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木村小次郎差一點就阻止了這場即將爆發的海戰。
第三護衛群渡過大隅海峽之後,按照計劃以三十節的最快速度奔赴釣魚島。因為戰艦高速航行時沒有探潛能力,而艦載反潛直升機只能同時應付三個主要方向,無法為艦隊提供全範圍的反潛掩護,所以在這個時候,木村小次郎派出了部署在岸上的反潛巡邏機,在艦隊兩側巡邏。
根據中國海軍重型魚雷的最大射程,反潛巡邏機的警戒範圍只有五十公里。
為了防止潛艇用反艦導彈發起攻擊,日本空中自衛隊還出動了兩架E-2D,一架在九州島南部,一架在土噶喇群島上空,其探測區域足以覆蓋艦隊周邊海域,及時發現逼近的反艦導彈。
正是如此,第三護衛群在航渡的時候,關閉了所有雷達與通信設備。
如果啟動防空警戒雷達,肯定會被中國空軍的戰略電子偵察機發現。
即便如此,仍然無法消除潛艇構成的威脅。
別的不說,艦隊高速航行時,產生的巨大噪音在一百多公里外就能探測到,木村小次郎只能指望在第三護衛群的航線附近沒有中國潛艇。
當然,他也為此做了部署,比如派遣反潛巡邏機。
更重要的是,在第三護衛群渡過大隅海峽前幾個小時,由第二護衛群與第四護衛群組成的聯合艦隊就回到沖繩附近,並且在第三護衛群之前進入東海。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想法,中國海軍肯定會盯上聯合艦隊,在東海艦隊還沒有到達釣魚島附近的時候,將派遣潛艇過來對付聯合艦隊。
果真如此的話,中國海軍的大部分潛艇都將集中到戰場東面。
隨著重點轉移,部署在其他方向上的潛艇必然會適當收縮,不可能繼續采用前進方式部署在遠離戰場的地方。
這樣的話,第三護衛群就很有可能避開中國潛艇。
必須承認,木村小次郎的想法非常好。
只是,這位從防空驅逐艦艦長的位置上提拔起來的司令官忽視了一個問題,即潛艇的作戰部署有很大的預定性,在執行作戰任務期間調整部署的難度非常大,僅僅是通信問題就讓潛艇缺乏戰役靈活性。
說得簡單一點,任何一名指揮官都不可能像指揮艦隊那樣指揮潛艇。
如果有十幾個小時,也許中國潛艇會調整作戰部署,把重點轉向沖繩。幾個小時,連調整作戰部署都來不及呢。
可惜的是,木村小次郎沒有這麼多時間。
再過十多個小時,登陸艦隊就將到達釣魚島。
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木村小次郎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九點不到,在九州島南部上空巡邏的E-2D無意間截獲了一個非常微弱的通信信號,隨後在土噶喇群島上空的E-2D也截獲了這個通信信號。因為E-2D是預警機,不是專業電子偵察機,而空中自衛隊剛剛獲得的35只有兩架具備了作戰能力,其中一架在沖繩島上空活動,另外一架在基地里維護,所以只能大致確定這個通信信號來自大隅海峽西面,無法確定其具體性質。
半個小時後,反潛巡邏機到達了由兩架預警機測出的信號源所在海域。
顯然,反潛巡邏機來得太晚了。
就算那個通信信號是由潛艇發出來的,半個小時之內,潛艇也航行了好幾海里。如果潛艇使用通信浮標,在發完電報之後,浮標會自行沉沒,而潛艇可以通過設置發報時間,在通信浮標開始工作之前就離開反潛巡邏機的搜索區域。要想找到只有暖水瓶大小,而且沉到海底的通信浮標,顯然不大可能。
問題是,這個通信信號確實存在。
收到消息後,木村小次郎猶豫了。
如果那是一艘中國潛艇發出的通信信號,表明中國潛艇很有可能發現了第三護衛群。
問題是,通信信號出現的海域離第三護衛群超過了一百公里,而且反潛巡邏機沒有在附近發現中國潛艇。
中國潛艇能夠探測到一百多公里外的第三護衛群嗎?
