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的五月,朝堂上再度爆發了里氏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直震得所有的人都懵了頭,傻了眼,感覺如在夢中一樣。
一直纏綿病榻生死未卜的威國公竟好似一下就痊愈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石破天驚的大手筆,一夜之間就命內衛同時鎖拿了崔呈秀、田爾耕這兩大閹黨巨頭,其余小嘍羅自然更是拿了無數。
這二人分別為「五虎」和「五彪」之首,不但是老魏的心月復大將,同時也是朝中的實權人物,但內衛說拿就給拿了,若是沒有皇上的允許又怎能如此?
果然,第二天皇帝就頒下了聖旨,命內衛全權查察捏造奏折彈劾七君子和蘇州民變之事,隨即蘇松巡撫毛一鷺和巡按徐吉也都被內衛奉旨鎖拿進京。
一切都像上一次的謀逆案一樣,內衛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霹靂雷霆的手段,直迫得人喘不過氣來,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事先精心策劃好的一般。
可是威國公不是一直傷重難愈嗎?又是誰在暗中策劃了這一切?他的傷又如何能一下痊愈的?
這一連串的問號自是立刻浮現在所有人的腦海里,少數聰明的很快就品出了其中的滋味,無不暗暗心驚,知道這一次朝局恐怕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老魏當然是第一個醒悟過來的人,立刻明白自己此番是徹底中了對方的圈套。
他又驚又怒,當即想要召集心月復商議對策,卻突然發現已經無人可召。眼下的風聲如此之緊,又有誰再敢來趟這渾水?連他最親信的幾個人都找了各種借口避之不及!
望著自己往日里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現在卻門可羅雀的門庭,老魏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寒意,深深感到了末日來臨的危機……
王銳抓人雷厲風行,審案也一樣絕不拖泥帶水。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兩案已是被查得水落石出。
崔呈秀為了排除異己。唆使司房以李實地名義捏造了彈劾黃尊素、周順昌等七人地奏折。並間接引發了蘇州民變。是為兩案地元凶首惡。
他雖然沒有攀咬老魏。將整個閹黨都牽連進來。但拔起蘿卜難免帶出些泥。像吳淳夫、李燮龍、周應秋、曹欽程等一干閹黨骨干都紛紛落馬。或革職拿問。或辭官歸鄉。連黃立極、施鳳來兩位閣部重臣亦受到了牽連。黯然主動請辭。將這一場大震動推向了高潮。
田爾耕馭下不嚴。致使緹騎跋扈囂張。是引發蘇州民變地直接罪魁禍首。蘇松巡撫毛一鷺和巡按徐吉處置不當。一樣同為禍首。三人俱被革職待罪。東廠和錦衣衛繼上次謀逆案後也再度遭到清洗。一大批蝦兵蟹將都被一網打盡。剛剛恢復了一點地氣焰又被徹底滅了個干干淨淨!
結案地奏折呈到了朱由校那里。他朱筆一揮。準奏。交閣部議罪!
可眼下地閣部前一陣子剛剛走了顧秉謙和馮銓。現在黃立極與施鳳來又辭官回了鄉。只剩下了新提拔地張瑞圖和李國普兩個人。連正常地運轉都難以維持了。還如何能議如此地大罪?
有幾個見機快地。立刻就來登了王銳地門。表示出了自己對威國公和此案地支持。並眾口一詞。言道現下閣部首輔非國公爺莫屬。眾人都願上奏。向皇上請求命國公爺主持閣部。這幾個人分別就是來宗道、楊景辰、周道登、錢龍錫和李標。
這意味著什麼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現在老魏已經失去了對閣部的控制,外廷的形勢已然完全倒向了王銳一邊。只要他願意,現在立刻就可以控制住閣部!
政治這玩意是不怕你辦錯事,就怕你站錯隊,來宗道、楊景辰等人就是清楚地看出了此點,所以才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們幾個人也都是極有希望進入閣部的,因此來向王銳表明立場地同時亦是期望托他的門子,畢竟入閣宰輔是每個文人士子的終極夢想。眼見實現這個夢想地機會就在眼前,誰能不是一番熱辣辣心思?
王銳對這些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不過他自己卻並無意去當宰輔。道理很簡單,當時皇帝和臣子的主要矛盾就體現在皇權與文官集團的斗爭上,而宰輔身為文官集團的領袖,不可避免地會與皇帝產生直接的沖突。
他若是當上了宰輔,今後不但會陷入到繁瑣的政事之中,而且要麼選擇從此給皇帝當個應聲蟲,要麼選擇肩負起文官集團領袖的重任。與皇帝處處爭權。這兩條路恐怕都沒什麼好結果,哪里像現在這樣隱身幕後手綰實權來得自在?這才是他早就設計好的最適合實現自己計劃的一條路!
