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亞戰略上,印度只是美國的一顆棋子。
雖然受全球自然災害影響,美國已經把戰爭提上了日程安排,但是在這三年內,美國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那些主導美國基本政策的利益集團都深刻認識到,中國已經在戰略上獲得了決定性優勢,而且這個優勢足以確保中國在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內保持對美優勢。
顯然,對美國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
要知道,在戰略上哪怕極為微弱的優勢,也能左右兩個級大國間的戰略平衡,並且在具體層面上被放大無數倍。比如,中國在可控聚變核能上掌握的技術優勢,在經濟層面上就被放大了許多倍,即中國建立的地區經濟體比美國建立的地區經濟體更加牢固,實際獲益也比美國多得多。
根據全球氣候事務組織在二零四零年做的一次調查,以中國為的東亞經濟體的總體規模已經過了以美國為的北美經濟體,如果算上南亞、中東等地區,中國經濟體的總體規模也過了美洲經濟體。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體的效率比美國經濟體高,即能夠在人口規模相當的情況下,獲得比美國高得多的綜合經濟實力。只要中國在能源技術上仍然保持著較為明顯的優勢,這種情況就不會改變,而且會繼續放大,最終在經濟上全面越美國,使美國喪失經濟主導權。
這一點,在貨幣上已經反映了出來。
到二零三八年,全球氣候災難逐漸過去的時候,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已經接近美元,而到二零四三年,人民幣的影響力已經過美元。當年,全球有七十七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人民幣直接貿易協議,而繼續使用美元為貿易結算貨幣的國家只有七十五個;前者囊括的人口總量在十八億左右,而後者只有十五億;從經濟規模上看,前七十七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三百七十八億元人民幣,而後七十五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為一百零三億美元,約和二百六十多億元人民幣。
這些都表明,美國衰退已經不是預測,而是事實。
在這個大背景下,如果美國不力求改變,而且是決定性的改變,被中國「和平越」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要想謀求決定性的改變,唯一的辦就是戰爭。
問題是,對美國來說,在經濟規模已經不如中國的情況下,貿然與中國開戰,結果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
顯然,美國必須想方設的削弱中國。
如此一來,印度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正如牧浩洋的判斷,美國當局試圖通過戰略越式展,搶在中國之前完成軍事技術革命,把軍事實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上,在中國沒有完成新一輪軍事變革之前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以此搶得先機。
暫且不說這套戰略是否行得通,至少在實施階段,印度顯得至關重要。
說得簡單一點,印度起到的戰略牽制作用,能為美國提供數年時間,而美國需要的就是這幾年時間。以二零四零年左右的國際局勢來看,如果中國盯著美國,即通過進行新一輪軍事變革,就得采取相對溫和的對印戰略,避免中印矛盾激化。原因很簡單,在進行軍事變革的時候,中國的軍事力量肯定會有所降低,或者說軍隊的作戰效率將受到影響,因此中國不大可能在這個時候對印度動戰爭。如此一來,只要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幫助印度武裝起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就算中國及時完成了軍事變革,美國也能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迫使中國兩線作戰、甚至是三線作戰,從而掌握戰略主動權,一直壓著中國打,迫使中國在戰敗之前向美國妥協,或者在幾年之後戰敗。相反,如果中國在此之前對印宣戰,打算先消除後顧之憂,美國就能獲得足夠的戰略展時間,並且利用印度削弱中國,同樣能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掌握主動權。
由此可見,不管中國是否對印度動戰爭,美國都能獲益。
只是,實際情況與美國當局預料的有所不同。
從二零四零年開始,中國加快了軍事變革的度,特別是牧浩洋出任總參謀長後,中國的軍力展度遠遠過了美國的估計。別的不說,在二零四零年之後,中國的軍費開支與美國旗鼓相當,但是中國的物價比美國的低得多,購買力相對較強,人員津貼開支也比美國低得多,因此可以在裝備采購與研上投入更多的經費,等于中隊能以更快的度進行裝備換代。
