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歷2057年(西歷1855)六月初十,天色剛亮,朱實根推開自家茅草屋的房門,頓時感到一陣涼風吹來,身上舒服了許多。
走到水缸旁邊,朱實根拿起木瓢,從缸中舀了一瓢水,咕咕的喝了起來,喝完水後,看了看自家的水缸,缸中水已經不多了,想到等下婆娘和三個孩子就要起身用水,他二話不說,挑起家中水桶,向外面走去。
等朱實根挑水回來時,他的婆娘和三個孩子都已經起身了,整個院中變得熱鬧起來,滿院都是孩子嘰嘰喳喳的聲音,看到朱實根挑水回來,三個孩子齊聲喊了一聲爹,朱實根「哎。…」的應了一聲,臉上布滿了笑容。
等他將水桶放下,最小的老三馬上將原本缸里舀的水潑到地上,拿著木瓢從水桶里舀了一飄水,美滋滋的喝了數大口後才刷洗起來。
朱實根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丫頭,只有老三是小子,被朱實根夫妻當成心肝寶貝,老大和老二卻是不敢如此浪費剛從缸里剛舀出來的水。
將水倒進缸里,朱實根在老三頭上模了一下,扛上鋤頭,向里屋喊道︰「他娘,我先下田去了。」。
「哎,當家的,你去吧……」婆娘應了一聲,並沒有出來,屋中炊煙已經裊裊升起,顯然正在做早飯。
朱實根又向三個孩子囑咐了幾句,無非是要他們在家听娘的話,到學校後听先生的話,不可以調皮搗蛋,三個孩子嘴里都應得非常爽快,朱實根才放心的向不遠處地里走去。
朱實根的地靠近長江邊,原本是一片灘涂,去年和平洋行在灘涂和鹽堿地種植棉花均大獲成功,超過所有人的預計,平均畝產達到四十五公斤。
四十五公斤的畝產按去年棉花價格平均每擔三十二塊銀元計,一擔六十公斤,四十五公斤棉花價值二十四塊銀元,比種糧劃算多了,即使是江南最好的良田,種植兩季才比得上棉花一季的收成。
今年漢軍開始在境內對灘涂、鹽堿地種植棉花的技術進行大規模推廣,朱實根原本是南京效外一戶貧農,家中並無半分土地,靠租用村中朱老爺七畝地過活每年累死累活,除去租子外還不夠一家嚼喝,反而拉下十余兩銀子的債務。
今天听到朝廷的宣傳,朱實根一咬牙退了朱老爺家的租田,成為和平洋行的雇工租包了十畝地的灘涂,按和平洋行的要求種植棉花,雖然朱實根一輩子沒有種植過棉花,不過和平洋行承諾所有技術指導,朱實根要付出的僅僅是勞力罷了。
本來朱老爺借口朱實根欠了十二兩銀子的債,不允許朱實根退佃的,隨著各處工廠的建立,南京周圍已經出現佃戶不足的情況,一旦朱實根退佃,原本的七畝地一時之間難予找到佃戶耕種就是找到人耕種肯定也要減租。
不過和平洋行對此早有應對,凡是成為和平洋行雇工之人,可以向和平洋行免息借款五十塊銀元,最高借款可以達到一百銀元,超過五十銀元到一百銀元部分,需要支付一成年息。
五十塊銀元不是小數目,即使是一般地主人家也不一定拿得出五十塊銀元,一般百姓欠債最多就是五六兩,七八兩銀子象朱實根欠下十二兩銀子已經是欠債較高之人了。
無他,對于一般窮苦人家來說一家下來也掙不到十幾兩銀子,欠得再多就超過他們的償還能力,借貸的地主士伸又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一旦借貸過多,早就逼欠債之人賣田賣地償還如果沒有田地就是賣兒賣女也要償還,根本不會再借。
象朱實根這樣的佃戶,家中已無半分田地,若明年收成不好要繼續借債度日的話,大丫、二丫當中肯定要賣掉一個這才能將窟窿堵住。
朱實根與和平洋行簽訂的與期說是雇佣合同其實更象承包合同,和平洋行提供土地、種子,技術,還有一部分先期投入的借款,朱實根出勞力,等到棉花收獲後,和平洋行用市價收購朱實根手中棉花,雙方三七分成,和平洋行收三成作為平整土地,提供技術的投入,朱實根得七成,作為勞力、工具等方面的投入,同時償還向和平洋行的借款。
朱實根承包了十畝地,根據去年的經驗,如果獲得豐收,這十畝地的收入將會超過二百銀元,以七成計,朱實根一家將會有一百四十元以上的收入,故此和平洋行才敢承諾借給每戶農民最高一百銀元的款子。
