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立場
到這個時候,牧浩洋才意識到,騰耀輝提議由他出任印度洋艦隊司令,不是因為他是最佳人選,而是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他離開總參謀部、不再負責海軍裝備建設,以便推出新的裝備建設計劃。
在牧浩洋負責海軍裝備建設的幾年里,中國海軍的擴張速度不算快,卻非常穩健,基一步一個腳印,有條不紊的建造各個級別的戰艦,以較為合理的速度擴充規模,盡量確保資源利用最大化。
不是中國建造不出更多的戰艦,而是拔苗助長的方式,必然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在東海戰爭中,牧浩洋就認識到,海軍建設必須以人員培養為主,只有在人員素質跟上之後,擴充艦隊才有意義。如果人員培訓跟不上,建造再多的戰艦也是擺設,根本無法在戰場上存活下來。
印度洋之戰,更讓牧浩洋相信,人員是海軍的靈魂。
從根本上講,海軍人員建設,靠的不是軍事院校,或者說不能只靠軍事院校,必須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前進,才能在積累的經驗之上,提高官兵的整體素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海軍的重要性。
說得直接一點,海軍建設不能只靠海軍,而得依靠整個國家、整個民族。
如果沒有整體的海權意識,就無法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海軍。
類似的教訓,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拿德國來說,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打造出了一支足以讓英國膽寒的艦隊,但是最終仍然敗下陣來。歸根結底,不是德國沒有足夠強大的工業實力,也不是德國的造艦技術不如英國,而是德國沒有基本的海權意識,以陸上強國的思想打造海軍,結果只能使海軍變成實現陸權的附屬品,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俄羅斯。
正是這個認識,讓牧浩洋相信,海軍建設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沒有幾代人的持續努力根本成不了氣候。
即便以十年為一代,從第二次朝鮮戰爭算起,也不過只經歷了一代半人。
按照牧浩洋的估計,至少需要三十年,中國海軍才能發展強大,而要挑戰美國海軍,至少需要五十年。
正是如此,海軍建設絕不能急功近利,必須看得更加長遠。
從裝備建設來看,這就要求步快跑,通過縮批量建造規模,建造更多級別的戰艦積累經驗,掌握尖端技術,確保能夠及時把新技術用在新戰艦上。追上競爭之後,再考慮擴大建造規模。
這也正是牧浩洋主持海軍裝備建設時的基本規則。
在他的主導下,「長江」級航母只建造了兩艘,而不是計劃的四艘,「北京」級巡洋艦只建造了四艘,而且第二批次的「天津」號與「重慶」號跟第一批次有很大區別,性能大幅度提升,基本上算得上是一種全新的戰艦了。其他戰艦也差不多,比如052D型驅逐艦只建造了四艘、054B型遠洋護衛艦也只建造了八艘,均比最初計劃減少了一半以上,大幅度降低了造艦費用。
利用節省的費用,新式戰艦的研制速度大幅度提高。
比如C2級航母就比計劃提前五年動工,097型攻擊核潛艇也比計劃提前三年服役,新一代大型水面戰艦的進度都提前了三到五年。
按照這個速度,最遲到二零三五年,中國海軍就會有本質性的變化。
以牧浩洋的估計,到二零四五年左右,中國海軍的規模將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具備了與美軍進行全球對抗的基本實力。
問題是,並非所有人都贊同這種穩健的發展方式。
海軍中,最大的反對者就是騰耀輝,甚至可以說,騰耀輝從來不認為應該穩步前進,而是把打大仗當成海軍建設的主要目的。
雖然在牧浩洋的努力下,騰耀輝的態度有所改觀,比如沒再堅持建造中型航母,對技術不太成熟的第一代核動力巡洋艦也有所放棄,但是在基本觀念上,騰耀輝仍然認為,應該利用已經成熟的技術,迅速擴大艦隊規模。
這麼做就錯了嗎?