結果很明顯︰美國的戰略優勢正在一點一點的喪失。
到了二零四四年,中國的軍事變革度繼續加快,軍事開支再度過美國,而且大部分用在了裝備采購上。
這個時候,美國當局已經意識到,中國很有可能向印度開戰。
更確切一點,中國很有可能在印度完成國防現代化建設之前動戰爭,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後顧之憂。
對美國來說,這絕對是個變數。
選擇只有兩個︰一是直接支持印度,向中國宣戰;二是間接支持印度,讓中國在這里付出足夠大的代價。
根據後來披露的一些消息,在二零四四年初,美國國防部做了評估,認為如果戰爭在二零四五年爆,美國直接參戰將很難獲得足以戰勝中國的戰略優勢,反而會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敗下陣來。
原因很簡單︰美國也沒有為世界大戰做好準備。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二零四五年爆,美國沒有任何優勢,即便能在戰爭初期掌握部分主動權,也很難獲得決定性勝利,而中國能夠憑借更加雄厚的經濟、工業等基礎實力,在兩到三年後扭轉戰局,而美國則很難在此期間內達到中國的高度,也就必然會輸掉戰爭。
按照美國國防部的評估,只有在二零五零年之後,美國才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問題是,中國會把對印戰爭拖到二零五零年之後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既然中國已經加快了軍事建設步伐,就不會拖延時間,而會盡可能的把對印戰爭提前。
如此一來,美國只剩下了一個選擇,即間接支持印度,把印度變成中國的滑鐵盧。
當然,這麼說不太確切。準確的講,應該是讓中國在印度付出足夠大的代價,使中國的綜合實力下降,擴大美國的戰略優勢。
按照五角大樓的評估,如果對印戰爭持續一年以上,中國的經濟就會受到明顯影響,在接下來的五到十年之內,必須集中力量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並且花費大量社會資源來解決因戰爭導致的內部矛盾,從而在軍備競賽上輸給美國。果真如此的話,到二零五零年左右,美國就能獲得決定性的戰略優勢。
顯然,美國的基本政策就是確保印度堅持一年以上。
為此,美國在二零四零年加強了對印軍事援助,不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還提供了全面的人員培訓。當時,美國還與印度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即由印度當局出面,動員美籍印度人回國。
在印度外長秘密訪問華盛頓的時候,美國的對印政策已經成型。
只是,在軍事考量上,美國當局仍然有一個顧慮,即印度的軍事實力過于弱小,即便得到了美國的全力援助,與中國也不在一個級別上,而這種級別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通過援助得到解決。
說得直接一點,印度很難堅持一年以上。
以十年前的標準,即中國在中日戰爭期間表現出來的戰爭潛力,只要中國不謀求攻佔印度全境,而是通過軍事行動改變印度的政治格局,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實現政權變更,扶持親華政府,恐怕印度連半年都堅持不了。
顯然,如果中國搶到了主動權,印度就將迅戰敗。
對此,唯一的選擇就是讓印度掌握主動權,即在中國還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時,讓印度打第一槍。
當然,這一槍必須打準,至少要把這場戰爭延長半年以上。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早在二零四四年底,美事顧問團就幫助印度制訂了一份戰爭計劃,而且建議印度先突擊中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基地,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切斷中國的戰略航線。
顯然,這份戰爭計劃沒有被印度當局采納。
原因很簡單,就算印度能在海洋戰場上取勝,也不可能在地面戰場上取勝,中國6軍能以破竹之勢打垮印度6軍,攻佔新德里,控制恆河平原,佔領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對印度造成致命傷害。
印度外長訪問華盛頓的時候,美國當局直接提出了這份戰爭計劃。
這次,印度沒有選擇余地了。
所有情報都表明,中國將在年內向印度開戰,而且很有可能在下半年,因此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將在上半年完成最後階段的戰爭準備工作,也就有足夠的把握在較短的時間內擊敗印度。
不管印度怎麼選擇,戰爭都會爆。
既然戰爭無避免,印度的唯一選擇就是盡可能的奪取主動權。a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