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艦隊出港
日本聯合艦隊準備出港,絕對不是事。
中國海軍進入西太平洋,加強戰略禁運之後,雖然日本提出過抗議,也在外交上采取了行動,但是沒有增強軍事對抗手段,聯合艦隊一直停在港口里面。現在采取行動,意味著日本的政策發生了變化。
在牧浩洋等人商討調整作戰計劃的時候,黎平寇也在元首府召開了高層會議。
與牧浩洋的判斷一樣,黎平寇也認為,日本增強軍事對抗手段,表明已經在核武器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日本就將宣布制造出核武器,成為事實上的有核國家,在政治上向中國攤牌。
中國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談,要麼打。
顯然,在日本決心制造核武器,成為核俱樂部成員的情況下,談判根本沒有用。
高層會議上,黎平寇的提議獲得通過,即只要日本宣布制造出核武器,就以「華盛頓條約」向日本宣戰。
當然,外交上的工作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會議結束之後,杜蕾就登上了飛往華盛頓的專機,以中國國家元首特使身份對美國進行非正式訪問。
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向美國攤牌。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表明中國的立場,即日本擁有核武國的底線,也是中國發動戰爭的最後一個必要條件。
同時出訪的還有黃瀚林。
他將以國務院總理身份首先訪問俄羅斯,然後訪問英國與法國,以及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南非與澳大利亞等「華盛頓條約」的主要締約國,公開中國在日本核問題上的基本政策。
在此期間,黎平寇將以國家元首身份,跟朝鮮、巴基斯坦、越南等盟國領導人聯絡。
如此頻密的外交行動,足以彰顯中國的基本政策,通過第三方向日本當局傳達準確的外交信號。
可以說,這是避免戰爭的最後機會了。
只要日本肯放棄核計劃,中國就會在最後關頭做出調整。
問題是,日本會放棄核計劃嗎?
以當時的情況,日本的最佳選擇是密而不宣,即不立即宣布擁有核武器,等到充實了核武庫之後,才宣稱加入核俱樂部。可惜的是,日本根本等不起,因為充實核武庫至少需要好幾年,而持續的戰略禁運最快能在年底壓垮日本經濟。對日本來說,就算擁有了核武器,也救不了經濟。
日本積極采取行動,就是希望通過既成事實讓中國做出讓步,結束戰略禁運。
說得準確一點,是提高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讓更多的國家相信,日本有能力在這次斗爭中取勝,從而使貿易恢復正常,至少讓進口規模恢復到禁運之前,化解由禁運導致的國內危機。
只要貿易恢復正常,日本就能渡過難關。
也就是說,日本必須盡快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可以說,戰爭已經無法避免了。
二十九日上午,在向騰耀輝詢問了情況之後,黎平寇主動聯系了牧浩洋,隨後批準了牧浩洋的軍事決策。
與承諾的一樣,黎平寇給予牧浩洋所有軍事決斷權。
也就是說,只要黎平寇在高層會議上做出戰爭決策,牧浩洋就能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在什麼時候向日本發動戰爭。到了這一步,政治因素成了次要問題,最終將由軍事因素決定開戰時間。
當天下午,牧浩洋下達了戰斗動員令,取消了所有日常活動項目。
此時,皮球踢到了日本腳下。
與杜蕾會晤之後,美國總統跟日本首相通了熱線電話,轉達了中國的基本政策,而且暗示日本首相,如果中國以核問題向日本開戰,美國將根據「華盛頓條約」,拒絕履行對日安全承諾。
說白了,這也是美國的底線。
第二次朝鮮戰爭後,美國逐步從日本撤軍,並且修改了《美日安全保障同盟條約》,明確了美國的義務範圍,在基礎條款中明確規定,日本不擁有核武器是美國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先決條件。
可以說,美國也在防範日本。
也正是這項基本條款,使《美日安保條約》的法律地位低于《華盛頓條約》,也就讓美國獲得了置身事外的理由。
問題是,美國的警告沒有產生任何效果。
在牧浩洋下達戰斗動員令後不到兩個時,駐扎在橫須賀的第一艦隊起錨,「飛龍」號航母率先進入出港水道。隨後,駐扎在吳港的第二艦隊起錨,十多艘大型戰艦在「翔鶴」號的率領下駛出港口。
按計劃,兩支艦隊將在伊勢灣南面集結,組成聯合艦隊。
擔任聯合艦隊指揮官的,正是東鄉祖望上將。此外,還有第一艦隊司令官櫻井康茂中將與第二艦隊司令官福原純生中將。與東鄉祖望一樣,兩人都是在二零一九年的東海戰爭之後晉升為將領。
事實上,現在的日本海軍高級將領中,大多是東海戰爭時期的中層軍官。
對他們來說,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報仇雪恥。
只是,這談何容易。
