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史梁也算是經驗頗豐的統兵將領了,但眼前的情形仍令他有些傻了眼,大腦瞬間有點「當機」,一時間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應付是好。
如果此刻沖來的是敵人的千軍萬馬,他反倒是不會有絲毫懼色,當即擺下陣勢迎敵便是。
可來的偏偏是被劫掠的百姓和牲畜,百姓固然是傷不得,而若是擺下陣勢來對付那些牲畜的話,恐怕就更不靠譜了。這樣一來還如何追擊敵殘部?況且這可是數萬頭受了驚的牲口,遠非當日的百余頭火牛可比,僅憑自己的槍騎營怕是難擋得下來!
打是不宜硬打的,但躲避亦是不行。火槍營就緊跟在身後,如果自己就這麼避開了牲畜陣,萬一他們來不及反應受到沖擊,那損失可就大了,而且大將軍更是身在其中!
饒是史梁經驗豐富,瞬時間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應付才是最好。
但俗話說人急生智,史梁情急之下猛地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可能的辦法。
他轉身迅速傳下令去,然後縱馬向前跑出了十幾米後勒馬站定,將手中的鑌鐵狼牙棒一擺,朝著不遠處正狂奔逃命而來的百姓們高聲斷喝道︰「爾等大明百姓听著。我乃大明皇帝座下親軍龍驤衛副將史梁是也!劫掠爾等地賊虜主力已被全殲,現在我等就是為救爾等和擊潰賊虜殘部而來!眼下爾等的性命已然無憂,不必再驚慌失措!听我的將令,爾等立刻停下來等待救援。否則沖撞了大軍、耽誤了追擊賊虜,則定斬不饒!爾等可听明白否?」
他霹靂般的吼聲滾滾傳了開去,而此時手下地槍騎兵們也已接到了命令。當即跟著齊聲大喝道︰「大明的百姓不必驚慌,眼下爾等性命已然無憂。===速速停下腳步,莫要沖撞了大軍!速速停下腳步,莫要沖撞了大
這千余人的齊聲高呼更是聲勢驚人,那些拼命奔逃地百姓頓時听了個清楚。
他們本來只是憑著求生的本能不管不顧地隨著人流低頭奔逃,也辨不清方向,更不知要跑到哪里。此刻听到了史梁和槍騎兵地高喊,才猛然回過點神來抬起頭仔細看一看情況。
結果眾人驚喜地發現前面果然出現了一支打著明朝的旗號,衣甲鮮亮的明軍部隊!
在被韃子劫掠和遭受非人虐待了這麼久後。猛然一看到自己的軍隊終于來解救他們出苦海了,所有百姓的心中都忍不住狂喜,絕大多數人的眼里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神智也恢復了清醒。
正當眾百姓準備欣喜地奔入「親人」的懷抱中時,槍騎兵們地反復高喊終令恢復了神智的他們听清楚了內容。
一听到自己的性命已然無憂,而這支明軍還要去繼續追擊賊虜,他們終于慢慢停住逃命的腳步,並且一傳十,十傳百……知道這個消息的百姓越來越多,也都漸漸集中到這個方向停了下來。
百姓能听懂人的話。但那些受了驚的牲口可是不行。眼看著牲畜大陣依然雷霆萬鈞般地朝著那支明軍沖了過去,連那些百姓都忍不住失聲驚呼,幾乎不敢再看。
槍騎兵卻早已按照史梁的命令做好了準備,忽然間同時舞動火槍齊聲 狂呼起來,就好象正在發起千軍萬馬的沖鋒一樣。
打頭的那些牲口被這陣勢也驚得微微頓了一頓,沖勢稍緩,但隨即又不顧一切地低頭狂奔過來。====
可就在雙方地距離只有幾十米遠的時候,槍騎兵們終于出手了。
只見一列列的槍騎兵依次縱馬而上。將手中的霹靂彈用力擲向了牲畜大陣。
轟轟轟……
接連的劇烈爆炸不但將打頭的牲口群炸得牛仰馬翻。而且終于令後面的牲口亂了陣勢。對于爆炸的火光、巨響和殺傷力地本能恐懼讓後面地牲口不得不偏轉了方向,最終引導著牲畜大陣的洪流從龍驤衛地身側如雷般滾滾沖了過去……
躲過了人畜大陣一劫的龍驤衛自是勃然大怒。在問明了情況後,王銳一面命留下少部分人馬收攏、安頓百姓,一面令史梁和劉成學率剩余的人馬立刻追擊博和的殘部。
剛剛取得了奇跡般大勝的龍驤衛卻險些在殘敵手里吃了個大虧,自然是人人窩火惱怒異常,發誓定要將博和追上,送他一起去和老爹做伴!
