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 【第448章】來自林家的請帖

作者 ︰ 拉丁海十三郎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順祝大家三八婦女節快樂!

徐興夏到達寧夏城的時候,寧夏鎮已經煥然一新了。城門附近的守衛,都全部撤走了。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寧夏城根本不需要城門了。與其讓士兵駐守,白白的增加城內的緊張氣氛,還不如徹底的放開,讓所有的民眾都可以自由的往來。諒韃靼人也不敢偷襲寧夏城了。因為,他們如果來了,絕對跑不掉的。

白衣軍在寧夏城里面,並沒有安排正規的駐軍,只有少量的衛戍部隊,如委員長官邸的警衛分隊,管事會大樓的警衛分隊等等。他們也都是裝備有日月統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當做正規軍使用。如果徐興夏在寧夏城內的話,那就更加放心了。他身邊的獵騎兵,可是有一千多人的,足夠保護寧夏城的安會了。

沒有了駐軍,自然就不再需要那麼多的軍營了。以前,戰兵和衛所軍的軍營,佔據了寧夏城的很大空間,給寧夏城的展,構成了很大的障礙。畢竟,寧夏城的空間是有限的,軍隊佔用的地方多了,百姓能夠使用的地方就少了。尤其是對于商業展這一塊來說,如果缺乏足夠的空間,會給商業貿易造成瓶頸的。

現在,寧夏城的戰兵,都已經被解散,人員基本上都被遣返會各自的家鄉。如果不願意回去的,又或者是沒有地方可以去的,當然也可以申請留在寧安鎮生活。只要沒有重大的罪行,沒有引公憤的,基本上都可口獲得批準。畢竟,寧夏鎮需要人口充實嘛!但是,寧夏城是肯定不能呆了,必須遷徙到周邊的其他城鎮去。

大量的衛所軍軍營也被騰出來。寧夏鎮的衛所軍體制,在白衣軍攻克寧夏鎮以後,也全部解散了。寧夏都司解散了!總兵官衙門解散了,巡撫衙門解散了,知府衙門解散了,兵備道衙門也解散了。所有的軍戶,都變成了民戶。從此以後,在寧夏鎮的轄區內,只有民戶而沒有軍戶了。所有人的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再也沒有世襲、月兌籍、入籍之類的說。相互通婚也不存在任何限制。

被解散的衛所軍,怎麼安排呢?當然是去種地了。本來大明朝的衛所軍,展到今時今日,除了種地,別的都不會了。事實上,大部分的衛所軍,也願意繼續種地,不願意上前線打仗。特別是上了年純的那些衛所軍,更是不願意折騰了。相對采說,倒是周邊各個城堡,甚至是延綏鎮的軍戶,參軍的很強烈。

寧夏城的委員會,根據寧夏城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自己的土地分配計劃。由于寧夏城周圍的人口比較多,耕地的數量相對較少,每個人丁分到的田地,只有三畝多一點。和平虜城相比,差太遠了。于是,有部分的百姓,就遷徙到黑山營的周圍,以獲得更多的土地。又有人遷徙到鎮朔堡等地,同樣可丹分到更多的土地。慢慢的,寧夏城的人口,比原來倒是減少了三成以上。

人口的減少,絕對是好事。寧復城自身的負擔減輕了,展的度就更快了。徐興夏的意思,是將寧夏城展成為商業城市,西北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心。至于工礦業,則安排在寧夏城的周邊地區。寧夏城周圍的一個個城堡,就像是後世的衛星城,將寧夏城剛好拱衛在中間。通過寧夏城,可以方便的將它們都連接起來。

大量人口的遷出,讓寧夏城多了很多的空地。原來軍隊駐扎的城東地區,基本上都空置了。各級官署衙門密集的城南地區,也基本上都控制了。這些地方,都準備用來興建新的商鋪。至于工場什麼的,白衣軍都建議放在城外,以免造成污染。事實上,無論是生產水泥,又或者是煉鐵,又或者是鑄造大炮,灰塵的污染情況都很嚴重。對于這一點,後世的徐興夏自然很清楚。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白衣軍的商業展計劃,遇到了一點點的麻煩。由于白衣軍的造反活動,帶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性,導致寧夏城內的很多商戶,又或者是殷實人家,都紛紛逃亡去了。好像商業實力最強的胡人老板素木普日,好像林家,好像慶王府,還有大量的晉商,在白衣軍破城之前,都金部撤離了,至今還沒有回來。沒有了這些大商家,寧夏城的商業貿易,自然大受影響。

事實上,現在的寧夏城,其實就經濟環境而言,不是很好的。最起碼,徐興夏看到的寧夏城,比上次到來的時候,要蕭條了不少。街道的兩邊,都很少看到流動的攤檔了。原來的固定的店鋪,也有很多都處于關門的狀態。即使有少數的店鋪開門,前來購買貨物的百姓也不是很多。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要恢復到過去的水平,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時間。其中,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心血。