不過,不要說一百銀元,就是五十銀元朱實根也感到戰戰兢兢,以前十二兩銀子的債務就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五十銀元可是相當三十多兩銀子,只是在和平洋行的工作人員再三勸說下,朱實根還是咬牙寫下了五十塊銀元的借據。
與向朱老爺借錢要折扣不同,這五十塊銀元不但免息,而且還是實**付,寫下借據後,五十塊銀元就直接交到朱實根手中,拿著這五十塊銀元,夫妻兩人當晚一夜沒睡,只是看著五十塊亮閃閃的銀元發呆。
第二天,朱實根趕快取出十八塊銀元,將朱老爺的十二兩銀子還了,當初借朱老爺的銀子其實只有六兩,不到二年時間已經翻了一倍,再等下去不知會高到多少,看著朱實根拿著白嘩嘩的銀元還債,又有和平洋行的合同在手,朱老爺雖然不願,也只得乖乖放人。
還掉朱老爺的債後,朱實根又陸續將以往鄰居家的一些債務還清了,最後還剩下二十七塊銀元,用這二十七塊銀元,朱實根在離江邊不遠的地方蓋起了現在的茅屋,剩下的錢就是今年一家老小的生活費。
讓朱實根欣喜的是,由于與和平洋行簽訂了承包合同,在和平洋行推薦下,朱實根的三個孩子都可以上學。
讓孩子上學是朱實根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事,讓朱實根大為欣喜,讓他遺憾的是,家中三人只有一個是小子,在他看來,女兒最終還是別人家的人,若不是讓女兒上學家中可以省下一頓中飯的話,朱實根說什麼也不會答應。
等朱實根到達棉田里時,發現旁邊不少人比他來的還要早,這是一片大的灘涂地,總共有數千畝,和平洋行將之分害承包給數百戶人家,統一簽訂合同,統一派駐技術人員指導。
看到朱實根過來,不少人紛紛向他打著招呼︰「朱大哥,你來晚了,是不是在家抱著嫂子舍不得起來。」。
「朱大哥,眼下才吃飽飯沒幾個月,當心閃了腰。」。
「去,去,臭小子,你懂什麼,都老夫老妻了哪會閃了腰,倒是你們這些小子,等今年棉花摘了,一個個也該找媳婦,年輕人不知節制,到時腿軟腰軟,成為一支軟腳蝦。」。
「哈哈……」眾人哄笑起來,不過只是一會兒大家的笑聲就停下了,將精力放在農活上。
種植棉花是一件極費勞力之事,播種、松土、除草、捉蟲、施肥樣樣離不開人工,種植十畝棉花,比起他以前種植的七畝糧食,勞力起碼要多出一倍左右,只是朱實根卻是毫無怨言,從播種開始,他每天幾乎都是起早貪黑的在地里干活,其他鄰居0半也是如此。
每天看到棉株茁壯成長,他們臉上更是充滿了笑容,這塊土地,讓他們心中充滿希望。
土地雖然是和平洋行所有,可是收入的七成歸他們自己,而且和平洋行還提供種子,提供技術,又借貸了大量款項給他們作為先期投入,與以往只是租地,地租就高達六七成的東家相比,和平洋行簡直是菩薩心腸。
七成,如果真能象和平洋行的技術人員所言,種的好的話,每畝地棉花可以賣上二十多塊錢,十畝地就能賣上二百多塊,七成最低也有一百五六十塊錢,到時候即使還了今年的借款還剩一百多塊,那日子不知會有多美。
雖然和平洋行可以提供最高一百塊銀元的借款,與朱實根一樣,大部分人都只借了五十塊銀元,這不僅僅是利息問題,和平洋行一成年息不算多,只是大家都沒有那麼大的膽量,敢一次借款一百銀元而已。
雖然眼下還沒有收獲過一次,可是有了和平洋行前期的借貸,大家日子比起以前都好過了許多,孩子也正在上學,不象自己一輩子不識字,只能做個睜眼瞎。
听說和平洋行就是漢王的產業,也只有漢王他老人家才會如此為百姓考慮,不少人家中已經供起了漢王的長生牌位,保佑他老人家長命百歲。
「一二一,一二一……」一陣洪亮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數百名身穿綠色軍裝的士兵正在一邊跑步,一邊喊著號子。
每當棉農下地時,這些士兵也開始了一天的訓練,棉農們已經習慣這些士兵的存在。
對士兵們如此玩命的訓練,棉農心中還是有些奇怪,以前的綠營兵一直都是懶懶散散的樣子,從沒有過一天象漢軍士兵一樣訓練,不過,正是有如此訓練的士兵,才能將那些辮子軍趕走吧,希望清軍永遠不要來,大家的日子一直這樣過下去。
未完待續。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