絕對不能簡單的認為誰對誰錯,因為海軍既要為國家戰略服務,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國家戰略。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有多大的力量辦多大的事。
歸根結底,牧浩洋的建軍思想是從國家總體戰略出發,軍事建設為國家戰略服務,因此軍隊沒有主導權。基于這個判斷,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確實沒有必要太快,因為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內,中國沒有能力與美國爭奪全球霸權,至少要到二零四五年之後,才有資格挑戰美國。在此之前,中國海軍的主要使命就是保衛本土、以及戰略航線,而不是到遠離本土的地方與美軍作戰。顯然,保持一支精干的海軍隊伍,更有利于長遠發展,也更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騰耀輝的觀點完全相反,在他看來,海軍應該影響國家戰略。
準確的說,由海軍決定擴張速度,因此只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就能加快對外擴張的步伐,也就能影響國家戰略。沒有實力自然辦不了大事,只有具備了實力,才有資格挑戰強大的對手,在更加廣泛的範圍之內捍衛國家利益,而不是龜縮在家門口,爭奪一些無關痛癢的利。由此出發,自然應該盡快擴大海軍規模,打造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艦隊,從而獲得全球影響力。
這下,問題出來了。
只要牧浩洋還在負責海軍裝備建設,騰耀輝就無法打造理想的大艦隊,也就無法實現他的人生理想。
結果就是,騰耀輝必須想辦法讓牧浩洋離開總參謀部。
在個人感情上,牧浩洋有點憤怒,因為他覺得被騰耀輝耍了,或者說被騰耀輝暗地里算計了。
可是換個角度,牧浩洋不得不承認,也許騰耀輝是對的。
海軍的基本職責是捍衛國家安全,拒敵于國門之外,如果連這個職責都盡不到,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面對現實威脅,騰耀輝的主張並不過分。
這一點,在二部提供的情報中反映得非常明顯,外部威脅迫使中國必須盡快打造一支超越了所有威脅的艦隊。
現在的威脅,不止是來自日本、也不止是來自印度,而是來自日本與印度。
按照二部提供的情報,日本已經把造艦計劃提前了五年,將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建造三艘大型核動力航母,而且計劃在二零三零年動工建造第一艘攻擊核潛艇,其他戰艦的建造安排也將相應提前。
雖然日本暫時還沒有制造核武器的計劃,但是二部已經提到,只要日本突破了「無核三原則」,動工建造核動力艦艇,那麼制造核武器就只是遲早的事情了。以日本掌握的核技術水平,以及儲備的核原料,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日本能夠在半年之內制造出第一枚具備實戰能力的核彈頭。
必須承認,二部的評估相當保守。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日本官員宣稱,日本能在一個月內制造出原子彈,並且研制出射程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即便存在夸大成分,也不應該懷疑日本的技術水平。最重要的是,日本儲備的核原料,足夠制造上千枚核彈頭。限制日本制造核武器的不是技術,而是政治。
即便不考慮核問題,日本大力擴軍的威脅仍然非常致命。
如果二部提供的情報沒有錯,最遲到二零三七年,日本將擁有四艘大型航母,戰艦的總噸位超過一百萬噸,擁有各類作戰飛機近兩千架,甚至有可能獲得航程在三千公里以上的轟炸機。雖然日本地面部隊的擴充速度並不快,但是決定勝負的是海軍與空軍,而日本正在這方面奮起直追。
與日本相比,印度的擴軍速度稍微慢一些,但是更有威脅。
按照二部提供的情報,印度將從日本購買兩艘大型航母,其中很有可能包括現役的「赤城」號。果真如此的話,印度海軍將在二零三五年左右恢復元氣,獲得挑戰中國海軍,奪回印度洋制海權的基本實力。此外,印度還打算采購更多的新式戰斗機,甚至準備與日本共同研制第五代戰斗機。
與日本相比,印度的最大威脅來自核武器。
雖然二部已經證實,在戰爭結束之前,印度已經喪失所有核彈頭,但是沒有喪失研制核武器的能力,而且印度具有研制核武器的經驗,只要基礎設施得到恢復,印度有能力在兩到三年內制造出核彈頭。
如果僅僅面對一個敵人,問題還不到。
致命的是,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印度與日本的同盟關閉不但沒有破裂,反而變得更加緊密。此外,隨著美國出面干預,很有可能成為印度與日本全面同盟的催化劑,而且將以主導者的身份,決定印度與日本的未來。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再次爆發戰爭,美國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即便美國不會介入戰爭,也會成為戰爭的策源地,而且會選擇在對美國最有利的時候發動戰爭。
如此現實的威脅,還有什麼理由不進行擴軍備戰,不把海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