徐興夏推測,後來的李自成,其實也不是不想搞建設的,只是,搞建設的難度,比搞破壞大得多,他沒有那樣的本事,只好放棄了。現在,自己擔任不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轍,在建設方面,必須小心在意,先將自己的根底打好了再說。蒙古人被打退了,官軍也被打退了,韃靼人暫時沒有動靜,正是修煉「內,的好時候。

「大人來了!!」

「那不是徐老魔嗎?」

「噓!什麼徐老魔!是委員長!」

徐興夏到達寧夏城的時候,張天豪、陳登隆等人已經在城門口隆重的迎接了。在他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看熱鬧的民眾,足足有三四千人。因為消息保密,他們一直不知道,到底是誰要到寧夏城來。直到徐興夏的身影出現,那些看熱鬧的民眾,才現是委員長大人來了,紛紛奔走相告,自內心的擁戴之情,表露無遺。

對于寧夏城的普通百姓而言,這兩個月,絕對是他們一輩子中最幸福,最充實的兩個月。白衣軍攆走了原來的吸血鬼,他們分到了屬于自己的田地,拿回了屬于自己的財產。他們不但可以吃得飽,穿得暖,還可以偶爾飽暖思婬欲了。沒有婆娘的年輕人,也可以幻想一下,自己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娶上老婆了。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寧夏城,有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在忙碌,再也沒有人閑得無聊,在大街上閑逛,惹是生非,泄多余的精力了。也沒有懶洋洋的軍戶,坐在茅萆屋的面前,有氣無力的抓身上的虱子了。就連歲的小孩,都跟著父母下田干活去了。白衣軍已經給了每個人足夠養活自己的土地,如果他們還不珍惜的話,就算餓死都沒有人可恰了。

作為寧夏鎮最大的城市,寧夏城的規劃,自然是很重要的。白衣軍在攻克寧夏城以後,就開始了對寧夏城的逐步改造。先,就是修繕城內的道路,將所有的主干道,都全部變成水泥路,方便通行,避免下雨天出現泥濘不堪的情況。主干道的標準,是可以並排走四輛馬車。非主干道的標準,是可以並排走兩輛馬車。

對于商業貿易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道路的通暢了。路通財通,這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這是被無數的事例反復證明了的。在明朝,6上絲綢之路之所以沒有揮作用,就是因為道路中斷了。而6上絲綢之路逐漸的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也是因為道路不好走,運輸的成本太高,商人們消費不起,只好選擇其他的運輸方式。

通過海洋,一艘大船將五萬斤左右(大約三百石)的貨物,運到南洋馬尼拉,運費也不過是幾百兩銀子,需要耗費的時間,最多就是十五天左右。可是通過6路,將五萬斤的貨物從嘉峪關運到西安府,那代價就高了,數千兩銀子都搞不定啊!當時的馬車,一般載重量也就是五百個需要裝載整整一百輛的馬車啊」

再說,在路途上耗費的時間,也是天文數字。從嘉峪關到西安府,一般的馬車,沒有三個月的時間,只怕是走不到的。如果是馬隊的話,可能會稍微快一點,最少也要兩個月的時間。十五天和兩三個月相比,相差太遠了。商人們都是講究收入產出比的,如果運輸路上消耗的成本太高,他們肯定是會繞道而走的。徐興夏大力展水泥路,就是要盡可能的降低這個運輸成本,節約運輸時間。

當然,6地運輸的成本,想要比海洋運輸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口在後世有鐵路的時代,也無做到,更不要說現在了。但是,6地運輸也有6地運輸的優勢,四通八達就是它的最大優勢。在大明帝國的西北部,還有偌大的中亞地區,你不通過6地運輸,你還能選擇什麼運輸方式?因此,拼命的展水泥路,絕對是正確的。

有一句話,一直潛藏在徐興夏的內心,沒有直接說出來。那就是白衣軍去到哪里,水泥路就要修到哪里。

當然,這句話反過來說也行,那就是水泥路修到哪里,白衣軍就去到哪里。天底下,只要有水泥路的地方,就屬于白衣軍的控制範圍。等以後有鐵路了,這句話的分量,就更加的重了。道路通到哪里,白衣軍就佔領哪里。

其次,是清理所有的排水渠,能夠用水泥填補的地方,盡量用水泥填補,保證污水能夠順利的排走。由于原來的城市,嚴重缺乏規劃,導致污水處理,很是紊亂。在軍戶居住的地方,屬于窮人區,污水基本上都是順著路面流淌的,衛生情況可想而知。在很多低窪的地方,污水還淤積成一個個黑乎乎的魚塘,散著陣陣的惡臭,蚊蟲滿天飛。如果有小孩掉進去,還很容易生意外。