但博和利用人畜大陣阻擋追兵的計策的確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為自己爭取了不少的時間。
眼下他們已經先走了許久,八旗騎兵的馬術又遠在明軍之上,因此史梁和劉成學盡管餃尾急追,可是能否追得上也是未知之數。
史梁和劉成學一口氣已經率部追出了十幾里遠,但依然沒有看到敵人的半點影子。
可二人非但未有半點泄氣,反倒更加在心里發了狠,心說好,今天爺就和你這小兔崽子算是死耗上了!你不是騎術精,跑得快嗎?那咱們就比一比誰的體力好、耐力長,看看究竟是誰跑不死?就算馬累死了人再接著來,到底看一看當初急行軍中經歷過無數魔鬼考驗的龍驤衛和八旗精銳哪一個更強!
兩人一發狠之下,又追出了十幾里遠。
就在這時,忽然听到前方不遠處隱隱傳來了呼喝戰陣的聲音。
史梁和劉成學大奇,急忙加快速度趕了過去。
待到得近前時,他們驚喜地發現一支不知番號的明軍正與一支八旗騎兵纏戰在一起,看樣子那就應該是博和的殘部了。
這支明軍的數量和敵人差不多,但戰斗力就明顯差了許多。盡管如此,他們依舊死纏住敵人不放,似乎就是在等待著援軍的到來。
史梁和劉成學大喜過望,當下一聲呼哨,領著槍騎兵如猛虎下山般沖向了敵群……
結局沒有多大懸念,在騎火槍和霹靂彈的強大威力下,戰斗幾乎又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博和的2000人馬幾乎被全殲。最後他僅帶著不到百余騎最精銳的八旗勇士僥幸殺出一條血路逃到了蒙古朵顏部的境內,並最終回到了廣寧。
戰斗過後,史梁和劉成學自是對這支及時出現並拖住了博和的明軍感激不盡,一問之下方知領軍之人是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的副將于向任,乃是奉了趙總兵的將令率領一支人馬包抄到敵後斷其退路,卻不成想真的僥幸截住了博和的殘部!
王銳帶領著一個火槍營留在了原地,一邊收攏、安撫著百姓,一邊想將受了驚的牲畜也全部都逐漸收攏起來。
只不過他們的人手太少,而牲畜的數量足有數萬之多,因此一時之間也是力有未逮。
恰在這時候,有一隊明軍開了過來,約有兩千人左右。他們遠遠地就開始幫助收攏牲口,另有一小隊人馬簇擁著一員將官直向王銳而來,待到了近處時方才看得清楚,卻原來正是山海關的總兵趙率教!
到得近前,趙率教翻身下馬,急趨幾步向前,朝王銳恭敬插手施禮道︰「末將拜見大將軍!大將軍此番千里追襲以少勝多,竟能大破賊虜並全殲之,堪稱厥功甚偉!末將實是欽服之致!」
他這一番話說的的確是發自肺腑,沒有半點虛套客氣。
自從王銳率軍出了關後,趙率教就依照其命令,與副將于向任各領了兩千精兵,遠遠地分左右跟在了後面。
他的目的很簡單,一就是想看一看這位年輕的侯爺究竟憑什麼敢以區區三千之兵與數倍于己的八旗鐵騎決戰。
雖說他也看出了龍驤衛亦是一支可怕的精銳之師,但若說憑此就能擊破阿濟格與阿巴泰,仍然是令人難以相信。因為當初他派出的援軍就是在這支八旗勁旅的手里折戟,所以對其的實力如何自是再清楚不過。
除此之外,趙率教的另一個目的也是想在王銳最需要的時候好能夠幫其一把。
因為這位年輕的侯爺乃是當下最紅的人,龍驤衛也是皇帝的親軍,這一次的千里追擊竟然出動了這樣的組合,亦足以見皇上的重視程度。
如若侯爺與龍驤衛出了什麼意外,而他這個山海關的總兵卻在袖手旁觀的話,皇上怪罪下來他可是吃罪不起。僅僅罷官那是輕的,搞不好就會丟了小命。
因此趙率教對王銳的命令也不敢怠慢,更是做好了接應的總兵。這樣一來就算是出了什麼意外,他也沒有什麼責任。而且若真的能幫到這位皇上眼前的紅人的話,對自己今後的仕途也肯定會大有好處。
就這樣,趙率教抱著這兩個目的依王銳的命令而行,沒想到還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