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十二章 戰爭推動者

作者 ︰ 閃爍

第十二章戰爭推動者

歷史上,對錢德勒有兩種非常極端的評價。

在某些人眼里,錢德勒是肯尼迪之後,最有才干的總統,也是對美國的發展影響最大的總統。在另外一些人眼里,錢德勒則是一位非常失敗的總統,而且在擔任總統之前就使美國走上了一條注定要失敗的道路。

不管怎麼評價,都得承認,錢德勒是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作為艾森豪威爾之後,美國首位軍人出身的總統,錢德勒在住進白宮之前,就開始影響美國的重大決策。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才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策劃人。

雖然在某些人眼里,第二次朝鮮戰爭是一場徹底失敗的戰爭,是自越戰之後,美國遭遇的最為慘重的失敗,如果從戰略影響來看,甚至算得上是美國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但是客觀的講,美國在輸掉戰爭的同時,獲得了遠遠超過戰敗的好處,從而避免了在更加關鍵的戰場上遭受更加慘痛的失敗。

理由很簡單︰第二次朝鮮戰爭使美國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

作為當時的總統,林德伯格在回憶錄中提到,策劃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結束金融危機。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第二次朝鮮戰爭,美國將在金融領域遭受更慘重的失敗。

也有一些學者指出,如果沒有第二次朝鮮戰爭,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必然演化成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最終釀成一場不亞于一九二九年的全球大蕭條,從而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即便是反對這一觀點的學者也承認,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不是各國政府,而是金融集團。在以國家生存、發展為代價的金融戰爭中,各國比拼的是耐力,而美國不見得能夠堅持到最後。在以美元為核心的金融體系崩潰之後,世界大戰將無可避免,也只有一場世界大戰,才能重塑國際秩序。

也就是說,金融危機得不到解決,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

第二次朝鮮戰爭解決了金融危機,也就避免了世界大戰。準確的說,是把世界大戰延遲了數十年。

如果在二零一五年前後爆發世界大戰,後果將不堪設想。

暫且不考慮全人類的利益,至少美國不可能從中獲得任何好處,因為一場全面毀滅的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獲得勝利。

讓世界大戰延遲數十年,等于為美國爭取到了第二個機會。

可以說,這也正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戰略意義。

從這一點上看,錢德勒的目光非常長遠,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名政治家中,有著清醒認識的一個。

此後,錢德勒出任國防部長,為其精心勾畫的大戰略鋪平了道路。

東海戰爭,幫助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構築了一道堅固的戰略防線,也為中國的迅速崛起設置了一道必須逾越的障礙。

雖然戰後,日美關系迅速降溫,甚至激發了日本的野心,使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受到威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印同盟,但是從根本上講,即便沒有由錢德勒主導的鼓勵性政策,日本也會漸行漸遠。

原因很簡單,第二次朝鮮戰爭已經動搖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地位。

作為主要受害國之一,日本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維持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並且依靠美國的援助獲得與中國抗衡的力量,削弱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獲得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二是與中國同盟,建立中日戰略聯盟,並且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中國一同對抗美國。

雖然出現後一種結果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但是不等于不存在。

關鍵就是,美國肯不肯為日本提供援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國肯不肯放開日本的手腳,幫助日本增強軍事力量。

顯而易見,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選擇余地。

在錢德勒的大戰略中,日本也正是牽制中國的主要砝碼,而且是頂替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與中國抗衡的主要力量。

如果中美全面戰爭無法避免,那麼日本就是關鍵因素。

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錢德勒也沒有做錯。

雖然強大的日本,對美國也有威脅,但是首先受到威脅的肯定不是美國。不管中國與日本誰能笑到最後,對美國來說都是好事。原因很簡單,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對抗,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美國獲得的,正是十分寶貴的時間。

按照錢德勒的預測,等到中國擺平了日本、或者日本戰勝了中國,美國都已渡過最為艱難的時期。

復蘇之後的美國,有足夠的能力收拾局面,重掌世界霸權。

當然,在這場西太平洋地區的局部軍備競賽中,錢德勒更看好中國。

受此影響,在他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一直主張加強對中國的戰略圍剿,而至關重要的就是拉攏印度。

