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嚴陣以待
七月二十四日凌晨,搭載陸戰三師第一陸戰旅的第一登陸艦隊抵達硫黃島西南的登陸集結海域。
因為全程全速航行,所以登陸艦隊比預期提前了八個小時到達。
只是,在到達的時候,登陸艦隊里的絕大部分戰艦都用光了燃油,必須在登陸之前進行補給。
趕在天亮前,登陸艦隊完成了補給作業。
天亮後,龐躍龍召集營級指揮官,在「元山」號兩棲攻擊艦上召開戰前會議,明確了登陸作戰的主要問題。
按照計劃,陸戰隊將在二十四日傍晚出發,在天黑後上岸。
因此,在二十四日晝間,第一艦隊的炮擊編隊將進行最後一輪炮火打擊,而登陸行動開始後的火力支援,全部由艦載航空兵承擔。
顯然,火力支援安排與通常情況完全相反。
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火力支援及時到達,應該在登陸作戰之後,讓炮擊編隊進入,空中打擊則在登陸前進行。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真正的麻煩是登陸時間,即在夜間發動進攻。
所幸的是,陸戰隊早有準備。
用龐躍龍的話來說,登陸戰艦上有足夠多的照明彈,足以保證在登陸期間,把海灘變成白晝。此外,兩棲攻擊艦與綜合登陸艦上還有數十架直升機,這些直升機將掛上探照燈,在空中為陸戰隊員引路。如果有必要,第一艦隊還將出動艦載運輸機,在登陸場上空投灑大功率照明設備。
至于陸戰隊員,每個人都有夜視設備。
總而言之,這場夜間登陸作戰,將完全按照白天的方式進行。
因為島上的日軍本來就不多,而且半數是非戰斗人員,還連續數天遭到轟炸,所以龐躍龍很有把握。
在他看來,只要陸戰隊上去了,戰斗將在幾個小時內結束。
牧浩洋沒有管這些,他已經在作戰計劃中強調,最好在兩天內拿下硫黃島,最多不能超過五天。
相對而言,時間非常充裕。
這個時候,第二艦隊已經進入珊瑚海,而且在所羅m n群島南面徘徊了一天。
按照周渝生的判斷,如果日本印度洋艦隊在暴l 行蹤後,仍然以三十節航行,將在二十四日到二十五日之間進入珊瑚海,主要就是日本印度洋艦隊是否在進入珊瑚海之前進行一次燃油補給。
因為燃油補給只能在夜間進行,所以可以大致判斷出日本印度洋艦隊的補給海域。
說得簡單一點,每兩天補給一次的話,那麼兩個補給地點的航程距離應該在一千五百海里左右。因為無法判斷日本印度洋艦隊到底是在雙數日、還是單數日進行補給,所以周渝生以七百五十海里為間隔,確定了沿途的所有補給海域。最接近珊瑚海的補給海域,就在新喀里多尼亞島西南。
根據周渝生做出的判斷,牧浩洋讓晏鷹搏j ng心安排了偵察行動。
監視南面的兩處補給海域沒有什麼難度,主要就是應對意外情況,比如日本印度洋艦隊在中途減速。
如此一來,偵察機就得覆蓋整個珊瑚海。
因為在白天的十四個小時中,日本印度洋艦隊大概能航行四百二十海里,所以偵察行動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夜間的最後一次偵察中,偵察機必須前出四百二十海里以上,而且覆蓋全部海域。
當然,在實際部署的時候,晏鷹搏肯定得留下轉圜空間。
比如,偵察機要想在天亮前返回航母,至少得在天亮前一個小時返航,而一般是在天亮前一個半小時返航,因此偵察範圍至少要延伸三十海里,最好延伸四十五海里。而日本印度洋艦隊的最高速度不是三十節,很有可能達到三十三節,因此還得把最大偵察範圍延伸三十海里以上。如此一來,在安排夜間的最後一輪偵察行動時,偵察機飛行員都被要求前出五百五十海里,最好能達到六百海里。
對偵察機來說,飛行六百海里不是什麼大問題。
關鍵是,要覆蓋周圍的所有海域。
因為在天亮後,航空作戰要受到影響,牧浩洋絕對不會不顧飛行員的人身健康,頂著粒子風暴發起空中打擊,所以在夜間的最後兩輪偵察中,偵察機都不得使用雷達,只能使用被動探測設備。
受此影響,偵察機在五千米高度上飛行時,橫向探測寬度只有八十公里。
在第二艦隊南面,六百海里外的偵察邊緣線的長度是一千二百公里。
也就是說,只少需要出動十五架偵察機。為了確保發現日本印度洋艦隊,還必須讓相鄰的兩架偵察機相互ji 疊,因此晏鷹搏在最後兩輪偵察行動中,各安排了三十架偵察機,而在前兩輪偵察行動中,則各安排了十五架偵察機。
也就是說,一個晚上,第二艦隊就要出動九十架偵察機。