不過自己雖然不入閣。但是這閣部里當然還是有幾個自己人地好。王銳並無把持朝政的野心,可閣部中越多一些親善他的力量,他將來的改革計劃就越容易實行。而且現在老魏還未死,閣部仍是必爭之地。
因此對于來宗道、楊景辰等人的表明立場,王銳都表現出了足夠的友善,表示自己絕不會入閣,而且必會為眾人在皇上面前說話就是。
眾人還以為他不入閣的話只是虛言客套而已,都沒太放在心上,而听到他答應了會幫忙,卻是都不由得感激涕零,興奮異常。眼下誰不知道威國公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只要他肯說話,皇上斷無不允之理。
果然,朱由校也感覺到了閣部的慘狀,當下將王銳召了去,意欲讓他入閣並任首輔。
王銳立刻微笑著委婉拒絕了他地好意,說出了兩點理由。一是宰輔之職並非他所長,而督領內衛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二是他眼下雖位高權重,但終究太過年輕,資歷尚淺,又如何真能鎮得住那些老家伙?
用人之道一講究要人盡其才,二是要優勢互補。皇帝已經如此年輕,如果首輔再來個同樣年輕氣盛之人的話,恐怕于國家未必是好事,因此這宰輔最好還是由老成謀國之人來擔當為好。
朱由校听他說得很有道理,句句都是為國考慮,于是也不再堅持,同時對王銳的不攬權感到甚為高興和滿意。
接下來他自然又問起了閣部的人選,王銳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順勢推薦了來宗道、楊景辰等五個人的名字。
因為將來一旦信王登基的話,這閣部的人肯定要重新再換,所以王銳對眼下地人選並未太在意。這五個人既然來求了自己,他就索性全部答應下來。這也是給其他人一個信號,看到沒有?只要站在我這邊,那就是前途無量,而仍死心塌地跟著老魏走地話,那只能像崔呈秀、田爾耕等人一樣是死路一條而已!
這五人沒有一個是內衛和龍虎衛一系的,其中地來宗道原來甚至是閹黨一派,因此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不可能找出王銳此番推薦有任何私心的地方。
朱由校現在對王銳的信任可說是無以復加了,自是更加不會有任何疑心,當下將頭一點,準奏!
就這樣,來宗道、楊景辰等五個人同時被簡拔進了閣部,但首輔之位暫時空懸。
聖旨一下,這五個人自然是樂開了花,而幾個同樣有希望卻下手慢了的則連腸子都悔成了翠綠色。
無論怎樣,此事的確是像王銳預料的那樣給所有人都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只要不是傻子,誰還能看不清現在的形勢?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這一次朝堂是真真正正地變了天!
新組成的閣部班子為了在皇帝和王銳面前證明自己,很快就議罪一事有了結論。
崔呈秀罪大惡極,自然是跑不了一個斬立決,其余田爾耕、吳淳夫、李燮龍等人俱被充軍流配,毛一鷺、徐吉等革職罷官永不敘用。
黃尊素、周順昌等七人乃是被奸人構陷,全部都無罪釋放。蘇州民變實屬事出有因,為彰顯吾皇的王化被教之恩,對于顏佩韋、劉羽儀、文震亨等一眾挑頭鬧事者只責令地方官訓誡一番,就不再予以追究。
消息傳到江南,民眾一片歡騰,人人稱頌皇上聖明,不愧為聖君,老天爺開眼,終令得威國公傷愈,這才又還了大明一個朗朗青天!
經此一案,王銳對自己的逆天改命之能又多了幾分信心。因為在他隱忍之時,歷史的車輪已有了悄然回轉的跡象,爆發了「七君子冤獄」的開局。可一旦當他介入之後,就又扭轉了歷史車輪的軌跡,終令「七君子冤獄」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發展,而是變成了現在這樣圓滿的結局。
這一仗勝得可謂是漂亮至極,不但一舉拔除了黃立極、施鳳來、崔呈秀、田爾耕、吳淳夫、李燮龍等一干閹黨的絕對心月復大將,控制了閣部這一制高點,而且使整個外廷的風向完全倒了過來。
老魏雖然沒有被牽連,但眼下他的外廷已經幾乎盡失,只剩下了內廷一塊陣地。而且這陣地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已成岌岌可危之勢。
經過幾番激烈的爭斗,王銳終于從開始的絕對劣勢一點一點地扳了回來,取得了現在外廷的全面勝利,他眼下已能看到最後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