從綜合國力上看,早在二十四年前,日本就被中國超越。在東海戰爭之後,兩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造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在日本國內,最理智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軍人,特別是向東鄉祖望這樣的軍人,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擊敗中國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可是最不理智的也是軍人,而且也是東鄉祖望在這樣的軍人,因為他們是最積極的主戰份子。
原因只有一個︰日本不可能通過軍備競賽擊敗中國。
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大,而日本卻陷入經濟泥潭,在東海戰爭之後的發展勢頭根本比不上中國,中日兩國的軍力差距只會擴大,而不會縮如果日本不顧現實,妄圖在軍事實力上與中國平起平坐、或者是超越中國,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提高軍費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結果只有一個︰在持續的軍備競賽中,日本經濟被沉重的軍費開支壓垮。
經濟完蛋了,日本也就完蛋了。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就是英國在海軍軍備競賽中,必須承擔遠遠超過對手的軍費負擔。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沒在一九一四年爆發,那麼六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二零年左右,德國不但能打造出一支與英國旗鼓相當的艦隊,還能讓英國經濟崩潰。
顯然,二十一世紀的日本,遠不如當初的英國。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算英國的綜合國力已被德國超越,但是英鎊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而且英國擁有最多的殖民地,可以依靠英鎊建立的金融霸權與殖民地提供的資源與市場,在經濟戰線上勉力支撐下去。
現在的日本,不但沒有金融霸權,也沒有殖民地。
持續的軍備競賽只會使日本自取滅亡。
正是如此,像東鄉祖望這樣的將領才會相信,只有通過一場戰爭,才有可能擺月兌目前的困境。
也正是如此,從一開始,東鄉祖望等人就知道,這是一場勝算非常渺茫的戰爭。
可惜的是,他們沒有因此而改變想法,而是希望通過完美的作戰行動,把握住渺茫的取勝機會。
回顧歷史,這可以說是日本的通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的軍國主義份子就知道,挑戰美國、並且戰勝美國的希望非常渺茫,而且主要就是以山本五十六為主的海軍高級將領。可是日本沒有因此放棄戰爭企圖,而是希望通過一次奇襲,消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存在,迫使美國接受日本統治西太平洋地區的既成事實。
這次,東鄉祖望的處境更加艱難。
別的不說,中國海軍已經出港,不可能通過奇襲一舉消滅中國艦隊,也就無法在戰爭初期獲得主動權。
針對這個問題,東鄉祖望決定采用更加巧妙的戰略部署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最主要的部署,就是迫使中國海軍分兵,只留下部分艦隊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為日本海軍創造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東鄉祖望看來,只要中國海軍出兵印度洋,勝利就離他不遠了。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航線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肯定會首先出兵印度洋,而不是首先在西太平洋上與日本海軍決戰。或者說,在中國海軍出兵印度洋之前,東鄉祖望並不希望與之決戰。
背靠本土作戰,為東鄉祖望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從軍事上講,只要戰爭爆發,而聯合艦隊采取回避戰術,中國海軍遲早得派遣一支艦隊前往印度洋。原因很簡單,日本海軍印度洋艦隊的封鎖行動,必然使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遭到重創,拖延下去對中國極為不利。
在東鄉祖望看來,只要戰火點燃,中國海軍就別無選擇。
他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到中國艦隊前往印度洋,等待留他奪取決定性勝利的最佳時機。
為此,日本艦隊在出海之後,並沒駛向遠洋。
問題是,在最高戰略層面上,等不起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正是如此,艦隊出港之後,日本當局必須邁出至關重要的最後一步,為戰爭爆發創造最後一個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