出動偵察機不是問題,關鍵是在夜間回收偵察機。
對艦載戰斗機來說,夜間降落的難度比白天高得多,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夜間降落的復飛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航母在夜間回收戰斗機的效率最多只有白天的一半。
正是如此,沒有任何一名航母戰斗群指揮官喜歡在夜間作戰。
即便必須在夜間作戰,也會盡量安排在下半夜,以便讓戰斗機在清晨返航,提高回收效率。
要知道,即便采用了斜角甲板,航母在回收戰斗機的時候,也無法出動戰斗機。
說得直接一些,航母在回收戰斗機的時候,除了已經升空的防空戰斗機,基本上不具備防空作戰能力。
這個時候,航母最容易受到攻擊。
如此一來,回收戰斗機的時間越長,航母遭到突然攻擊的可能 ng就越大。
在天亮前的半個小時之內,兩艘航母各回收十五架戰斗機,絕對不輕松。
所幸的是,第二艦隊的兩支航空聯隊的飛行員都是老鳥,大部分參加過第一次印度洋戰爭與中南半島戰爭,經驗非常豐富。
七月二十四日夜間,陸戰隊官兵沖上硫黃島的時候,第二艦隊的偵察行動也開始了。
牧浩洋非常信賴晏鷹搏,沒有干預航空作戰行動。別忘了,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晏鷹搏能夠活著從韓國逃出來,正是牧浩洋的功勞。
上半夜,牧浩洋一直呆在艦隊作戰指揮中心。
如果能在前兩次偵察行動中發現日本印度洋艦隊,就能在下半夜發動攻擊,在天亮之前結束戰斗。
可惜的是,上半夜算是白等了。
吃了宵夜,牧浩洋才開始處理陸戰隊發來的戰報。
搶攤登陸非常順利,陸戰隊在十點前就鞏固了灘頭陣地,開始構築簡易碼頭,只是在接下來的推進行動中遇到了麻煩。
不是日軍頑強抵抗,而是陸戰隊自身的問題,準確的說是官兵素質。
作為新興軍事力量,中國陸戰隊在前幾年的擴張速度非常快。雖然牧浩洋非常重視官兵素質,在招募新兵的時候,就提出了比陸軍更加嚴厲的要求,編入正規部隊之前的基礎訓練階段的淘汰率更是高達百分之四十,但是在嚴厲的訓練標準,都無法徹底解決迅速擴充規模產生的問題。
當時,陸戰隊的「新兵」佔了九成,只有不到一半的基層官兵參加過中南半島戰爭。
戰斗中,直接影響就是,很多「新兵」根本不知道如何解決在訓練中遇不到,但是在戰場上卻無法避免的問題。
比如,在遭到日軍小規模反擊之後,很多「新兵」的反應就過頭了。
在十一點左右的一場戰斗中,已經被包圍的三十多名日軍發起了決死反擊,結果一個連的陸戰隊員停了下來,連長在部署好防線後,呼叫了空中支援。雖然這麼做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傷亡,但是也費了寶貴時間。用龐躍龍的話來說,在那場戰斗中,兩 ng機槍就能打退日軍的反擊,沒有經驗的基層軍官卻勞心費神的呼叫空中支援,等到戰斗機投下炸彈,已經是半個小時之後的事了。
萬幸的是,陸戰隊仍然在推進。
更加幸運的是,日軍的素質更加糟糕。
一些日本小股部隊被圍之後,竟然像二戰期間那樣,端著上好刺刀的步槍發起沖鋒,結果全都成了陸戰隊機槍手的靶子。
如果日軍的素質好一些,說不準會打成什麼樣子。
當然,日軍的素質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軍地面部隊就沒有參與過正規戰爭。
不管怎麼說,中國陸戰隊里,骨干軍官都是在戰場上拼出來的。
看完戰報,牧浩洋不得不承認,他這個陸戰隊司令沒有盡到職責,而擴充後的陸戰隊仍然太n n了。
這讓他意識到,這場戰爭是鍛煉陸戰隊的絕佳機會,也許是最後的機會。
要想把握住這個機會,就得盡量讓陸戰隊參加一些小規模的地面戰斗,先讓官兵熟悉殘酷的戰場環境。
沒有任何人生下來就是戰士,出 的戰士都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
牧浩洋至今都記得,他在兩棲特種部隊服役時,第一次 殺敵人之後,整個晚上都沒有睡著。他還算好的了,龐躍龍第一次 殺敵人之後,把胃酸都吐了出來,連續三天都有點j ng神恍惚。
牧浩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經歷戰火磨練之後,陸戰隊官兵都能成為老兵。T@。