富人區這邊稍微好一點,污水順著排水渠流淌。只是排水渠沒有蓋,有些地方還堵塞了,同樣會散出陣陣的臭味。特別是在商業區,由于攤販隨時亂扔垃圾,又有餐館、客棧、酒肆什麼的,將剩飯剩菜,直接倒入下水道,也會經常導致下水道堵塞。不下雨的時候還好,如果下雨,半個寧夏城,肯定是要泡在髒乎乎的污水里面的。如果遇到黃河水漲,水位倒灌,情況會更加嚴重。

據說,左光斗剛剛到來寧夏城擔任知府的時候,曾經組織過一次大清理,試圖將城內所有的排水管道,都全部疏通一次。不合理的管道還要改造。以改變城內的衛生髒亂差情況。但是,他籌集的資金嚴重不足,調集的民夫也嚴重不足,最後工程只能是草草了事。他做不到的事情,白衣軍做到了,而且還做得非常的徹底。

認真說起來,左光斗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走錯路了。要寧夏城的富人,從自己的。袋里面掏出銀子來,改善窮人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呢?寧夏城原來的富人們,都恨不得將所有的軍戶都攆出城去,最好是攆得遠遠的,以免影響他們的生活。不過考慮到保護寧夏城的需要,才勉強的不得不將他們留下來的。

再次,就是拆除所有的茅草屋,統一規劃成磚瓦屋。作為白衣軍的代表,如果寧夏城內,還有大量的茅萆屋,那無疑是很沒有面子的。反正,磚瓦屋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就由白衣軍出錢,直接大批量的興建了。同時,這也是提供就業的一大工程。很多外來人口,想要在寧夏鎮謀生,你必須給別人提供工作的機會啊!

由于大量的工程同時開工,整個寧復城的東面和南面,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地。無數的工人,正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忙碌。寧夏城的東門和南門,也是人來人往,車來車往,運載各種建築原材料,又或者是清理垃圾的馬車,絡繹不絕。由于來往的車流人流太多,互相擁擠,管事會不得不在這里設置了專人負責疏導交通。在無意中,他們已經開創了一個先例︰大明朝最早的**。

徐興夏遠遠的舉起千里鏡看了看,就縮了回來了。工人們都很忙碌,他現在過去的話,會影響別人干活的。建築上的事情,有劉廣梁、陳登僂兩人負責把關,徐興夏還是比較放心的。他們兩個私底下的關系其實不太好,坑瀣一氣的可能性不大。無論是哪一個出現問題,另外一個都會向他舉報的。

其實,寧夏城管理委員會的常委們,相互間也不是一團和氣的,如果有人出問題的話,他肯定會接到舉報的。

哪怕不是署名的舉報信,起碼匿名的舉報信一定會有。這就是集體領導的好處了。權力分散了,下面的人就無一手遮天了。作為最高的領導者,他徐興夏可以充分的掌握各種各樣的信息,並且根據這些信息作出決斷。

「對了,大人,我差點忘記了!這是林家送來的請帖!請你過耳!」張天豪忽然想起什麼,急忙說道。

「哦?林家的請帖?」徐興夏有些奇怪的說道。

他從張天豪的手里,將一份請帖接過來,隨意的翻看了工下。他人還沒有到寧夏城,林家的請帖倒是先到了,看采,這個林家很是有心嘛!請帖的外觀很是精致,上面描繪著幾根青青翠竹,透露著淡雅清新的氣息。請帖的封面並沒有名字,只有落款紫竹園。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就是林家的宅院所在地了。

將請帖打開,里面也只有幾行清秀的字體,內容自然是誠邀徐興夏到紫竹園做客。請帖的上面,沒有說明具體做客的日期。顯然,這是很靈活的邀請方式。只要徐興夏有空,隨時都可以上門拜訪。這也說明,至少林緋蓉或者林夫人兩個,應該有一個常駐寧夏城。否則,徐興夏登門拜訪,卻沒有人接待,豈不是笑話?

林家的反應,其實讓徐興夏感覺還算滿意。他將請帖輕輕的合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本來就有心思,要找林夫人親自談一談的,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現在有了這個請帖,就更加的順理成章了。倒不是他對那兩母女有什麼齷齪的想,而是,他必須樹立這麼一個榜樣。這是各取所需,利益結合的問題。

徐興夏要借助林家的商業網絡,溝通和外界的聯系,交換物資。寧夏鎮不可能出產所有的物資,不可能依靠自力更生,就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必須和外界溝通,賣出自己生產的商品,買入需要的商品。林家要借助白衣軍的力量,打擊對手,保護自身的安全,並且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說實在的,寧夏鎮要展商業貿易,靠一群沒有文化的軍戶自己打拼是不行的,必須有自己的商人團體。軍戶們都粗手粗腳慣了,打打殺殺,耕田種地,煉鐵煉鋼,開礦伐木,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說到做生意,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白手起家,那是相當的不容易啊!而且,局勢的展,也不會讓你徐興妾有白手起家的機會。

求訂閱!求保底月票!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衣殺明最新章節 | 錦衣殺明全文閱讀 | 錦衣殺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