楊敏為順儀、婉兒為婉議、徐儷為芳儀,碧兒為美人,狄氏姐妹與野辭明月為才人。

這是初步的議訂,以後李威執掌大權後,必然還會有變動,但定了高下之分。通過這一遷命,也看出李治對楊敏昔日之事,至今耿耿于懷,同樣一個良娣,韋月做了四妃之一,楊敏卻是順儀。同時也能看出來李治心中隱隱對上官儀之死,終于有些愧疚,這才將上官婉兒與楊敏排在一個班列,在碧兒之上。

李威沒有爭,在听,李治又問道︰「外戚你打算如何處理?」

「父皇,兒臣只是暫且監國,外戚的事留作以後再論,」李治不提,李威也不會讓李治再遷任外戚了。

這是騰出來四妃之位,以待鄭家nv入宮。

李威回去後,在看父親下一步動向,果然,為了平衡,李治再次下了一份詔書,遷武三思為候爵,武攸暨、武攸止、武攸宜為伯爵,並且各自升遷了官職。

沒有爭外戚,否則升遷會更重。

開始議親。

……

天就冷了下來,裴行儉的好消息傳到了京城,李治龍心大悅,在上陽宮大宴群臣。不過東突厥的形勢繼續惡化。

全國x ng的征兵,都或多或少耽擱了丹水渠的施工。

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朝廷財政的壓力。

李威的出現,使唐朝財政情況改善。但改善的是將來,青海血戰,持續時間比歷史上長了好幾倍,戰況更惡劣,戰後撫恤更重。固然將吐蕃拖下了水,局面變得更糟,也使唐朝在青海牢牢地佔有優勢局面,可所用的經費卻超過了原來李敬玄青海之戰的數倍。再加上兩渠興修,現在唐朝的財政並沒有比歷史上唐朝的現有財政更好。

不過在李威翹首以待中,倭國使者河邊獸生再度返回了中原。

將大約情況向國內說了一下,又曲解了劉仁軌的話音,稟報說一旦倭國發兵,唐朝必然派出大軍合力夾攻新羅。然後讓梁金柱的手下將武器一一演示,君臣上了唐朝的大船,又親眼觀看了一下。

一個個心中默許,仍然有些疑慮,于是立即返回唐朝,與梁金柱一道用最快的速度,重新趕到洛陽。

到了冬月上旬,早上起來,殿前的排水溝里開始結上了一層薄冰。韋月穿著厚實的冬裝,說道︰「陛下,我們什麼時候回長安?」

她的家在京兆縣,而且洛陽的東宮面積也小,呆在里面就象做牢一樣,思念長安了。

「不知道,」李威茫然地搖了搖頭。

父親不但在洛陽,而且一直在上陽宮,半步不離,父親不回去,自己同樣不能回去,只好相互杠著。

「鄭家小娘子什麼時候出嫁?」

「你不用擔心,在我心中,看的是你們品德,不是家世……」李威撫m 著她的小腦袋瓜子說道。

鄭家nv進宮,對上官婉兒與碧兒威脅不大,甚至對楊敏威脅也不大,反正上面還有裴雨荷與韋月,怎麼也輪不到她們以後執掌後宮。可是裴雨荷與韋月卻感到了濃濃的威脅。並且鄭宮楚看到過多次,不但家世,長相與舉止皆是上選,對她們倆人似乎有些不利。

「喏。」

正在這時候,外面太監說道︰「倭國使者河邊獸生求見。」

李威一听,心中大喜,但嘴上說道︰「不見。」

立即拒絕。

來了,就開始談倒賣軍火,自己是皇帝,談謀利,談生意,大臣得知,會有很多人彈劾。因此不主動ch 手,借助梁金柱與倭國使者恰談。

果然到了下午,梁金柱前來求見,讓人將梁金柱帶了進來。

伏下行禮後,李威讓他坐下來,梁金柱又說道︰「臣無比感謝陛下。」

不是指李威的扶助,是指鄭家nv的事,雖改姓下嫁,但終是鄭家的nv兒。此nv到了他家後,幾乎當成了一個老祖宗供著,僥幸此nv是庶出nv子,在鄭家地位很低,沒有養成盛氣凌人的壞習慣。