以當時的情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日本。

在錢德勒看來,日本與印度結盟,中國將兩面受敵,戰略擴張勢頭必然遭到遏止,美國就能借機鞏固其他地區。

最重要的是,美國可以避免在中國的上升期與中國直接對抗。

只是,局勢的發展,與錢德勒的預料有很大的出入。

在他看來,至少要到二零四零年,印度才有實力挑戰中國,而且有足夠的戰略威懾力量阻止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在無法擊敗印度的情況下,中國將別無選擇,只能傾盡全力對付日本。

結果可想而知,日本肯定能在美國的支持下打一場翻身仗。

也許,日本不可能徹底擊敗中國,畢竟日本沒有戰略打擊能力,只能確保在局部戰爭中取勝。可是,只要日本能夠在一場局部戰爭中擊敗中國,就能遏止中國的擴張勢頭,迫使中國轉為戰略防御。

毫無疑問,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在中國接受了既成事實,即無法挑戰美國之後,也就必須接受新的國際身份,放棄挑戰美國的所有想法。

對美國來說,這意味著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勝利。

別的不說,至少在數十年之內,美國的霸權地位將無人能及,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挑戰美國。

可惜的是,錢德勒的預料並不準確。

二零二七年的那場戰爭,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也破壞了他的戰略規劃,讓他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加糟糕的現實。

喪失了戰略威脅能力的印度,已經失去了挑戰中國的資格。

可以說,就算印度能在經濟上取代中國,從而使美國擺月兌必須在經濟上向中國妥協的被動局面,在政治、外交與軍事上,印度都不可能取代中國,甚至不可能獲得再次對中國構成威脅的能力。

原因很簡單,中國絕對不會讓印度再次成為有核國家。

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這幾年,中國情報機構在印度策劃的刺殺行動。特別是去年,中國軍事情報局秘密刺殺了印度最重要的核技術專家,使印度的核技術水平倒退二十年,也使該情報機構負責人下課。

在錢德勒看來,如果有必要,中國甚至會主動發動一場戰爭,徹底消除印度的威脅。

顯然,遏止中國的努力已經失敗。

錢德勒非常清楚,此時介入與中國有關的戰爭,都將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甚至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但是又不能無限制的讓中國擴張下去,必須遲滯中國的擴張勢頭。

結果就是,美國必須盡可能的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盾。

正是如此,在錢德勒的主導下,美國的對越態度一波三折,最終使中國不得不通過戰略圍剿來對付越南。

在錢德勒的戰略規劃中,越南屬于「消耗品」。

大概是對越南戰爭記憶猶新,錢德勒絲毫不懷疑越南的實力,即中國只要與越南爆發全面戰爭,就會遭遇慘敗。也許越南的結果會更加糟糕,畢竟戰爭在越南進行,可是中國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為此,錢德勒有足夠的理由,點燃越南的戰爭野心。

中國采取行動之後,錢德勒等待已久的機會終于成熟了。

越南已經被中國逼到角落,是戰是和都得盡快做出選擇,拖下去,只會使越南喪失最後的選擇權。

對錢德勒來說,他必須盡快采取行動。

原因很簡單,沒有美國的支持,越南不可能挑戰中國,最終只會向中國妥協,成為中國在中南半島上的盟友。中國輕易拿下越南,意味著錢德勒的戰略部署全盤失敗,今後再也沒有機會阻止中國向外擴張。

事實上,中南半島上的緊張局勢,正是錢德勒期望看到的結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他推行的對越政策必然引發的結果,因為中國不可能一直對和平談判抱最大期望。

四月底,在黎平寇訪問金邊後,錢德勒前往國會,向外交與軍事委員會做閉門陳述。

在這次閉門會議上,錢德勒明確提出,美國應該有限支持越南,阻止越南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妥協。

也正是這次閉門會議,促成了錢德勒在五月一日訪問河內。

從美國國會的態度來看,希望爆發戰爭的不僅僅是錢德勒,還有那些替利益集團說話的聯邦議員。

也就是說,美國的利益集團,才是真正的戰爭推動者。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