即便截獲了第三護衛群發出的噪音,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潛艇也很難確定目標的規模與準確距離。
原因很簡單,戰艦發出的噪聲要在海底與海面反射多次之後才能傳到一百公里以外。
只要足夠遠,潛艇不但不能測出信號源的距離,甚至難以準確判斷信號源的方向,因為聲波不是直線傳遞,海里的各種因素都有可能改變聲波的傳遞方向,從而很難確定聲源是從哪個方向上傳來的。
這些因素,讓木村小次郎很難做出決斷。
一個多小時後,木村小次郎收到了更加確切的消息。通過對E-2D截獲的通信信號進行分析,確認是中國潛艇發出的通信信號,而且是用通信浮標發射的,因此潛艇很有可能在此之前已經離開了該海域。
更重要的是,參謀送來一份絕對不容忽視的分析報告。
通信信號出現的海域與第三護衛群航線的距離在三十公里左右,而第三護衛群在通信信號出現前兩個多小時從最近處經過。
在這個距離上,中國潛艇肯定能夠發現第三護衛群,而且判清目標性質。
這下,問題復雜了。
雖然木村小次郎不是潛艇兵出身,但是他非常清楚,中國潛艇在發現第三護衛群的時候肯定發現了反潛巡邏機,所以沒有攔截第三護衛群,也沒有立即發出電報,而是等到反潛巡邏機飛遠後才拋出了通信浮標。
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想法,肯定得把第三護衛群撤回來。
只是,他沒有這麼做。
在他收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夜間十一點半左右,第三護衛群已經在進入東海後航行了近八個小時,即向釣魚島挺進了大約四百五十公里,再過十來個小時就能到達釣魚島北面。
現在把第三護衛群撤回來,也要八個小時後才能離開東海。
當然,如果向東航行,從奄美諸島離開,大概四個小時後就能離開東海。
問題是,對于中國空軍來說個小時足夠組織起大規模空中打擊。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空軍願意,在第三護衛群離開之前就以發起打擊,到時候第三護衛群向哪個方向航行都沒有差別。
既然如此,還不如讓第三護衛群繼續前進。
木村小次郎沒有給第三護衛群下達返航命令,而是找到今井利村,讓他提前出動防空戰斗機掩護第三護衛群。
當然,需要出動的還有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等支援機種。
只是,這麼做的話,必然會對接下來的戰斗產生影響。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即便按照最低標準,即派遣十二架F-22A掩護第三護衛群,同時動用一架E-3G與一架35,接下來十二個小時之內,至少要讓戰斗機輪換三次、讓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輪換一次。
這樣一來,十二個小時之後,還能升空作戰的F-22A至少要減少二十四架,還有一架E-3G與一架35得留在地面上進行維護。
少一架預警機還不是大問題,畢竟已經有四架E-3G形成了戰斗力,剩下三架足以確保在兩個方向上各巡邏八個小時。戰斗機的問題也不是很大,剩下的六十來架F-22A仍然有足夠的能力掩護第三護衛群。
只是,35就只有兩架形成了戰斗力,如果讓一架停在地面,就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活動了。
這樣的話,在第三護衛群突擊釣魚島的時候,聯合艦隊得不到戰略電子偵察機支持,也就無法按照原訂計劃,從東面深入東海,吸引中國海軍主力艦隊,完成佯攻任務。因為少了二十多架戰斗機,所以在佯攻行動中,聯合艦隊的防空也得不到保證,很容易遭到中國空軍打擊。
結果就是,要在這個時候掩護第三護衛群,佯攻就得大打折扣。
說得簡單一點,聯合艦隊不可能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深入東海,更不可能挑戰東海艦隊。
佯攻打不起來,海上自衛隊的反擊行動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
在中國海空軍全力攔截下,第三護衛群的突擊行動肯定會失敗。
針對這個問題,今井利村建議還是按照原計劃行動。如果中國空軍突擊第三護衛群,最壞的結果也是突擊行動失敗。
只是,木村小次郎仍然堅持提前派遣防空戰斗機。
在他看來,區別不僅僅是突擊行動能否成功,而是第三護衛群能否幸存下來。如果現在遭到打擊,第三護衛群肯定得全軍覆沒。得到空中掩護之後,就算突擊行動失敗,第三護衛群也有機會撤出來。
為此,木村小次郎答應承擔此戰的所有責任。
既然如此,今井利村沒再反對,答應了木村小次郎的要求,並且在六月二日凌晨一點左右派出了第一批防空戰斗機。
在此之前,木村小次郎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讓第三護衛群轉向。
因為行蹤已經暴露,如果沿直線航行,很容易遭到攔截,所以只有及時調整航向,才有可能避免被中國空軍的偵察機發現。
必須承認,木村小次郎的判斷沒有錯。
就在第三護衛群轉向之前,中國空軍派出了四架Mig-31,前去搜尋第三護衛群,楊禹方也制訂了針對第三護衛群的空中打擊計劃。
只要找到第三護衛群,中國空軍就不會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