「無妨,此事鄭家做得有些薄,委屈了你。」

「陛下,臣那敢啊。」

「已嫁,勿需再提,談正事。」

「喏,這一路倭國使者皆與我同行,談了很多。他們想采用陛下的權宜之計,然而有幾個疑慮。」

「說說看。」

「他們倭國狹小,不是唐朝的敵手。若是佔下來新羅人的地盤,唐朝如何與他們分配?」

居然還有這個想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難怪敢自稱為天皇,笑了笑說道︰「你可以對他轉達,他們倭國佔領多少領土,只要能佔住,皆是他們倭國的。」

「陛下,那不好吧。」

「新羅人頑強,我們唐朝這麼大,攻佔都十分吃力,最後不得不放棄,況且他們小小的倭國,又是跨海作戰。既然他們有這想法,我做一個承諾又有何妨。此乃軍國大計……」

「臣多言了。」

「沒關系,你也是好意,還有呢?」

「他又說他們倭國狹小,出產貧瘠,此次使者被殺,不僅是關于他們的顏面,也關系到大唐的顏面,希望我朝提供武器時,能優惠一點。」

「打的好主意,你對他說,可以稍作優惠,但有限,新羅偏遠,我朝佔之無益,而且這幾年一直對我朝臣服。現在破例,提供他們武器,這些武器皆是以前禁止援外的,已經表達了友意。又有可能出兵配合,並且讓他們得地得民,就不能要求太過份了。」

「是,是他們使臣想起了一個故事,夜郎自大。」

這個倭國可不是夜郎那麼簡單,但沒有說,道︰「不管他們是什麼心態,但你可以對他說,切記,是你說的,非是出自我口,雖然出錢購買武器船舶,對他們倭國經濟造成不小的壓力,可是佔領了新羅,卻有許多財富。」說到這里,李威又想到一件事,裴行儉輕松地連破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部,也得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使朝廷壓力稍稍緩解。不過因為安撫政策為主,終不敢做得太過份,沒有將利益最大化,是為可惜。又道︰「不但是財富,還有人口,中原現在缺少部曲,只要能攻上新羅,有不少百姓,用船運到登州後,一個部曲最少能售作好幾緡,甚至十幾緡錢。新羅人有多少百姓?」

「陛下……」

「不用多言,也不會那麼簡單,這是給他們一個動力,不然他們不會魚r u百姓,窮兵黜武,並且百姓人數銳減,對我朝有利,是他們做的,不是我做的,又減少了口舌。」

「是,他們還有一個要求……」說到這里,梁金柱遲疑起來。

「說。」

「他們想陛下迎娶他們的公主,或者讓唐朝的公主下嫁。」也知道不對,說完後戚戚地看著李威。

「他們是昏了頭」李威還沒有作聲呢,上官婉兒氣憤地尖叫起來。

「婉兒,勿氣,倭國那個天皇想不到的,是這個使者一路前來,听到我將要迎取鄭家nv的事,或者又听到野辭明月冊封,才臨時想起的主意。你對他說,什麼時候倭國有突厥或者吐蕃那樣強大,再來提。」

「喏。」

梁金柱告退,雖然議親不成,可前面兩個答復,已經讓河邊獸生十分滿意,開始商議武器與船舶的價格。梁金柱也時常進宮稟報。對此李威很看重的,正因為中國,幾乎開啟了亞洲周邊所有國家的文明,即便是後來歐洲人崛起,若沒有中國文明的催動,這些國家難保不會沒有象印第安人那樣,走向覆滅的命運。

從古代到以後,對于這些國家,中國只采取貢賦制,你貢賦一些小禮物,立即搬出金山銀海隆重的賞賜,然後又傳授你技術,教你耕作,甚至到了明朝時,因為貢賦的國家多,賞賜成為國家的累贅,勒令這些國家貢賦次數減少。可後來這些國家是如何回報的?

這次會談,是一個小小的起步,對眼下很重要,對將來卻更重要,會扭轉國人的見識,至少不會忘記秦朝的遠ji o近攻,使政策變得更有侵略x ng。得多少利不算,但不會做冤大頭

若是做得好,會對將來產生一個重要的月兌變。

終于許多大臣察注此事,在一天早朝上,裴炎持著牙笏終于問了出來︰「陛下,梁金柱雖然忠于朝廷,捐出大批的錢帛資助國家與百姓,被授予了一些散官與爵位,可終是商人出身,為何這幾天數次出入東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興唐最新章節 | 興唐全文閱讀 | 興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